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陆九渊年少趣事 陆九渊代表诗词
Posted 理学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陆九渊年少趣事 陆九渊代表诗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陆九渊年少趣事 陆九渊代表诗词
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鼻祖。作为“心学”的开山之祖,陆九渊在理学方面的地位自然不低。虽然大家对他知之不多,但是陆九渊却是能与朱熹共同争论魁首之人。尽管后来在学术争夺上面输给了朱熹,但是其本人为理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却也不可磨灭。
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出生于公元1139年,去世于公元1193年,为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人,汉族江右民系。陆九渊藏书丰富,有一书斋名“存”,所以当时人都称其为存斋先生。
宋孝宗乾道八年,陆九渊进士及第,出任靖安县主簿,后为国子正。不过因为不满朝中大臣贪欲享乐,不图上进而自己本身也仕途不顺,于是回到家乡讲学。
绍熙二年,知荆门军,加强边城防御,提高军事力量,很有政绩。不过第二年他就去世了,所以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死时年五十四,朝廷赐谥“文安”。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话虽老,但是却有一定的道理。陆九渊长大之后,是有名的学者,小的时候也是精力聪慧的孩子。
陆九渊少年时曾读三国六朝史,有感于当时“夷狄乱华,后又听长辈讲”靖康之耻“,于是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等到后来他进士及第,入朝为官之后,就一直为增强军事力量,谋划北伐,恢复中原而四处奔走。他甚至还曾经多次向统治阶级献计献策,就希望有一天能驱逐夷狄,恢复中华。不过可惜的是,当时南宋政治颓靡,士大夫沉迷于享乐,醉生梦死,根本无心北上进军。陆九渊心灰意冷,加之仕途不顺,干脆就回乡教书了。
陆九渊自幼勤奋好学,对于遇见的问题,有锲而不舍,探求真理的毅力。三、四岁时,他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等到年纪渐长之后,这一特点更加明显。
读书之后,接触的东西越多,心中的疑惑则越多。一个一个问题接连出现,他于是读更多的书,遇见更多的问题,毫不疲惫,只想要解除心中的疑惑。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善于发现问题,则是进步的推进器。正是源于心中的探求,陆九渊才能不断的进步。在读二程学说的时候,发现问题,则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学成就,进而提出自己的理学观点。
陆九渊代表诗作
《蝉》
风露枯肠里,宫商两翼头。
壮号森木晚,清啸茂林秋
《疏山道中》
村静蛙声幽,林芳鸟语警。
山樊纷皓葩,陇麦摇青颍。
离怀付西江,归心薄东岭。
忽念饥歉忧,翻令发深省。
《子规》
柳院竹斋茅店,云芜风树烟溪。
听彻残阳晓月,不论巴蜀东西。
《赠化主》
学佛居山林,往往仪状野。
道人翩然来,礼节何尔雅。
职事方,言论翻洒洒。
安得冠其颠,公材岂云寡。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陆九渊的思想主张_陆九渊和朱熹_陆九渊心学_陆九渊生平介绍
本名:陆九渊别称:存斋先生、象山先生、陆象山字号:字子静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宋人出生地:抚州金溪出生时间:公元1139年3月26日去世时间:公元1193年1月18日主要作品:《陆九渊全集》主要成就
人物档案 姓名:陆九渊 别名:存斋先生 字:子静 号:象山 国家:中国 所处朝代: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镇青田村 出生时间:公元1139年 去世时间:公
陆九渊 陆九渊(汉语拼音:LùJiǔyuān;1139~1193),南宋理学家,心学派的创始人。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临川)人。中年以后,曾讲学于贵溪象山,学者尊为象山先生。陆九渊主张不
人物档案 姓名:陆九渊 别名:存斋先生 字:子静 号:象山 国家:中国 所处朝代: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镇青田村 出生时间:公元1139年 去世时间:公
历史人物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简介,陆九渊与王阳明的思想区别是什么
人物生平陆九渊生于绍兴九年二月乙亥(1139年3月26日)辰时,陆九渊出生时,出身于一个九世同居、阖门百口的封建世家,他的八世祖陆希声曾在唐昭宗时任宰相,五代末因避战乱迁居金溪,遂“买田治生,赀高闾里
象山先生陆九渊陆九渊是抚州金溪人,字子静,世称象山先生。乾道年间举进士,任靖安县主簿,调敕令所删定官。少闻靖康年间事迹,感慨金军侵凌,遂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并奏陈己见,主张广求俊杰,论道经邦,复仇雪
陈亮,同名人物,分别指:陈亮(南宋),中国南宋思想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字同甫,浙江永康人。陈亮(志愿军),原名陈庆余。济南历城南高而村人。曾任人民解放军空四师十二团团长,陆九渊1950年随部队入朝
鹅湖之会鹅湖之会是南宋朱熹与陆九渊在信州鹅湖寺所进行的一次哲学辩论会。淳熙二年(1175)四月间,吕祖谦约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与朱熹在信州鹅湖寺会面,讨论治学方法,意图调和朱熹、陆九渊两个学派之思想争
【生卒】:1141~1225【介绍】:南宋理学家,心学派易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字敬仲,慈溪(今浙江宁波西)人,因筑室德润湖(慈湖),世称慈湖先生。乾道五年(1169)举进士,授富阳主薄。一次陆九渊回乡途
鹅湖之会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俩与朱熹会于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