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向钧人物传,向钧生平事迹,向钧评价

Posted

篇首语: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向钧人物传,向钧生平事迹,向钧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向钧人物传,向钧生平事迹,向钧评价

向钧,别号素我,字俊奇,一九○六年三月十九日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平绥乡石洞村砖屋里(现向家乡三和村) 。

向钧的父亲向理卿早年科举未中,投笔从商。向钧的祖父、外祖父均设馆授徒。向钧五岁刚满,便在祖父门下发蒙读书。祖父常以谭嗣同变法维新的故事,激发他探求新知的兴趣。两年以后,向钧到离家五里的东山寺小学校读新学。毕业后转入作民高等小学堂读书。新书课文给了向钧许多新知识,使他知道了“孙中山,是伟人。废帝制,立共和。”等许多新事理。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爆发。向钧邀集一些进步同学,翻山越岭,到向家石等村镇上去宣传讲演,散发传单,揭露帝国主义和卖国政府的罪行; 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等口号,使偏僻的山乡,燃起了爱国运动的烈火。

一九二一年八月,向钧考入长沙岳云中学读书。在那里,他通过表姐杨开慧的介绍,阅读了毛泽东《民众大联合》等许多文章。这年初冬的一天,在学宫街十八号,向钧在叔父向明卿家里,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同向钧热情交谈,问他喜欢看什么书,是否喜爱写文章,介绍他多看文化书社发行的宣传新思潮的书籍。此后,向钧常去清水塘毛泽东的住处,同他交谈读书心得。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向钧阅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书籍和进步刊物。不久,他担任了岳云中学学生会的代表,积极投身学生运动。

一九二二年一月,湖南劳工会领袖黄爱、庞人铨被赵恒惕军阀政府杀害。消息传出后,引起了湖南工人和各界的极大愤怒。在毛泽东的主持下,省学联联合各界在船山学社举行了两次追悼大会,发行纪念周刊,揭露和抗议赵恒惕军阀政府的罪行。向钧很快了解到是自己的亲表姑父,当时的省财政厅长兼华实公司总经理黄藻奇等用五万元贿赂赵恒惕派军队将黄、庞捕去杀害。便义无反顾地投入了与黄藻奇一伙的斗争。当时家里人和好心的亲友很担心,说: “你爸爸的职业是表姑父作的铺保,得罪了黄藻奇,全家的饭碗就靠不住了,你读书怎么办?”对此,向钧置之度外,他满腔义愤地说: “黄藻奇这样的亲戚,我们宁愿不要。①”他理直气壮地带领同学和群众追到北门外黄藻奇公馆,把黄、庞烈士的遗体抬入公馆内,将黄藻奇抓了出来,进行面对面的斗争。然后,他和群众还抬着黄、庞烈士的遗体,悲愤地在街头游行示威。

不久,向钧参加了支援长沙泥木工人的大罢工,声援粤汉铁路岳阳机务段工人的卧轨斗争和水口山铅锌矿工人的罢工运动。经过多次严峻斗争的考验,向钧于一九二三年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②,并担任了岳云中学党支部书记③。

一九二四年,第一次国共合作事业在湖南进展迅速,向钧经党组织批准以个人身份参加了国民党。负责长沙北区学运和国民党长沙市一区六分部工作。他利用工作之便,将我党活动的联络地点设在分部驻地文昌阁甲种农业学校,对外用“易陆芬”名义通讯。他与当时的省学联主席和共青团湖南省委宣传部长田波扬密切合作。在这一年内,他们先后召开了二七惨案周年纪念会、列宁逝世追悼会、五一劳动节庆祝会、五四、五七、五九雪耻会。他还邀请留法勤工俭学的肖子璋(肖三)到岳云中学作报告,广泛地发动校内外进步青年,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向钧任市学联常委、省学联执行委员。湖南人民反基督教大同盟和反帝大同盟成立时,向钧负责宣传工作,并以长沙市北区特别党部常务委员名义,协助工农学界负责人郭亮、夏曦、肖述凡、周以栗等部署更大规模的反帝爱国斗争。

一九二五年三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省城各界人民在省教育会坪举行盛大的追悼会。这时国民党中的右派——西山会议派在任家井成立了一个伪省党部,并用钱雇了一百多个流氓地痞来捣毁灵堂。向钧立即通知北区各校区分部所有国民党人,人手一根哑铃棒赶到教育会坪。向钧等率领一批学生纠察队,从两侧冲进教育会坪幻灯灵堂。这批雇用的流氓见势不妙,纷纷逃窜。接着,各团体、学校的队伍到了,追悼会照常进行。

一九二五年,湖南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反对英、日帝国主义的斗争高潮。上海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长沙,向钧即与省学联负责人段潇等在教育会坪召开学生和各界群众两万余人的大会。会上成立了“青沪惨案湖南省雪耻会”,向钧被选为委员。接着,游行队伍齐向小西门、大西门、沿河一带行进。沿途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顾正红烈士复仇”、“收回海关”等口号。这时,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长肖述凡和省委委员周以栗在江岸召开了紧急会议,布置了任务。向钧受命迅即带领一批学生组成先头宣传队到日本领事馆递交抗议书。游行队伍在周以栗率领下赶到领事馆时,只见向钧正站在一堆木头上慷慨悲愤地向持枪的中国士兵宣传,劝其不要当看家狗,不做亡国奴,不要出卖中国人的良心。那天,日本领事馆的大小官员,耳闻目睹长沙市民的反日怒潮,慌忙将铁栏杆大门关得严严实实。铁栏杆南北两端都横布着木马铁丝网,阻止行人通过,四、五十个士兵持枪守护。大门内坪,朝外架着两挺机关枪,一个军官带领十来个士兵散在机关枪两旁,虎视眈眈,如临大敌。领事馆的围墙墙背上都嵌满了玻璃碎片。这时向钧带领着一批同学把堆在河岸边的杉树一根一根扛过来,架在围墙上。向钧领头,几十人一齐跟着翻过墙,冲进领事馆。他们奔到各个房间去搜查,赵恒惕派去担任所谓保卫的军官也不敢嚣张,只是口头劝阻。其时,日本领事馆的官员早已逃之夭夭。向钧组织同学们清查过后,便将日本人悬挂的太阳旗“唰”的一声扯下来,把一份显目的抗议书钉在旗杆上。顿时,群众的口号声和欢呼声震天动地,大家趁势撬开了木桩铁丝网。手持红绿彩色小旗的示威队伍,一齐涌过日本领事馆,浩浩荡荡经兴汉门进城,进行游行大示威①。

一九二五年十月,长沙在反帝运动高潮中,发生了群众要求收回大金码头风潮。省学联特为此次斗争,于十八日午后四时,在省教育会幻灯场,召开代表委员会联席大会,讨论卖国贼余思九盗租大金码头一案。当即推定向钧、田波扬等十二人为代表,向省长公署、省议会、省交涉司各处请愿。并提交大会议决了 《严惩余思九》 、《余盗租伪约无效》 、《按前约预期收回大金码头》等项提案。在省学联和各界一致坚决斗争下,终于使大金码头主权得以收回。日商戴生昌在“退还大金码头之据约”中,无可奈何地哀叹: “大金码头,经群众一再运动,戴生昌公司知民气不可挡,未便再行租借。……自愿将该码头退还。”①这一维持码头主权斗争的胜利,给了日资在湘势力以沉重打击。

一九二五年下学期,省教育司当局受赵恒惕指使,疯狂镇压学生运动。仅兑泽、长郡两所中学就开除了省学联负责人曾三、段潇等三十多名进步学生,并将曾三等逮捕入狱。这时,担任市学联主席的向钧为此奔走呼号。他一面发动各校罢课抗议,一面组织全市五千学生游行示威。他率领游行队伍涌向省教育司,与教育司长颜方珪面对面地进行说理斗争,直驳得颜方珪面红耳赤,无言答对,狼狈离去。向钧等十八名代表又赶到藩台衙门,向省长赵恒惕请愿。赵恒惕不肯出来,向钧送进去一封《哀的美敦书》②限期在二十四小时内答复。赵恒惕倒行逆施,反将向钧等代表扣留。并派一团武装包围教育司内的四千名学生。这更加激起了长沙市各界人士的公愤。徐特立、朱剑凡等教育界著名人士亲赴省长公署,要求保释被捕请愿学生。赵恒惕怕事态继续扩大,只好答应将十八名代表释放。向钧在被释放的当天,不顾个人安危,立即召开学联会议,组织在校同学发通电、印传单,揭露赵恒惕鼓吹湘省“自治”的假面具,撕毁“省宪”、残酷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罪行,号召全省学生一致行动起来,同全省人民共同开展反对赵恒惕的斗争。

从残酷的斗争中,向钧认识到: “书本中的死文字,不能解救人民痛苦,要解救人民痛苦,必须实际行动”①。为了求得人民的翻身解放,正临高中毕业的向钧,毅然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投入了革命的实际斗争。此时,他仍以岳云中学学生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青运和工运工作。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平江爆发了有名的“煤油案”事件,平江雪耻会为查禁平江英油商起油案组织了赴省请愿团。向钧代表省学联热情接待了吴创国等代表,详细了解了事件的始末。他对平江驻军团长李柱中枪伤查禁英油的学生民众十余人,并封闭县雪耻会、恫吓学生等暴行无比愤怒。当即要代表们以平江各界请愿团名义向省会进步报纸撰文,揭露事情真相,取得省会舆论的同情和支持;向钧还和学联其他负责人一道专门研究,组织声援。在向钧的积极参与下,湖南《大公报》连续登载了“平江英油起岸风潮”、“平江起油风潮愈闹愈大”、“平江县立师范中学全体罢课②”等消息和评论。湖南省学生联合会于十二月六日下午,在省教育会坪主持召开了“平江起油案之长沙市民大会”,并议定向钧、杜修经等十人为请愿代表,全体整队到省署请愿。向钧向省署递交了请愿书。他提出了十项严正要求: 惩办李团长;没收亚细亚公司洋油; 非通商口岸,不许外人运货上岸;撤销平江戒严令; 由县政府发给被伤人医药费; 保护爱国运动; 保护一切爱国团体;保护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 释放被捕工人学生等。在省会各界民众的有力声援下,省署不得不派员前往平江查处。

一九二六年初,向钧参与领导长沙各界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驱赵斗争。赵恒惕在各方面的打击下,不得不于三月十二日向各界及唐生智等发表“去职通电”。

同年五月二日,叶开鑫军以“讨赤讨唐”名义进占了长沙,并自称“前敌总指挥”。他派兵占领学校,并下令搜捕青年学生,白色恐怖笼罩长沙城。向钧根据党的指示,隐蔽在敌人活动最猖獗的市区,机智地展开对敌斗争。将揭露叶开鑫暴行的传单,通过黄包车夫的帮助散发给市民群众,老百姓读了,人心大快; 敌人见了,惶恐不安①。

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二日,北阀军克宁乡,入长沙。湖南人民在长沙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北伐军大会。向钧被推选为长沙各界迎接北伐军筹备会宣传部主席,负责撰写消息,发行特刊,组织讲演②。

同年八月,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召开全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经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向钧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并参加大会。二十五日,向钧在大会上作了全省青年部工作的报告。报告分“学生运动”和“一般青年运动”两大部分,全面地总结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的青年运动③。二十六日上午,向钧担任大会执行主席①。他极力支持通过的两项临时决议:一项是以省代表大会名义,向因赞助省港罢工而被反动势力谋害的国民党左派廖仲恺先生致敬默哀;另一项是“援助衡山县农民协会案”,声援衡山县农协反对湘潭团防局勒索压迫农民的斗争。

一九二六年九月,向钧被派到衡山担任党的工作。他去之前,衡山已建有中共湘区直属特别支部。由于时间短,党员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对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缺乏明确的认识。向钧去后,首先抓了党的思想建设。他举办党员训练班,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文件、决议和《响导》、《战士》、《中国青年》上的有关文章;灌输党的基本知识,并结合衡山斗争实际,深入开展讨论。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召开了党员代表会议,建立了中共衡山地方执行委员会。向钧当选为书记兼组织;陈新宪任工运兼宣传;贺尔康任农运兼青运;周淑良任妇运②。

向钧和地委一班人,大力发展党的组织,在城镇乡村建立党的支部。还派遣优秀党员充任国民党特派员及农工特派员,到全县各乡镇积极开展工运、农运、妇运、青运等革命活动。

为了保证地委机关的安全和便于党的秘密工作的发展,向钧将地委机关设在县城河边的康王庙,庙边陡河边还备有交通船,以防意外。用“冯迪” (即衡山地方工作委员会的简称“衡地”的谐音)、“周智” (即组织部)作代号,与各地联系工作。

向钧经常到农村去做党组织的发展工作,找新党员个别谈话,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衡山党员由原来的十多人发展到二百多人。支部由原来的三个扩建到十四个,区、乡农协的主要负责人大都是共产党员①。

一九二七年一月中旬,毛泽东来到衡山考察农民运动,在衡山城乡考察了十一二天,对衡山地委在区乡农协坚持贫农领导;对新党员和区乡基层干部及时开办短期训练班、办农运讲习所、妇运训练班; 改编地主武装,建立工农武装; 提祠产、庙产,兴办工人、农民夜校; 普遍实施减租、减息、退押;开办消费贩卖、信用合作社; 禁运粮食出境、限制粮价、进行平粜以及筹办区乡自治等等工作表示赞许。同时,毛泽东也指出了存在的某些问题,对衡山县监狱继续关押基层农会负责人,以致助长了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的错误作法,毛泽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向钧诚恳地接受了批评,并立即到县知事公署交涉释放被错抓的农会负责人。自此以后,向钧遵照毛泽东的指示,进一步加强了农运工作,建立了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并大力发展梭标队。五一劳动节时,衡山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并检阅了工农武装。这时衡山县有组织的农民已达二十余万人,参加工会的工人约二万余人。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由先年冬的五千余人发展到二万余人,步枪由三百余支增加到八百余支,梭标队由五、六万人增加到十五、六万人,基本做到了每个青壮年农民有一支梭标。反动派对向钧恨之入骨,但也不得不承认: 向钧“为人刚愎机智”、“共党组织自向钧一来衡,即猛烈的发展”,“全县农运虽穷乡僻壤,亦风起云涌”①。

向钧还十分重视培养青年积极分子,发展壮大共青团的组织。他到衡山后就指派中共党员刘泽南以教员名义作掩护,组织衡山学联,指导学生运动,很快成立了共青团衡山特支,在柴桑洲、白果相继成立了两个团支部。一九二六年底,共青团员发展到三十余人。随即又成立了团的地方委员会,向钧兼任团地委书记。青年们在团组织教育培养下,很快成长为各条战线的骨干,涌现了不少英雄人物。十六岁的李洁和十四岁的李广这两姐妹,在向钧的亲自培养下,从儿童团员成为共青团员。担任地下“小交通”,后来被反动派抓去。她俩宁死不屈,始终保守了党的机密。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向钧义愤填膺,他召开县委会议,研究对策。四月二十一日衡山各界群众举行了反蒋大会。这天开会时突然下大雨,狂风大作,寒气袭人,到会群众,全然不顾,赤脚游行。高呼“打倒蒋介石! ”等口号。次日,上演十二幕大型话剧《蒋介石的反动》,民众争相观看,讨蒋之声不绝于耳。其时,县学联、妇联,共青团各界也都组织讲演队分赴四乡,痛斥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罪行。据当时《新衡山报》记载,此举“为我邑破天荒之第一次”。

四月二十七日,党中央在武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向钧作为湖南省的五名代表之一出席了大会。会上,他极力赞成和拥护瞿秋白、蔡和森、毛泽东、任弼时等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进行的批评。

向钧由武汉返湖南时,曾就便回平江省亲。至长沙时,适逢马日事变,即隐避近郊,参加了反攻长沙的部署。六月中旬,向钧绕道回到衡山。这时,驻衡山的反动军队也开始进犯衡山县城。向钧当即召开紧急会议,严密布防。不料,担任城防的一个中队突然叛变。县委机关被迫撤离县城。当工农武装按原定计划向衡湘方向移动,准备参加再度反攻长沙的战斗时,向钧从两路口赶去,传达党的决定,要以衡山、湘潭、湘乡为活动中心,坚持与敌人作斗争。在福田铺休整几天后,向钧派工农运负责人陈新宪和周树屏率领工人纠察队和一部分农民自卫军开赴岳北; 贺尔康赴石湾领导河东的工农武装,控制石湾沿河一线;向钧和易克勋等以霞流冲为据点,联络凤仙庙、石桥、福田铺三处的力量开展斗争①。

这时反动军队向我农村根据地发动疯狂进攻。向钧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当叛军从岳北方向攻来时,他率工农自卫军埋伏在天竹岭上,居高临下,待敌人爬上山腰,便以土枪和步枪加上磨石及松树炮予敌以重创,敌人狼狈逃往县城。战斗过后,向钧到岳北白果,召集参战人员总结经验。当获悉衡阳驻军换防的情报后,县委当即决定,将农民自卫军从白果撤回福田铺,昼夜赶造梭标武器,成立了以眭元勋、李鸿初为正副总指挥的纠察队,与宾冬生领导的石桥铺农民武装和岳北的农民自卫军合击攻城。这次扑城虽然失败了,但对反动派是一次很大的打击。上海《申报》都曾报道过“衡山暴徒首领刘爱农纠集农匪数千人扑城”②的消息。

七月,湖南的反动派实行全面“清乡”,衡山、湘潭、湘乡三县的反动军队联合围攻我在岳北的工农武装。面对这种严重局面,党内一些人动摇;工农自卫军又缺乏军事训练,因此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向钧率领留在岳北的工农武装避实就虚,突破敌人的包围圈,于七月下旬转移到了南岳①。

七月底,向钧奉命返长沙候任。他交待好工作后,乘煤船秘密回到长沙。他按秘密联络信号找到了地下省委,接受了新的派遣,前往湘潭恢复党的组织,领导湘潭的地下斗争。

湘潭是反革命“清剿”的重点,白色恐怖十分严重,前县委完全被破坏。向钧到湘潭后,白天隐蔽,晚上个别串连,终于联系到了一批散失的党员,恢复了县委机关;并在五桂堆等地设立了联络点; 在易俗河、射埠等地恢复了党的支部②。

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湖南省委进行了改组。向钧在改组后的省委中担任组织部长。八月底,他随毛泽东、彭公达、毛福轩到株州传达八七会议精神,部署秋收起义。事后,毛泽东去安源,向钧留在株州,负责领导株萍暴动。

向钧在株州附近的铁路工棚,多次召开会议,发动工人,部署起义。九月九日,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爆发了。起义者开始破坏粤汉铁路和株(州)、萍(乡)铁路,切断敌人的交通运输。十二日,向钧等在株州发动了武装起义,缴获敌人枪枝二十余支。这次起义,因敌我力量悬殊,敌人大批援兵赶至而遭失败。向钧等人被敌人包围,他机智敏捷地爬上屋顶,得以脱险③。

是年秋冬,湖南省委两度被敌人破坏。党中央先后派遣任弼时、罗亦农、王一飞来湖南组建省委。向钧参加了这两次组建省委的紧急会议,分别被选为省委农运部长和组织局负责人,并任湘鄂赣军委委员①。十一月,向钧去湘西巡视工作,布置在邵阳等地举行年关暴动。

一九二七年冬的一天,向钧到长沙参加党的秘密会议,由于叛徒告密,向钧和六名与会同志一起被捕。在一次刑讯中,敌人惨无人道地把他的双手虎叉剪开,血流如注。向钧忍着剧痛,用反动派送来要他写自首书的笔、纸写出了一页页痛斥讨伐何键屠杀工农、摧残革命的檄文,指出: “现今工农大众一天天觉醒,革命力量一天天壮大,工农必定会站起来,革命一定会成功”②。

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四日,向钧拖着重镣,被刽子手从湖南特别监狱里押了出来。途中,他大声向群众宣传革命! 刽子手用刺刀刺破了他的嘴唇,向钧一边口喷鲜血,一边奋力高呼“打倒蒋介石! ””共产党万岁! ”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等口号③,被敌人杀害在长沙教育会坪。就义时,年仅二十二岁。当时在长沙、平江一带农村坚持地下隐蔽斗争的杨开慧,抚慰了烈士的亲属。她对向钧的妈妈说: “弟弟是为党为人民而殉难的,我们不要难过,应感到自豪。④”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先后两次接见烈士的叔父向明卿和弟弟向三立,称赞向钧“是一个忠实能干的同志”。李维汉在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三日,特为烈士题词: “向钧同志是难苦卓绝、坚贞不屈的模范党员”①。

注释

*参加本传资料收集和初稿写作的还有杨志超、向良士同志。

①向明卿、向复回忆,存中共平江县委党史办公室。

②据谢觉哉、张琼回忆,存平江县革命烈士传办公室。另据郑英所写《向钧传略》说向钧系1922年入党。

③陈新宪: 《回忆向钧》,载《湖南青运史研究》 1982年2期。

①陈新宪: 《回忆向钧烈士》,载《湖南青运史研究》1982年2期。

①1925年7月19日 《大公报》。

②向明卿回忆,存平江县革命烈士传编纂办公室。

①《向钧传略》,存中共中央组织部档案。

②925年12月6日湖南《大公报》。

①陈新宪、向复回忆,存平江县革命烈士传编纂办公室。

②陈新宪、向复回忆及1926年7月16日至30日各期《大公报》。

③见1926年8月23日至29日 《大公报》。

①1926年8月23日至29日 《大公报》。

②衡山县农运史略及有关材料,存衡山县档案馆。

①陈新宪等人回忆及衡山有关革命历史资料。

①《衡山县农民运动史略》及国民党衡山清乡委员会编 《共党祸衡纪实》,存衡山县档案馆。

①易礼容、陈新宪等人回忆及衡山有关革命史料,存平江县革命烈士传编纂办公室及衡山县档案馆。

②陈新宪、刘爱农回忆,存平江县革命烈士传编纂办公室。

①陈新宪:《回忆向钧烈士》,存平江县革命烈士传编纂办公室。

②③《湘潭人民革命斗争史》及陈永清等人回忆。

①《中央政治通讯》第12期;1927年10月湖南省委文件及易礼容的回忆,存湖南省档案馆及平江县革命烈士传编纂办公室。

②③《向钧传略》,存中央组织部档案室。

④《杨开慧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①存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院环保室。

相关参考

中共人物传 刘英人物传,刘英生平事迹,刘英评价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

中共人物传 郭亮人物传,郭亮生平事迹,郭亮评价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中共人物传 罗明人物传,罗明生平事迹,罗明评价

罗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时,罗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在闽西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从而受到打击,被撤销

中共人物传 黄道人物传,黄道生平事迹,黄道评价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陈毅生前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的新四

中共人物传 王昭人物传,王昭生平事迹,王昭评价

王昭,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天井村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二年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一九三六年后担任中共平山县委副书记、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第

中共人物传 陈为人人物传,陈为人生平事迹,陈为人评价

陈为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我国早期工人运动,创建中共东北地区的组织,保卫中共早期的珍贵文献资料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值得人民怀念。(一)陈为人,原

中共人物传 余泽鸿人物传,余泽鸿生平事迹,余泽鸿评价

余泽鸿,四川人。一九二六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七年五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一九三一年八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建黎泰地区的土地

中共人物传 竺清旦人物传,竺清旦生平事迹,竺清旦评价

竺清旦竺清旦是浙东地区早期农民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①,曾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上海(江浙)区委农民问题委员会委员、宁绍台农民协会会长、宁波市临时政府执行

中共人物传 李季达人物传,李季达生平事迹,李季达评价

李季达李季达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曾任中共顺直省委宣传部部长、工人部部长兼天津市委书记。1927年11月被反动军阀杀害,时年27岁。(一)李季达,字世昌,化名李吉荣,1900年1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巫

中共人物传 左权人物传,左权生平事迹,左权评价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拚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①(一)左权原名左纪权,号叔仁,乳名自林,一九○五年三月十五日诞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平侨乡黄茅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岁半丧父。左权八岁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