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王复生人物传,王复生生平事迹,王复生评价
Posted 组织
篇首语:我希望在颠沛流离之后,还能够重新遇见温暖的你,那时候,你刚好成熟,而我,刚好学会温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王复生人物传,王复生生平事迹,王复生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王复生人物传,王复生生平事迹,王复生评价
一九三六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十时刚过,在日本宪兵队警戒森严的齐齐哈尔北较场的刑场上,一辆刑车呼啸而至。车门打开,一位囚犯双脚拖着沉重的铁镣,昂首挺胸,从容地走下车来。他神色镇静,炯炯的目光深情地望着祖国大地。这就是在敌人的屠刀面前英勇不屈,壮烈牺牲,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白山黑水间革命之歌的烈士王复生①。
(一)
王复生,原名王濡廷,化名王甄海(振海)、郭其瑛、郭毅,笔名苏、嶰、止庵,一八九六年九月二十七日生于云南省祥云县下川坝王家庄一个读书人家的大家庭。祖父王美西,前清时被举为贡生,一生在乡设馆办学,是一位受人尊敬、被誉为“滇西人瑞”的老先生。父亲王之溎是清末的庠生,也在乡里从事教育事业。
王复生童年时代,随祖父在家乡读书。一九一二年春天,他离开家乡到达滇西的文化名城大理,考入云南省立第二中学第八班,开始学习资产阶级新学。他才思敏捷,在学习中刻苦自励,甚得老师、同学的称许。一九一六年春,王复生中学毕业后,在父亲和亲友的支持下,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备班,后升入法国文学系。
王复生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时期。北大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各种思想、各个学派交相论争,十分活跃。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了扩大新思想的宣传,促进新思想的学习和研究,组织了一些思想进步,谙习外文的同学,将馆藏的有关马克思主义著作等外文书籍进行编目整理,撰写提要,以方便同学借阅。王复生同罗章龙、李梅羹、范鸿劼、商承祖、宋天放等人参加了这项工作①。通过这项工作,王复生接触到许多马克思主义书籍,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爆发了震憾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王复生在这场斗争中,为了与旧我彻底决裂,“作成有益于社会、国家、世界、人类的工作”②,特地取“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之意,给自己取名 “复生”。此后,他在思想上、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同毛泽东、邓中夏等人的频繁交往中,深受他们的影响,对他们的政治主张及其见解,极表赞同。他在日记中写道: “访毛润之言: ‘湘人与张敬尧誓不两立……’ 与吾意同。”③ “仲澥渭: 人当勇往任事,真实求学,洵属见到语。”④他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剖自己的思想,如说: “我受老庄余毒固矣。……近日研究马克思唯物史观,科学的社会主义,此心稍知物质社会(道德、法律、风俗)亦不可侮也。”①这些,都表明了他在追求革命真理,探索社会解放的道路上,正一步一步向马克思主义靠近。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王复生和邓中夏、罗章龙、黄日葵、何孟雄、刘仁静、高尚德等北大同学,首先在中央公园 (今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聚会,讨论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鉴于当时的斗争环境,会议决定研究会暂时处于秘密状态,待条件成熟后再行公开。这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由王复生等十九人署名,研究会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刊登启事,宣布公开成立。
研究会一公开成立,即旗帜鲜明地宣布: “本会叫做 ‘马克斯学说研究会’ ,以研究马克斯派的著述为目的。”②为此,研究会组织有翻译能力的会员,设立了英、德、法文翻译组,译介马列原著。王复生担任法文翻译组组长③。同时,研究会还组织会员调查工人阶级状况,开展工人运动。王复生多次到北京丰台铁路工人区和门头沟煤矿进行访问调查,一方面向工人群众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将访问情况写成笔记,返校后向会员作“劳动运动研究”的专题报告。
一九二○年冬天,王复生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五月一日,长辛店一千多工人举行隆重纪念大会,喊出了“劳工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正式成立了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北京市区也组织了一系列的宣传纪念活动。具体筹备组织这一活动的,就是由王复生等七人组成的“五一运动委员会”①。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王复生光荣地参加了共产党②。
王复生入党后,以更大的热情继续投身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运动的工作。他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北京、天津、唐山等地,为宣传和组织工人竭尽全力,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的一位得力的工作者。
(二)
一九二二年三月,王复生经北大同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杨钟健的介绍,离开北京,到陕西华县咸林中学任教。当时的咸林中学是一所私立学校,教员薪金微薄,校舍和教学设备极其简陋。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王复生自编教材,改革教学内容,向学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③,向学生介绍党创办的《先驱》等革命刊物以及党的政治主张,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也深得当时担任教务主任的魏野畴的赞赏。魏野畴在给友人的信中称道王复生说: “新教员王先生讲一点社会主义,我极力欢迎这样人物来陕。”①
一九二三年春,震惊全国的二七惨案的消息传到咸林中学。王复生发动全校师生召开大会,悼念死难烈士,声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血腥罪行,并在华县县城举行了示威游行。此前,他还和魏野畴在学校中组织了学生会、体育会、民权运动大同盟等群众组织。魏野畴离开咸林中学以后,他又与在渭华一带从事革命活动的赤水两等职业小学校长、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王尚德取得联系,共同成立了青年励志社(一说赤社)。在王复生、王尚德等领导下,咸林中学和赤水两等职业小学的进步师生阅读进步刊物,讨论革命问题,并组织讲演团到高塘、下郅等乡镇进行宣传,开展革命活动。这是党的创立时期陕东革命力量开始联合战斗的标志②,也为尔后渭南、华县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作了准备。
一九二三年七月,王复生回到北京大学继续学习,同时在北大开展学生运动。一九二五年,他和王德三、杨蓝春等人发起成立了云南旅京学生的进步组织云南革新社,出版《革新》周刊,揭露和批判云南军阀唐继尧的反动统治,致力于云南的政治改革。这个组织发展很快,第二年就在武汉、南京、上海、广州等地成立了分社,并与天津、唐山等地的云南籍学生取得了联系,在各地的云南籍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同年夏,王复生受党的派遣到陕北,在绥德第四师范学校任教,参与陕北早期的建团建党活动。当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绥德后,团的陕北特别支部立即组织四师学生罢课和示威游行,开展抵制英货日货、援沪募捐等活动,随后又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反基督教运动”。王复生积极投入了这些斗争。特别在“反基督教运动”中,他为陕北反基督教大同盟(陕北反基督教运动的领导机关) 撰写了 《耶稣是什么东西?》①等宣传文章,对陕北人民的反帝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九二六年春,王复生奉命离开陕北,回到北京,继续在云南革新社 (后改名为新滇社) 工作。
(三)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在党的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北京三万多群众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通牒国民示威大会” ,坚决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段祺瑞执政府的卖国行径。会后,组织了两千多人的请愿团前往铁狮子胡同国务院请愿,要求段政府严正驳复八国通牒。王复生组织在京的云南籍学生参加了集会和示威。在请愿示威遭到段政府野蛮镇压后,他以无比的义愤写了 《新滇社三一八流血宣言》 ,揭露和声讨帝国主义走狗北洋军阀的血腥罪行,深切哀悼死难烈士; 并代表新滇社提出解除 “三一八”惨案罪魁祸首段祺瑞、贾德耀等人公职,交法庭审判; 为死难烈士举行国葬等严正主张。②在稍后发表的 《“三一八”流血的代价》 一文中,他尖锐地指出,“三一八”流血的代价,是使人们认清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军阀官僚是人民的仇敌,欲求中国的独立和自由,必须打倒帝国主义及国内的军阀官僚①。“三一八”事件以后,王复生根据党的指示,组织云南青年南下参加北伐战争和回云南开展革命活动。他也随即离开北京,到达当时革命的中心——广州,参加了以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原滇军)政治部名义举办的政治训练班工作。
一九二六年夏,为了开展云南的革命斗争,党组织通过国民党中央,以中国国民党云南省党部筹备员的名义,派王复生和杨青田回云南工作。王复生到云南后,对云南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积极筹组国民党云南省党部②。同时,协同中共云南省特别委员会,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利用云南军阀唐继尧与部属的矛盾,组织讨唐统一战线,进行推翻唐继尧封建统治的“倒唐”政治斗争。不久,在党的领导下,唐继尧的封建统治被推翻,扫除了云南革命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在这个基础上,一九二七年三月,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云南省临时执行委员会,王复生为负责人。在他的领导下,先后成立了昆明、滇东北和滇西的国民党各级党部; 云南各地的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这时,王复生虽然在党内没有担任职务,但积极参加了云南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他曾经为中共云南省临委举办的党团员训练班讲课,始终关切党组织的发展③。
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反动派疯狂镇压革命。云南地方反动势力追随蒋介石,对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实行大逮捕。王复生和云南党组织负责人李鑫、赵祚传等在敌人五月十一日的大逮捕中被捕。敌人视他们为“赤色乱党要犯” ,电请南京政府批准枪决。后经党组织利用云南地方反动势力内讧以及当权者下野之机多方营救,才得以获释出狱。当时,为庆祝王复生等出狱,曾在省教育会礼堂隆重举行有两千多人参加的欢迎大会,祝贺胜利。
不久,又发生了 “七一五”武汉汪精卫集团的反革命政变。云南地方反动势力进一步与蒋、汪勾结,在云南各地实行“清党”。一时,白色恐怖笼罩云南全省。由于王复生身分已经暴露,不便继续留在云南工作,遂于一九二七年秋末离开昆明,前往上海。
一九二八年六月,王复生由上海北上,到达哈尔滨。经云南籍共产党员楚图南的介绍,先后在哈尔滨第一中学、第三中学从事教学工作。因他同楚图南等一起在青年学生中开展革命教育,组织进步社团,引起了哈尔滨特区反动当局的注视。在敌人的监视下,他被迫转移到齐齐哈尔、吉林等地,以电报局职员、报纸主笔和中学教师等职业为掩护,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蒋介石的卖国政策,党积极组织领导了东北工人、农民、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日斗争,并团结各抗日武装力量开始进行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王复生按照党的部署,与苏联驻黑河领事馆取得联系,奔走于汭河、黑河等地,帮助解决北满抗日义勇军粮食和武器的供应问题,进行过不少抗日救亡工作①。北满抗日义勇军遭受挫折后,王复生从黑河历尽艰险,徒步绕返齐齐哈尔,继续开展抗日活动。一九三四年底,他利用担任黑龙江省《民报》社长兼总编辑的职务,通过报纸这个宣传工具,同金剑啸等一起,进行了多方面的抗日宣传和组织工作: 以 《民报》 文艺副刊作为阵地,先后发表《王二之死》、《瘦骨头》、《兴安岭的风雪》 等文艺作品,从侧面揭露日伪的黑暗统治,歌颂了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事迹; 利用 《民报》出刊二千号的纪念日,组织白光社剧团,演出了 《钱》 、《母与子》、《黄昏》等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剧目,宣传抗日救国。此外,他们还在报社内外组织了漪澜读书会、同仁会、人生改善会、经济研究会等群众团体,开展抗日活动。
王复生、金剑啸等的抗日活动,引起了日伪的注意。一九三六年六月十三日,日伪在齐齐哈尔地区实行“大检举”,疯狂逮捕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王复生不幸被捕。在狱中,日本宪兵队为要王复生供出党的组织和抗日活动,对他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审讯,使用了灌凉水、压杠子、上大挂、夹手指等等酷刑,但王复生始终坚不吐实。凶残的敌人无可奈何,悍然宣判王复生、金剑啸等五人死刑。王复生牺牲时,年四十岁。
注释
①访问韩世杰的谈话记录。
①《回忆李大钊》 ,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0页。
②王复生1919年10月10日日记,原件存中国革命博物馆。
③王复生1920年1月3日日记,原件存中国革命博物馆。
④王复生1921年1月31日日记,原件存中国革命博物馆。
①王复生1921年5月21日日记,原件存中国革命博物馆。
②《北京大学日刊》 ,“马克斯”即马克思,系当时的音译。1921年11月17日。
③罗章龙: 《关于东北建党的回忆》,载《北方论丛》1981年第4期。
①《“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第673页。
②据罗章龙1982年8月15日给烈士家属的信。
③访问关中哲记录(1982年10月10日)。
①《魏野畴——传略·回忆·遗文》,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7页。
② 《魏野畴——传略·回忆·遗文》第70—71页。
①见 《革新》周刊第6期,北京云南革新社1926年1月22日出版。
②《铁花》周刊第2期,北京新滇社1926年4月21日出版。
①《铁花》周刊第2期,北京新滇社1926年4月21日出版。
②1927年春天以后,云南曾出现国民党右派组织的党部,本文所述云南国民党各级党部均系指由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领导的,时称“法校党部”的左派党部。
③雷溅波: 《一九二六年前后地下党的建立及其活动概况》 ,《云南现代史研究资料》 第1辑第179—180页。
①烈士亲属郭焕章、郭子蕴等人的回忆。
相关参考
詹乐贫,化名詹恧憺、马复生,一九○二年二月十九日出生在湖南省汉寿县毛家滩乡东岸村一户农民家里。他三岁丧父,寡母善良能干,率领全家耕种佃田,纺纱织布,以维生计。詹乐贫小时读书非常勤奋,成绩优异,于一九一
知名人物 黄复生生平故事简介,黄复生历史评价,黄复生怎么死的?
黄复生,初名位堂,字明玉,考学堂时易名树中,字理君,生于1883年(清光绪九年)[1],四川隆昌人。1901年入泸州川南经纬学堂,1904年毕业。是时清政窳败,国势阽危,黄复生因阅读《革命军》、《警世
(一)王观澜,原名金水,字克洪,一九○六年七月十三日生于浙江省临海县城内一个贫苦家庭里。父亲王秀卿,以刻字为生,有时兼营中医。母亲徐阿英,是一位忠厚善良的妇女,除操劳家务外,还要替人缝纫、洗涤,或作“
王文明王文明是琼崖(海南)地区中共党组织、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是琼崖地区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斗争的主要领导人,是琼崖苏维埃政府的第一任主席。他对海南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海南
(一)王树声,原名宏信,乳名国荫,一九○五年五月二十六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诞生于大别山西麓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区项家冲。家有兄弟姊妹十人,他排行第五。王树声的祖父,是个科举场上的失意者,
王凌波,湖南省宁乡县人,一八八八年生。祖居宁乡第八区王家大冲。父亲王恕轩曾在私塾教书,中年以行医为业,有田二十余亩。凌波兄妹五人,他最小。十三岁时母亲去世,父亲送他就读于小金陀馆李藕苏先生门下a。同窗
(一)王世英,字子杰,一九○五年十一月十三日生于山西省洪洞县杜戍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一九二一年高小毕业后,适逢太原国民师范招生,他步行六百里去应考,被录取①。国民师范学校是官费,实行半工半读,每天做
王尚德是陕西地区党团组织的创建人之一,也是当地知名的教育家。他为了培养革命的新一代,二十多年如一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无论在敌人的监狱中还是在白色恐怖的险恶条件下,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保持了一个
骆秉章为什么被称为“诸葛复生”?晚清名臣骆秉章的一生!>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国在清朝的时候出现了一场非常盛大的运动,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它不止给老板姓带来巨大的伤害同时也给大清带来了惨重的代价,在其中涌现了
成语髀肉复生的主人公是谁?髀肉复生是什么意思成语髀肉复生的主人公是刘备。【名称】:髀肉复生【拼音】:bìròufùshēng【释义】: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