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最有名的特色饮食是啥 纳西族饮食
Posted 纳西族
篇首语: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纳西族最有名的特色饮食是啥 纳西族饮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纳西族最有名的特色饮食是啥 纳西族饮食
丽江粑粑
纳西族人喜欢喝酒,喝茶,抽烟叶,爱吃辣、酸、甜味。一般每日三餐多为干饭,有米饭或大米、玉米混合饭,有两三个菜及汤。冬春时,纳西族人爱吃热气腾腾的火锅菜;夏季农忙期间,多数农家皆以米酒拌凉水解渴。有些地方早上吃炒面和酥油茶。城镇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小麦,一般量少而精,蔬菜全靠郊区菜农供应。丽江的酱菜有独特的风味。豆豉、卤腐都是传统的咸菜,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会腌制。丽江白醋酸中有甜。调凉粉加辣椒,酸辣可口,凉透肺腑。
纳西族的风味食品很多,尤以火腿粑粑驰名,另外还有纳西火锅、鸡豆凉粉、鸡炖豆腐、酥油茶等。“丽江粑粑”以丽江麦面为主要原料,配上辣椒、火腿、苹果、糖、猪油、葱花,用小苏打发酵后做成。
鸡豆凉粉
丽江的铜锅、铜火锅闻名滇西。纳西族的特色食品还有一线琵琶肉,琵琶肉是用整条猪腌制的猪膘,与汉族的腊肉很相似,但腌制的方法有异。把猪宰杀以后,去毛剖腹,剔除内脏和猪骨,剜掉四蹄。然后,在猪肚内塞进盐巴和配制好的香料,再以麻线把猪体缝合,缝成琵琶状,平放于高处晾干即可。在冬季腌制,肉味清香,能保存数年不发霉。
纳西族常饮的酒有白酒,黄酒,窨酒,尤以窨酒出名,曾获中国首届黄酒节二等奖及全国旅游饮品优质奖。窨酒呈琥珀色,透明,味甘醇清香,含酒精20度,葡萄糖15%及多种脂肪酸化合物,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有良好的滋补作用。窨酒用大麦、小麦、高粱等粮食和特殊的丽江酒曲、玉龙山下的泉水酿造,酿好后入窖一定时间才算珍品。
稗子是纳西族人民的主要粮食,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但随着水稻、小麦的大面积的种植,稗子的种植在逐渐减少。稗子一般是煮饭吃。小麦多烤粑粑(饼)。纳西族人也常将粮食磨成细糁,炒后煮成半稀半干的饭,或者将粮食炒成炒面(糌粑)。
纳西族人习惯吃炒面喝茶。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喝酥油茶。用餐前,他们必须先喝茶。主食是调剂着吃。例如早晚吃稗饭,中午吃其他杂粮。但也具有季节性,这与各种作物成熟期有关,如六月吃小麦,七月吃燕麦,八月吃玉米,十月以后吃稗。
相关参考
纳西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以小麦、玉米和大米为主,加工制作成窝头、馒头、粑粑、米饭等花样,山区杂以洋芋、荞和青稞,喜喝酥油茶,常吃杂锅菜、火锅和大块肉。城镇、坝区的烹调技术较高,待客时,饭前多设海棠、瓜
丽江地处横断山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珍水味、物产丰饶,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纳西族人民崇尚文化,博采从长,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和地主特色的饮食文化,这也是丽江古城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纳西
“热美蹉”亦称“窝惹惹”,是流传数千年的集体民族习俗歌舞,少则十余人,多则几百人,参舞者手拉手围成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踏歌,边唱边舞,男发出“窝热热”的声音,女的“哎嘿嘿”伴声颤音相应和,歌词可唱逝者的
东巴画常以东巴教中的诸鬼神为绘画对象。最有名的布卷画《什罗神路图》和《民间神路图》各长5米左右,绘有几百个鬼神。布卷画《什罗展》画面正中上方为大鹏鸟,左边为金鹿,右边为人面狮,正中为东巴祖师丁巴什罗像
在纳西艺术中,最具魅力的还是木雕。木雕艺术即使不是南方特有的,恐怕也以南方为多,高门大户不用说,就是普通民居,也都讲求在屋檐、窗扇、门扇、家具上雕上各种花纹。纳西族自然也不例外,雕刻很发达。现在追求时
...,也都讲求在屋檐、窗扇、门扇、家具上雕上各种花纹。纳西族自然也不例外,雕刻很发达。现在追求时髦,新建筑和新家具不常雕花了,雕刻家们就转向其它市场,独具特色的东巴木雕便应运而生。东巴木雕主要以杜鹃木为材...
同其他民族的丧葬音乐一样,纳西族的丧葬也有一套固定不变的仪式规范。白沙细乐的乐队由一位年长的人负责组织领导,严格按照规定的仪式进行演奏,同时,每个仪式都配上了相应的乐曲。纳西族的丧事一般分为3天。3天
纳西族的民间舞蹈分为歌舞、乐舞、表演性舞蹈、宗教舞蹈四类。(一)歌舞纳西族的民间歌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热美磋》、《喂默达》、《阿丽哩》等。其中《热美磋》俗称“热热磋”或“窝热热”,属于世界上稀有的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也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一般说来,农忙时日食三餐,平时吃二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用木难现吃现舂,佤族男女老幼...
东巴教是丽江纳西族的传统宗教,依“东巴”得名。东巴意为“祭司”,以父子传承或师徒相传。他们不脱离劳动,在应别人之请时主持各种宗教仪式。仪式中东巴念诵很多经书。这些经书由东巴手抄笔录而成,用象形文字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