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政府就英国船轰死两名中国人罕见雄起严惩英国人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不要以为努力只是自己的事,别忘了生命赐给你的春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清政府就英国船轰死两名中国人罕见雄起严惩英国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清政府就英国船轰死两名中国人罕见雄起严惩英国人

清朝中晚期,早在马戛尔尼晋见乾隆皇帝以前,英国的商船已经来到中国南方,通过著名的殖民企业“东印度公司”跟中国人开展商业贸易。随着中英双方的接触逐渐深入,随着贸易额逐渐增长,双方的冲突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清乾隆49年(公元1784年)11月24日,东印度公司名下的一艘叫做“休斯女士号”的商船从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孟买开到了广州,停在广州城外的黄埔港。一次长途旅行终于到达了终点,船上的成员都很高兴,船长威廉姆斯和大班乔治·史密斯决定好好庆祝一番,他们下令船上的炮手鸣放礼炮,似乎是向广州城宣布:“老子来了。”> >但是英国人似乎是得意忘形了,完全忘记了,当时在黄埔港里还有其他的中国船只停泊,尤其是一艘小船跟“休斯女士号”并排停泊,就在一门礼炮的炮口前方。英国人一开炮,这艘小船被当场击中,船只立刻被炸得千疮百孔,三名中国船员被大炮轰成了重伤,生命垂危。就在事发的第二天,其中一名船员就伤重不治而死,而肇事的炮手就躲了起来,生怕遭到中方责罚。>事发第二天,中国官方代表广东海关监督与十三行的贸易代表一起走访英国商馆,要求当时英方交出负责开炮的炮手,由中国官方负责审讯调查。然而这一合理的要求却遭到了英方和东印度公司的拒绝。他们认为自己的船员只是一时失误才造成了意外的悲剧,并没有主观故意要伤人,因此根本不接受中国官方的审讯。当时肇事炮手就藏在“休斯女士号”船上,但是东印度公司甚至不允许中国官员搜查船只。>事发第三天,第二位重伤的中国船员也不幸去世,中国官方的代表们再次走访英国商馆,要求对方交出肇事者,然而东印度公司代表竟然要求中国官员在英国商馆审判肇事者,这让中国官员感到非常荒谬,当场予以拒绝。中国官方要求肇事者立即到巡抚衙门接受调查,否则将要求南海县令派出衙役登船,以武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双方就这样僵持着,而此时,“休斯女士号”的大班乔治·史密斯被中方找到,带到了中国衙门,这件事成了整个事件的转折点。中国官方开始取得主动权,他们以史密斯为人质,不断要求英方交出肇事者。而英方此时却做了一件心狠手辣的事情,他们联合当时在中国的西方各国代表,一起抵制中国政府的决定,同时协调各国开始安排武装船只进入广东海面,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中国政府一方面积极准备布防,另一面也在外交上开始分化对手。广东巡抚孙士毅找来了除英国以外的西方各国代表开会,会面中,巡抚强调,三天内肇事炮手必须交给中方,中方保证此人将受到公正的审判。同时他还承诺,只要外国代表的战船离开黄埔港,对方和中国立刻恢复贸易。会面结束后,巡抚还为与会代表准备了两匹丝绸作为礼物。> >第二天,除英国以外,各国战船开始撤离,毕竟贸易要比武力要重要的多,英国代表遭到了空前的孤立。11月30日,中方威胁英方,除非对方两天内交出肇事者,否则中方将暂停对方的食物和饮水,无限期停止与对方的贸易,并将采取措施禁止任何英国船只离开广州。重压之下,英方被迫全面认输,向中方交出了肇事的炮手。>最终,英方炮手被判处绞刑,乾隆皇帝亲自下令将其绞杀。近代中国与英国的第一次司法碰撞,以英方认输而结束,难得。

相关参考

罕见的英国女王和妹妹玛格丽特公主合照,从小到老,见证美人迟暮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生于1926年,妹妹玛格丽特公主出生于1930年,姐妹俩自小就感情极好。那时候的英国国王还是她们的爷爷乔治五世。1936年1月20日,乔治五世驾崩,她们的伯父爱德华继位,是为爱德

英国人 ”约翰·凯普斯”的惊人的潜艇逃脱事件

珀尔修斯号上唯一的幸存者1941年12月6日,英国潜艇「”珀尔修斯”号在地中海巡逻时触雷。在很短的时间内,她就沉入了海底,成为了59名船员和两名乘客的坟墓。其中一名乘客,约翰·凯帕斯,通过一个逃生舱口

历史秘闻 台湾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罕见胜利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虽然清政府整体失败,甚至丢失香港岛,但在台湾却收获了罕见的胜利。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关闭中英贸易通道,触怒了大英帝国,英国内阁批准“报复”,随即出兵。总的来讲,英军所

中国历史 英国贪多务得,逼签《烟台条约续增专条》

1876年(清光绪二年)9月17日,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刚刚四天,清政府就批准了该项条约。接着就次第实行《烟台条约》中的各项规定及烟台谈判时的某些谅解,使英国很快就享受到通过该条约所获取的各种权利。其

英国夫妇不识货把帽架文物当灯座被拍出500万元 帽架为罕见的清朝皇家用品

  英国夫妇不识货把帽架文物当灯座被拍出500万元帽架为罕见的皇家用品。一个清代的皇家帽架8日在英国以58.1万英镑(约合49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卖成交。这一稀罕物件曾被一对英国夫妇当成“灯座”用了

清政府就英印军队进犯西藏照会英国

在112年前的今天,1902年7月7日(农历六月初三),清政府就英印军队进犯西藏照会英国。这样做的目地究竟是为了什么?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最后又是怎样解决这件事情的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1902

中国历史 英国觊觎西藏的西姆拉会议

辛亥革命以后,由于英国支持西藏地方分裂主义势力,导致西藏地区战乱不止,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极为紧张。英国为了达到其控制西藏的目的,于1912年8月17日向中国政府发出照会,提出中、英就西藏问题举行谈

中国历史 列强胁迫清政府严惩“祸首”

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0月至次年9月,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的和议谈判进行了将近一年。在这期间,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的逼迫下,前后处罚了由列强认定为“祸首”的各级文武官员100余人。还在列强之间为

贫富差距之大世所罕见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马戛尔尼一行人觐见乾隆皇帝作者:张宏杰18世纪末,国势蒸蒸日上的英国人认为他们有充分的底气来与东方巨人中国握握手了,于是,他们派出一个以著名外交家马戛尔尼勋爵为团长的、成员

历史秘闻 贫富差距之大世所罕见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马戛尔尼一行人觐见乾隆皇帝作者:张宏杰18世纪末,国势蒸蒸日上的英国人认为他们有充分的底气来与东方巨人中国握握手了,于是,他们派出一个以著名外交家马戛尔尼勋爵为团长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