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

Posted 学生

篇首语: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

进入初中,七年级学生接触到一门新课程――中国历史。

如何使学生快速对本门学科感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需要学生参与。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学生,课堂上死气沉沉,不够“配合”,不够活跃,凡此种种。

老师有此等感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言而喻。

学生不主动参与学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有的是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有的是评价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的是学生对教师本人有抵触情绪。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谐课堂呢?一名优秀的称职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教学技能外,还必须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在关注他,重视他,肯定他,他的努力是有观众的。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如果教师把学生只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凡事“唯我独尊”,整天“有好心,没好脸”,不愿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怎能愿意接近你或接受你?上你的课也是迫不得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本无从谈起。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从改善师生关系开始,要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心。

比如,刚接到班级时,教师应迅速而准确地记住并叫出学生的名字。

如此学生会加深对该教师的亲近感和对其所教学科的兴趣。

若想使学生持续保持对该学科的兴趣和新鲜感,则仅凭叫出学生名字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在课堂上要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素质,准备充分,使学生乐学好学。

教师和蔼的教态,整洁的板书,渊博的知识,激情的语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基本条件。

这些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学多练,功在平时,功到自然成。

教师胸有成竹,思路清晰,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才不会出现老师不知所措,学生不知所学的现象。

上课之前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做好充分准备。

不仅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做到深入浅出,而且要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力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

例如可以在课堂中巧妙利用情景导入,把学生引入与本课历史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

比如在教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八课《三国鼎立》时,可让学生先听一首歌曲:林俊杰的《曹操》:“不是英雄,不读三国……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不需要多说一句话,脍炙人口的歌曲定会将学生带到那尔虞我诈、雄争霸的年代。

此外,可在课堂中就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兴趣。

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春秋战国的纷争》中战国七雄时,可以根据七国位置关系编撰顺口溜如下:

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

可将七国进一步形象记忆为:

东南西北上中下,亲属请宴招胃寒(即齐楚秦燕赵魏韩)。

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中秦灭六国顺序时,可编撰顺口溜如下:

汗招味,初咽气。

(即韩赵魏楚燕齐)。

学习七年级下册历史《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关系》时,为使学生快速记住四个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大致分布,可编简单顺口溜如下:

东南西北,南吐回

即:东(东北)南西(西北)北,(H)南(南诏)吐(吐蕃)回(回纥)。

这样既能快速记住少数民族的名称,又能记住各个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大致分布。

在课堂中还可以运用成语典故教学,效果不差。

比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晋文公重耳,退避三舍;前秦苻坚,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王羲之,入木三分。

这些典故,既是成语,又是故事。

教师除了讲故事外,还可以让学生课外搜集,课堂上讲给其他学生听。

当然在讲述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故事的真实性,不能歪曲历史。

如此学生既了解了历史,又学习了成语,一举两得。

我发现,在历史教学中巧妙运用顺口溜和典故成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既能提高学习成绩,又能提高对该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索历史探索世界。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首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把学生的积极性放在课堂首位,让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是有趣的、快乐的、简单的,久而久之,他们会自觉投入课堂,爱上历史,学好历史。

相关参考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而思维能力是诸多能力的核心,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此,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案

如何设计历史学科的教学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设计评选活动总结为发挥历史“教学案”导学的作用,提高历史教师备课的质量,调动历史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网络教研活动,总结前一段“教学案设计”教研活动,明确下一步教研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语法和词汇教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语法则是最难的部分。教师应该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及时地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探索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方法,在学生记忆单词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与传

初中立定跳远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本单元教学设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将运动实践的情境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

怎样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

历史人物 为什么唐代的教数学的老师官品最低

  唐朝为了在全国选拔数学人才,在科举考试中首创明算科,考试只考数学一科。只要考试「得中」,便可直接授予官职。这一举措对数学教学推动极大,大大调动了人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显庆元年(656)唐朝在国子监

中学历史原地

1.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的网站成长后来随着对历史教师个人网站的进一步了解,我把网站发展的目标锁定在视频库和历史flash资源库的建设上,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种素材能给历史多媒体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容易调动学生

春秋战国 第2节 政策调动了积极性

  秦襄公位列诸侯,周平王把岐山以西的土地都赏赐给了他。但这个赏赐是个空头支票,因为当时这一带的土地已经被犬戎给夺去了,这块当年姬家的龙兴之地成了犬戎游牧民族的牧场。>>  周平王明知道自己已经没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