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最具特色的饮食 纳西族饮食简介
Posted 纳西族
篇首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纳西族最具特色的饮食 纳西族饮食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纳西族最具特色的饮食 纳西族饮食简介
纳西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以小麦、玉米和大米为主,加工制作成窝头、馒头、粑粑、米饭等花样,山区杂以洋芋、荞和青稞,喜喝酥油茶,常吃杂锅菜、火锅和大块肉。城镇、坝区的烹调技术较高,待客时,饭前多设海棠、瓜果、蜜饯等自制茶点,而“八大碗”、“六碗六盘”等花色品种很有特色。宴请贵客多用“三叠水”,一般用三种大小不同的碗具盛菜,形成高矮三个层次,菜谱除了通常使用的蔬菜外,特意加上一些山珍海味。
丽江粑粑“丽江粑粑鹤庆酒,永胜油茶家家有”。丽江粑粑在过去地处南方丝绸之路、滇藏茶马古道的丽江在马帮队伍中倍受欢迎,因其久置不会变质变味、味美如初而得其"丽江粑粑摆不坏"的美名。
蜜饯:海棠果蜜饯,纳西语“多利久补”。 香橼蜜饯,纳西语香“橼”同“缘”。
佛掌参:因形状酷似僧侣手掌而得其美名。相传,玉龙山下有一对夫妇,久婚未得子女。一日,去祭拜玉龙山自然神,途中遇到一位东巴,东巴给两位做祭祀后指点说,只要吃了玉龙山上的一种状如佛手的野菜,定能生育。食后,果然生下了子女8个。 佛掌参是一道妙手良药,书中讲其功能为"补肾壮阳、滋阴养血,治疗妇科疾病等有特效。
百合圆子:“百合同心”,“合合”纳西语为和睦相处,意寓家庭团结、和睦,“家和万事兴”,朋友、睦邻间讲求志同道合,尊老爱幼等。
白芸豆酥肉:纳西语“思思”即相好,友好之意。在纳西婚俗中,男女相恋后,在其父母、亲友同意后在宴席上加一碗酥肉,标志男女双方已相爱而订婚,务必成亲。白芸豆代表多子多福,儿孙满堂。
大肉:又叫“大红肉”意寓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纳西族婚宴、节日宴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大红肉在婚礼、节日中又增添了喜气。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但大红肉作为“传统节目”还是保留了下来。
老龙皮:是产自玉龙山近千年栗树上的寄生苔藓植物。 从古至今,玉龙雪山都是纳西人心中的一座神山、圣山。纳西人在每年年初,都要带上一些上好的、自己舍不得吃的供品前来祭拜玉龙神,年年如此,无论干旱、庄稼欠收年景,纳西人的虔诚感动了玉龙神,于是,玉龙神就赐给了纳西人这道山珍“老龙皮”。
相关参考
丽江地处横断山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珍水味、物产丰饶,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纳西族人民崇尚文化,博采从长,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和地主特色的饮食文化,这也是丽江古城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纳西
纳西族是一个善于接受先进文化的民族。如纳西族的烹调技艺,既深受汉、藏民族的影响,又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纳西族居住的坝区和大研镇均具有相当高的烹调技术。请客一般都用“八大碗”、“三碟水”待客。常吃杂锅菜
在纳西艺术中,最具魅力的还是木雕。木雕艺术即使不是南方特有的,恐怕也以南方为多,高门大户不用说,就是普通民居,也都讲求在屋檐、窗扇、门扇、家具上雕上各种花纹。纳西族自然也不例外,雕刻很发达。现在追求时
...,也都讲求在屋檐、窗扇、门扇、家具上雕上各种花纹。纳西族自然也不例外,雕刻很发达。现在追求时髦,新建筑和新家具不常雕花了,雕刻家们就转向其它市场,独具特色的东巴木雕便应运而生。东巴木雕主要以杜鹃木为材...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食,此外,水族还种植一些小麦、包谷、小米、红稗、红薯及饭豆等杂粮作辅助粮。水族农民不善种菜,因而蔬菜品种比较单调,青菜、广菜及大叶韭菜是最常见的蔬菜,此外有酸腌肉、酸腌菜等。水
食俗壮族饮食文化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壮族以大米、玉米、红薯为主食,年节喜食粽子、糍粑和米粉,古人不食牛肉,元朝时才开始盛行食牛肉,少数山区仍存古俗。主食壮族以水稻作
苗族饮食中最具特色的菜是“盐粘捞”。他们把粒大饱满的黄豆浸泡,然后拿到石磨上碾,一边推磨一边浇水,碾碎黄豆后流成生豆浆,然后将生豆浆放在纱布上过滤,放到锅里慢慢熬稠,取出拿到木模上压制豆腐,然后将青菜
铺盖:做法于擀面相同,不同的是它擀成圆形薄状的面皮时,不将其切成细条。而是锅里烧制的酸菜汤(有时加入适量的条状土豆)在煮沸时将面皮铺在锅上,待面皮上有气泡隆起时就用筷子将其面皮逐个撕烂盖锅盖煮沸既成,
羊筋羊筋是羊蹄的韧带。青海的羊筋在宰杀季节,经过剔取、拉直、阴干,扎成小把,可长期保存,久藏不坏。用羊筋做的菜肴品种很多,是青海回、汉族筵席中最常见也是很有声誉的地方菜之一。由于羊筋是胶质组成,比起海
老的东巴画是最具特色的纳西族美术遗产。纳西族东在做仪式时,要绘画各种各样的佛神、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并对他们进膜拜与祭祀,这种服务于宗教活动的各种绘画,统称为东巴画。东巴画是东巴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