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2节 政策调动了积极性
Posted 春秋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2节 政策调动了积极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2节 政策调动了积极性
秦襄公位列诸侯,周平王把岐山以西的土地都赏赐给了他。但这个赏赐是个空头支票,因为当时这一带的土地已经被犬戎给夺去了,这块当年姬家的龙兴之地成了犬戎游牧民族的牧场。> > 周平王明知道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去和犬戎抗衡,有能力抗衡还迁都干什么。但在临分手时向秦襄公玩了个手腕,他对秦襄公许诺说:西戎屡屡犯境入侵,抢夺我们岐山、丰水一带的土地,你如果能打败并赶走戎人,我就把这片土地赏赐给你,你能夺占西戎多少土地也都赏赐给你。> > 周平王送了个空人情,也没指望秦襄公真能把它夺回来。但这个政策却极大地调动了秦襄公向犬戎夺地的积极性。因为大老板表态了,抢回来多少都姓嬴,这还不玩命地去抢、去争、去夺吗?> > 所以这次秦襄公来勤王算是名利双收,赚了个诸侯的地位,带了张空头支票。> > 从此秦襄公立即着手建立了庞大的情报网监视犬戎的动态,自己也天天练兵备战。但秦襄公并没实现夺回失地的愿望,他在公元前770年位列诸侯,成为一国之君,到公元前766年去世,把君位传给了儿子秦文公。> > 秦文公继承了君位,也继承了襄公与西戎的仇怨。> > 这一天文公在骊邑(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阴盘城)的野外睡着了。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一条巨大的黄蛇从天上飞了下来,飞落在山阪上,头有车轮那么大, 头已经触到地上了,尾巴却还在天上。这么大的一条龙在文公面前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小男孩,并对文公说:我是上帝的儿子,今天的任务是做信使,上帝让我通知 你,立你为白帝,主持西方的祭祀。说完就不见了踪影。> > 第二天,文公召见太史来圆梦,太史说:白色,在五行中是西方之色,您现在就立国在西方,这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应该应梦立祠,必有厚福。> > 文公就在(fū)邑(今陕西省洛川县东南城村)建筑高台,又在台上修了白帝庙,称为,建成后用白牛做祭牲进行了郊祭。> > 这时又有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人去打猎,捉到了一个怪兽,长的形状像猪却周身是刺,打不死也叫不上名,这人就想把它献给秦文公。在去都城的路上猎人遇 到了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指着这个怪兽说:它叫刺猬,常生活在地下以死人的脑子做食物,如果打它的头,它就会死掉。这时刺猬也说人话了,对猎人说:这两 个童子是雉(zhì)精变的,名叫“陈宝”,能得雄性的便可成王,能得雌性的便可称霸。两个童子被说破了秘密,化作原形飞走了。再看刺猬,也转瞬不见了。 猎人对这事很惊诧,就跑去报告了秦文公。> > 文公听了这件事,就在陈仓山建了陈宝祠。> > 就在这同时又发生了一件怪事, 在终南山也就是今天的秦岭,发现了一棵大梓树,文公想把它砍回来做大殿的栋梁,去砍伐却锯不断,砍不动,而且招来了一阵风雨,伐木工只好把砍伐停了下来。 伐木人走了,其中的一位因为疲劳就躺在树下睡着了,晚上听到一群鬼怪向树神贺喜,树神也就和他们应和着。这时其中的一个鬼说:如果有人披着发,用红线缠住 树身,然后再伐,那时你怎么办?树神沉默了。> > 第二天,这人把这场对话的场景和内容告诉了文公,文公就用这办法再派人去伐,树随锯而 倒,却有一头大青牛从树身里走了出来,跑到雍水投身到河里。以后靠近河边的居民,常在河水中见到这头青牛,文公听说了这事,就派勇士去击杀它,但青牛力气 太大,撞倒了勇士,勇士想到伐树的事,就披散开头发去斗青牛,从此青牛再也不敢上岸。> > 发生这事以后文公就下令在军中制髦(máo)头避邪,并且又建了一座怒特祠用以祭祀大梓树的树神。> > 在当时,郊祭是只允许天子做的,作为诸侯的秦搞了郊祭,那是一种向王权的挑战行为。鲁国听说了这件事,也向周平王请示请求郊祭,平王没有同意,鲁国也没 听,该祭也祭了,周天子已没能力制止,从此天下诸侯争相效仿,都搞郊祭。从这事上,诸侯们看出了周王室的无力和无奈,由自行郊祭转而互相攻伐,天下进入了 攻杀纷争的时代。周天子这个旧贵族的总头子,对诸侯国国君这些“分舵主”控制力正在逐渐丧失。> > 文公在任期间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在公元前759年趁犬戎不加防备突然发起进攻,把犬戎打的大败而逃,一直打到岐山,夺回了大周王朝的祖兴之地,用自己的努力兑现了周平王给父亲的“白条”。> > 你可要知道,当时的岐山一带不像现在这样山上没树,河中没水,那时的植被很好,水源充足,是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良田佳野。应该说是秦文公为秦国后来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秦文公的军事行动逼迫西戎向西迁移,岐山和周边的大片土地回归,秦文公又把周的遗民聚集起来开发建设这周王朝的发祥地。在这件事的处理上秦文公很大度,他把岐山以东的土地都交还给了周天子,自己带着秦民向西发展,带着秦军继续向西征讨。> > 文公的晚年也遇到了一件伤心的事,就是太子还没等接班就去世了,也难怪,这一年是秦文公四十八年,已经等了四十八年了,没能熬过老爹,先走了。一般都是 儿子接了班给老子谥号,这回反过来是活着的老爹给应接班没接上班的儿子谥号,号为(jìng)公。文公又把公的长子,自己的大孙子立为储君。立嗣的第 二年,文公就去世了,把班交给了秦宁公。> > 秦宁公接班时只有十岁,但辅佐的大臣坚决地贯彻文公生前的意图,把扩展地盘的战略方向指向戎族,派军遣将不断地带兵与西戎征战,抢夺戎族的土地和人口。> > 他上任的第二年,就由主政大臣主持把都城迁到平阳,然后又派秦军攻占了戎族的老巢荡社(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拓展了秦的疆域。> > 宁公去世的早,十岁继位,二十二岁就去世了。他有三个儿子,长子武公被立为太子。武公和弟弟德公是同母兄弟,都是鲁姬生的。另一个儿子名叫出子。宁公去世后,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共同废掉了太子立出子为国君。> > 出子在位六年,三父等人又派人暗杀了出子,就这样,出子五岁被立为国君,十一岁被害。三父等人又重新拥立原来的太子武公为国君。> > 秦武公君位失而复得,但失去君位的恨要远远大于得到君位的“恩”,所以在继位的第三年,武公毅然杀了三父等人并灭了他们的三族,理由是他们暗杀了出子。相关参考
赵烈侯赵籍,是赵国真正意义的第一位君侯。>> 公元前403年,魏、赵、韩各派使者到周威烈王那送上重礼,感动了威烈王正式册封赵的赵籍、魏的魏斯、韩的韩虔为侯。三家分晋的事实得到了“官方”承认。>>
齐公在位时,因为齐国临近北戎,常受北戎的侵害。>> 公元前706年,北戎派大良、小良为正副元帅,领兵一万来齐国掠夺。攻破了祝阿(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南丰齐集北古城),已经到了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市西)
韩景侯嗣位的时候,虽然已经是事实上的诸侯,但还没有得到周王的确认。属于这种情况的,还有赵、魏两家和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吕齐的田齐。>> 公元前403年,得到了周威烈王的册命。成为名正言顺的诸侯,三家
魏文侯魏斯,是一个有胸怀、有抱负、有能力、有作为的君主。毫不逊色于史上任何一个名君,在本书所列的“十大明君”中居第二位。是他让魏国走入了强盛。>> 魏文侯在公元前446年继位,直到公元前403年
到了公元前770年,周幽王因为废了申后惹怒了申侯,申侯勾结犬戎部族突袭周的国都,关键时刻显示了王室司徒郑桓公的忠诚,他保着幽王从王宫后门冲出。郑桓公手持长矛在前面开路,正遇到戎将古里赤,郑桓公发起
楚武王熊通刚继位的时候,还不是王。但他的性格强暴好战,继位不久就有了称王的想法。只因为看到诸侯还都拥戴周天子,不敢妄动,在这里观望。等到周桓王被郑国打败,就下定了称王的决心。>> 令尹(相当于国
魏景王继续带领破败的魏国走向衰亡。>> 他刚一上任,秦国给他的见面礼就是派蒙骜为大将连续占领了魏国的二十座城池,而且秦的蚕食政策推行的很老到,每占一片魏地,就设下一个秦的行政区,实行彻底的秦化。
庄公时候,正是齐桓公称霸时期,山戎部落南下侵犯燕国,燕国向齐桓公求救,齐桓公亲自率兵救燕并远征山戎,灭了令支、山戎两国,并把这两国的土地赠给了燕国。庄公感激齐桓公的德义,在齐军撤兵时依依不舍相送,
吴国在寿梦的领导下能得以强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晋国的作用。>>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楚国有个大夫叫屈巫,为了得到当时有名的“美丽荡妇夏姬”,逃到了晋国。晋景公当时刚被楚国打败,总想着要报仇,听说屈
进入初中,七年级学生接触到一门新课程――中国历史。如何使学生快速对本门学科感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需要学生参与。我们经常听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