中共人物传 金贯真人物传,金贯真生平事迹,金贯真评价
Posted 物
篇首语:好人的天生欲望是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金贯真人物传,金贯真生平事迹,金贯真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金贯真人物传,金贯真生平事迹,金贯真评价
金贯真
金贯真,原名家济,在苏联学习时俄文名麻花夫。1902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楠溪岩头一个贫苦农家。由于他是独子,所以尽管家里生活艰难,仍千方百计送他上学。金贯真起初在私塾发蒙,后考入县立岩头高等小学。高小校长谢文锦思想进步,在学校里提倡和宣传科学和民主的新思想、新文化,金贯真深受影响。
1919年1月, 金贯真高小毕业后, 与本县石上岙农家女郑玉钗结婚。郑玉钗从娘家筹措资金,助他升学深造。同年2月,金贯真考入浙江省立第十师范(温州师范) 。
在十师读书期间,金贯真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响应,是十师学生会的骨干之一,他和进步同学一起写标语、办刊物,查抄日货,组织演讲队、演剧队、进行街头宣传。金贯真还和苏中常等在温州十师组织了血波社,宏文会等新文学研究团体,邀请朱自清担任指导; 和李得钊等组织青年策进会、溪山学友会; 并利用寒暑假,到楠溪各地宣传新文化,揭露军阀政府和帝国主义的罪行。由于他品学兼优,追求真理,深受师生们好评。校长金嵘轩为他改名“贯真”,激励他为实践真理而奋斗。
1920年,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后转为共产党员)的谢文锦,对金贯真仍很关心,常和他通信,给他寄《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金贯真在谢文锦的帮助教育下,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从他当时所作的一些诗文中可以得到印证。他在题为《谁叫你如此》的诗中写道:
我每想到贫民的艰苦,
酸液便滚滚地进上喉咙,
只觉得我心里有无限的痛惜,
无限的愤怒。
……
我每想到如何去改造社会,
猛火便紧紧地向我燃烧。
在另一首以《毁灭》为题的诗中,则表现了他要唤起民众共同毁灭旧世界的决心。他写道:
吞秽忍辱的人呀!
鱼肉残余的人呀!
你们也当悟着!
醒着!
努力着!
努力着!
努力着破坏哟①!
1924年,金贯真从省立第十师范毕业,受聘在母校附属小学任教。同年秋,谢文锦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温州从事革命活动,筹建党团组织,向金贯真、李得钊等介绍了苏俄十月革命情况和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使他们受到很大鼓舞。应金贯真的邀请,谢文锦向十师进步师生演讲,从苏俄十月革命讲到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讲到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新三民主义①。金贯真听后,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为了了解温州地区的社会情况及群众情绪,金贯真陪同谢文锦在永嘉城区和岩坦、岩头等地调查访问。经过一段深入细致的工作,谢文锦在温州地区发展了第一批中共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组建了浙南最早的党、团组织——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金贯真第一批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当时谢文锦给中央的报告中对金贯真的评价很高,他写道: “人极诚实可靠,对于现社会的情况及现政治的状况颇能了解,并知道病源的所在及改革的方法①。”不久,金贯真又由团员转为中共党员,成为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的主要成员之一。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后,他们成立了温州五卅惨案后援会,发动工人罢工、商了罢市、学生罢课,还开展募捐活动,筹集资金,支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
1925年6月,在上海总工会工作的谢文锦给金贯真来信,准备资助他进上海大学学习。尽管金贯真渴望到上海读书,但他考虑到好友李得钊家境困窘当时又无职业,便毅然决定把这个机会让给李得钊。谢文锦闻讯,深为金贯真和李得钊之间的革命情谊感动,倾其全力,以全费资助李得钊、以半费资助金贯真,使他俩得在1925年秋同时进入上海大学学习。上海大学虽然名义上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创办,但实际上是共产党早期培养革命干部的一所学校。许多著名的共产党人如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等曾先后在这里主持工作或讲学,谢文锦也曾在这里讲过课。金贯真在上大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马克思主义,政治觉悟、思想理论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1926年秋,根据工作的需要,金贯真投笔从戎,任北伐军东路军敌前总指挥部政治部秘书兼党团书记①。
1927年初,北伐军分别从福建、江西进入浙江,全省很快光复。此时,有个曾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当过县长的人,转托金贯真的一位同乡向金致意,请他设法安排面见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胡公冕,表示愿以400块银元作为酬谢。金贯真严词拒绝说: “事业要紧,我们决不能要那不义之财! ”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为了培养军政干部,选派金贯真等100多人赴苏联学习。他们于1927年11月到达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当时,王明等在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支持下搞宗派活动,借苏联反托之机,诬陷与他意见分歧的俞秀松、金贯真等组织了所谓“江浙同乡会”小集团,金贯真坚持原则,和王明等进行了说理斗争; 还和俞秀松等多次以书面和口头形式向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反映真实情况。驻共产国际的中共代表瞿秋白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调查了江浙同乡会问题,向党中央写了调查报告,认为存在江浙同乡会的说法,证据不足”①。但是王明等伙同米夫对俞秀松、金贯真等还是抓住不放。1929年8月,金贯真等26人被遣送回国。金贯真一行回到上海后,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周恩来分批接见了他们,向大家讲述了国际政治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把他们集中起来学习,让他们熟悉国内情况,以便尽快投入新的战斗。中共中央在上海武定路修德坊6号为他们开办特别训练班,恽代英任班主任,下分几个组,金贯真是其中一个组的组长。一个月的学习结束后,中共中央又经过考察,认为金贯真是可靠的,委派他为浙南巡视员,担负筹建浙南特委、建立工农红军、组织地方暴动的重任。
正在此时,“中央接到莫方负责来信,谓今年8月间回国的同志,多数在中大6月党员大会中被指有参加托洛茨基反对派的活动的嫌疑”②,金贯真是其中之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金贯真于1930年1月6日发表书面声明,并在党中央机关报《红旗》88期上刊出,表示拥护党的六大路线,反对托洛茨基主义。中共中央据此指出: “从这些声明中,中央认为这些同志没有反对派嫌疑的真确证据”③。为金贯真洗清了不白之冤。
1930年1月,金贯真肩负重任返回浙南。国民党统治下的浙南,天灾人祸加上苛捐杂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金贯真从1月中旬到2月底的40多天时间里,先后深入到永嘉、平阳、瑞安、台州、温岭、临海、天台、仙居、黄岩等地,行程数千里,分别召开了县委、区委及农村基层支部等大小会议37次,以及会前会后的个别谈话和调查访问,工作极为紧张、繁忙。他在给李得钊的信中说: “曾经一个晚上就跑了一百数十里路”,沿途还要提防敌特的盯梢、内奸的告密和军警的盘查,其艰难处境可想而知。
通过调查,金贯真深切了解了浙南人民的疾苦,和群众中蕴藏的反抗国民党统治的革命积极性,感到必须加强党对群众斗争的领导。2月28日,他给中共中央写了报告,指出: “去年温属奇荒,劳苦农民实无法可以生活下去。温属各县只有平阳江南乡丰收,但 ‘陪荒’ 的痛苦比受荒的更为厉害,……因为地主将米都偷运到各县、至有钱难能籴到米来。” “现在温州起码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户口都已无米粮,有三十余万人已完全陷于待毙的境地”。“国民党政府不管群众的苦痛,拚命地厉行土地陈报,加田粮、加村里制特捐、加保卫团捐,怨声载道、群众斗争的情绪自然一天天提高起来”①。金贯真报告中列举了许多地方开展闹荒斗争,驱逐土地陈报丈量员、烧毁土地陈报单、直至揭杆而起进行暴动并取得胜利的事实,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温州群众斗争情绪的高涨,在被捕和被杀的同志中也可以看出来,在六、七十被捕杀的同志中,虽经过(受) 残酷奇刑拷打,但始终没有一人招出一个同志和一个机关来”②。他的报告,还反映了加强党对群众斗争领导的重要性: “凡我们有组织的地方,差不多都得到了平粜的胜利”③。
为加强对日益高涨的群众斗争的领导,金贯真积极整顿和健全中共浙南组织。1月30日,他在瑞安肇平垟村主持召开温属七县干部会议,传达了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了党组织的整顿和发展工作。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发动闹荒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军,发展游击战争。会后,金贯真举办县区负责人参加的政治训练班。向大家深入浅出的讲解共产主义思想和当前斗争任务及党的路线、策略、工作方法等问题,使大家受到深刻教育 。
金贯真在工作中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和群众商量办事。他经常说: 工人农民确实是积极勇敢的,他们能提出很好的意见,讲出许多实际办法。他主张多开活动分子大会,多分配给积极分子工作,在斗争中发展党的组织,在斗争中培养干部。金贯真很重视政治宣传工作,要求各支部“要经常的做木炭队、白笔队、黑油队的工作”,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
党的重托、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斗争热情,使金贯真忘我地工作,虽身在浙南,却无暇顾及家里的亲人。春节前夕,同志们劝他回家和阔别五年的亲人团聚,他说: 敌人在花天酒地过年,正是我们工作的好机会。后来还是其他同志安排他的妻子郑玉钗在年初二来到温州。但夫妻相聚仅仅一天即匆匆分手,相约胜利后再见。不料此别,竟成永诀。
1930年3月下旬,金贯真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中央于3月31日发了《致浙南党的指示信》,对党在浙南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指示信》 指出: “党应当坚决以浙南永嘉、台州为中心组织地方暴动,建立红军” ; “温岭的武装应与永嘉汇合起来,发动游击战争……与永康等地斗争联系,在深入土地革命的斗争中,向杭州发展,这是浙江红军发展的方向”①。5月上旬,金贯真和中共中央军委派来的胡公冕、柴水香(当时化名陈文杰)等在一起,以楠溪的农民武装为基本队伍,把浙南的各县农民武装统一起来,正式宣布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3军,胡公冕任军长,金贯真任政委,柴水香任政治部主任。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指示,搞好建军工作,纠正分散小股农民武装中存在的某些不良倾向,金贯真主持召开了中共浙南特委第五次扩大会议,对红军的军事、政治工作作了重要决定:一、建立永嘉、台州、永康三个独立团,并向有群众组织的地方发展,二、发扬军事民主,建立士兵委员会;三、加强党务工作,军队建立党支部;四、提出政治纲领,实行土地革命、建立政权、武装工作等。
红13军建立后,在胡公冕、金贯真的领导下,攻处州、打平阳、取青田、克缙云、夺瓯渠、战乌岩,活动于温、台、处三州20多县,后来还扩展到浙西、浙北地区,队伍最多时发展到近万人,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在浙江的反动势力。红13军所到之处,播下了革命种子,为后来建立浙南根据地奠定了基础。红13军的斗争,牵制了一部分敌人,配合和支援了中央苏区的斗争。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曾多次报道了他们的战况,给予高度评价。
浙南红军力量的发展,使国民党反动派极为恐慌。他们调集部队进行“围剿”,并到处设暗探、悬重赏,缉捕红13军领导人。金贯真不顾个人安危,在永嘉县城 (今温州市区)部署“五一”、“五卅”的革命宣传活动,并联络指挥各县党务、军事工作,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暴动。他曾多次被敌军警包围搜查,都由于他的机智和群众的掩护而脱险。
1930年5月20日,金贯真从平阳县布置任务后返回温州城。当他跨进虞师里一家板箱厂 (联络点) 时,被特务跟踪包围。他不畏强敌,从敌人手中夺过武器进行搏斗,冷不防一个特务从身后用板凳猛击他头部,他血流满面昏厥倒地。特务们又打断了他的腿,将他捆绑起来,解送到国民党县政府。审讯时,县长问: “你为什么要去当匪?”他义正词严地说: “你们国民党才是匪,我是为被压迫阶级的解放而奋斗的”。县长又问: “你这样死了不是太不值得了吗?”他答道: “我的同志们将要继续努力,完成我的任务”。县长再问: “现在此间总共有多少人”?他自豪地说: “多得很! 除了少数象你们这些磨牙吃血的强盗外,所有一切劳苦群众都是我的同志”①。
金贯真大义凛然,怒斥群丑,使敌人心惊胆颤。他们深恐迟延有变,当晚就把金贯真杀害了。第二天,中共永嘉中心县委向中央报告了金贯真牺牲时的情况,说他“沿途宣传党纲,临刑时高呼口号,足见其英勇奋斗的精神至死不屈”②。
中共中央《红旗》报1930年6月11日刊登了李得钊的悼文,对金贯真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称他是“布尔什维克党员的模范”。
金贯真烈士墓在永嘉岩头屿山背,张爱萍将军为烈士纪念碑写了题词: “金贯真烈士永垂不朽! ”
①金贯真遗诗作于1923年,原件存中共永嘉县委党史办公室。
①胡识因1958年3月11日的回忆材料;苏中常1950年写的回忆材料; 原件均存中共永嘉县委党史办公室。
②谢文锦介绍八人加入SY给中央的报告,原件存中央档案馆。
①李得钊:《悼我们的死者——金贯真同志》,《红旗》1930年6月11日。
①周永祥:《瞿秋白本谱》。
②《红旗》87期,1930年3月26日。
③《红旗》89期,1930年4月2日。
①②③《浙南金巡视员报告》(1930年2月28日),原件中存央档案馆。
①中共中央《致浙南党指示信》,原件存中央档案馆。
①李得钊: 《悼我们的死者——金贯真同志》。
②中共永嘉中心县委给中共中央报告《通信中字第二十三号》(1930年5月21日),抄件存中共永嘉县委党史办公室。
相关参考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
罗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时,罗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在闽西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从而受到打击,被撤销
余泽鸿,四川人。一九二六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七年五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一九三一年八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建黎泰地区的土地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陈毅生前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的新四
陈为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我国早期工人运动,创建中共东北地区的组织,保卫中共早期的珍贵文献资料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值得人民怀念。(一)陈为人,原
竺清旦竺清旦是浙东地区早期农民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①,曾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上海(江浙)区委农民问题委员会委员、宁绍台农民协会会长、宁波市临时政府执行
李季达李季达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曾任中共顺直省委宣传部部长、工人部部长兼天津市委书记。1927年11月被反动军阀杀害,时年27岁。(一)李季达,字世昌,化名李吉荣,1900年1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巫
王昭,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天井村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二年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一九三六年后担任中共平山县委副书记、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第
罗孟文罗孟文是一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和白区工作者,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他出身农民,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曾任中共江西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中共赣南省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