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南方大厦巧做雨伞生意

Posted 孙子兵法

篇首语:活着,如同生命中最后一天般活着。学习,如同你会永远活着般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南方大厦巧做雨伞生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南方大厦巧做雨伞生意

第65节

《孙子兵法》与商业——南方大厦巧做雨伞生意

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断敌情,制定取胜的计谋,研究地形的险易,计算路程的远近,这是高明将领的用兵方法。在商战中,“因地制宜”也是企业经营决策和实施中重要原则之一。

广州南方大厦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商业大厦之一,20世纪80年代曾创下年销售总额2.7亿元的纪录,列全国第一位。此中原因当然很多,但南方大厦善于发挥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巧做生意,不能不算一个重要原因。

1982年,南方大厦的销售主管从气象部门得知一条重要信息:明春雨季长、雨量大,广州多阴雨天。这位主管在核实了气象消息之后,决定预先购入一批雨伞。事有凑巧,当时深圳

有一家公司因积压了25万把雨伞而一筹莫展,主管果断地支付了100万元巨款,将人家的“陈货”放在自己的库中“陈”了起来。第二年春天,广州果然阴雨不断,25万把雨伞未等雨季过去,早已销售一空。

令大厦内的职员和同行们不解的是,雨季刚刚过去,广州阳光灿烂,

这位销售主管又购入了20万把雨伞,人们议论纷纷:“主管是不是发财发过了头?不下雨了购入这么多伞卖给谁?再说,即使是下雨,广州市民们的伞早已买得不少了,谁还买雨伞啊?”

说也怪,气象预报指出:降雨区离开广州不断北上,然后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止步不前。南下的游客们都知道这一天气趋势,

而且很喜欢广州的雨伞,于是在返归之前,人人都选购一把称心的雨伞。这时候,广州市的

其他商厦大多已没有货源,南方大厦“天马行空”,又发了一笔财!

相关参考

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奔驰”的策略

第23节《孙子兵法》与商业——“奔驰”的策略生产和销售商品,也要“先为不可胜”,才能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商品营销要做到“先为不可胜”,就要有先进的工艺、高质量的产品、低廉的价格、热情周到的服务等

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纸制围裙”与“儿童乐园”

第26节《孙子兵法》与商业——“纸制围裙”与“儿童乐园”对于商业而言,“奇正”之术是企业家们制胜的法宝。出奇的产品、出奇的广告、出奇的销售策略、出奇的管理措施等,都是“奇正”之术在商业上的巧妙运用。日

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以“聋”促销

第44节《孙子兵法》与商业——以“聋”促销顾客大多数都有占“便宜”的心理,美国有一家商铺,经营者是两兄弟,他们就是利用顾客的这种心理,大赚其钱的。这正是“兵不厌诈”在商业上的活用之一。美国服装商德鲁比

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精工”大战“瑞士”

第47节《孙子兵法》与商业——“精工”大战“瑞士”“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关键是掌握“避”与“击”的时机,在“避”的时间里养精蓄锐,在出击的时候,把握时机,一鼓作气!正如《易经》所说,“潜龙勿用”为的

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绳索大王两头赚

第41节《孙子兵法》与商业——绳索大王两头赚“以迂为直”的谋略运用到经营管理中,就是以一时的退让或利益受损获得客户的信任,维护企业的信誉。其实,此时的损失,是为了更好地获得。日本的“绳索大王”岛村在经

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借助媒体,名声远扬

第83节《孙子兵法》与商业——借助媒体,名声远扬在战争中,巧借水、火及其他辅助力量可以使弱者转化为强者,使劣势转化为优势。在现代商战中,思维敏捷的商人们常是巧借“东风”的行家里手。在G省,有上百家公司

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韩国“出口大王”金宇中

第50节《孙子兵法》与商业——韩国“出口大王”金宇中在商业活动中,利害并存与转化也是如此。利与害同存于一事物中,而且有时利与害的关系非常难以分辨。只有明白机遇与挑战同在、风险与利润并存且善于分析利害得

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茅台酒香溢万国博览会

第74节《孙子兵法》与商业——茅台酒香溢万国博览会在现代商战中,形形色色的“商品交易会”、“博览会”、“展销会”,不时在世界各地隆重举行。会议的所在地,便成了企业家们商战中的“衢地”,谁在会上出尽风头

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丰田的降低成本理念

第29节《孙子兵法》与商业——丰田的降低成本理念“节”对于商业同样意义非凡。对于企业而言,精打细算,避免浪费,其实也是一种生产方式,“节”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一次,松下公司的领导到丰田公司参观,服务

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罗宾和“幸运糖”

第5节《孙子兵法》与商业——罗宾和“幸运糖”在经营中,有时也可变通使用“诡道”,例如,为了扩大产品的影响,往往给顾客一些微小的利益,让顾客增加了购买的兴趣,便经常购买这种产品。应该说,这就是“利而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