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劢
Posted 同年
篇首语: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君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君劢
张君劢(汉语拼音:Zhang Junmai,1887~1969),中国政论家。名嘉森,字士林,号立斋。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6岁入私塾,12岁与其弟张嘉璬同入上海江南制造局广方言馆。17岁中秀才。1906年公费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次年加入梁启超在东京组织的政闻社。1910年毕业归国,次年任翰林院庶吉士。辛亥革命后,返宝山任县议会议长。1912年与张嘉璬等组织民主党,同年迎梁启超回国,创刊《少年中国》,指出袁世凯十大罪状。1913年赴德国留学,1915年回国后任上海《时事新报》总编辑。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2年参加起草宪法,著《国宪议》,幻想在军阀统治下施行宪政。翌年在清华大学演讲人生观,曾琦在学术界引起“玄学与科学”的论战。1925年任政治大学校长。1928年在上海创办《新路》杂志。1932年与张东荪等在北平组织中国国家社会党,出版《再生》月刊,宣扬国家社会主义。1934年与张东荪创学海书院于广州,并在香港创《宇宙》周刊。1938年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同年发表《立国之道》一书,阐述其政治观点。1941年参加组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称中国民主同盟),任常务委员。1945年奉国民政府委派出席联合国会议,代表中华民国签署联合国宪章。1946年回国,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参与起草宪法草案。同年8月,中国国家社会党与中国民主宪政党合并为中国民主社会党(简称民社党),他当选为主席。1949年在香港召开民社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与国民党领导的政府密切合作。此后讲学于世界各地,从事学术研究。1951年移居美国。张君劢自称“徘徊于学术、政治之间”,阐明儒学而不忽略实际政治。著有《明日之中国文化》、《新儒家哲学思想史》等。
“张君劢475282” 23相关参考
张君劢,原名嘉森,字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1887年1月18日(清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生于江苏省嘉定县城(今宝山县)一儒医兼商人家庭。6岁时入家塾读书,10岁考入上海广方言馆,接触过一
张君劢一生徘徊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具有学者和政治家的双重身份。他曾引发“科玄论战”,被称为“玄学鬼”,又因起草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被称为“中华民国宪法之父”。他曾反抗包办婚姻,与妻子王世瑛自由恋爱
张君秋 姓名:张君秋 别名:家鸿 出生年月:1920年 民族:汉 籍贯:江苏丹徒 职业:京剧演员 张君秋(1920-1997)自幼从师李凌枫学戏,后又拜尚小云、梅兰芳为师。他学习前人
1922年爱因斯坦到上海时,张君劢曾见过他。爱因斯坦在上海演讲时,张君劢问他对当时国际间流行的“心灵学”研究有什么看法,爱因斯坦说这是不足道的。这个细节说明张君劢除了关心科学的发展外,更关心人生问题,
·张君常张君常,土壤物理学家。毕生从事土壤物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土壤水分力能学及土壤势场理论方面有创新及独到的见解,他的“土壤孔隙空间是一个具有势场的论点”,为土壤势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开拓
中国民主社会党,由张君劢领导的国家社会党与原在海外以伍宪子为首的民主宪政党合并而成。1946年9月6日,在上海联合召开代表大会,两党正式合并,大会选出组织委员会委员27人,张君劢、伍宪子分别出任组织委
知名人物 张嘉璈生平故事简介,张嘉璈历史评价,张嘉璈怎么死的?
张嘉璈,字公权,江苏宝山人。1889年11月13日(清光绪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父亲张祖泽当过医生,经过商。二哥张君劢后来是民社党党魁。张嘉璈幼时住在嘉定县,受塾师教育。十三岁随同张君劢到上海广方言
1923年,中国思想界爆发了一场著名的以人生观为主题的科学与玄学的大论争。论战的一方,以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称科学派;另一方以张君劢、梁启超、张东荪为代表,称玄学派。双方在《新青年》、《学衡》
徐志摩拜梁启超为师,是在1918年6月,经其前妻张幼仪之兄张君劢的介绍,成为梁启超的入室弟子。《徐志摩年谱》的作者陈从周先生,是徐志摩的表弟,与徐家关系十分亲密,据他所说,“当时由志摩父出贽金银元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