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村为代表的广州北郊人民的抗英斗争
Posted 英军
篇首语: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元里村为代表的广州北郊人民的抗英斗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三元里村为代表的广州北郊人民的抗英斗争
一八四一年五月三十日,以三元里村为代表的广州北郊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从军事角度来总结,有其特点和意义。> > 三元里义勇队伍的抗英战斗,从英军方面看,它是广州战役的一部分,是五月二十五日广州城北高地争夺战的继续。三元里人民掀起的抗英战斗,是中国人民对入侵者的抗击。因此,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对西方入侵的武装斗争。> > 三元里抗英是人民自发奋起战斗,因此没有正式的组织,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制度,甚至也没有名称。参加抗英斗争的人通称为义民,从各村挑选出来参加战斗的, 则称为“义男”或“壮勇”。由各乡义勇结集起来组成的抗英队伍没有称号,历史上为了标示它,称它为“义勇队伍”,实际也不是为其命名。三元里义勇队伍的发 起者为恩洲社学,社址在南海县恩洲堡澳口(今广州市区),由南海十八村组成。> > 英军登陆进攻北门外炮台的时候,正路过恩洲社学区,英军 沿途骚扰社学首当其冲。恩洲堡是英军入侵时受害时间最早、受害程度最深的地区,所以恩洲堡义勇出动抗英的时间也比较早。在三元里抗英以前,恩洲社学义勇就 曾和“机房仔”(纺织工人)在西炮台同英军打过仗。五月二十八日,英军走出四方炮台到三元里骚扰时,菜农韦绍光首受其害,并手刃作恶多端的英军数人。随 后,韦绍光等三元里村民请求恩洲社学援助抗英,该社首事梁廷栋为更多地寻求支援,便号召城北各社学起兵抗英。> > 广州北郊抗英义勇,无论 一百零三乡的总队伍还是各乡的分队伍,基本上都是由社学组织领导的,掌控各社学的主要人物则为当地的地主、乡绅。因此,无论总队和分队的抗英义勇,基本上 都在地主、乡绅的掌握之下,身处下层的群众仅有个别人起到了一些组织和领导作用,菜农韦绍光和绰号“定拳长”的颜浩长相对来说比较有名。这两个人不仅打仗 英勇,在群众中也有一定的威望,可能在义勇中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中国历史 英军骚扰三元里
英国侵略军侵入广州地区后,清军节节败退,最后奕山屈辱求和。但是,广州城郊的广大人民群众,却自动组织起来,不断打击侵略者。广州北郊三元里一带人民轰轰烈烈的抗英斗争,更成了百余年来中国人民武装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先声。
从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22日英国侵略者发动围攻广州的不义之战开始,英军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据有关史料记载:5月22日,英军四处放火,省河南岸及十三行地方,“烧毁房屋无算,彻夜火光烛天”,他们还将十三行洗劫一空。23日,英军到处抢劫民船、渡船,并焚毁城外民房,“火光烛天”。24日,英军烧毁靖海、五仙等码头“铺户百余间”;焚烧税关附近民房,“至四更始息”;英军“攻打天字码头,一直放火至大仓口,此处约房屋二千余间。……城外自小东门至五仙门,房屋烧去八九,尸横遍地”;25日,英军继续到处焚掠。由接官亭至城门口止,共烧毁房铺数百间,大火延烧至次日午后方熄;26日,东关税厂一带均被火烧。《广州和约》签订后,侵略者的暴行变本加厉。5月28日,侵略者又到城郊附近各乡掠夺耕牛,搜索衣物,淫辱妇女,发掘坟墓,无所不为。
英国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三元里各乡人民的义愤。5月29日,三元里各乡农民、丝织工人、打石工人、水勇和义勇的代表在牛栏冈举行会议,决定联合起来抗击英国侵略者,并约定如敌来犯,以鸣锣为号,一乡鸣锣,众乡皆出,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就在三元里各乡代表会议的当天,英军闯至泥城、西村、肖岗渚村“大肆淫掠,奸及老妇”。侵略者的暴行,使村民们的愤怒达到了极点。世居三元里东华里的菜农韦绍光的妻子李喜偶然外出,被英军调戏,韦绍光在众村民的帮助下“群起战斗”,结果英兵14人大部被歼。接着,韦绍光又到各村求援。三元里附近一百零三乡的庄农、丝织工人、打石工人、水勇和社学领导的义勇,手持长矛、盾牌、刀剑等武器,云集三元里附近的牛栏冈、唐夏村一带,准备与侵略者决一死战。
凶恶的英军统帅郭富早已蓄谋对三元里人民狠下毒手,30日,他率领第二十六团、第三十七团、第四十九团和孟加拉志愿军的几个连队,分左右两路,向三元里进犯,沿途破坏粮库和军火库。中午12时左右,侵略军到达牛栏冈附近,发现三元里人民“旗帜飘扬”地在列队前进,郭富连忙下令开炮,但是,漫山遍野都是武装起来的群众,炮火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三元里人民采用诱敌深入的办法,将侵略军团团包围。下午2时左右,突然阴云四起,雷电交加,下起了暴雨,几尺以外的东西都看不清楚。郭富见势不妙,下令撤退。三元里人民奋勇追击,同敌人展开肉搏战,杀得敌人惨败而逃。31日上午10时左右,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县400余乡的义勇纷纷云集方、圆两炮台周围。至下午3时左右,集积群众已达1.5万人左右,激愤的群众誓死与英军决一死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炮台。在此关键时刻,两广总督祁竟派广州知府余保纯等赶来,说服村民们散去,给侵略者解了围。
三元里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给予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仅据《“复仇神”号轮舰航行作战记》的记载,“英军共十五名阵亡,一百二十名受伤,伤者之中有十五名军官”。而中国时人的记载上,英军死伤人数要多得多。英国侵略者遭此沉重打击,深深慑服于中国人民的斗争力量,不得不于6月7日依约退出广州。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抗英斗争,是鸦片战争中各地人民风起云涌的反侵略斗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最早、并且取得胜利的一次群众性反侵略斗争。它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相关参考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鸦片战争中最大的一次群众自发的抗英斗争。三元里是广州北郊离城2.5千米(5里)的一个村庄。1841年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激起广州城乡群众的反抗。29日小
英国侵略军侵入广州地区后,清军节节败退,最后奕山屈辱求和。但是,广州城郊的广大人民群众,却自动组织起来,不断打击侵略者。广州北郊三元里一带人民轰轰烈烈的抗英斗争,更成了百余年来中国人民武装抗击外国侵略
三元里抗英斗争 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斗争 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郊人民自发的武装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1841年5月下旬 (清道光二十一年四月上旬),奕山与英国侵略者订立屈辱的《广州和约》。广
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三元里
1841年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激起广东人民的武装反抗。29日,盘踞四方炮台的小股英军,窜到广州城北5公里的三元里抢劫行凶,调戏妇女。村民鸣锣告警,菜农韦绍光等群起抗击,当场打死敌人10多名,其
广州城北,三元里。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村庄,之所以名震天下,与教科书中大肆宣扬的抗英爱国义教育息息相关。以至于到现在,我们都会条件反射般将三元里抗英斗争打上反帝爱国主义运动的标签。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
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战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在鸦片战争中,广州北郊民众抗击英军入侵的作战。www.cha138.com是年5月下旬,英军攻占广州城北各炮台,连续四出骚扰,激起民愤。北郊三元里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虽然清政府整体失败,甚至丢失香港岛,但在台湾却收获了罕见的胜利。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关闭中英贸易通道,触怒了大英帝国,英国内阁批准“报复”,随即出兵。总的来讲,英军所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虽然清政府整体失败,甚至丢失香港岛,但在台湾却收获了罕见的胜利。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关闭中英贸易通道,触怒了大英帝国,英国内阁批准“报复”,随即出兵。总的来讲,英军所
各位高考备考生你知道什么是三元里抗英斗争吗?又知道它发生在何处吗?如果你还对这个知识点还不了解的话,就一定要认认真真的来看小编为你准备的三元里抗英知识点。【三元里抗英斗争】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