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苏共党纲新修订本

Posted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苏共党纲新修订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苏共党纲新修订本

苏联·苏共党纲新修订本

由戈尔巴乔夫主持制定,经全党广泛讨论后,于1986年3月在苏共二十七大上通过。原党纲是苏共历史上的第三个党纲,由赫鲁晓夫主持制定,1961年在苏共二十二大上通过。1981年,苏共二十六大决定,鉴于党纲通过二十年来苏共 “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国际局势也 “发生了新的变化和进程”,因而要对党纲 “作必要的补充和修改”。在这以后的4年巾,苏共的三位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接连去世,修改党纲的指导思想也因之不断有所改变。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总书记后,提出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 “构想”,并以此为主线抓了党纲修订本草案的起草工作,强调修订本应 “更好地和更准确地”提出 “完善社会主义”和达到共产主义这一纲领性目标的 “途径”。修订本分为对时代的分析、苏共的总任务、对外政策和关于党的论述四个部分。从内容上讲,它对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根本性的修改,可以说是一部新的党纲。一、批判了以往在指导思想上的 “冒进倾向”,否定了 “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论点,重新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修订本继承了原党纲的基本政治理论体系和苏共二十二大以来历次党代会的观点,重申了苏共的最终目标和 “共产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和 “全民党”、“全民国家”等提法。但是,在党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方针和政策主张等方面,修订本却作了原则性修改,基调比过去现实,对内外形势的估计也较前清醒一些。修订本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 “完善社会主义”、“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确定为党的基本战略方针,并警告说 “任何冒进的企图,不考虑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成熟程度而实行共产主义原则的企图都注定要遭到失败”。至此,戈尔巴乔夫基本上完成了对自赫鲁晓夫以来苏共在指导思想上冒进倾向的清算。显而易见,从赫鲁晓夫的 “二十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到勃列日涅夫的 “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 ,直至目前的 “完善社会主义” ,这一变化反映了苏联领导人对苏联社会发展阶段性质认识的曲折过程,也表明戈尔巴乔夫对目前苏联现实的估计比较接近实际。修订本中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的重大修改,基本上符合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实践上可能会对今后苏联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二、经济问题是修订本突出的重点,与原党纲相比,完全是另起炉灶。修订本规定现阶段经济战略的核心是 “加速社会经济发展”,以期在今后15年内使国民收入和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一倍,劳动生产率提高1.3—1.5倍,实现整个经济潜力翻一番。具体措施是: 把加速科技进步作为实现经济集约化的主要战略杠杆放到首位; 改造社会生产结构,改善比例关系,调整投资政策; 完善生产关系、管理体制和经营方法。修订本特别强调,不断完善生产关系是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 “必要前提”,这与原党纲中一味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形成鲜明对比,为“根本改革”现行经济管理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应当指出,修订本把戈尔巴乔夫振兴经济的思想用纲领的形式肯定下来,表明苏联今后要集中全力把经济搞上去,苏联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调整和改革的时期。三、重视党的建设,从思想、作风和组织上为经济改革创造条件。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力整顿纪律和秩序,除结合调整领导班子撤换了一大批平庸无能的干部外,还打击了一批经济犯罪分子,把触犯刑律的人开除出党,绳之以法,并宣布要“坚决地纯洁党的队伍”。修订本中提出,要加强思想教育,“同一切因循守旧和保守主义作不妥协的斗争”; 分清党、国家和社会团体的职责,加强党在政治上的领导,以“根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恶习; 加强纪律,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提拔适应新时期要求的 “对新事物敏感、敢于承担责任的干部”。修订本历数党内各种不良作风,并提出一些较为具体的改进措施,这是原党纲中没有的,说明戈尔巴乔夫在决心实现经济上的“急剧转折”同时,也在着手抓思想、作风方面的“改造”。四、阐明苏联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为完善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迈进而保证良好的外部条件”,在外交战略方针不变的情况下,将改变过去那种咄咄逼人的僵硬作法,增添一些“和平”、“合作”的色彩。修订本对时代的提法与原党纲差别较大,去掉了诸如“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已经成熟到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之类的提法,增加了两个世界社会政治体系的“历史性竞赛”的内容,表示苏联“不愿同任何一个国家对立”,而希望“进行对话,通过谈判建设性地解决国际问题”。因此,不再点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名,而只点名谴责美国是“国际反动派的堡垒”,同时又主张与美国建立“正常、稳定的关系”; 同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表示愿意进一步发展“和平、睦邻与合作关系”,认为这一点“具有重大意义”。在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上,修订本采取较为现实的态度,在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牢固的统一和阶级团结”的同时,也承认“社会主义世界的多样化”,必须“完全遵守平等和互相尊重民族利益”。修订本不再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危险是修正主义”,删去了对南共的指名攻击,在要求遵守 “共同规律”的同时,承认各党有 “独立自主”地行动的权力。修订本还专门论述了同 “已解放了的国家”的关系问题,强调在侧重发展同 “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的国家的关系时,表示苏联只给予 “力所能及”的声援或帮助,并指出已解放了的国家主要应依靠 “自己的力量”,未象原党纲那样提 “全面”、“强大的”支援。从以上四个方面不难看出,修订本基本反映了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提出的一套方针、政策。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苏共二十二大党纲

苏联·苏共二十二大党纲这个党纲是在1961年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从第二个党纲通过到这时,已是经历了40多年。在这段时间内,苏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二个党纲确定的党在过渡时期的任务已经完成,

苏联 苏联·苏共二大党纲

苏联·苏共二大党纲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共前称)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当时它是国际工人运动中唯一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纲领,其中提出了用革命行动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纲

苏联 苏联·苏共八大党纲

苏联·苏共八大党纲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1903年二大党纲的主要任务——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级专政,也顺带地彻底实现了民主革命的所有要求,于是在党的面前就提出了进一步制

苏联 苏联·苏共二十七大党章

苏联·苏共二十七大党章1986年2月底至3月上旬,苏共召开了二十七大,大会通过了一部新党章。二十七大党章同上一部党章相比,在形式、体例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内容却适应新的要求作了许多重要的补充和修正。二

苏联 苏联·苏共中央1987年一月全会的干部政策

苏联·苏共中央1987年一月全会的干部政策1987年1月下旬,苏共中央召开了全体会议,中心议题是改革和干部政策问题。这次中央全会制定新的干部政策所遵循的方针是支持和选拔有主动精神、善于思考、有干劲的人

苏联 苏联·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

苏联·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1986年2月25日至3月6日在莫斯科举行。这是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戈尔巴乔夫和雷日科夫分别作了报告;通过了党纲

苏联 苏联·苏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党章

苏联·苏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党章赫鲁晓夫任期内通过了一部新的党章1961年二十二大党章和一个部修改党章的决议(1956年二十大上);勃列日涅夫任期内没有通过新的党章,只是在1966年苏共二十三大

苏联 苏联·1965年9月27日苏联推行“新经济体制”

1965年9月27日苏联推行“新经济体制”1965年9月27日—29日,苏共中央召开全会,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等3项决议,决定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新经济体制

苏联 苏联·苏共斯大林时期党章

苏联·苏共斯大林时期党章斯大林的领袖地位在苏联共产党内确立以后直到他逝世,一共通过4部党章:一、1925年十四大党章。这是苏共党史上变化显著的一部党章。它有15章100条,一万余字,是迄今苏共党章中章

苏联 苏联·雷日科夫

苏联·雷日科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29年9月28日出生,乌克兰人。1950年毕业于克拉马托尔新克机器制造学校,在工厂先后任车间值班工长、分车间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