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的小三弦是啥样的 拉祜族乐器简介

Posted 拉祜族 小三

篇首语: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拉祜族的小三弦是啥样的 拉祜族乐器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拉祜族的小三弦是啥样的 拉祜族乐器简介

拉祜族小三弦,是拉祜族、佤族和哈尼族爱尼人的弹拨弦鸣乐器。因拉祜人最为喜爱而得名。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沧源佤族自治县等地。

形制比较独特,它不仅与汉族的小三弦有较大区别,也与云南其他民族的小三弦有显著不同 ,但却与广西壮族的三弦相仿(只琴箱不是筒形),琴体小巧玲珑。多使用一整块梨木、果木或其它硬杂木斫制而成,当地则用糯梨木或茶木制作,而以茶木制作的音质最佳。也可琴箱单独制作,然后装入琴头、琴杆。它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 ,规格大小不一,全长40厘米~60厘米。共鸣箱(琴鼓)呈扁圆形,琴框上、下开有装入琴杆的方孔,正面以蛤蚧皮、羊皮、蛇皮或蟒皮蒙面,并用竹钉固定,后面设有木制并镂空各种民族图案的音窗。

琴箱直径8厘米~12厘米、厚4厘米~8厘米,较一般三弦为小,故可使发音坚实、脆亮。琴头为扁铲形,上部较宽,顶端朝后呈弧形弯曲,下部中间设有弦槽或弦库,明开的弦槽中间通透,暗开的弦库则由背面开槽、正面雕以图案花纹为饰,琴弦由下方的弦孔中穿出。

琴头两侧设有三个短而粗的硬木制弦轴,置轴为左二右一,这与其它三弦的左一右二也显著不同。琴杆短而宽,呈半圆柱状体,上方设有金属山口或在山口处嵌以金属薄片,正面平坦为按弦指板,其上不设品位。

琴箱皮面中央置有一截铁棍为琴马,下面垫以一枚旧时的铜币、银元或一块薄铁片。张以三条钢丝弦,弦径一致。拉祜族小三弦制作精细,一般多在琴头、弦库和音窗上雕刻出花纹图案。小三弦采用金属山口、琴马和同样粗细的钢丝弦,使其具有独特的音色。

相关参考

拉祜族传统房屋是啥样的?有何民族特点

拉祜族传统房屋建筑形式是竹木结构的木桩斜顶楼房,有方形及椭圆形两种。房屋大小不一,陈设简单,起居饮食都在一处。困火搪而眠,许多贫苦农民无被盖,垫竹篱,盖蓑衣,烧火取暖。与汉族、彝族杂居或毗邻而居的拉祜

拉祜族传统房屋是啥样的?有何民族特点

拉祜族传统房屋建筑形式是竹木结构的木桩斜顶楼房,有方形及椭圆形两种。房屋大小不一,陈设简单,起居饮食都在一处。困火搪而眠,许多贫苦农民无被盖,垫竹篱,盖蓑衣,烧火取暖。与汉族、彝族杂居或毗邻而居的拉祜

拉祜族的历史起源是啥 拉祜族历史简介

拉祜族源于原分于甘、青地区的古羌人,后不断向南迁徒。至迟到战国时代已活动在云南境内。根据考古发现分析,战国时期的拉祜族先民已脱离原始时代,他们男女均头梳双辫、身着及膝长袍,从事迁徙农业和畜牧业。但狩猎

拉祜族的历史起源是啥 拉祜族历史简介

拉祜族源于原分于甘、青地区的古羌人,后不断向南迁徒。至迟到战国时代已活动在云南境内。根据考古发现分析,战国时期的拉祜族先民已脱离原始时代,他们男女均头梳双辫、身着及膝长袍,从事迁徙农业和畜牧业。但狩猎

纳西胡琴究竟是啥样的 纳西族乐器简介

纳西胡琴,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因饰龙头和琴筒较大,纳西族又称其为龙头胡琴和大胡。形制较为古朴,音色柔和浑厚,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外观与湖南花鼓戏的长筒式大筒

民国时期的满族是啥样的?满族历史简介

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对旗人进行了迫害和屠杀。就全国而言,驱逐鞑虏口号产生了强大的激发作用,革命军与八旗军之间的仇视对立情绪未能因清帝逊位而及时化解,局部的武装冲突也没能避免,在南京、西安、福州、荆州等

纳西胡琴究竟是啥样的 纳西族乐器简介

纳西胡琴,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因饰龙头和琴筒较大,纳西族又称其为龙头胡琴和大胡。形制较为古朴,音色柔和浑厚,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外观与湖南花鼓戏的长筒式大筒...

拉祜族的宗教信仰都是啥 拉祜族文化

拉祜族的宗教信仰有原始宗教、大乘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中,原始宗教在拉祜族的信仰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万物有灵论拉祜族认为,世间万物均有灵魂,而灵魂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保护人的,一类是害人的。由于拉祜

拉祜族特殊的饮食习惯是啥 拉祜族饮食

一是“剁生”。从前捕获猎物后,在开膛剖肚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喝热气腾腾的“护心血”,他们认为有补血护心、强身健体、消除劳损的作用。“剁生”就是从这一习俗延伸来的拉祜族年节的头道佳肴。其做法是将公猪或公

拉祜族那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都是啥

一、语言文字拉祜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故不少词汇与哈尼族、彝族相同或近似。绿春县的拉祜族普遍能讲哈尼话,金平县的拉祜族不少人还能操傣话。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拉祜族从来没有文字,至今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