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谋略 忌见子打子
篇首语: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领导谋略 忌见子打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领导谋略 忌见子打子
忌见子打子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只“谋子”不“谋势”,见子打子,走一步看一步,最终必将输掉棋局。“谋势”就要观全局、抓系统、看长远。任何事物都是作为整体、系统和过程存在的,必须处理好全局和局部、要素和要素、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抓工作“不能就事论事、见子打子、零敲碎打,必须强化系统思维、攥指成拳、整体推进”。然而,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管中窥豹、坐井观天,只注意解决局部出现的小问题,不注意解决事关全局的大问题,没有全局观;有的就事论事、见子打子,按下了葫芦翘起了瓢,不能联系地看问题;有的只见眼前、只顾当下,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等。
列宁曾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只有切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坚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有力推动工作。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推动工作,坚持以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全局由局部组成,全局高于局部、统率局部,局部影响全局、服从服务全局。毛泽东同志曾说:“共产党员必须懂得以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这一个道理。如果某项意见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就应以局部服从全局。反之也是一样,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也应以局部服从全局。这就是照顾全局的观点。”领导干部只有强化全局观,从全局出发思考、谋划、推动工作,才能担当好治理一地、造福一方的重任。
凡事以大局为重。邓小平同志曾说:“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任何时候局部利益都不能置于整体利益之上,必须在融入全局发展中去谋求局部利益。一个人如果缺乏全局观念,不为整体利益考虑,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会“挂一漏万”“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不仅本职工作做不好,还会损害全局的整体功能发挥,坏大局误大事。
只有服从全局,工作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只有维护全局,才能保证最大利益、避免因小失大;只有服务全局,所有工作才能有真正价值。领导干部站位全局想问题推工作,才能凸显政治意识、折射品格境界、彰显担当作为。
顾大局者成大事。有什么样的大局观,就有什么样的胸襟气度和处事格局。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与廉颇斤斤计较,最终达到二人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的效果。
大局观体现一个人的格局大小,而格局大小决定其站位高低、眼界宽窄,也决定能挑多重担、能干多大事。当干部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有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如果整天算小账、不算大账,算局部账、不算整体账,这样的人就很难堪当大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领导干部增强全局观念,就要提高两三个层次看问题,跳出一地看一地,跳出自身看自身,拨云见日,高瞻远瞩;就要学会通盘考虑问题,增强一盘棋意识,以全局利益为重谋划工作,不囿于一域一事的得失。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无数树木组成的森林,具有了单一的树木所不具备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功能。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系统中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着,要素与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现代社会具有复杂性,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也不能简单对待,否则就可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处理好“树木”和“森林”的关系。领导干部一定要培养系统思维,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问题,用系统分析方法开拓新路。
全面系统,点面结合。客观事物是多方面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系统思维就是人们运用系统观点,把对象的互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对事情全面思考,不只就事论事。
系统思维要求人们始终从整体来考虑问题,把整体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让任何部分的东西凌驾于整体之上;在通盘考虑的前提下,把握好“点”和“面”的关系,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只有运用系统思维,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稳妥处理棘手问题。领导干部一政一策、一举一动关乎民生福祉,责任重大,必须增强系统思维,整体把握、综合分析,突出重点、照顾全面,从而作出科学决策,使各项措施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
以大看小,大小兼顾。大者,就是大局、大势、大事。之所以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是因为“大”里面蕴含着普遍性,能为“小”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借鉴和指导,每个“小”都能从“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只有坚持以大看小,立足全局看局部,才能不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抓住根本、把握本质,在“全局之图”中找准坐标。
只有坚持以大兼小,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战略问题、全局指导、宏观决策上,从根本的、关键的、主要的环节上着手,才能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当前,领导干部最需要把握的“大”,就是两个大局。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必须清醒认识、准确把握这两个大局,准确研判趋势、主动顺应大势,保持定力、把准方向,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谋定而后动,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韩非子·说林上》云:“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讲:“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形象地比喻,“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见微知著,是从事情的苗头,就能清晰预判其实质,了解其发展趋势,从而确立自己的战略目标,以保证立于不败之地。这样,工作起来才能纵横捭阖,张弛有度,举重若轻,也才能防患于未然,化解矛盾于无形。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见微知著的基本功,善于从细微处着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立足当前求实效,着眼长远求长效。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做一切工作,都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我们强调求实效、谋长远,求的不仅是一时之效,更有意义的是求得长远之效。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要放胆去做,当前不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千万不要‘空前绝后’,出现‘前任的政绩,后任的包袱’,甚至犯下不可弥补的过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领导干部必须从事物的不断运动变化中去把握事物和解决问题,既立足当前、抓好当前,又深谋远虑,着眼长远。
既要干在当下,又要谋划长远。“此身、此时、此地。”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处理眼前的工作,完成当前重中之重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既不能让现实问题变成历史问题,也不能把历史问题再留给历史。
领导干部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立足实际,干在当下。凡现在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延到未来。“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不为明天作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
如果领导干部目光短浅,胸无韬略,结果要么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要么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领导干部担负“领”和“导”的职责,其谋划能力事关工作的计划性、预见性,事关落实的主动性、实效性,必须能够站得高、想得深、看得远,善于把握规律,顺应大势,做到谋定而后动。
既要算“眼前账”,又要算“长远账”。领导干部如果患了“短视症”,作决策、干工作只顾眼前,就会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错误。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历史沉淀后才有真正的评价。人民群众才是最终的阅卷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不能只算部门账、地方账、眼前账”。必须把眼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统一起来,在远近衔接上下功夫,把长远目标落实到当前的一件件具体事情上,赋予当前工作以长远的意义,找准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发力点。
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思想上和工作上摆正显绩和潜绩的关系,不图一时之名,不贪一时之功,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关参考
智囊,靠谋略智囊人才是领导决策的“外脑”,我们要靠“智囊”来获取谋略,所以要把“谋”的差事交给智囊。能不能用好智囊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要和他玩心眼子,还不知道后面谁玩谁呢。破除陈旧观念。以人的外貌
25.领导的立身之本领导在“得到”与“失去”中应首先选择“失去”;领导在“利益”与“正义”中应首先选择“正义”;领导在“享乐”与“辛劳”中应首先选择“辛劳”;领导在“索取”与“奉献”中应首先选择“奉献
南北朝时期天下纷乱不休,朝代更迭频繁,皇帝也大多不是朝政,只顾一时享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位南北朝的皇帝,一起来看看吧。刘骏,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五位皇帝。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
6.领导的机警精明的领导,只有对现实的事务运行过程经常地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精明的领导,要敢于正视权力和荣誉的光环笼罩下的真实自我,善于从别人点
17.领导工作“二八”神秘法则领导观念二八律。领导观念首先应激励20%先行者,以此带动80%的后来人,这是提高领导效能的要律;领导日常工作二八律。领导要善于用80%的时间做好占重要程度20%的日常事务
3.领导的根基是民众思想上尊重人民群众;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行动上深入人民群众;工作上依靠人民群众。周恩来认为: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是要他们感觉不到我们是领导。领导的根基是民众;领导的力量是团队;领
9.领导的为人诚信处人,不投机功利;平等看人,不厚此薄彼;善意沟通,不无端猜疑;宽容待人,不吹毛求疵。领导以诚待人、忠厚处世才能得到众人的信任和社会认可。东晋时期,陈敏在江东反叛。刘弘命令江夏太守陶侃
10.领导的思维辩证思维;多向思维;开放思维;创新思维;客观思维;前瞻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以中心工作为圆心,在思维上向其他各种关联工作发散,把相关工作考虑周全,准备到位,依靠辅助性工作的落实来促
12.领导的魄力敢设想;敢拍板;敢较真;敢认错。方是刚、是原则,圆是柔、是机变。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领导的巧妙就在于能刚能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合一,这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应当像天一样,力求上进、奋发图强、永不停息;像地一样,宽广厚实、厚植美德、容载万物。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旺盛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