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2节 姬忽援齐
Posted 春秋
篇首语: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2节 姬忽援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2节 姬忽援齐
齐公在位时,因为齐国临近北戎,常受北戎的侵害。> > 公元前706年,北戎派大良、小良为正副元帅,领兵一万来齐国掠夺。攻破了祝阿(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南丰齐集北古城),已经到了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市西)。> > 情况报到公这里,他立刻想到,北戎入侵,多数都是想捞一把就走,以抢夺财物为目的。这次却破城深入内地,如果不给予有力打击,占到大便宜的北戎就会反复大举入侵。想到这,他立刻做出决断。全力反击北戎的入侵骑兵,力量不足没关系,向鲁、卫、郑三国借兵。> > 派使者和派兵同时进行。自己和姬吕元、公孙戴仲前去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抗敌。> > 郑庄公接到齐的求援请求,就召见世子姬忽说:齐和郑是同盟国,况且郑每次用兵,齐都应邀而来。现在求到我们了,正是我们报答的时候,你亲自带兵去救齐,争取打好这一仗。> > 世子姬忽率三百乘战车,以高渠弥为副将,祝聘为先锋,昼夜兼程向齐国进发。得知齐公在历下,就赶来会合。这时鲁,卫两国的救兵还没赶到。公很感激郑 的至诚,亲自出城来犒劳郑军。又在营中和姬忽商量战胜北戎军队的计策。姬忽说:戎兵都是骑兵,来去如风,进的快但败的也快,我们用的是战车,进退不灵活但 易于连车为阵,也不易败于骑兵。正好戎兵轻敌贪进。戎兵的特点是“贪而不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我们可以用伏击战打败他。我们诈败,诱敌深入,然后用 伏兵侧击他的主力,他必然北逃,逃则乱,那时我们再打追击战,一定能获胜。> > 公说:世子真是智勇之士,好计!我看齐军可以埋伏在东侧,击其头,郑军埋伏在北侧,斩其尾,首尾夹击,必获全胜!> > 姬忽带兵去北路,把郑军分做两路设伏去了。> > 公对吕元交待:你领兵埋伏在东门,只要戎兵追到立即侧击杀出。> > 派公孙戴仲开关挑战。戎兵副帅小良提刀纵马带着三千骑兵出营迎敌。两下交锋打了二十几个回合,公孙戴仲回车就败,却不进关,绕城向东逃了过去。小良在后 面拼命追来。大良一看前锋胜了,带着大军一起追杀过来。追到东门,突然鼓声一片,路旁苇草当中都是伏兵,奋勇杀了出来。小良叫了一声:中计了!拨转马头就 跑。前军一跑把后军冲乱了,就一起往回跑。后面公孙戴仲和吕元合兵一处追杀过来。> > 大良一看军情紧急,就让小良在前面开路,自己亲自断后,边打边撤。落在后面的戎兵都被齐军杀了。> > 戎兵跑到鹊山,毕竟是骑兵跑的快,就把战车拉下了。刚想休息一下埋锅造饭,突然山坳里喊声如雷,一枝军马杀了出来,正是郑国上将高渠弥。大良、小良慌忙 上马,这时戎兵已丧失了斗志,就想夺路逃跑。高渠弥先截杀再追杀,追了几里地远,前面又有伏兵杀出,正是世子姬忽领兵截住戎兵。> > 到了此时,戎兵是前有伏兵后有追兵,被杀得七零八落。小良正在逃命被祝聘一箭射中脑袋,落马而亡。大良匹马单刀冲围而出,正遇到世子姬忽,心一慌被世子姬忽斩于马下。> > 这一战,戎兵几乎全军覆灭。世子姬忽献大良、小良的脑袋来报功,又把俘虏都交给齐公处理。公那是高兴的不得了,夸奖道:如果不是世子有计谋,戎兵怎么能败得这么惨。以后齐国边境平安,首先是世子的功劳。> > 世子姬忽谦虚地说:我父亲已经和我说了,郑国应该报答您屡次出兵相救的恩德,这点小事是应该做的,何足挂齿。> > 公一看世子姬忽居功不傲,就更高兴了。当然要设宴款待,宴会上公主动提出想把女儿嫁给世子,姬忽很礼貌地谦让推辞了。> > 宴会结束,公让夷仲年私下对高渠弥说:我们君侯羡慕世子英雄,想选他为婿。以前派使者到郑国提过这事,世子不答应。今天我们君侯当面和他说仍然推辞,这是为什么?大夫如果能玉成此事,我们愿意以白玉两对、黄金百镒相谢!> > 高渠弥倒不是图赠礼,他确实觉得这是一件美事,就来见世子,说了齐侯的意思,劝他说如果结了这门亲事,他日郑国有事也可以得到大国的帮助,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 世子姬忽说:过去没事的时候,齐侯就要以女儿婚配与我,那时我都不敢高攀。现在我们奉命救齐又侥幸成功,却要人家的女儿,别人知道了会认为我凭功索婚,那时谁能说清楚。> > 高渠弥再三劝说也没行。第二天,公又让夷仲年来提婚,世子忽推辞说:没经过父母同意就承诺婚事这违反我们家规。当天就辞别回国了。> > 公觉得很没面子,大国之君的爱女要下嫁给小国的世子被拒绝了,这他没想到。反复被拒绝,就更没想到。公生气了,恨恨地说道:我有女儿还愁嫁不出去吗?> > 世子姬忽回国把辞婚的事报告给了庄公。庄公对儿子的勇气和志气很骄傲,说:既然你追求的是自立功业,就不怕找不到好姻缘。> > 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相关参考
郑庄公自从周郑交质后,君臣和睦,国内平安。平王去世后,庄公和周公黑肩同秉朝政,迎太子姬狐回来继位的同时,郑的世子姬忽也回了郑国。哪知道太子姬狐因为父亲去世悲伤过度,回到周就去世了,庄公和黑肩主持辅
郑昭公姬忽,也是一个素质不错的君主,可惜他的身下有那么几个同样优秀且不甘寂寞的弟弟,家变毁了昭公,内乱毁了郑国。>> 昭公继位,按当时的礼制要上报天子,下诏国人,横向通知各诸侯国。使者派出去了。
郑昭公姬忽,也是一个素质不错的君主,可惜他的身下有那么几个同样优秀且不甘寂寞的弟弟,家变毁了昭公,内乱毁了郑国。>> 昭公继位,按当时的礼制要上报天子,下诏国人,横向通知各诸侯国。使者派出去了。
魏文侯魏斯,是一个有胸怀、有抱负、有能力、有作为的君主。毫不逊色于史上任何一个名君,在本书所列的“十大明君”中居第二位。是他让魏国走入了强盛。>> 魏文侯在公元前446年继位,直到公元前403年
赵烈侯赵籍,是赵国真正意义的第一位君侯。>> 公元前403年,魏、赵、韩各派使者到周威烈王那送上重礼,感动了威烈王正式册封赵的赵籍、魏的魏斯、韩的韩虔为侯。三家分晋的事实得到了“官方”承认。>>
韩景侯嗣位的时候,虽然已经是事实上的诸侯,但还没有得到周王的确认。属于这种情况的,还有赵、魏两家和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吕齐的田齐。>> 公元前403年,得到了周威烈王的册命。成为名正言顺的诸侯,三家
到了公元前770年,周幽王因为废了申后惹怒了申侯,申侯勾结犬戎部族突袭周的国都,关键时刻显示了王室司徒郑桓公的忠诚,他保着幽王从王宫后门冲出。郑桓公手持长矛在前面开路,正遇到戎将古里赤,郑桓公发起
宋殇公于公元前719年继位后,当时卫国的公子州吁弑君夺位,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就想发动对郑国的战争,可是当时郑国是强国,卫国的力量不足以战胜郑国,就派使者去宋国对殇公说:子冯在郑国日夜想着怎么复国,
楚武王熊通刚继位的时候,还不是王。但他的性格强暴好战,继位不久就有了称王的想法。只因为看到诸侯还都拥戴周天子,不敢妄动,在这里观望。等到周桓王被郑国打败,就下定了称王的决心。>> 令尹(相当于国
庄公时候,正是齐桓公称霸时期,山戎部落南下侵犯燕国,燕国向齐桓公求救,齐桓公亲自率兵救燕并远征山戎,灭了令支、山戎两国,并把这两国的土地赠给了燕国。庄公感激齐桓公的德义,在齐军撤兵时依依不舍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