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有关于钱伟长的轶事有哪些 对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Posted 力学
篇首语: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有关于钱伟长的轶事有哪些 对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有关于钱伟长的轶事有哪些 对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人物轶事>为国而学>钱伟长在中学时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提出新理论>1939年9月2日,中英庚款第七届留英学生22人抵达香港时,不幸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钱伟长在留学途从王竹溪那里借到拉夫著的《弹性力学的数学理论》,仔细研读后发现当时国际学术界关于弹性板壳理论十分混乱,于是,钱伟长决心寻找一种统一的以三维弹性力学为基础的内禀理论。他以高斯坐标张量表达的微分几何来表示变形和应力分析之创新思想,提出了新的统一内禀理论。>1940年9月中旬抵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辛吉用宏观的内力素张量求得在外力作用下板壳的张量平衡方程,称之为宏观方程组,而把钱伟长的方程称为微观方程组。辛吉认为虽然两种理论所用的力学量和符号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等同的。辛吉教授提出把两种理论合在一起,钱伟长写成一篇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于冯·卡门教授祝寿文集之中。爱因斯坦看后说:“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人物评价>参与了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组。1980年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学术期刊“应用数学和力学”,促进了力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学术交流。为中国的力学事业和中国力学学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科学分工做得很仔细,有什么工作他都做。(钱学森评)>钱老先生对力学贡献很大,他是力学奠基者之一,他对后辈非常关心,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都很关心,作为上海大学校长,很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很重视基础科学。(谷超豪评)>钱伟长老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育者,虽然这么大年纪,但还一心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探索。上海大学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一个典范。(饶子和评)>在为人方面,他用谦逊的态度为后辈树立了非常良好的楷模。(吴树青评)>>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2010年感动中国颁奖词)>获奖记录>社会获奖>2011 2010年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获奖)>2011 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特别奖 (获奖)>1998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获奖)>1997 何梁何利奖励基金“科学与技术终生成就奖” (获奖)>1986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1982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获奖)>1982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获奖)>1975 北京市科技进步将 (获奖)>2006 多伦多大学杰出校友奖 (获奖)>1987 全国科学大会银牌奖 (获奖)>1956 国家科学奖二等奖 (获奖)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有关于彭桓武的轶事有哪些 对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子的
人物轶事>幼年时期>1915年10月6日夜,彭桓武出生。由于是早产儿,彭桓武一生体弱多病,但这从小彭桓武酷爱数学和计算。时任长春县县长的父亲彭树棠,在他幼年时就教他简单的加减。4岁时,他已学会四则运算
谢混(?-412年),字叔源,小字益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士,官员,太保谢安之孙,会稽内史谢琰第三子。晋孝武帝司马曜之婿。>>轶事典故>刳仇食肝>孙恩之乱时,谢琰与儿子谢肇、谢峻都被叛将
历史人物 有关于叶飞得轶事典故有哪些 对于他得评价是什么样的
轶事典故>谈判扬威>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月,叶飞由闽东下山至福州,与国民党谈判合作抗日事。国民党福建省主席陈仪于省政府会见了叶飞。叶飞进到陈仪办公室,陈仪仔细打量叶飞后惊讶的问:“你就是叶飞?
历史人物 有关于汤芗铭的轶事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评价>对其在湖南的评价>毛泽东对汤在湖南的评价是:“汤在此三年,以之严刑峻法治,一洗以前鸱张暴戾之气,而镇静辑睦之。秩序整肃几复承平之旧。其治军也,严而有纪,虽袁氏厄之,而能暗计扩张,及于独立数在万五
历史人物 有关于魏大中的评价如何 有关于他的轶事典故是什么样的
主要成就>与同为阉党所害的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并称“前六君子”。>>人物评价>魏大中为官时正值黑暗的天启年间,大阉魏忠贤把握朝政,大多数官员投靠魏忠贤。但魏大中不为所屈,与杨涟、左光斗
司马休之(?—417年),字季预(《魏书》、《北史》作季豫),河内郡温县人,晋朝宗室、名将。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魏中郎司马进的后代,谯敬王司马恬第四子。轶事典故骓马视鞍襄城太守司马休之与刘敬宣、高雅之等
主要成就>哲学思想>首先,裴頠认为,总括万有的“道”,不是虚无,而有“有”的全体,离开万有就没有独立自存的道,道和万有的关系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他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贵无”派认为万物背后有“道”、万有
历史人物 关于丁魁楚死因的说法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评价及轶事是什么样的
丁魁楚(?—1647年5月8日),字中翘,号光三,河南永城马牧乡丁老家人,明末大臣。>历史评价>温睿临:“以区区之粤,而柄国者宝赂如是,不以之佐国用,而以之资敌,且抢扰之秘,而弃君营私,其杀身夷家,不
历史人物 有关于谢晦的轶事评价是什么样的 他的家庭成员及作品有哪些
谢晦(390~426年),字宣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宋开国功臣,东晋东阳太守谢朗之孙。>轶事典故>劝谏刘裕>刘裕征讨司马休之时,因女婿徐逵之战死,恼怒异常。他不听诸将劝谏,要亲自披甲作战
历史人物 屠守锷做出的成就分别是什么 有关于他的轶事和评价有哪些
主要成就>科研贡献>科研综述>屠守锷同志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后投身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