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16节 两“蛇”之争

Posted 春秋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16节 两“蛇”之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16节 两“蛇”之争

  姬仪继了君位,任命祭仲为上大夫,叔詹为中大夫,原繁为下大夫,国事交给了祭仲,派使者出使齐国、陈国,稳定双边关系,营造立国环境。厉公在栎地知道新君已立,也没再折腾,郑国算是暂时稳定下来了。> >   公元前686年,祭仲去世。这个郑国当时的第一智者一去世,失去了核心的郑国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混乱。> >   祭仲确实是聪明人,但从其所做所为看得出仍是临机处变的“小聪明”,所以郑国是离了旧乱生新乱,没能改变乱的格局。郑国缺乏的是管仲、范雎那样的大智慧。> >   所以一时强势的郑,随着郑庄公的离世由强入乱,随着祭仲的去世,由乱入衰。虽然后来也出过叔詹、子产这样的贤相,但君弱国弊,处于大国夹缝中战事连连,一直没能使郑国强大起来。> >   姬仪史称郑子,因为没得到谥号,所以他和姬一样,坐过君位却有其实无其名,有的书中称他为姬婴,我们这里按《史记》的记载叫他姬仪。> >   这时姬仪已经在位十三年,厉公在枥地就谋划了十三年,因为有祭仲支撑着,厉公也不敢枉动,祭仲一死,历公的复国活动又掀起高潮。两年后他借助着齐国称霸这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终于复了国。> >   齐桓公这时已经在事实上成了霸主。霸主就得打败敌手,当时齐的最大敌手是楚国,但齐要和楚争必须经过郑,就必须先解决郑的问题。管仲和宁戚给他出主意,扶持厉公复国,厉公就一定会亲齐,成为齐制服楚国的跳板。> >   桓公派齐将宾须无带二百辆战车前去扶厉公归郑复国,这可把郑厉公高兴坏了。这时他派去国都侦察的密探回来报告,说郑国发生了一件奇事,什么事呢?> >    郑国都城的南门,门内有一条大蛇,长八尺,青头黄尾;门外又有一条蛇,长一丈多,红头绿尾,在门阙中搏斗了三天三夜也分不出胜负。城内居民都来看热闹, 人山人海就是没人敢近前。打到第十七天,门外的大蛇咬死了门内的蛇。外面这条蛇进了城不说,又进了郑国国君的太庙,再就没出来。> >   齐国 大将宾须无站起身向郑伯称贺说:祝贺你!你的君位已经由上天确定。郑厉公就问:你怎么知道?宾须无说:这场蛇的搏斗是上天安排的两君相搏的预演。外蛇就是 你,内蛇就是姬仪,因为你是兄他是弟,所以蛇身外面的长城内的短。到第十七天外蛇才咬死内蛇入城,是你从出逃到今年正好十七年。内蛇因伤而死,这是姬仪失 位的预兆,外蛇进了太庙,是预兆你将主持宗庙社稷。这不是天意吗?所以我们的复国之举是顺天应人。> >   郑厉公听了深施一礼说:如果真的能像你说的那样,齐国的复国之功我将终生不忘。> >   宾须无和郑伯商定:夜袭大陵。> >   郑伯领兵突袭,守将甫瑕还真是常备不懈,反应很快,带兵出城御敌,没想到宾须无带兵从背后包抄先攻进了大陵城,甫瑕两面受敌知道必败无异,就下车投降。郑伯复国的梦这么多年就被甫瑕挡在这里,现在抓了人,恨的高声喝喊:给我斩了他!> >   甫瑕也大声喊道:君侯你如果不想复国,就杀了我!> >   郑伯听他这么说又让人把他推了回来,问他为什么这么说。甫瑕说:主公若能饶我,我就可以杀了姬仪迎你入城。> >   郑伯说:你有什么本事能杀了姬仪?不过是想蒙骗我放你回郑罢了。> >   甫瑕说:现在郑的大权都由叔詹掌握,我和叔詹是好友,主公若能赦我,我偷偷潜入国都说服叔詹,一定把姬仪的头献到您的面前。> >   郑伯故意施加压力,指着甫瑕大骂:你这个奸诈的老贼想诳我上当,我一旦放你归郑,你和叔詹一起带兵抗拒怎么办,你以为我能信吗?> >   宾须无说:这个好办,我们可以把他的家人留在大陵,他如果使诈就杀他全家。> >   甫瑕边叩头边说:如果我使诈,主公可以杀了我全家。厉公又让甫瑕发了誓。郑伯这才放他回都城。> >    甫瑕回了都城,连夜去见叔詹。叔詹一看甫瑕大吃一惊,问他:你在守卫大陵,怎么到了这里,事先又不通报。甫瑕说:齐桓公要扶姬突归位复国,让大将宾须无 统兵偷袭已经占领了大陵,现在大陵失守,我是逃回来的,齐军会马上就到。事情紧急,如果我们杀了姬仪开城投降,即可保家小又可保富贵,百姓也免遭生灵涂 炭。这是郑国转祸为福之举,现在做还来得及,晚了后悔都来不及了。> >   叔詹半天没说话。沉思了好久才说:我当年想迎回旧君的想法被祭仲否决了。现在祭仲已经死了,这是天助旧君啊!违背天意必有祸,但怎么才能把事做成我们又没危险呢?> >   甫瑕出主意说:可以通知姬突在栎城马上进兵,你出城假装带兵迎战,姬仪必然登城观战,我在城上随机应变,我一得手,你就在城下迎厉公入城,大事可成。> >    叔詹马上派人送信给姬突,让他进兵。自己带着甫瑕来到朝堂报告大陵失守的经过,姬仪听了大吃一惊。说:为今之计,只有花重金买楚军相救,等楚军一到,我 们内外夹击,可以战胜齐兵。君臣在这各怀心腹事的商量怎么办,基本确定了买楚救郑抗齐的自救思路。但叔詹已经有了外心,就不可能真心抗齐,故意拖了两天, 齐军和厉公的兵马就到了城下。叔詹装出很忠君的样子说:我领兵出城拒敌,甫瑕保主公城上观战。姬仪信以为真,就登了城。> >   叔詹带兵出城只打了几个回合,宾须无就全线出击,叔詹带头败逃,甫瑕就在城头大喊:郑军败了!姬仪平时就胆小,听到这一喊转身就想下城逃跑。被甫瑕从背后一剑毙命,死在了城上。之后甫瑕又带人入宫杀了姬仪的两个儿子,以此向新主子表示忠心。> >   叔詹则陪厉公入了城,到朝堂召集群臣,算是光荣复位。结束了姬仪的十五年统治。郑国人比较拥护厉公,所以厉公复位几乎没有什么政治动荡就完成了。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16节 商鞅变法

  商鞅,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列国“十大名相”的第三人,以其血腥但富有成效的改革,既留下了美名,又留下了骂名。他和秦孝公这个难得的明君一起变法图强,成为对中国封建社会建设和延续最有贡献的人之一。>>  

春秋战国 第16节 介子推

  介子推属于“水至清则无鱼”那一类的,有点过于清高。过黄河时狐偃劝文公不要喜新厌旧,他就认为狐偃有表功争功之嫌,很鄙视这种做法,所以回晋后耻于和狐偃等人为伍,随班朝贺一次后就告病在家,甘于清贫,自己

春秋战国 第16节 兵伐强楚

  大军出发,孙武突然命令军士弃船上岸,把战船都留在淮河的一个水湾里。伍员问他为什么不用船,孙武说:船行逆水太慢,就会让楚军有充裕的准备时间,这么做可以提高进兵速度,楚军一定会按我们坐船做打算,他想不

春秋战国 第16节 道法归一

  老子在西行若干年后年龄太大了,就又回到了原来的隐居地,在一百六十多岁的时候无疾仙游(按时间推算这时已是宋昭公末年)。邻里和弟子都来吊唁,大家都为失去了这样一位思想大师、悟道楷模而悲痛。>>  这时

春秋战国 第16节 求仕路多艰

  孔子有圣人的圣德,好学不倦,孜孜以求。但官运并不大好。>>  孔子母亲去世后,他听说季氏举行宴会招待名士,他着孝装去赴宴,被阳虎挡在了外面,理由是:你不是名士。>>  孔子家境贫寒而且社会地位不高

春秋战国 第16节 屈巫的阴谋

  楚共王熊审,庄王的儿子,继位时年龄十岁。>>  说到共王这段历史,开篇就又要涉及到夏姬。>>  夏姬自从奉庄王之命嫁给了连尹襄老,襄老不到一年就奉命去(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地驻防去了。可这夏姬是个闲

春秋战国 第16节 屈巫的阴谋

  楚共王熊审,庄王的儿子,继位时年龄十岁。>>  说到共王这段历史,开篇就又要涉及到夏姬。>>  夏姬自从奉庄王之命嫁给了连尹襄老,襄老不到一年就奉命去(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地驻防去了。可这夏姬是个闲

春秋战国 第16节 帮弱救乱扶亡

  这一天齐桓公和管仲正在商量国家大计,有近臣来报:燕国被山戎(也叫北戎,分布在今河北省北部)侵犯,派人前来求救。>>  管仲说:主公要伐楚,必须先平定北戎,戎患平息才好专心解决南方问题,避免北戎在后

春秋战国 第13节 失人失地

  魏安王继承父业,进行着疲惫而无奈的艰难统治。>>  安王的威胁主要还是来自秦国。>>  上任的第二年就被秦国派武安君白起夺去两座城池。>>  转年秦的相国穰侯发兵攻打魏国,韩国派暴鸢率兵来援,被秦

春秋战国 第55节 卿重君轻

  定公在位期间,晋楚两国都已经无力称雄,不争了,矛盾就少了。两国经常友好往来。楚国大夫王孙熊圉来晋国访问,晋定公宴请由赵简子赵鞅坐陪。>>  赵简子身佩响玉来到就想向熊圉显富。问熊圉:楚国也有把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