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传统房屋是啥样的?有何民族特点

Posted 拉祜族

篇首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拉祜族传统房屋是啥样的?有何民族特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拉祜族传统房屋是啥样的?有何民族特点

拉祜族传统房屋建筑形式是竹木结构的木桩斜顶楼房,有方形及椭圆形两种。房屋大小不一,陈设简单,起居饮食都在一处。困火搪而眠,许多贫苦农民无被盖,垫竹篱,盖蓑衣,烧火取暖。

与汉族、彝族杂居或毗邻而居的拉祜族,通常采用土掌房或竹木结构的低矮草房,建于向阳的平坡上,贫户一般不开窗,不分间,一家数代分床同宿,床临火塘四周,以便夜寒取暖,居室十分简易。此外,在澜沧县原糯福区一带,民主改革前尚保留着大家庭公社集体居住的大房子。

大房子为竹木结构木桩的双斜面长形草房,一般的长十八至二十米,宽八至十四米,内分成若于间,供各个个体家庭居住,多达一百三十余人,居室外设有各户火塘。此种大房子,大多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随着家庭公社曲解体而消失。

拉祜语中的“底页”,意为一个大家,实际上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共同生产劳动、共同消费的大家庭公社。大房子,便是大家庭公社成员共同居住的住房。

在新中国建立之时,西双版纳州拉祜族的拉祜纳支系,还普遍保留着拉祜语称为“底页”的大家庭公社。拉祜纳聚居的自然村内的住房,多是占地近百平方米的大长房。

大家庭公社成员共居的大房子,是一楼一底的“干栏”式竹楼,以栗木为柱,圆木为房梁,苦竹做椽,茅草盖顶,竹笆隔墙。大房子呈长方形,高七八米,面积几十平方米或百余平方米不等。人丁兴旺的底页,大房子显得很长,人少的底页,大房子的面积相对较小。大房子的楼室距地约1.5米左右,四周围有栅栏,用于关猪、鸡,堆杂物、柴禾。

楼门有开在长房两端的,有开在长房向阳一侧正中间的,门前搭架着可供两人并排上下的宽木梯。楼室内不开窗户,有的是中间设一条走廊,两则是用竹篱隔成小间的居室,居室门口是火塘。有的大房的楼室分为左右两半,一侧是居室,一侧是火塘。

大房子的两端各搭有一个宽大的阳台。大房子内的居室按对偶小家庭“底谷”分配,一个一夫一妻小家庭居住一间,占有一个木框中填土铺成的火塘,火塘上安有三块锅桩石,摆有一只土锅(砂锅)。每个称为“底谷”的小家庭,都自己生火做饭,分户用餐。

大房子附近或村寨边沿,建有一供“底页”大家庭共同的仓库,装有共同劳动收获的粮食。仓内粮食,有按户分格保管的,有不分格保管的,由家族长“页协帕”按需要分配的。另有收入的小家庭,往往还另建有自己的小仓库。

这种大家庭成员共同居住的大房子,主要供家族成员农闲时或举行节庆活动时居住。从事生产活动的时候,各个“底页”小家庭便分散居住在自己负责耕种的田地边,大家庭成员时集时散,其住房也分为大家共居的大房和各户分居的地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居住习惯。

拉祜族的住房,还有一种占地仅几十平方米的“干栏”式小楼,楼的形状有方形的、有圆形的。楼上住人,楼下堆杂物,登楼之梯仅是一根独木或两根捆在一起的圆木。这种独屋,是已无其他家族成员的个体家庭的居室。

7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拉祜族的“底页”逐渐解体,“底页”成员共居的大房也随之消失。个体家庭居住的草顶竹楼已成为人们居住的主要形式。

相关参考

回族的建筑风格是啥样的?与其的信仰有何关系

回族是我国的一个穆斯林民族,其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伊斯兰教在回族的精神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穆斯林分布地区广阔,社会文化背景和自然生态环境不同,大致分为内地伊斯兰文化和新疆伊斯兰文化。伊

拉祜族的小三弦是啥样的 拉祜族乐器简介

拉祜族小三弦,是拉祜族、佤族和哈尼族爱尼人的弹拨弦鸣乐器。因拉祜人最为喜爱而得名。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沧源佤族自治县等地。形制比较独特,它不仅与汉族的小三弦有较大区别,也与云

黎族快乐的打柴舞是啥样的?至今有何发展

每当黎族的三月三,或是庆丰收时,人们便聚会于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分成两队,一队持竿打柴,有坐、蹲、站三种,一队跳竹竿,持竿一队把竹竿有节奏地打击,跳舞者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跳跃,作出各种优美的动

黎族女子服饰是啥样的?黎族女子服饰特点

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织绣着精致的花纹图案。上衣有直领、无领、无钮对襟衫或者贯头衣。贯头上衣皆由三至五幅素织的布料缝成,适于刺绣加工,故衣襟多是绣花。女裙,我们称之为

白族建筑中的门楼是啥样的?又有何特别之处

门楼即大门,白族很注意修建和装饰。大门的方位,正房面东的一般开在东北角,正房南向的一般开在东南角。大门的取向不能正对着堂屋,一般进大门后,要由西向南先转一个弯角进入院内。若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回避的,进

白族洞经音乐是啥样的 白族民族音乐文化

2006年4月15日,“2006中国云南(昆明)白族三月街”首届白族洞经古乐展演暨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图书馆举行。出人意料的是,整个大厅座无虚席,过道还站满了前来听古乐的人们。在行云水、古韵迭起的乐曲声

朝鲜族人们的教育方式是啥样的 朝鲜族文化

朝鲜族人民特别重视教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兴办了不少学校。有“宁肯啃树皮,也要让儿女上学”的好传统。解放后,各地纷纷建立“家长会”、“董事会”等民间办学组织,自筹资金、材料,办起了几百所中小学

朝鲜族人们的教育方式是啥样的 朝鲜族文化

朝鲜族人民特别重视教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兴办了不少学校。有“宁肯啃树皮,也要让儿女上学”的好传统。解放后,各地纷纷建立“家长会”、“董事会”等民间办学组织,自筹资金、材料,办起了几百所中小学

朝鲜族的民间曲艺老“两口对唱”是啥样的

和龙市是朝鲜族聚居地,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朝鲜族民族气息。朝鲜族是尊老爱幼、崇歌尚舞的优秀民族,几千年来,朝鲜族民间文化娱乐生活中一直有老两口唱跳的节目,在群众中一直是喜闻乐见的节目,并形成了

苗族人日常饮食习惯是啥样的 苗族饮食文化

...制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其中腌鱼是苗族的传统佳肴。方法是将鲜鱼剖开,去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