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和死后的大清
Posted 皇帝
篇首语: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历史 和死后的大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历史 和死后的大清
一、乾隆皇帝确定接班人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
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有常,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
其次,此人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是富于同情心,待人十分真挚,善于为他人着想。
第三,从学业上看,经历了二十多年严格、系统、高质量的帝王教育,永琰对儒家心性之学,颇有心得。他的修养是建立在学养的基础之上,因此根基牢固。另外,此子武功骑射成绩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和曾祖父,在兄弟当中也是首屈一指。
第四,从外表看,嘉庆皇帝是清朝历代皇帝中长得最端正、最上相的一位。他中等身材,皮肤白晰,五官端正,一副雍容华贵的相貌。脸型介于方圆之间,显示出他性格的平衡和理智。经过从小就开始的仪表训练,他在出席大的场合时,总是举止高贵,镇定自如,讲话不慌不忙,富于条理。
另外,这一年,嘉庆三十六岁。这个年龄,既精力充沛,又富于经验。生命由青春期的青涩,青年期的热烈,转为中年前期的稳健有力,正是主掌一个庞大帝国的最佳年龄。
因此,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举行的这个盛大典礼仪式盛大华美,气氛祥和安宁,连天气都是如此晴朗灿烂。
九时三十二分,随着坐在宝座上的乾隆把手中那颗宽三寸九分、厚一寸的青玉大印“皇帝之宝”微笑着递到跪在他面前的嘉庆皇帝手中,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空前的纪录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平稳的权力交接顺利完成。
二、嘉庆顺利登基
嘉庆三年腊月底,八十九岁的太上皇得了轻微的感冒。嘉庆四年正月初一,皇帝和诸王贝勒及二品以上大臣依惯例来给太上皇拜年,上皇还能如常御座受礼。不料,初二日,病情转剧,身体各器官出现衰竭征兆,陷入昏迷。初三日上午七时,太上皇停止了呼吸。
正在欢天喜地过年的大清国臣民们不得不穿上丧服,进入全国性的哀悼期。不过,没有多少人真正悲痛欲绝。让大家真正感兴趣的,是新皇帝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虽然已经当了三年皇帝,可是嘉庆在全国人的心目中还是一个谜。除了他那张总是带着和蔼微笑的脸和几篇没有个性的圣旨之外,人们对他一无所知。不过,新皇帝的种种表现,似乎表明他是温和、稳健之人。朝廷大政,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乾隆去世的第二天,也就是初四日上午,嗣皇帝就发布了一条让全国人都大吃一惊的谕旨:免去乾隆皇帝驾前第一宠臣和兼任的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这职。同时,一场规模巨大的抄家行动展开,令人惊愕的巨额财宝在和府地窖中显露出来。
举国上下,对这个影子一样悄无声息的皇帝,刮目相看。可以说,诛和是新皇帝处理政治危机能力的一次成功展示。
以诛和为开端,一缕缕政治新风,绵绵不断地从紫禁城吹散出来。
亲政后第二个月,皇帝发布谕旨,今后皇帝出宫祭天及谒陵,随行仪仗减半,皇后和嫔妃不必随行,以减少出行费用。
这道谕旨显示了新皇帝与老皇帝截然不同的务实作风。
几天之后,皇帝再次发布谕旨,禁止大臣们向他进贡古玩字画。大臣们向皇帝进奉贡物以邀宠这一不良风气是乾隆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从乾隆六十大寿开始,各地大臣争相向皇帝进贡奇珍异宝,名贵字画,以博皇帝欢心。嘉庆直言不讳地说,大臣向皇帝进贡古玩,除了助长贪风,别无益处。
这道谕旨发布不久之后,他接到大臣的汇报,说上年底从叶尔羌采解入京的一块特大块玉石正在运送途中,因为道路难行,难以按规定时间抵达京城,请皇帝批准延期。皇帝发下了一道让全国人都目瞪口呆的谕旨:“一接此谕,不论玉石行至何处,即行抛弃。”因为玉石虽美,无益民生,皇帝并不喜爱。
连撰写圣旨的军机大臣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来皇帝还真动真格的。通过这道谕旨,新皇帝的节俭形象,一下子树立起来了。
相关参考
在清朝的历史上,多尔衮绝对是一位中坚人物,为大清的繁荣和疆域的开拓,做出别人无法比拟的贡献。皇太极死后,新帝顺治年幼,而清朝面临着刚入关,危机四伏,作为摄政的多尔衮成为大清的脊梁,四处征战,稳固了大清
在清朝的历史上,多尔衮绝对是一位中坚人物,为大清的繁荣和疆域的开拓,做出别人无法比拟的贡献。皇太极死后,新帝顺治年幼,而清朝面临着刚入关,危机四伏,作为摄政的多尔衮成为大清的脊梁,四处征战,稳固了大清
1912年的时候,发生一件重大的事情,清朝最后一位太后隆裕太后下诏宣布勋位;大清的江山彻底的断送,再也没有清朝了。 这位断送了清朝江山的隆裕太后,有些人说她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她陷害光绪的宠妃,
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位皇后,名叫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大妃也就相当于是皇后的地位,因为当时努尔哈赤还并未入关,所以他也不是皇帝,自然他的妻子也就只是大妃,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最惨的一位大妃,她在12
后谁:,大清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一生奠定了兴盛的根基,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那么在他后是谁继承了皇位呢?> 清世宗,名爱新觉罗·胤祯(公元1678年12月13日-1735年9月28日),康熙
清朝,自从努尔哈赤发迹,皇太极于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一直到1912年清帝被迫退位,一共持续了约276年。这两百多年的时间中,共有12位皇帝在位,他们生前发生的事儿,被如今的清宫剧传的是神乎其神,比
雍正死后谁继位:雍正帝,他是大清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间对于而后的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那么他又是把皇位传给了哪个儿子呢?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
雍正死后谁继位:雍正帝,他是大清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间对于而后的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那么他又是把皇位传给了哪个儿子呢?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
慈禧墓:慈禧,她是中国历史上自1861年至1908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掌权时间在清朝仅次于康熙与乾隆,在中国史上排名第四。这样一位女人,她死后又是葬于何处呢?慈禧墓即定东陵,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裕妃园
良弼爱新觉罗·良弼出身满洲镶黄旗,是努尔哈赤幼弟贝勒巴雅喇的后裔,祖父伊里布曾代表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良弼是清朝末年大臣、将领,被誉为是大清最后的希望,他死后不久大清朝也随之灭亡了。爱新觉罗·良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