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木雕艺术 纳西族文化
Posted 纳西族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木雕艺术 纳西族文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木雕艺术 纳西族文化
在纳西艺术中,最具魅力的还是木雕。木雕艺术即使不是南方特有的,恐怕也以南方为多,高门大户不用说,就是普通民居,也都讲求在屋檐、窗扇、门扇、家具上雕上各种花纹。
纳西族自然也不例外,雕刻很发达。现在追求时髦,新建筑和新家具不常雕花了,雕刻家们就转向其它市场,独具特色的东巴木雕便应运而生。
东巴木雕主要以杜鹃木为材料,这是一种乔木,四五月份开花,一般要三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雕刻家们在这种木头上,用线刻、浮雕、立体雕的手法,雕出圆形、方形、立体的图案。
这些图案或具象,或抽象,都非常古朴美丽,有民族风味,有的浮雕让人想起了非洲的面具、毕加索的画,而线刻则让人想起了丁韶光、袁运甫的画。
线刻有的取材于日常生活,表现少女弹琴、挑担、犁田、种地的画面和热带植物花鸟等;有的取材于英雄故事,表现纳西族战斗英雄三多,身着盔甲,挂着弓箭,骑在马上的勃勃英姿。
还有一种雕刻雕在瓢上。据说纳西人过去就喜欢在瓢上雕花,今天这种瓢已基本失去实用价值,成为专门的工艺品了。瓢的材料不是北方生长的葫芦,而是梨木和杜鹃木。所有这些木雕都是烤干后雕刻的,不开裂,不变形,挂在墙上是一种别有韵味的装饰。
纳西族最具特色的饮食 纳西族饮食简介
纳西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以小麦、玉米和大米为主,加工制作成窝头、馒头、粑粑、米饭等花样,山区杂以洋芋、荞和青稞,喜喝酥油茶,常吃杂锅菜、火锅和大块肉。城镇、坝区的烹调技术较高,待客时,饭前多设海棠、瓜果、蜜饯等自制茶点,而“八大碗”、“六碗六盘”等花色品种很有特色。宴请贵客多用“三叠水”,一般用三种大小不同的碗具盛菜,形成高矮三个层次,菜谱除了通常使用的蔬菜外,特意加上一些山珍海味。
丽江粑粑“丽江粑粑鹤庆酒,永胜油茶家家有”。丽江粑粑在过去地处南方丝绸之路、滇藏茶马古道的丽江在马帮队伍中倍受欢迎,因其久置不会变质变味、味美如初而得其"丽江粑粑摆不坏"的美名。
蜜饯:海棠果蜜饯,纳西语“多利久补”。 香橼蜜饯,纳西语香“橼”同“缘”。
佛掌参:因形状酷似僧侣手掌而得其美名。相传,玉龙山下有一对夫妇,久婚未得子女。一日,去祭拜玉龙山自然神,途中遇到一位东巴,东巴给两位做祭祀后指点说,只要吃了玉龙山上的一种状如佛手的野菜,定能生育。食后,果然生下了子女8个。 佛掌参是一道妙手良药,书中讲其功能为"补肾壮阳、滋阴养血,治疗妇科疾病等有特效。
百合圆子:“百合同心”,“合合”纳西语为和睦相处,意寓家庭团结、和睦,“家和万事兴”,朋友、睦邻间讲求志同道合,尊老爱幼等。
白芸豆酥肉:纳西语“思思”即相好,友好之意。在纳西婚俗中,男女相恋后,在其父母、亲友同意后在宴席上加一碗酥肉,标志男女双方已相爱而订婚,务必成亲。白芸豆代表多子多福,儿孙满堂。
大肉:又叫“大红肉”意寓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纳西族婚宴、节日宴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大红肉在婚礼、节日中又增添了喜气。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但大红肉作为“传统节目”还是保留了下来。
老龙皮:是产自玉龙山近千年栗树上的寄生苔藓植物。 从古至今,玉龙雪山都是纳西人心中的一座神山、圣山。纳西人在每年年初,都要带上一些上好的、自己舍不得吃的供品前来祭拜玉龙神,年年如此,无论干旱、庄稼欠收年景,纳西人的虔诚感动了玉龙神,于是,玉龙神就赐给了纳西人这道山珍“老龙皮”。
相关参考
纳西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以小麦、玉米和大米为主,加工制作成窝头、馒头、粑粑、米饭等花样,山区杂以洋芋、荞和青稞,喜喝酥油茶,常吃杂锅菜、火锅和大块肉。城镇、坝区的烹调技术较高,待客时,饭前多设海棠、瓜
老的东巴画是最具特色的纳西族美术遗产。纳西族东在做仪式时,要绘画各种各样的佛神、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并对他们进膜拜与祭祀,这种服务于宗教活动的各种绘画,统称为东巴画。东巴画是东巴文化的
纳西族民居建筑的地域特色纳西族是一个在思想上十分开放、文化上善于学习的民族,博采众长,在民居建筑中吸纳了汉族的青瓦白墙、白族的门窗雕刻、藏族的木柱画栋等优点,融合多民族文化元素于一体,形成美观、独特、
繁多的东巴仪式是东巴文化艺术的主要载体,是举世罕见的原始宗教典型“活化石”。纳西族先民生活于高山大川之间,自然环境变化无常,氏族、部落和民族之间的争战时有发生,他们在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力图诠
丽江地处横断山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珍水味、物产丰饶,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纳西族人民崇尚文化,博采从长,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和地主特色的饮食文化,这也是丽江古城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纳西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放射出璀璨光芒的瑰宝。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活着的原始象形文字”,用这种文字书写成的两万余册东巴经籍,是关于纳西族古代
作为装饰艺术之一的木雕,在白族人的现实生活中,大至住宅、庙宇、牌坊,小至生产工具、家具和生活用品,处处都可看到精湛的木雕杰作。白族木雕,以体现吉祥文化为主旋律。它反映的内容多为祥花、瑞兽、瓜果和民俗文
纳西族是一个善于接受先进文化的民族。如纳西族的烹调技艺,既深受汉、藏民族的影响,又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纳西族居住的坝区和大研镇均具有相当高的烹调技术。请客一般都用“八大碗”、“三碟水”待客。常吃杂锅菜
东巴文化是人们对一千多年来纳西人创造的东巴教文化的总称。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它既是本民族社会生活、宗教哲学、历史演变、民俗事象、科技医学、文学艺术的百科全书,同时也融汇了苯教、藏传佛教、道教乃至古
丽江粑粑纳西族人喜欢喝酒,喝茶,抽烟叶,爱吃辣、酸、甜味。一般每日三餐多为干饭,有米饭或大米、玉米混合饭,有两三个菜及汤。冬春时,纳西族人爱吃热气腾腾的火锅菜;夏季农忙期间,多数农家皆以米酒拌凉水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