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最终为大清送终
Posted 光绪
篇首语:艺术是生活的镜像,生活给了艺术再创造的灵感和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最终为大清送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最终为大清送终
隆裕皇后很可怜,看了她的命运,多情的诗人或许会讲那句肉麻话,比如说她的一生还未绽放就凋谢了,可是一旦这个诗人看了她的脸,恐怕也写不出诗来了。
隆裕的悲剧有一部分是因为她的脸。她长得不好看,不是一般的不好看,是丑。
网络配图
美国传教士I.T.赫德兰的妻子在清宫做医生,她对赫德兰谈过隆裕皇后,说她“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她稍微有点驼背,瘦骨嶙峋。脸很长,肤色灰黄,牙齿大多是蛀牙。太后、皇上接见外国使节夫人时,皇后总是在场,但她坐的位置与太后、皇上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
从晚清留下来的照片中,我们晓得这个妻子说得是真的,照片上的隆裕皇后没有贵妇人的气度,她得眼神里总带着一点悲哀、畏缩,对于前路好像没有信心,也没有底气的样子,这和她的姑妈慈禧太后截然不同,照片中得慈禧总是显得异常威严,看不出太多情绪,然而她显然明白自己是大清的主人。而隆裕不是,隆裕对于争权并无兴趣,有人认为她常向慈禧说珍妃的坏话,且不说后来珍妃被打,隆裕见状晕过去这段史实,即便隆裕真对慈禧说了珍妃的坏话,一方面不过是她接受的教育让她无法理解珍妃,另一方面是她作为女人,对于另一个争宠女性的嫉妒之心,谈不上有很大的伤害。而隆裕有这样的嫉妒之心吗?恐怕也没有几分,因为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光绪并不爱她。
网络配图
隆裕皇后婚姻是一场政治婚姻,她的姑妈慈禧为了掌权,立自己妹妹的儿子载湉为光绪皇帝,又在光绪要大婚之时,把自己的姑表侄女嫁给光绪,立为隆裕皇后。然而在光绪看来,这桩婚事不过是让他对慈禧这个亲爸爸的仇恨再多上一重。本来光绪已经到了十八岁,早就是亲政的时候,可是慈禧抓着权力不放,他处处做不了主。结婚又得娶这个姨妈的姑表侄女,名义上结婚,其实不过是在自己身边又安插了一个眼线。眼线要是长得漂亮还算赏心悦目吧,结果又是这样丑,拉低后宫颜值平均线的。换我,我心里也不舒服。
而隆裕皇后夹在丈夫和姑妈之间,左右为难,加上她那绵软的性格,让慈禧觉得这个女人难成大器,因此也很不喜欢她。隆裕便在这样的境况里生活了二十年,直到光绪去世,她成为了龙椅上孤独的皇太后,奄奄一息的大清朝还指望着她来救。
可是隆裕注定救不了,尽管德龄公主回忆隆裕皇太后,说她是个很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人,也读过汉译的外文书,愿意好好培养现在的皇帝溥仪,可是这些都挡不住大清朝的垮塌。
网络配图
武昌事变,朝中无人可用,隆裕皇太后只好重新召回袁世凯,没想到这个人在南北议和后,劝自己和皇帝放弃江山。后来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回忆这件事时说:“在最后的日子里所发生的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面前地上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满脸泪痕。 我坐在太后的右边,非常纳闷,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这时,殿里除了我们三个,别无他人,安静得很。胖老头很响地一边抽缩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的什么我全不懂。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这是我看见袁世凯惟一的一次,也是袁世凯最后一次见太后。如果别人没有对我说错的话,那么正是在这次,袁世凯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退位的问题。从这次召见之后,袁世凯就借口东华门遇险的事故,再不进宫了。”
清朝就在自己的手上结束了。
这是隆裕的宿命,然而换在任何一个有皇室荣誉感的人身上,也是承受不住的。1913年,在签发退位诏书一年之后,隆裕皇后病逝。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 被誉为“甲骨文第一人” 最终为大清殉节而死
王懿荣王懿荣生于清朝末年,是当时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被誉为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他对甲骨文的发现、研究、保护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让今天的我们还能够看到精美的
结婚12年,她脱离家庭,拒绝女儿养老,61岁寄出遗产,但无人送终
她一生有许多标签:是爱自由的旅行家,横跨欧美满世界飞;是有钱有颜值爱时尚的「”小脚女人”,一双三寸金莲,活过新旧时代;是不合格的母亲,她的爱时而轻浅,时而深重;是民国第一个主动提离婚的女人,第一代出走
你们知道宋皇后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宋氏是宋太祖的第三任皇后,她的父亲是左卫上将军、忠武军节度使宋偓,母亲是后汉的永宁公主,外公是后唐庄宗。这宋家可谓是三朝国戚。出生在显贵之家的宋氏从小便出入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终结方式跟别的朝代不一样。其他王朝多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而清朝不是。太平天国运动是晚清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可是它并没有推翻清朝,相反,清朝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又延续
《清史故事》253都城,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心脏,通常承担着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职能,故都城的地理位置选址非常关键,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气运和兴衰。《吕氏春秋》记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乾隆晚年下了一步 ”臭棋”,最终,为大清朝带来了 ”满盘皆输”
1616年的时候,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了1636年,皇太极就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很关键,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至1659年,大清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
历史人物 清朝这位王爷为清朝尽心权力,最终还是1912年灭亡了
《南京条约》是大清王朝前所未有的耻辱,然而,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没有任何反思,他将战争失败视为偶然,将失败责任归于办事大臣的无能。他力行节俭,个人品质高尚,但是他因循守旧,认识不到世界的变化。>继任的咸
...,睿智过人,道光最想传给他。道光为此事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念在亡妻孝全皇后,立了四阿哥为太子,把奕詝的名字秘密写在传位诏书上,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背后。不过道光又对
爱看清史的人都知道,当年康熙曾两次废太子,而这两次废的太子都是同一个人——胤礽。胤礽作为康熙的继承人,身为当朝太子,一直以来就很受康熙的宠爱。但是,也正是长期养尊处优的生活,最终使他人格分裂,贤德不再
一、乾隆皇帝确定接班人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有常,举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