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列强胁迫清政府严惩“祸首”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列强胁迫清政府严惩“祸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列强胁迫清政府严惩“祸首”
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0月至次年9月,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的和议谈判进行了将近一年。在这期间,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的逼迫下,前后处罚了由列强认定为“祸首”的各级文武官员100余人。
还在列强之间为挑选各自在清政府内部的代理人而争吵不休时,出逃西安的慈禧太后为得到帝国主义的谅解和承认,于1900年9月25日发布上谕,宣布惩处载漪、载勋、刚毅、赵舒翘等几位亲王和重臣。和谈开始后,在关于惩办所谓“祸首”问题上,帝国主义列强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展开激烈争斗。英、德两国主张扩大罪犯各单,从重惩办;俄、美、日等国主张免除亲王们的死刑,从轻处理。经过争吵,10月26日在外交团会议上,各国公使同意应当对那些直接攻击各国使馆以及在内地杀害外国人的王公大臣进行惩处,“祸首”名单除清廷9月25日上谕中指出的几人外,还应包括甘军首领董福祥和山西巡抚毓贤。惩处规定为“最厉的惩罚”,包含有对某些“祸首”处以死刑。清廷得到外交团会议决定后,对于将亲王贝勒中的若干人处以死刑,在法律和感情上都有困难,曾以“懿亲例无死罪”为由,恳求对端王等皇族免其一死。经过往返交涉,列强终于同意“懿亲不加刑”,但要求将端王载漪、辅国公载澜都定为死刑,允许清朝皇帝予以赦免,流放到新疆,永远监禁,如果他们从流放地回来,立即处死;其他被指定为祸首的王公大臣,由清政府以各种方式处死,已死者要追夺原官,撤销恤典;关于董福祥,要尽快地剥夺他的兵权,予以严惩。列强在将这一要求照会清政府的时候,一方面警告清政府,如果不接照他们的要求惩办“祸首”,和谈就有可能中断;另一方面配以军事恐吓,联军统师瓦德西命令各国军队作好战斗准备,于2月底进攻山西。清廷完全接受了帝国主义的要求,于1901年2月21日发布上谕:赐令庄王载勋自尽;端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均定斩监候,发往极边永远监禁;毓贤即行正法;赵舒翘、英年定斩监候,赐令自尽;刚毅应斩立决,以病故免议;启秀、徐承煜正法;徐桐、李秉衡均应定斩监候,已自尽,革职、撤销恤典;董福祥革职降调。
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地提出新的惩处要求。4月1日,它们又照会清政府,要求惩办地方官员,并开列出上自藩王督抚,下至知县士绅共96人的需要惩处者的名单,其中有4人须处以死刑,其余或终身流放,或革职。而这96人之所以定为“祸首”,有的是根据蓄意报复的传教士的报告,有的则是根据中国教民方面的诬陷和传闻。尽管如此,清廷也不敢违拗,于4月29日和6月3日两次发布上谕,以义和团运动期间,焚烧教堂,伤害教士、教民,致酿事端等罪名,判处山西归绥道郑文钦等3人斩立决,塔拉特王革爵查办,阿拉善王、中喀尔王传旨申斥,已故直隶总督裕禄、驻藏大臣庆善追夺官职,浙江巡抚刘树堂革职永不叙用,并饬令回籍交地方官管束,盛京副都督晋昌等5人发往极边充当苦差,其他发往极边永不释回者、革职者、革职永不叙用者、斥革严拿者,待查定罪者共42名,地方军政官员被惩处者共56人。接着,各国公使又以拒绝签订最终和约相威胁,逼迫清廷于8月19日再发上谕,又惩处各地官绅58人,分别给予发往极边永不叙用、革职永不叙用、撤任停委等处罚。
在帝国主义的干涉胁迫下,清政府前后公布三批“祸首”名单,共惩处100余人。这些被惩处的官员,上自王公贵族,下至文武官绅,其中一些人是主张宣战、支持或参预抗击八国联军以及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官员。惩办“祸首”的做法,打击了反帝爱国运动的正气,损害了中国国家民族的尊严,助长了帝国主义侵华的反动气焰。
相关参考
清朝后期真的无人可用吗?为什么清政府会被农民起义逼得退步呢?
清朝后期真的无人可用吗?为什么清政府会被农民起义逼得退步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到清朝,大家都会想到晚清时期那段屈辱黑暗的历史,在列强的一次次胁迫下,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
很多人都不了解八国联军要杀的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提出了一份“祸首”名单,指名道姓地要求清廷杀掉他们。那时候的清廷,几乎没有与西方列强讨价还价的本钱,只能按照这份
198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国人惶惶如世界末日来临,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这不仅仅是因为中日战争之后留下了的巨大经济压力,更多的是因为千年以来被称之为倭寇的日本人,居然彻底打败了称之为“龙的子民”的泱
利用列强矛盾迫使日本签约——中国政府收回胶州湾中国北洋政府首席代表施肇基在巴黎和会上,西方国家不顾中国人民的反对,坚持承认日本在华特权,承认日本占有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租借地。中国北洋政府不敢在《巴黎和
另一项有着深远影响的改革便是司法程序和刑法的改革。中国人民被迫推行这项改革不仅是因为新精神的召唤,更是因为这个国家耻辱的现实,因为其他国家都认为中国的法律古老且不完善,坚持要求给予西方国家以治外法权。
袁世凯虽然登上了中华名国大总统的宝座,但革命却为他留下了一大丢的问题,而政府的财政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所以他不得不想外国银行借款,这就是著名的“善后大借款”。这一次的借款非常的顺利,帝国
圆明园大火前:列强早已磨刀霍霍大清帝国依然傲慢 通州谈判破裂之后,按照事先的部署,清政府当场拘禁了以巴夏礼为首的英法谈判使团共39人,押送北京,以“叛逆罪”投入大牢。给巴夏礼
1854年(清咸丰四年),蓄意攫取中国海关控制权的英、法、美等国,利用上海小刀会起义后上海海关被捣毁的机会,派兵占领上海海关,强行擅自实行“领事代征制”,并千方百计对清政府恢复上海海关设置障碍,致使上
修筑壕墙,是指近代以后,为了加强天津的城防,而修建墙子和墙子河。近代以前,天津的城防,主要是依靠天津城廓。清咸丰八年(1858)英、法联军第一次侵占天津,胁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以后,清政府决定加强
庚子赔款和辛丑条约是一个吗?庚子赔款是针对1900年庚子年中国义和团运动和清政府抗击列强侵略的战争中给诸列强造成的损失的赔款,而辛丑条约是清政府在1901年辛丑年与诸列强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合约,其中对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