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台湾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罕见胜利

Posted 鸦片战争

篇首语:知识是到达天堂的翅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台湾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罕见胜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台湾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罕见胜利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虽然清政府整体失败,甚至丢失香港岛,但在台湾却收获了罕见的胜利。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关闭中英贸易通道,触怒了大英帝国,英国内阁批准“报复”,随即出兵。总的来讲,英军所向披靡,但是在台湾却碰到了“大钉子”,不仅没有占领台湾一处地方,还损失多艘舰船,被俘上百人。

台湾抗英斗争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9月30日,英军双桅炮舰“纳尔不达号”向基隆(鸡笼)轰击,参将邱镇功指挥开炮还击,英舰被击伤、触礁沉没 ,英军阵亡32人,被俘133人,武器、地图被基隆守军缴获。

10月19日,英军一艘三桅兵船攻击三沙湾,登陆后被守军击退。

1842年3月11日,英军三艘三桅兵舰驶入大安港,其中“阿恩号”被当地守军引诱至多礁石处搁浅,数十人被击毙,49人被俘(其中包括5名广东汉奸向导)。台湾守军缴获11门大炮等战利品。

由于准备充分,作战巧妙,台湾抗英斗争获得胜利,令中国军民士气大振,台湾总兵达洪阿与台湾兵备道姚莹受到清廷嘉奖,道光帝也称赞这几次战斗“可称大快人心”。

5月,台湾兵备道姚莹奉道光皇帝圣旨,将“阿恩号”船长典林与另外8名英国高级军官关押留审,其余仍然活着的139名俘虏悉数处死(此前有30多名英军在狱中染病死亡。)此后,英军不敢再来冒犯台湾。

姚莹(1785年~1853),姚鼐侄孙,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清代最早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之一

可惜,局部的胜利不能挽回整个战局的颓势。1842年8月,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岛、赔偿军费、开5口通商,并与英人商议关税细则。受此影响,台湾的抗英胜利也变得微不足道。

英军代表璞鼎查在《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缪称已被“正法”的英国官兵本是“渔民”,只因船只在台湾海峡遭到台风,这才漂流到了台湾,却被台湾军民当作交战的敌军杀害,要求清政府惩办台湾抗英官员。

与此同时,此前遭到清廷打压的投降派官员,也纷纷落井下石,对姚莹、达洪阿罗织罪名。

清政府因为战败,朝野惶恐,竟将姚莹、达洪阿(台湾总兵)革职下狱。因为达洪阿是旗人,下狱后不久即被推恩开释、重获重用;而姚莹为汉人,待遇悬殊,此后历经折磨。

蒙冤下狱后,姚莹在诗中写道:“海外功名泡影如,群公网岂漏游鱼。”以此表达他的无奈之情,并对朝廷“群公”予以嘲讽。

关于姚莹含冤下狱一事,道光帝深知隐情,因为当初处决英军俘虏之令便是由他下达。所以,道光帝在见到姚莹下狱以后所写的“供辞”时说:“台湾事,朕已知之,毋庸阅也。”道光帝这么说,是指他清楚地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供辞”中的内容自己根本不用看。

但是,经过旷日持久的交战之后,他早已被战争吓破了胆,根本不敢违背英国侵略者的意愿。最后,道光帝还是作出了荒唐的决定,将姚莹下狱。

姚莹下狱激起了爱国官员和台湾人民的愤怒。在各方压力下,道光帝不得不将姚莹“赦免”出狱。但是又为了使英国人满意,于是将他降职发配到四川。尽管这样,清廷内部的投降派官员还不满足,后来又令他屡次往返川藏之间,让他受尽了折磨。

姚莹所著《康輶纪行》,最早发出了英国觊觎西藏的警报

正是川藏之行的艰苦经历,姚莹写成《康輶纪行》,系统介绍了所经地区的山川、地形和风土人情,并将英国人对藏地的觊觎发出了警报。这部书和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瀛环志略》一起,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早期启蒙的先河。

台湾(16)英国(35)英军(2)

相关参考

三元里村为代表的广州北郊人民的抗英斗争

  一八四一年五月三十日,以三元里村为代表的广州北郊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从军事角度来总结,有其特点和意义。>>  三元里义勇队伍的抗英战斗,从英军方面看,它是广州战役的一部分,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鸦片战争中最大的一次群众自发的抗英斗争。三元里是广州北郊离城2.5千米(5里)的一个村庄。1841年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激起广州城乡群众的反抗。29日小

清朝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广州条约》签订后,义律的征粮队便频频出动,骚扰城郊的百姓。他们捉鸡、牵牛、杀人、放火,甚至挖掘坟墓,劫掠死人的陪葬物品,人民恨之入骨。在广州北郊五里有个叫三元里的地方,离英军最近

世界历史 十九世纪末津巴布韦人民两次抗英斗争

十九世纪末津巴布韦人民两次抗英斗争十九世纪末津巴布韦①人民的抗英斗争主要包括1893年恩德贝莱②人抗击英国入侵的战争和1896—1897年恩德贝莱人和绍纳人的反英起义。他们的斗争揭开了津巴布韦人民反帝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怎么回事

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三元里

三元里抗英斗争

三元里抗英斗争  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斗争  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郊人民自发的武装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1841年5月下旬  (清道光二十一年四月上旬),奕山与英国侵略者订立屈辱的《广州和约》。广

世界战争风云 缅甸抗英斗争

   赢得国家独立的缅甸抗英斗争   从1946年1月至1948年1月,缅甸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同英国殖民主义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缅甸于

非洲 阿散蒂人民八次抗英武装斗争

阿散蒂人民八次抗英武装斗争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阿散蒂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八次反抗英国殖民侵略的武装斗争。这些武装斗争在加纳人民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占有突出地位,在西非人民和非洲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历史

黑水党人抗英斗争概述

  和在广州的情况相似,英国侵略者虽然在东南沿海地区同清朝军队作战中占了便宜,它却不可能抵挡当地中国人民群众的抵制和还击。>>  侵略者进攻镇海的时候,浙江沿海人民自发组织起来,封锁和防守海岸,击退英

中国历史 英军骚扰三元里

英国侵略军侵入广州地区后,清军节节败退,最后奕山屈辱求和。但是,广州城郊的广大人民群众,却自动组织起来,不断打击侵略者。广州北郊三元里一带人民轰轰烈烈的抗英斗争,更成了百余年来中国人民武装抗击外国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