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有关于汤芗铭的轶事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有关于汤芗铭的轶事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有关于汤芗铭的轶事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评价>对其在湖南的评价>毛泽东对汤在湖南的评价是:“汤在此三年,以之严刑峻法治,一洗以前鸱张暴戾之气,而镇静辑睦之。秩序整肃几复承平之旧。其治军也,严而有纪,虽袁氏厄之,而能暗计扩张,及于独立数在万五千以外,用能内固省城,外御岳鄂,旁顾各县,而属之镇守使者不与焉,非甚明干能至是乎?张树勋为警察长,长沙一埠道不拾遗,鸡犬无惊,布政之饰冠于各省,询之武汉来者皆言不及湖南百一也。”>著有回忆录《辛亥海军起义的前前后后》,译著《菩提戒二十颂》、《三十唯识绎论》、《大威德金刚一尊略轨》、《咕噜咕勒佛母成就法》、《迁转心要》、《光蕴迁转法菩提正道菩萨戒论》等佛教译经。>>综合评价>毛泽东看问题非常独特。他对汤芗铭及其远祖的评论与众不同:>一、汤氏的祖先殷纣王,是历史上公认的暴君,还有一个成语叫“助纣为虐”。但毛泽东认为:殷纣王是一位爱国者,如果不是殷纣王发动对东夷的战争,中国的东南部领土就得不到统一。然而这场战争却导致了殷王朝的灭亡(周人乘殷都空虚偷袭成功)。>二、汤氏的祖先宋君微子启,是周代广为歌颂的一代贤君。周天子对微子启都很敬重,称其为宾,而不为臣。如果没有微子启的臣服,只有15万人口的周国军民,是绝难征服亿兆之国的大邑商朝。所以微子启对历史的贡献非常大,是他将分崩离析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然而毛泽东却认为微子启是卖国求荣者,当殷周对抗时,微子启投降了周武王(周武王伐殷的军队中有微人,当时微子启是微国君),而后又开城迎接周武王进都。>三、汤氏的祖先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继齐桓公之后多次主盟中原诸侯大会,两次盟会天下诸侯,连周天子都对他非常敬畏。毛泽东评论宋襄公是假仁假义的“笨猪”。>四、汤芗铭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如果没有汤芗铭的海军,武昌首义就有可能流产;没有汤芗铭,袁世凯的命运就有可能多维持一段时间。>>逸事>1904年冬,孙中山携朱和中赴德国柏林,访问中国留德学生。在宾步程的带动下,王发科、王相楚等留学生加入了兴中会。在柏林逗留数日后,孙中山与朱和中赴法国巴黎,留法学生唐豸、胡瑛、汤芗铭、向国华等十多人应邀入兴中会。孙中山在巴黎住在利倭尼街的瓦克拉旅馆。一天,汤芗铭、向国华、王发科、王相楚四人结伴来找孙中山去附近的咖啡馆喝咖啡,王发科、王相楚二人中途离席,到瓦克拉旅馆盗走了孙中山的行箧中的党人名单及入盟书、法国殖民大臣致安南总督的信函。此为王发科、王相楚、汤芗铭、向国华四人合伙设计。得手后,四人到清国驻法国公使馆告密,公使孙宝琦训斥四人称:“你们加入革命党,是叛清朝;今来自首,又叛革命党。且陷害同学,人格何在!”孙宝琦收阅了四人盗取的文件后称,“今后你们要好好念书,安分守己,不要胡闹。”留法学生夏坚仲是孙宝琦的亲戚,得知消息后赶到使馆向孙宝琦疏通。孙宝琦乃将入盟者的宣誓书烧掉,将其余文件交给夏坚仲,夏坚仲通过邮局将文件寄还孙中山。但是,孙宝琦从法国殖民大臣致安南总督的信函中得知孙中山的安南起义计划后,即赴法国外交部交涉,导致孙中山的起义计划未能实现。>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有关于李慈铭的轶事及文学成就是什么样的 他的日记是什么样的

李慈铭(公元1830年~1894年),晚清官员、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人物轶事>考场败将>李慈铭禀赋

历史人物 中华民国缔造者汤芗铭简介 他生平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汤芗铭(1883年-1975年),湖北浠水人,字铸新,汤聘莘次子,清光绪九年生于南凉乡牛黄垱,幼年时因家遭兵燹(读音:xiǎn),父亲汤聘莘靠举债渡日,幸曾祖父汤英信重振家业,汤芗铭才有条件完成学业。

历史人物 汤芗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蒋介石都不敢动他,袁世凯都拿他没办法

有时候小编不得不佩服,这个世间真的有高人。比如这位,汤芗铭,湖北浠水人,和闻一多先生是老乡。浠水属于黄冈,这个地方学风很好,容易出学霸。>汤芗铭当然也是一个学霸,天赋惊人。20岁中举,1904年,科举

历史人物 有关于魏大中的评价如何 有关于他的轶事典故是什么样的

主要成就>与同为阉党所害的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并称“前六君子”。>>人物评价>魏大中为官时正值黑暗的天启年间,大阉魏忠贤把握朝政,大多数官员投靠魏忠贤。但魏大中不为所屈,与杨涟、左光斗

历史人物 关于丁魁楚死因的说法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评价及轶事是什么样的

丁魁楚(?—1647年5月8日),字中翘,号光三,河南永城马牧乡丁老家人,明末大臣。>历史评价>温睿临:“以区区之粤,而柄国者宝赂如是,不以之佐国用,而以之资敌,且抢扰之秘,而弃君营私,其杀身夷家,不

历史人物 有关于臧克家的轶事有哪些 对于他的评价如何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人物轶事>与闻一多>得一知己,可以无憾>臧克家与闻一多的相识是在青岛,那是1930年的夏天。

历史人物 裴頠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轶事及评价有多少

主要成就>哲学思想>首先,裴頠认为,总括万有的“道”,不是虚无,而有“有”的全体,离开万有就没有独立自存的道,道和万有的关系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他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贵无”派认为万物背后有“道”、万有

有关于司马休之的轶事及评价如何 他的亲属成员都有谁

司马休之(?—417年),字季预(《魏书》、《北史》作季豫),河内郡温县人,晋朝宗室、名将。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魏中郎司马进的后代,谯敬王司马恬第四子。轶事典故骓马视鞍襄城太守司马休之与刘敬宣、高雅之等

历史人物 有关于彭桓武的轶事有哪些 对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子的

人物轶事>幼年时期>1915年10月6日夜,彭桓武出生。由于是早产儿,彭桓武一生体弱多病,但这从小彭桓武酷爱数学和计算。时任长春县县长的父亲彭树棠,在他幼年时就教他简单的加减。4岁时,他已学会四则运算

历史人物 有关于钱伟长的轶事有哪些 对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人物轶事>为国而学>钱伟长在中学时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收音机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