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

Posted 国家

篇首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从成立之日起,就奉行着积极的独立自主的国际政策,坚决维护它在民族解放斗争中获得的独立地位,捍卫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争得的走自己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权利。这一贯穿着铁托思想的、具有深刻原则性的外交政策,今天仍然是南斯拉夫政府的既定方针。由于南斯拉夫外交政策是建立在完全尊重独立、主权、平等、领土完整、不干涉和不结盟的原则基础之上的,因此它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建立和平共处的关系,发展平等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信任,主张一切国家都有权参与解决国际问题。南斯拉夫政府多次表示坚决支持所有为自己的民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和干涉内部事务、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国际问题而斗争的民族和民族解放运动,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行径,努力为形成新的、更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不懈的斗争。由于国际政治关系和世界经济关系中的不合理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特别是大国、国家集团之间对峙局面仍未结束,南斯拉夫认为只有奉行上述的外交原则,才符合本国工人阶级和各族劳动人民的根本愿望和切身利益,才能使国家独立和自治社会主义的发展获得有力保证;而南斯拉夫政治共同体的联邦性质,社会主义自治的社会制度和对外关系中奉行的不结盟原则,又是南斯拉夫现行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他们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强本国内部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建设,巩固和完善自治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南斯拉夫工人阶级和各族劳动人民来说,必须把为加速本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进行的斗争同世界上所有致力于人类社会进步、民族独立和工人阶级解放的健康力量所进行的斗争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国际义务。所以,南共联盟积极指导南斯拉夫政府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外交政策,为它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出发点,这就是: “维护主权和独立,维护自由和自主的内部发展,保卫领土完整,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平、安全、平等的国际合作、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的。” (《南共联盟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集》,1984年中文版,第199页。) 正是从实现这一基本目的出发,在1982年6月召开的南共联盟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为南斯拉夫外交活动进一步制定了基本方针和目标; 始终不渝地尊重联合国宪章、赫尔辛基会议的最后文件以及不结盟运动文件,继续为争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新的更加公正的国际关系而斗争; 在尊重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平等以及相互尊重、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和促进同所有国家的关系,在社会一切主体的参与下使南斯拉夫经济进一步向世界开放,在相互尊重民族权利的前提下积极为发展睦邻关系与合作而开展活动,在严格贯彻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和宗旨的同时,积极加强这一独立的非集团的国际力量的作用和影响,更好地开展同不结盟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使他们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和本国的自然资源,能够平等地参加国际经济组织; 加强联合国的作用,把它看作解决世界和平、安全、发展、裁军等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的场所,争取解决国际关系中的一切有争议的问题,促进联合国工作以及其他专门组织机构的民主化进程; 积极支持任何关于停止或限制军备竞赛和进行裁军的倡议,大力促进确定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为争取在国际监督下实行普遍的和彻底的裁军而斗争的战略,通过在民主和非集团的基础上普遍发展正常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新途径来消除缓和的危机; 重视在联合国开始进行的关于发展问题的全球性谈判,努力消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鸿沟,继续为根本改变现存的国际经济关系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斗争; 支持每一个独立和自由的社会发展权利受到威胁的国家,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干涉内政,特别是军事干涉和其他侵略行径,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逐渐地根绝战争和危机的策源地,并为反对一切形式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种族主义以及所有的外来统治而斗争到底。根据上述基本目标和方针,南斯拉夫在对外关系方面,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性的立场和政策。所谓 “一致性”,是指南斯拉夫在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活动中,愿意和具有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一切国家,在平等、互利、自主和彼此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各个方面的合作关系; 所谓 “有区别性”,是指南斯拉夫针对不同国家集团在国际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所采取的不同政策,他们则相应地坚持不同的立场,运用不同的政策。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为南斯拉夫对两个超级大国、对西欧地区、对发展中国家、对相邻各国、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不同的立场和政策,使自己在现实国际斗争中取得了主动权,大大地加强了自己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从而使自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突出作用。

相关参考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自治规范

南斯拉夫·自治规范一定的自治主体独立地、不依国家意志为转移而通过的规范。制定自治规范的主体通常用这些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自治规范通常是由国家授权各种社会组织,按照法律意志、以自治的原则制定出的。自治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制定南共联盟第十次代表大会的立场和决定的行动纲领》

南斯拉夫·《制定南共联盟第十次代表大会的立场和决定的行动纲领》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于1974年6月公布的制定和确认自治思想新因素的基本文件,简称《行动纲领》,60年代末,当南斯拉夫消除国家垄断的进程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社会科学研究体制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社会科学研究体制随着南斯拉夫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科学研究体制也实行了改革。现在,南斯拉夫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都是独立的自治组织,联邦国家除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原则和职能外,基本上不再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干部制度的基本原则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干部制度的基本原则在干部制度和使用干部政策上所运用、采取的最一般的指导思想。它贯串在南斯拉夫党和国家在干部政策的制定、干部人选产生、转换、任期、领导职位变化和实行集体领导方法,以及干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干部的集体领导制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干部的集体领导制南斯拉夫干部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集体领导原则在南斯拉夫具有深刻的根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南共联盟一直靠它寻找和创造了发展革命的最好办法和形式。70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1941年4-5月克罗地亚独立国成立

1941年4-5月克罗地亚独立国成立轴心国占领南斯拉夫以后,任意宰割和瓜分南斯拉夫的版图。为了欺骗国际舆论,成立了所谓的克罗地亚独立国。这是德国外长特使埃德蒙德·魏岭马耶尔一手组织的。他早在4月6日之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1990年,南斯拉夫实行多党制后南共联盟丧失了领导地位。民族主义政党通过选举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上台,建立起非共产党政权。新政权立即修改宪法,抛弃社会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的最高执行机构。中央委员会讨论并保证坚定不渝地实现南共联盟代表大会所确定的政治方针、立场、决定和决议。为此,中央委员会要研究和确定南共联盟的日常政策,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团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执行机构。主席团在履行自己的政治执行职能时,应根据代表大会确定的政策和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的立场、决定和决议开展活动。主席团安排贯彻南共联盟中央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社会自卫

南斯拉夫·社会自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社会的一种职能的体现形式,国内安全与防卫的基础。它是在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原则为前提,进行全面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条件下,1973年根据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