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苏共斯大林时期党章

Posted 斯大林

篇首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苏共斯大林时期党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苏共斯大林时期党章

苏联·苏共斯大林时期党章

斯大林的领袖地位在苏联共产党内确立以后直到他逝世,一共通过4部党章: 一、1925年十四大党章。这是苏共党史上变化显著的一部党章。它有15章100条,一万余字,是迄今苏共党章中章服多、条目最多的一部。其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监察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组织、职权等作了更为详尽的规定。主要表现为: 1. 对监察委员会的成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规定中央监察委员会按党代表大会规定的名额,主要是从那些在党、苏维埃、经济部门以及具有必要的工作经验的工人和农民中选出。民族共和国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区域 (边疆区) 、省、专区的监察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主要是从党性最强的工人和农民中选出”。同时,更详尽地规定了被选者的党龄要求。2. 提高监察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举行联席全会时,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有表决权;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派3名主席团委员为代表、副代表3人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派5名主席团委员为代表和副代表5人参加中央织组局和中央书记处的会议、并有发言权; 监察委员会委员不得兼任中央委员会委员,不得兼任行政和经济部门的职位,地方监察委员会委员也不得有同类的兼职;在各级监察委员会成立党的纪检查委员会,以审理违反联共(布)党纲和党章的案件;在专区和县的党组织中建立监察委员全权代表制度。十四大党章有关加强监察委员会的内容,反映了列宁晚年改善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思想。二、1934年十七大党章。十七大党章同以前的党章相比,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说,都有许多重要的修改和补充。1. 首次在党章中表述党的性质,规定苏联共产党 (布) 是苏联无产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2. 对党员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 党员必须积极参加党内和国内的政治生活,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和决议,领会马列列主义基础,领会党的决议并向非党群众进行解释,模范遵守劳动纪律和国家纪律,不断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或业务能力; 要求预备党员“精通党纲党章”,并对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的手续规定了比过去更细致、更严格的要求; 规定定期清党,这是苏共党章史上唯一有此项内容的党章; 规定在基层建立联共 (布) 同情者小组,接收同情小组成员还须有相应的党组织作出决定,并有两名党员介绍,要求同情者小组成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党的机关一切决议。3. 对党的组织增加了一些新的规定: 首次规定中央和省一级的党委会的工作机构,并要求代表大会至少每3年召开一次; 首次对党的民主集中制作了解释,并要求党的代表大会 “提出苏维埃监察委员会的人选交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批准。” 4. 对党内民主和党的纪律补充了新的内容:在各组织内和全党内自由地讨论党的政策问题,是每个党员不可剥夺的权利; 关于党的政策问题在全苏范围内广泛辩论,必须在若干省一级或共和国一级的地方党组织认为有必要、中央委员会认为必须通过党内辩论来检查自己政策的正确性时才能进行; 强调全体党员和一切党组织的首要义务是保持党的统一,同派别和分裂活动作无情的斗争,严格遵守党和苏维埃的纪律。三、1939年十八大党章。这部党章对党员和党组织又作了许多新的规定。1. 对有关党员的条文作了修改和补充,首次明确规定了党员的权利,放宽了入党手续和党员资格的要求,取消了规定预备党员必须 “精通党纲党章”的内容,降低了省委、市委、区委和党的基层组织党的书记的党龄限制,以便创造必要的条件来提拔新的工作人员担任党的领导工作; 废除了大规模清党的规定,认为党可以采用普通方式把违反党纲、党章、党纪的人清除出自己的队伍。2. 对党的组织机构及其职权等方面作了补充: 规定监察委员会应当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出,并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工作; 规定在前后两次代表大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每年至少召集一次全国各地方组织代表会议,来讨论党的政策中的迫切问题; 取消原党章规定的各生产业务部,保留原来的农业部。十八大党章强调扩大和发扬党内民主,这与当时通过了苏联宪法、举行了苏联最高苏维埃选举的国内政治生活的状况密切相联的。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原则,首先要使执政党成为彻底民主的组织,十八大党章反映了这一要求。四、1952年十九大党章。党章第1条表述了党的性质,规定苏联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劳动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中思想一致的共产主义者所组成的自愿的战斗联盟,取消了原党章中 “先进的有组织的最高形式”的语句,强调了党的人民性的一面。这与苏共对当时苏联国内的阶级状况的下述分析有直接联系: 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剥削阶级已被消灭,人对人的剥削已不存在,苏维埃社会是由友好阶级组成的; 苏联人民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已经巩固了。2.对党员义务补充了许多新的内容,目的是 “为了更加提高党员在共产主一是对党员和预备党员进行政治教育,并督促他们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知识; 二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坚决同缺点作斗争的精神教育共产党员。4.对党的组织机构增加了一些新规定。取消了原党章中关于全苏党代表会议的条文,认为它“没有必要”,有关问题可以在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上讨论; 把政治局改组为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取消中央委员会组织局; 把党监察委员会改组为党中央委员会的党监察委员会,原来党章规定它对各级党组织、苏维埃机关和经济机关监察的任务取消了。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苏共民主革命时期党章

苏联·苏共民主革命时期党章十月革命前有5部党章,即1903年、1905年、1906年、1907年、1917年在党的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章。这5部党章以其关于党员资格和条件、党的组织原则、党组织的建设和批

苏联 苏联·苏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党章

苏联·苏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党章赫鲁晓夫任期内通过了一部新的党章1961年二十二大党章和一个部修改党章的决议(1956年二十大上);勃列日涅夫任期内没有通过新的党章,只是在1966年苏共二十三大

苏联 苏联·苏共二十七大党章

苏联·苏共二十七大党章1986年2月底至3月上旬,苏共召开了二十七大,大会通过了一部新党章。二十七大党章同上一部党章相比,在形式、体例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内容却适应新的要求作了许多重要的补充和修正。二

苏联 苏联·1988年7月4日苏共中央决定为斯大林时期受害者建立纪念碑

1988年7月4日苏共中央决定为斯大林时期受害者建立纪念碑1988年6月25日,约600名苏联人在苏联莫斯科市的狄纳莫体育馆前的广场集合,同时又有苏联30个城市大约3万人签署的一份致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

苏联 苏联·赫鲁晓夫时期苏共党内斗争

苏联·赫鲁晓夫时期苏共党内斗争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矛盾,已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许多干部和群众已经感到改革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提

苏联 苏联·1990年3月11日苏共中央三月全会及苏共党建思想的重大变化

1990年3月11日苏共中央三月全会及苏共党建思想的重大变化1990年3月11日—16日苏共中央召开全会,讨论修改宪法、修改党章和召开苏共二十八大等问题。戈尔巴乔夫在11日第一次会议上就苏共的地位、作

苏联 苏共二十大及其对个人崇拜的批判

苏共二十大及其对个人崇拜的批判1956年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这次大会确定的路线以及批判斯大林的错误,对苏联国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发生

苏联 苏联·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1953年3月5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约·维·斯大林(1879—1953)因患脑溢血逝世。同日,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表《

苏联 苏联·1987年11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出版

1987年11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出版1987年11月在苏联和美国分别用俄、英两种文字同时出版。由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所著。本书对斯大林三十年代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对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政策

世界历史 苏联肃反运动

苏联肃反运动  苏联国殇  苏联肃反运动亦称大清洗运动,是指在1934年至1939年间,苏联爆发的一场主要针对原苏共高级领导人的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一般认为其最终目的在于巩固斯大林的权威。由于个人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