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关于樋口一叶的评价如何
Posted 文学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关于樋口一叶的评价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关于樋口一叶的评价如何
在樋口一叶不足25年的短暂生涯中,具有文学生命力的代表作都是在她23岁至24岁时创作的,也就是在1894年12月到1896年1月的短短14个月的时间内,这不能不说是奇迹般的壮举。就是放下其他一切事务,把14个月的时间全部用于写作也是十分不易的事情。然而她根本不具备专心写作的条件和环境。
明治时代的女作家并非只有一叶一人。相反明治时代还出现过所谓“闺秀文学时代”的时期。从1889年到19世纪90年代,很多女作家的名字在文坛上热闹了一番。
明治二十年代初,以田边花圃、中岛湘烟、木村曙、若松贱子为开头,稍后是大冢楠绪子、田泽稻舟、北田薄水、小金井喜美子、濑沼夏叶等作家和翻译家辈出,出现了从数量上看仅次于平安王朝的女性文学时代。她们的共同点是出身于富裕家庭,接受过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或女子高等学校、教会女子学校等当时人们视为最时髦的高等教育,因而她们也是最时髦的女性。她们大多是对男女平等思想、女权主义等有些觉悟的女性们。
她们的作品,虽然多数是以在陋习和旧道德的矛盾纠葛中走向毁灭的恋爱悲剧为主题,但故事结构流于一般化,流露出伤感请调而缺乏写实功力,与现实矛盾对抗的思想很弱。她们虽然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留有名字,但她们的作品不具有长久的文学生命力。在众多的女作家中,能与优秀的男性作家匹敌的惟有樋口一叶一人。
一叶不同于明治“闺秀文学时代”的女作家们,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生活贫困,连职业也没有,即使在文坛成名后也未能摆脱贫困。这一切使她善于用冷静的目光正视自我,正视现实。通过观察社会和自己的人生,她终于发现,不论你的地位和处境如何,只要你是女人,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某钟束缚而不能自拔。樋口一叶在24年短暂的生涯中,一边与贫困进行斗争,一边从事写作。除了小说以外,还留下许多散文和4000首诗歌,以及自15岁开始精心写下的日记四十多卷。樋口一叶并不是天才,但是她和她的文学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真正的奇迹。
著作作家余华写道:我24岁时还读到日本女作家樋口一叶的中篇小说《青梅竹马》,至今为止还认为它是我读到的最美的爱情小说。她写的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的爱情,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非常美。当然我的作品是越写越不美了,离我的启蒙老师越来越远。日本作家的共同之处,就是这样一种基调,还有对细部的描述是那么细致入微,深入人心。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樋口一叶青梅竹马_樋口一叶的全部作品_樋口一叶十三夜
中文名:樋口一叶外文名:ひぐち いちようHiguchiIchiyo别名:樋口夏子国籍:日本民族:大和出生日期:1872年5月2日逝世日期:1896年11月23日毕业院校:青海学校小学代表作品:《青梅竹
樋口一叶的作品注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塑造,这在其代表作品《青梅竹马》中表现得格外明显。《青梅竹马》通过一群居住于东京妓院区的未成年的孩子,在即将步入成年的变化,展现日本十九世纪明治时代的社会场
胡雪岩简介关于胡雪岩的启示及评价 胡雪岩,晩清时期的一个“首富”,有人说,他同时也是一个“首善”。【一叶轩漫笔】说他“富可敌国,资产半天下”。汪康年的【庄谐选录】说他“富坍封君,为近今数十年所罕见”
1、行路难,却一直在走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
一叶知秋的历史典故 说到立秋就联想到「一叶知秋」的成语典故!这是中国古人在二千年前就洞察了以小明大、见微知著、以近论远的智慧,同时教了人掌握先机的良方。 从观察到个别的细微的迹象,据以推论到整体大
出处《欧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释义“障”,即蔽。比喻被眼前细小的事物所蒙蔽,而看不到事物的真实情况以及主流和本质。故事从前,楚国有个书呆子,家里很穷。一天;他正在看书,忽
叶向高一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今属福建)人。生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卒于天启七年(1627)。他母亲怀着他时,正值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为了躲避倭寇的残暴掳杀,人们四处亡命。叶向高的母亲,正是在
周新一叶觅真情——见微知着,顺利破案明朝初年,以公正执法着称于世的周新出任浙江按察使,负责全省的司法工作。有一天,他因为一桩少女失踪案而烦心,便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踱来踱去,思考着这桩案件。忽然,有一片
方志敏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绩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这是叶剑英1940年在重庆读方志敏狱中手书后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高度赞扬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英雄方志敏
历史人物 有关于汤芗铭的轶事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评价>对其在湖南的评价>毛泽东对汤在湖南的评价是:“汤在此三年,以之严刑峻法治,一洗以前鸱张暴戾之气,而镇静辑睦之。秩序整肃几复承平之旧。其治军也,严而有纪,虽袁氏厄之,而能暗计扩张,及于独立数在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