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夫妇不识货把帽架文物当灯座被拍出500万元 帽架为罕见的清朝皇家用品

Posted 文物

篇首语: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英国夫妇不识货把帽架文物当灯座被拍出500万元 帽架为罕见的清朝皇家用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英国夫妇不识货把帽架文物当灯座被拍出500万元 帽架为罕见的清朝皇家用品

2、弘一法师的《放下》二字为什么能拍出天价

英国夫妇不识货把帽架文物当灯座被拍出500万元 帽架为罕见的清朝皇家用品

  英国夫妇不识货把帽架文物当灯座被拍出500万元 帽架为罕见的皇家用品。一个清代的皇家帽架8日在英国以58.1万英镑(约合49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卖成交。这一稀罕物件曾被一对英国夫妇当成“灯座”用了50多年。>  英国媒体10日报道,佳士得拍卖行亚洲艺术品专家陈艾维说,这个帽架是“非常罕见的皇家用品,就年代久远程度而言保存得极好”,“黄绿相间的帽架上有九条龙的图案”,很有可能是为道光皇帝制作。>  帽架估计制作于1820年至1850年间,起拍价为30万英镑,最终被一位来自亚洲的匿名买家以近两倍的价格拍走。>  来自北威尔士的一对夫妇1953年从一处乡村住宅低价购得这一外观华丽的物件。这对“不识货”的夫妇回家后给它配上了乳白色、带褶皱的灯罩。皇家帽架摇身一变成了台灯。>  直到数年前,有人看出它的价值,才从这对夫妇手中买走这件古董。   英国夫妇不识货把帽架文物当灯座被拍出500万元 帽架为罕见的皇家用品。一个清代的皇家帽架8日在英国以58.1万英镑(约合49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卖成交。这一稀罕物件曾被一对英国夫妇当成“灯座”用了50多年。

  英国夫妇不识货把帽架文物当灯座被拍出500万元 帽架为罕见的清朝皇家用品

  英国媒体10日报道,佳士得拍卖行亚洲艺术品专家陈艾维说,这个帽架是“非常罕见的皇家用品,就年代久远程度而言保存得极好”,“黄绿相间的帽架上有九条龙的图案”,很有可能是为道光皇帝制作。

  帽架估计制作于1820年至1850年间,起拍价为30万英镑,最终被一位来自亚洲的匿名买家以近两倍的价格拍走。

  来自北威尔士的一对夫妇1953年从一处乡村住宅低价购得这一外观华丽的物件。这对“不识货”的夫妇回家后给它配上了乳白色、带褶皱的灯罩。皇家帽架摇身一变成了台灯。

  直到数年前,有人看出它的价值,才从这对夫妇手中买走这件古董。

弘一法师的《放下》二字为什么能拍出天价

艺术价值的大小与其本身所具备的精神性密切相关。什么样的艺术才具备精神性?至少不是停留在悦目的层面,它的主体或者说本质是以赏心为归旨。

近日,弘一法师仅有两个字的《放下》拍出471.5万元。2011年,弘一法师的名作《华严集联三百》以6095万元成交,一举刷新中国近现代书法拍卖纪录。当代人能读懂弘一法师作品的人有多少?甚至说收藏他作品的人能读懂的又有多少?我持如下观点已有时日:“画外寻画”是优秀的艺术品必须要具备的。画外自什么地方来?自玄之又玄的思想、学养中来,世间玄妙的事物是客观下的主观存在!你我摸不到它的精确居处,它却可以渗透弥漫,它却可以让你我内心可以感知。优秀的艺术品对于具备一定欣赏水平的人来说是有“感情密码”存在的,它与我们大脑中存在的艺术相互吻合!弘一法师的法师已然具备了这种妙不可言的精神性—— —它令欣赏的人忘记了是否点划披纷?是否笔精墨妙?是否满目春山?是否秋意盎然?有一种莫名的气息如潺潺溪水、悠悠琴声却倏地“钻”进了旁观者的灵魂深处。它早已不是表象的形体,犹那附体的、神出鬼没的精灵。

我们有理由这样说,失去了精神性的艺术很难归入杰出的范畴;更不要遑论什么伟大了!通常作品中传递出的精神性强弱与艺术创作主体影响力大小近似成正比。换言,大艺术家如果其腕下所出毫无精神性,这样的大艺术家只能是美其名曰的大艺术家。我认为精神性既包含了艺术家在艺术人生中的丰富性,也包含了艺术家在作品中的纯粹性。或者说:艺术家跌宕多姿的生涯和难以企及的修养共同构筑了艺术价值中的精神性,两者反过来制约了艺术价值。

环境造就了人,此言不虚。当我们通过史料来回顾弘一法师的轨迹会由衷赞叹,李叔同成为了弘一法师实属天意;反之,那是老天爷对李叔同的不公。弘一法师(1880年-1942年)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他的父亲李筱楼与李鸿章同为道光甲辰(1884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母亲李王氏是李筱楼侧室,能诗文。弘一法师幼年丧父,在母亲抚养下成长。曾受业于蔡元培,1901年入南洋公学。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 蝶梦》。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习。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

我之所以引用上述的共享信息在于我想说明一个许多人忽视的问题:艺术价值的关键是艺术本身;而艺术创作主体的“传奇性”、“矛盾性”也对艺术价值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换言:古今中外的大艺术家大都有着可以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一般说来,取得同样成就的两位艺术家,谁的人生越丰富其艺术价值越大。这样来说可能令某些人感到难以服气!当我们静下心来考虑时就会发现,谁给欣赏者带来的想象空间越大,欣赏者就会认为其创作的艺术价值越大。以弘一法师为例来具体说明上述:出身豪门,天资甚高。

早年即辗转求学于南洋、东京、天津、南京等地,接触蔡元培、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人。在那个时代里,若大的年纪就到过如此多的地方,认识了如此多的高士实在是难得。更重要的是,他在世人认为极其辉煌的时候却悄然隐退入了佛门!作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二十文章惊海内”的李叔同来说,此举无疑加大了自身的“传奇性”和“矛盾性”。如果有人在经历绚烂时能做到甘愿平淡,这需要多大的自律!因此,俗尘中人对其产生了莫大的困惑和钦佩。

弘一法师不仅在人生选择和经历上充满了“传奇矛盾”,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确向世人呈现了书法以外的、可以留世的“东西”。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他的“书外功”非同凡响。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诗文、词曲、话剧、绘画、篆刻、音乐无所不能。李叔同的诗词在20世纪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郭沫若先生说:“研究中国近现代新诗不得不提徐志摩,同样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有一个人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的。这就是一生颇具传奇色彩,闻名中外的艺术家,中国近代艺术先驱,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李叔同”。年轻的李叔同客居上海时,他将以 往所作诗词手录为《诗钟汇编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传阅,后又结集《李庐诗钟》。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年—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成书卷。其中《送别》曾经风靡一时且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他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成员。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节演出的那部《茶花女》,是国人上演的第一部话剧,李叔同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后来,他还曾主演《黑奴吁天录》和独幕剧《生相怜》《画家与其妹》。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是向中国最早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同教育家、作家夏丏尊共同编辑了《木刻版画集》。

他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他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术思潮,组织西洋画研究会,其撰写的《西洋美术史》《欧洲文学之概观》《石膏模型用法》等著述。

李叔同的篆刻成就斐然:早年治印从秦汉入手,35岁那年入“西泠印社”。39岁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前,将平生篆刻作品和藏印赠与“西泠印社”。该社为之筑“印冢”并立碑以记其事。李叔同对印学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近代篆刻事业的弘扬上。他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 —乐石社,定期雅集并编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也是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之事。在音乐方面,李叔同也是国内最早从事乐歌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响的人。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他在国内最早推广西方“音乐之王”钢琴,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也是他。他在浙江一师讲解和声、对位,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还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编辑出版了《国学唱歌集》被当时的中小学取为教材。

他创作的歌曲《祖国歌《大中华》《西湖》《晚钟》《月》等影响深远。除了所列“书外功”,他对佛学的贡献可谓巨大。他是近世佛教界备受尊敬的律宗大师,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弘一法师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即研究华严,修持弘扬律行,崇信净土法门。他所著的《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已当代中国佛教界的必修。

相关参考

男子2美元买下一张照片,结果拍出500万美元天价,价值何在

在我国古玩界有个名词叫「”捡漏”,意思是用低价买了高价的东西。这通常是具备一些眼力的老收藏家才能做到的事,但有些时候,一些运气好的普通人偶尔也能捡漏。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美国男子就是个普通人,只是

弘一法师的《放下》二字为什么能拍出天价

艺术价值的大小与其本身所具备的精神性密切相关。什么样的艺术才具备精神性?至少不是停留在悦目的层面,它的主体或者说本质是以赏心为归旨。近日,弘一法师仅有两个字的《放下》拍出471.5万元。2011年,弘

郭沫若的書法水平一流,兩個字就拍出1610萬元,專家稱可媲美蘇東坡

如果筆者要說郭沫若寫的兩個字在拍出了千萬元價格,大家相信嗎?可能很多人不敢相信,可筆者要告訴大家這是真實的歷史。2015年6月18日晚,在廣州一場拍賣上,郭沫若寫的「建設」二字被拍賣出1610萬元的天

为何唐睿宗主动要求当太上皇 历史疑云

...的人才出头,正如《水浒》中的一句话:这一腔血要卖与识货的。姚崇,终于找到了识货的,但眼下他还要再经历一场风波。羽林军是个很令人挠头的机构,这批军人,几次政变都有参与,保卫皇宫靠他们,争夺政权也靠他们,...

为何唐睿宗主动要求当太上皇 历史疑云

...的人才出头,正如《水浒》中的一句话:这一腔血要卖与识货的。姚崇,终于找到了识货的,但眼下他还要再经历一场风波。羽林军是个很令人挠头的机构,这批军人,几次政变都有参与,保卫皇宫靠他们,争夺政权也靠他们,...

美不侵略中国,美想与中国搞贸易,不会像英国发生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大清帝国被迫与英国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根据条约,大清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并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开埠通商等等。英国人通过战争获取的特权让美国政府非常眼红。于是美

诸葛亮病危丢帽发兵

三国时,司马懿听说诸葛亮病危,不久将死,但不知真假,不敢轻举妄动。就命夏侯霸领1000人马去五丈原探哨,临行嘱道:“若蜀兵怕扰,不敢出战,诸葛亮必定病入膏盲,吾当乘势进击。”蜀帐内,诸葛亮吐血不止,昏

两广总督张之洞也曾被骗

在当今文物市场,赝品屡见不鲜。2011年,某汉代玉凳拍出2.2亿的天价,这件所谓文物不过是2010年的仿制品。一些人造假可以欺骗文物专家。上世纪90年代河南孟津高水旺烧制的仿北魏陶俑的工艺品,在北京古

盘点流失英国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130万件,大多数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被侵略者从中国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书画、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刻品等珍稀国宝有3万余件

”虎蓥”到底是什么

一件叫「”虎蓥”的西周青铜器,近来成为一个新闻热词。这件据称是一名英国上校当年从圆明园抢掠去的青铜器在英国一家拍卖行公开拍卖,拍出了41万英镑。「”蓥”,其实就是商周青铜器中常见的盉。但同一类器物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