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当政,大清必亡

Posted 康熙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若当政,大清必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若当政,大清必亡

爱看清史的人都知道,当年康熙曾两次废太子,而这两次废的太子都是同一个人——胤礽。胤礽作为康熙的继承人,身为当朝太子,一直以来就很受康熙的宠爱。但是,也正是长期养尊处优的生活,最终使他人格分裂,贤德不再,甚至连当年的朝鲜使节都描述他:「 ”他若当政,大清必亡”的话。 正所谓慈父多败儿。康熙的宠爱和逾越的礼制,让皇太子觉得,天下除了康熙,都是自己的。所有的臣子都是天子家的奴才,不仅动不动就殴打身边的侍从出气,甚至对自己老师,也是百般羞辱。在《康熙起居注》里记载,康熙指责胤礽:「 ”在朕前背立,以手指伊(指徐元梦),詈及父母,推入河内,复引出殴打”。意思就是胤礽指着老师徐元梦的鼻子,大骂他祖宗三代,甚至连他的父母一起骂,还把老师推到河里,捞起来后接着打。 可胤礽为何如此对待老师呢?原来,康熙为了维护皇室和太子的尊崇地位,不但没有为胤礽做出尊师重教的榜样,反而是肆意践踏老师的微信和尊严。据记载,胤礽读书的时候,师父达哈塔、汤斌和耿介,因为年迈、暑热,晨起过早,站的时间又过长,体力不支,几乎晕倒。但胤礽视而不见,原来老师在给太子教书时,必须侍立在旁,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就连为胤礽指定背书时,老师也得先下跪,捧接经书,等胤礽背完后才退回原处。 有一次,师父耿介因为天气热,又站得太久,突然晕倒在地。康熙得知后,不但不责备太子,反怪到师傅的头上说:「 ”尔等侍立,朕焉得知,应坐应立,宜自言之,皇太子欲赐座,未奉朕谕,岂敢自主。”从康熙的这些话里,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康熙对于胤礽的宠爱及偏袒明显是太过了。而这件事更是显示了太子的本性不佳,反应了康熙的教子无方,一味包庇。 在康熙二十五年四月,康熙在瀛台教皇子们射箭,老师徐元梦也陪侍在旁。于是,康熙就让他也来射一箭。可作为书生的徐元梦,又怎么拉得开强弓呢。结果,徐元梦直接被康熙讽刺诘责。没想到徐元梦刚解释了两句,却把康熙给惹恼了,他当着皇子们的面,命人将徐元梦打得半死,并抄了徐元梦的家,将其父母流放到黑龙江。 当天晚上,康熙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又让御医去给徐元梦治伤,命他第二天按时去皇子们的书房上课。徐元梦裹着身上的伤口,一瘸一拐地来到宫门前,跪倒在泥水里。见到宫中御前侍卫后,哭着请求皇帝放过自己的父母。当时,正好下着滂沱大雨,有些侍卫虽然看不下去,但知道康熙在盛怒之下是有意要整徐元梦,所以也没人敢去转奏。 后来有人偷偷地去请了一位朝中重臣,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康熙这才下令赦免了徐元梦的父母。可是,康熙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在儿子们面前对老师大打出手,也让胤礽有样学样,对老师没有一点敬重。 要知道,满族的旗人跟皇家都有一个主子跟奴才的关系。其他的人都是奴才,而皇家的人都是主子。所以胤礽对下边人的看待都是一个想法,既然你们都是我的奴才,就必须什么事都得听我的。所以这样一来,就更养成了胤礽娇惯、暴戾的做法。当上太子的胤礽,不仅殴打侍从、老师,甚至连皇室贵族也不放过。 有一次在康熙面前,大臣们说出了和太子不一样的意见,太子当即对大臣门辱骂不止。甚至还亲自动手,鞭笞过平郡王纳尔苏和贝勒海善。在太子看来,除了皇帝之外,所有人都是他的奴才,所有的物品都是他的资产。他视人如同牲畜,可以任意的打骂凌辱,即使贵如王公大臣,他也不当一回事,照打不误。所以,据《朝鲜实录》记载:太子十三岁的时候,大家就说他刚愎、喜杀人。太子如此暴力不仁,连朝鲜使节都说:如果他当政的话,大清必亡。 文章寄语:喜欢我们内容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区评论哦! (关注我的都变美了,不信你试试) 贴心的小编提示您 看文章也需要注意休息哦!

相关参考

大清最具帝王之才的王爷,他若敢登基称帝,大清或将更强盛

明末清初是一个纷争战乱的年代,同时造就了很多的英雄人物,敢于用武力的方式对抗大明王朝的李自成、张献忠等,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光辉的一笔。同时也有为了维护中原文明不受外族侵扰的袁崇焕等民族英雄,可是最终

此人不除蜀国必亡孔明没听下场超惨

人称「卧龙」的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不过,诸葛亮也有失算的时候!其实在刘备去世之前,就曾对诸葛亮说过「此人」不除,蜀国必亡,但诸葛亮却没听进去,导致损兵折将,下

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准确预言了刘备必亡

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准确预言了刘备必亡刘备经常自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这个名头不能给他带来权力,他从零起步,一直做到三国鼎立,一开始靠的是张飞和关羽两兄弟的辅佐,没有这二人,

他若不膨胀,大汉将再续二百年

说起董卓,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他可以说是大汉王朝的掘墓人了,也正是他拉开了三国乱世的序幕。虽说黄巾之乱也是东汉衰弱的一大原因,但也正是董卓扯下了东汉王朝最后一块遮羞布,让世家大族看到了汉室的贫弱,进而

连粟裕都崇敬的天才:他若不死是元帅

众所周知,开国十大元帅,以及开国大将、上将中,有很多能打仗、会打仗的军事天才。比如林彪、粟裕、许世友、彭德怀等,当然,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毛泽东---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和指挥。在所有的开国元帅、大将等将领

他,是明朝的大忠臣,但他必须死,否则明朝必亡,为什么

纵观历史,每有大事发生时,都是福祸相依,有好就有坏,有忠必有奸。忠臣良将不得善终,奸臣佞贼绵延流长。今天故事里的这位明朝大忠臣也没能跳出这个圈圈,虽凭一己之力救国家于危崖边缘,最终却被奸佞小人送上断头

蒋介石身边的诸葛亮,他若不早死,或将改变历史格局

喜欢看三国演义的就知道,诸葛亮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一张出师表,更是让刘备看到了未来道路发展的方向,最终建立蜀国。然而有这么一位人,因为才智双全,被蒋介石夸赞为诸葛亮再世,称他是自己的卧。蒋介石虽然是靠

此人明末最大的奸臣,却做了一件大好事,他若不死,清军无法入关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家王朝,明末也是华夏文明危机与曲折的年代。在这个时代里,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壮丽篇章。对于同样的人物,世人却留下了不同的评价,而历史的灰尘可能会掩盖很多真相。但光辉

一代雄主, 他若不死, 明成祖朱棣未必是對手

在明朝最輝煌的時候當屬永樂盛世,那時的明朝在朱棣的統治期間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在這期間還有一個人,其豐功偉績不下於朱棣,甚至有機會滅亡明朝,他就是帖木兒帝國的開創者帖木兒,那麼帖木兒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

曹军投靠刘备的3员大将,最厉害的不是姜维,他若不死,蜀汉必昌

东汉末年,世界大乱,各地诸侯势力纷纷崛起,谁都想在乱世平分一杯羹。刘备高举着“答复汉室”的标语成为了争夺世界大军中的一员,固然他其时在蜀中,地舆位置最晦气,然则谁人年月追求正统才是王道,所以有好多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