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14节 赵奢救阙舆
Posted 渑池
篇首语:如果不能改变结果,那就完善过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14节 赵奢救阙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14节 赵奢救阙舆
秦赵的渑池之会,让赵国喘了一口气,赵国借机以蔺相如为大将,率兵讨伐齐国,大败齐军,一直打到平邑(今山西省大同县东)。取得了对齐战争的小胜。> > 但转过年的公元前270年,也就是渑池之会的十年之后,秦国发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的阙舆(今山西省和顺县)> > 派谁去救阙舆,平原君向赵王推荐了赵奢。赵王对赵奢不熟悉,就问平原君推荐赵奢为将的理由。> > 平原君说:赵奢是田部负责税收的官吏,我的家里出现了欠税,赵奢坚持按章办事,为了这事还和我有过一次争论,所以我对他印象特别深。当时我的家臣抗税, 他一次就杀了九个人,我得知这事十分地气忿,就把他找来训斥他,哪知道他先给我讲了一番道理。他说:国家治国的依据是什么?法。像你这样的贵族不守法的后 果是什么?国弱。国家贫弱了,别的诸侯就会来欺负你,甚至灭掉你。那时受害最大的是谁?是你这样有权势的贵族。如果国不能保,还有你们这些贵族的家吗?以 您的地位之尊,如果带头守法,带头缴税,你的家收入是少了,但国富了兵强了,家不就更兴了吗?况且您一带头,别人还敢不奉法吗?大家都按章纳税,我们才能 兵强国富,这不是好事吗?这一番话说的我心服口服。说明这人忠于职守,能依法施为,带兵也一定会是个良将。> > 赵王单独召见了赵奢,问他有没有救阙舆的勇气和办法。赵奢回答说:去阙舆这条路又窄又险,就好像两只老鼠搏斗在巢穴中,狭路相逢勇者胜。> > 赵王任命赵奢为大将,让他带兵五万去救阙舆。> > 赵奢带兵出了国都邯郸,离开东门三十里就扎下了大营,这还不算,又传出军令:“有言及军务者斩!”,每天关闭营门,让军士睡觉休息,军营里一片寂静,根本就没有个打仗的样子。> > 秦军就驻扎在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市西南)的西方,兵居要道准备围点打援迎击赵军。为壮军威,他们击鼓喧哗,部署列阵,喊杀声几乎使武安城内的屋瓦都能震 落下来。有一名中侯(主管侦察谍报的官吏)建议赶快营救武安,赵奢以违反军令处死了他。就这样赵军在这里白天筑垒,晚上睡觉,一驻就是二十八天。> > 秦军派间谍来刺探赵军的军情,赵奢明知是间谍却假装不知道,让人给他吃喝,迷惑他,故意让他给秦军送情报。秦军统兵大将胡伤得到的报告是:赵的救兵离开国都三十里就筑垒扎营,停止不前,他高兴地说:看样子阙舆不再属于赵国了。> > 秦的间谍把情报送出去以后,赵奢马上斩了间谍,命令全军轻装前进,必须在一天一夜赶到阙舆。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敌人最麻痹的情况下快速通过邯郸,到 阙舆间那段又长又窄又险的狭路,防止秦军设伏或在山口设阻。赵奢亲自挑选善射惯战的骑兵一万人为前锋突然近敌。前锋到了阙舆在离城十五里处设营筑垒。> > 胡伤一看援兵突然到了,留一半兵围城,另一半来迎击援军。赵军的营里有个士兵叫许历,虽然地位低但很有战术意识,想见赵奢提个建议却因地位低下不好见, 就在木板上写了“请谏”两个字跪在营门。赵奢让人把他请来,并先废了禁谏的军令,问他有什么要说的。许历说:秦军没想到赵的救兵会突然而来,此时秦军士气 正盛,列阵对敌交兵处一定要兵力雄厚,让敌人冲不开,否则必败。> > 赵奢从谏如流,说“好!”就传令列阵。> > 许历又建议说:《兵法》中说:“得地利者胜”。阙舆周围的地势惟北山最高,现在秦军还没有派兵据守,站在那里有居高临下、临高观敌之利,将军应该马上派兵占领这个制高点,并在山上以红旗指示方向,便于赵军主力集中力量歼敌。> > 赵奢又接受了这个建议,就派许历带领一万赵军占据北山岭上,凡是秦军行动,尽在眼底。又在山上竖起一面大红旗,秦兵往东,旗向东指,秦兵往西,旗向西指,赵奢就在山下调动部队,始终保持以赵军的整体对秦军分兵的某个部分,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 > 胡伤意识到了北山制高点的重要性,派兵来夺。但占山和夺山那就完全是两回事了。山势陡峭崎岖,兵力展不开,上来几个胆大的,被赵军一阵石头砸下去非死即 伤,根本攻不上去。胡伤急的暴跳如雷,但无济于事。刚组织分路上山进击,忽然鼓声大震,赵奢领大军杀到,胡伤只好分兵拒敌。赵奢则把赵军的一万弓箭手分为 两队,每队五千人,对着秦军一顿乱射,许历带领山上赵军又乘势向下冲杀,前后夹击,赵军又占尽地利,杀的秦军血流盈野,大败而逃。胡伤被乱兵挤落车下差点 丢了性命。好不容易被亲兵卫队救了起来,只能随败兵奔逃。赵奢指挥赵军追杀五十里,秦军立不住脚,组织不起来有效反击,只能败退回国。> > 赵奢解了阙舆之围,从此名声大震,和廉颇、李牧一样成了赵国的名将。对赵来说,取得一次对秦战争的胜利太不容易了。赵奢回国后,赵王给了赵奢一个封号:马服君。> > 赵奢又向赵王推荐了许历,赵王任命许历为国尉(地位仅次于将军的武官)。> >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丹继位,他就是赵孝成王。相关参考
> 吴王阖闾有个女儿叫胜玉,吴王特别溺爱她,惯过了头也就惯出个性来了。有一天吴王用餐,厨子上了一道菜:蒸鱼。吴王吃了一半,把另一半让人去送给女儿。在古代,有身份的人拿自己的食物赏赐给别人那是一种关爱
再说孔子和老子见了一面受益颇多,在51岁那年,也就是公元前500年,得知老子隐居在沛地,就又带着弟子前来拜访老子。>> 两位圣贤见了面,老子问孔子:我们一别二十几年,听说你广收门徒已成就了北方圣
秦国和其他诸侯国一样,也经历了封建奴隶主制度向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转换期,也体现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强大和旧制度的没落,当时的通病是君弱臣强,但由于后来出现了秦孝公,利用商鞅变法强力完成了制度转换,所以
楚军大胜,奏凯而还。庄王论功行赏。为嘉奖伍参的良谋,晋为大夫。伍氏从此进入了楚国的贵族阶层。后来这个家族出了几代能人,伍举、伍奢,大名鼎鼎的伍子胥都是伍参的后人。>> 令尹孙叔敖觉得很没面子,自
信陵君就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安王的同父异母弟弟。昭王死后,安王继位,封公子无忌为信陵君。>> 信陵君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他集良好的德行、性情和优秀的军事智慧于一身,是本书
鲁成公继位时只有十三岁,本来公室制约力就弱,君主年龄再小,大权就更加旁落。国内的事无论大小实际都由季孙行父决断。>> 季孙行父召集众大臣聚于朝堂,对大臣们说:现在我们鲁国君幼国弱,治世必须律法分
郑昭公复位时正值卫侯姬朔刚刚继位,听说郑厉公跑了,郑国来接在卫做政治避难的姬忽复位,当然十分高兴,抓住这个与郑亲和的机会急忙发兵送姬忽回国。>> 祭仲见了姬忽先请罪,说当时怎么怎么回事,一时保护
赵奢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一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一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是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八将中的第一将领。初任赵国部史,旋主治国x。后任将军,精于用兵。赵惠文王二
马援生平介绍马援(前14—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陜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功勋卓著,被赵惠
赵奢(生卒不详),战国后期赵国名将。>> 赵奢初做赵国的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收租税时,执法无私。平原君家不肯交纳,赵奢依法处置,杀平原君家主事者九人。平原君发怒,要杀赵奢,赵奢趁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