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苏共二大党纲
Posted 纲领
篇首语: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苏共二大党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苏共二大党纲
苏联·苏共二大党纲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共前称)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当时它是国际工人运动中唯一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纲领,其中提出了用革命行动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纲领回答了俄国工人阶级、农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的所有根本问题,指明了推翻专制制度和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道路。这个革命纲领的诞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是经过列宁长期顽强的斗争而获得的。早在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时期,列宁就为制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而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895至1896年,列宁被关押在彼得堡监狱里写出了第一份 《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和说明》。在当时的恶劣环境中,没有可能将此纲领草案公布和提供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加以讨论。列宁在彼得堡监狱被关押14个月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3年。在流放期间,列宁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党的纲领草案。1899年末,列宁写出了 《我们党的纲领草案》,并想以发表自己意见的方式引导社会民主党人展开关于党纲的全面讨论,以便顺利实现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尽快制定出党纲的决议。1902年1月初,在列宁的建议和赞助下,普列汉诺夫起草了一份党纲草案,并将它分发给《火星报》兼《曙光》杂志编辑部的全体编委。列宁认为普列汉诺夫的纲领草案不能令人满意,于是决定自己重新起草一份党纲草案。这份党纲草案前面的理论部分是列宁一人写的,后面的实际部分是列宁与《火星报》编辑部另四个人一起写的,于2月初完成。列宁这份党纲草案吸取了普列汉诺夫党纲草案的合理部分,同时新写进了一些重要的原则性意见。普列汉诺夫不反对列宁草案的实际部分,但不同意其理论部分,因此他又很快起草了自己的第二个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草案,并提交 《火星报》编辑部进行讨论。列宁对这一稿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评,写了具有重要意义的 《对普列汉诺夫第二个纲领草案的意见》一文。列宁认为,它在某些方面还不如第一稿,因为还有无产阶级专政这一公式,第二个草案中却失掉了,因此这一稿仍然是不能接受的。这样在《火星报》编辑部就有两份党纲草案,一份是普列汉诺夫的,一份是列宁的。1902年4月1日至4日,在苏黎世召开的 《火星报》编辑部会议最后审议并通过了委员会的纲领草案。会议经过几天的反复讨论,结果列宁的思想获得了完全的胜利,连普列汉诺夫也接受了列宁的主张。一系列根本问题,如无产阶级领导权、无产阶级专政、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同盟军的农民问题和民族问题、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及其社会后果的马克思主义评价等等,都在最后定稿的党纲草案中得到反映。这样,经过列宁多年的努力,在他的坚持和引导下,终于制定出了一份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党纲草案。在1903年7至8月召开的二大上,讨论党纲问题时没有作党纲报告,而直接进入了讨论。党纲讨论中虽然围绕着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等原则问题发生了争论,但比较党章问题上的争论还是小多了。党纲的讨论占用了二大37次会议中的9次。讨论结果,二大通过了《火星报》提出的纲领,它是恩格斯逝世后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第一个把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基本的和主要的任务提出来的纲领。二大通过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由两部分组成: 最高纲领规定,党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实现这个目的的条件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最低纲领规定,党的当前任务是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二者是互相衔接的。在二大通过的第一个党纲的指引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关参考
苏联·苏共党纲新修订本由戈尔巴乔夫主持制定,经全党广泛讨论后,于1986年3月在苏共二十七大上通过。原党纲是苏共历史上的第三个党纲,由赫鲁晓夫主持制定,1961年在苏共二十二大上通过。1981年,苏共
苏联·苏共八大党纲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1903年二大党纲的主要任务——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级专政,也顺带地彻底实现了民主革命的所有要求,于是在党的面前就提出了进一步制
1961年10月17—31日苏共通过新党纲1961年10月17—31日,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通过了苏共第三个纲领,即“建设共产主义的纲领”。该纲领指出,社会主义在苏联已经取得完全的、彻
苏联·苏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党章赫鲁晓夫任期内通过了一部新的党章1961年二十二大党章和一个部修改党章的决议(1956年二十大上);勃列日涅夫任期内没有通过新的党章,只是在1966年苏共二十三大
苏联·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干部更新制度1961年在苏共二十二大正式确立。这一干部更新制度规定:每次例行选举,苏共中央委员及其主席团成员至少更换1/4;加盟共和国中央、边疆区委、州委的成员至少更换1/3;市
苏联·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1986年2月25日至3月6日在莫斯科举行。这是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戈尔巴乔夫和雷日科夫分别作了报告;通过了党纲
苏联·苏共斯大林时期党章斯大林的领袖地位在苏联共产党内确立以后直到他逝世,一共通过4部党章:一、1925年十四大党章。这是苏共党史上变化显著的一部党章。它有15章100条,一万余字,是迄今苏共党章中章
苏联·苏共列宁执政时期党章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世时通过了2部党章,即1919年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和1922年第十二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党章。苏共党章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通过,迄今在苏共历史上仅这么2次。这2
苏联·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苏共中央培训理论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员、科学研究机关和科学杂志工作者的高级研究机构。1946年8月2日建于莫斯科。该院在苏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世界经济
苏联·苏共中央书记处苏共中央的日常工作机构,主要职能是检查党的决议执行情况和选拔干部。最初建立于1905年。这年4月底至5月初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第三次代表大会,选出了由列宁等5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