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14节 残暴嘴脸
Posted 白鹤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14节 残暴嘴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14节 残暴嘴脸
> 吴王阖闾有个女儿叫胜玉,吴王特别溺爱她,惯过了头也就惯出个性来了。有一天吴王用餐,厨子上了一道菜:蒸鱼。吴王吃了一半,把另一半让人去 送给女儿。在古代,有身份的人拿自己的食物赏赐给别人那是一种关爱的表示,胜玉不但不领情,火了。火了可不是发了顿脾气就拉倒了,而是说了一句:父王用剩 鱼来羞辱我,我不想活了!说完动了真的,自杀了。惯子如杀子啊!古来如此。> > 吴王很悲伤,厚葬在西闾(lǘ)门外。平地取土堆坟,挖成 了现在仍存的女坟湖。又凿石为椁,用金鼎、玉器、银尊、珠宝陪葬,国库几乎用去了一半。又用“磐郢”这把名剑陪葬。这还不算,让艺人舞白鹤吸引民众,老百 姓近万人围观白鹤跳舞,又有意地把围观的百姓引入了墓葬的隧道口,隧道口内设有机关,等人进去了,一启动机关关闭了隧道大门,外面立刻用土封门,被骗殉葬 的有万人之多。阖闾却说:我的女儿有万人陪葬,也不会寂寞了!至今吴地的遗风,丧亭上都制有白鹤。> > 一个如此视杀伐为儿戏的暴君,可以为了君位杀自己的族弟,可以为稳定自己的君位追杀族弟刺杀族侄,可以为了女儿以万人殉葬,真是自私残暴至极。> > 与“五霸”沾边的诸侯国国君,姬光是最残暴的。但他居然能以一个弱吴雄霸天下,其根本原因:是他启用并放手使用了孙武、伍子胥这样的政治、军事精英。> > 吴王此举,带来的第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名剑易主。> > 楚昭王睡在宫中,一觉醒来,看到枕边有寒光,细一看,光是从一把剑上发出来的。到了天明,召见品剑的名师风胡子来相剑。风胡子看了剑大吃一惊,问昭王:这剑是怎么得到的?> > 昭王说:我和平时一样睡觉,一觉醒来,它就在我的枕旁。风胡子对楚昭王说:这把剑名叫“湛卢”,是吴国著名的铸剑师欧冶子铸造的。当年越王铸了五口名 剑,吴王寿梦听说了,就向越王索要。越王献了三把给吴王寿梦。就是“鱼肠”、“磐郢”、“湛卢”这三把剑。到了吴王阖闾手里,“鱼肠”剑刺杀了吴王僚, “磐郢”剑陪葬了胜玉,“湛卢”剑他自己带在身边。我听说此剑是用五金之黄,太阳之精铸成,出则有神,佩之则威,但君王如果做出逆天道坏人伦的事,这剑就 会自己消失。此剑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会昌盛,因为它只找有道之君。现在吴王弑王自立,又坑杀万人为女儿殉葬,吴国民心愤怨,所以“湛卢”剑抛弃了无道 之君而来为有道之君助威。> > 楚昭王十分的喜悦,每天佩戴在身边视为至宝,并把这事诏告天下,认为这是上天为楚国降下的祥瑞。> > 阖闾失了剑,让人到处找,有人告诉他,“湛卢”剑到了楚昭王手里。阖闾愤怒地说:这一定是楚王贿赂了我的左右侍臣盗了剑送给了他。就凭着这个臆断杀了左 右侍从数十人。又派孙武、伍员、伯率吴军伐楚。感到力量不足就派使者去越国请他们出兵相助,可是越王允常和楚国关系较好,不肯出兵相助。孙武带兵攻取了 楚国的两座城邑。因为兵力不足,也只好撤军回国。> > 阖闾对越国不出兵伐楚很不高兴,又研究要伐越。孙武劝谏说:今年的岁星在越的方向,恐怕对出师不利。> > 阖闾不听,坚持出师伐越,在李(今浙江省桐乡市东北)大败越军,劫掠了一番撤了回来。虽然仗是打胜了,但孙武对伍员说:四十年以后,越会强大,吴会被越所灭。> > 伍员牢记了这句话,这一年是公元前510年(越灭吴是公元前473年)。> > 第二年,楚国由令尹子常率领水军伐吴,想要报潜、六之战的仇,阖闾派孙武、伍员率兵迎战,在巢地大败楚军。并俘虏了楚国的大将熊繁。> > 阖闾说:没有打入郢都,虽然打败了楚军,不能算有功绩。> > 伍员回答说:我每时每刻都在想打入郢都,但楚国是现在最强大的国家,不可以轻敌冒进。子常(囊瓦的字)虽然不得人心,但诸侯还没有恨他。听说这个人特别愿意索要财物,诸侯如果因为这与楚的关系破裂,我们就有机可乘了。相关参考
再说孔子和老子见了一面受益颇多,在51岁那年,也就是公元前500年,得知老子隐居在沛地,就又带着弟子前来拜访老子。>> 两位圣贤见了面,老子问孔子:我们一别二十几年,听说你广收门徒已成就了北方圣
秦国和其他诸侯国一样,也经历了封建奴隶主制度向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转换期,也体现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强大和旧制度的没落,当时的通病是君弱臣强,但由于后来出现了秦孝公,利用商鞅变法强力完成了制度转换,所以
楚军大胜,奏凯而还。庄王论功行赏。为嘉奖伍参的良谋,晋为大夫。伍氏从此进入了楚国的贵族阶层。后来这个家族出了几代能人,伍举、伍奢,大名鼎鼎的伍子胥都是伍参的后人。>> 令尹孙叔敖觉得很没面子,自
信陵君就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安王的同父异母弟弟。昭王死后,安王继位,封公子无忌为信陵君。>> 信陵君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他集良好的德行、性情和优秀的军事智慧于一身,是本书
鲁成公继位时只有十三岁,本来公室制约力就弱,君主年龄再小,大权就更加旁落。国内的事无论大小实际都由季孙行父决断。>> 季孙行父召集众大臣聚于朝堂,对大臣们说:现在我们鲁国君幼国弱,治世必须律法分
秦赵的渑池之会,让赵国喘了一口气,赵国借机以蔺相如为大将,率兵讨伐齐国,大败齐军,一直打到平邑(今山西省大同县东)。取得了对齐战争的小胜。>> 但转过年的公元前270年,也就是渑池之会的十年之后
郑昭公复位时正值卫侯姬朔刚刚继位,听说郑厉公跑了,郑国来接在卫做政治避难的姬忽复位,当然十分高兴,抓住这个与郑亲和的机会急忙发兵送姬忽回国。>> 祭仲见了姬忽先请罪,说当时怎么怎么回事,一时保护
秦王嬴政到了成年,长得英伟俊岸,身高八尺五寸,气质高贵,聪明非凡,志气豪迈,每事有独到见解,悟事深远,但性情多疑而且手段有些残暴。过去是赵后操权,吕不韦专政,现在凡事都尽量自作主张,善于倾听他人意
晋灵公姬夷皋出场了。这是一个无能又贪玩的主。他的开局就不寻常。>> 襄公去世的第二天,群臣就要扶太子即位。>> 赵盾有他独到的想法,他对大臣们说:国家多事之际,又有秦、翟的仇视,不应该扶立幼主
> 晋惠公继位以来,连年农业收成不好,到第五年,又是大减产,国库无粮,民间绝食,没办法了,尽管赖过账,但秦晋毕竟是婚姻之国,伸手向秦求借,秦国经过一番辩论,穆公不究旧恶,“运粟数万斛于滑水”(当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