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屠杀功臣 秦始皇根本不是暴君

Posted 秦始皇 司马迁

篇首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未屠杀功臣 秦始皇根本不是暴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未屠杀功臣 秦始皇根本不是暴君

3月2日消息,一直以来,秦始皇除了一统中国以外,似乎留下了很多暴虐的形象。历来很多文学作品,都把秦始皇描绘成一个暴君形象。可这真的是事实吗?我这里想还原一个被儒家出于自己的目的,而篡改了的一个真相,当仔细对比后世所津津乐道的那些“仁义之君”,会惊奇的发现,这传说中的“第一暴君”,尽然做出的事情比他们更仁慈,更英明!

一、秦始皇的日常作为:秦始皇是历史上最敬业的一位皇帝,他年轻时,几乎只睡3、4个小时,天天忙于政事,即使是史记也从未提过秦始皇贪图于享乐淫欲。每天的工作就是批示公文,与构思如何统一,统一之后,如何建设国家。这也是秦始皇50岁还不到就死去的原因,一生都忙于公务,精力透支过度。秦始皇对待自己的子女一视同仁,没有什么长辈有序,有能力者才有资格当皇帝,所有皇子,无论自己母亲的地位都有资格竞争下一任皇帝,这就是在秦国。而不是儒家的尊卑有序,嫡长有别,非常森严的等级制度。

二、秦始皇是暴君?:

1、 秦始皇一统六国,善待功臣,善始善终! 秦始皇没有杀过任何一个自己的功臣。

王琯,是秦始皇时期的丞相,从吕不韦后开始继任,一直到秦始皇统一才退位,担任丞相20年。“焚书坑儒”的导火索是儒家学官淳于越再次提出分封制而不要郡县制。而这个观点尽然被当朝丞相力挺,王琯是支持分封制的领头人。要知道,分封制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周王朝的覆灭就是分封诸侯,导致诸侯割据,战乱连绵。汉代刘邦无奈封王的后果是“七王之乱”。秦一天下的目的,就是根绝分封带来的弊病。而作为一国丞相,尽然带头支持分封,实在是对秦始皇的一大打击。如果秦始皇真的是暴君,那王琯敢于直言吗?做了20年丞相,是不可能不了解秦始皇性格的,说明秦始皇是一个很容得下多方建议的人。事实也证明了,当有人提出分封制后,秦始皇不是立即否决,而是全体商议,共同讨论,先让所有人发表意见,最后再做决策。这是一个暴君所为吗?

再来对比汉武帝时期,丞相窦婴因一言不合,就被满门操斩;主父偃是汉武帝的得力臣子,可是汉武帝基于自己的目的,也把主父偃灭族。曹操的谋士荀彧、荀攸因反对曹操称王,而被曹操逼死。如此一对比,立马就能看出秦始皇的伟大胸襟,敢于接受反对意见,和宽容的去理解对方。

王翦,秦始皇最依赖的大将之一,灭国大战几乎由王翦父子包办,而在灭楚大战前,秦始皇因不听王翦意见而大败,于是卑躬屈膝求王翦出山,王翦却提出了很多要求,且大有讥讽,悔不听我言,才有今日之败的意思。王翦索要全国兵力,这对于君王来说,是多么大的压力?王翦要是领兵夺位怎么办?王翦打楚国,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在那里叫士兵养精蓄锐,该怎么玩这么玩,这样过去几个月都没有一点动静,秦始皇尽然能坐得住?他完全没有干涉过王翦。这是脾气暴虐之人所能做到的?王翦大胜而归,秦国一统,秦始皇大加重赏,仍然重用王翦父子。

我们来看看刘邦是怎么做的?一得江山,立马翻旧账,嫉恨韩信当初要挟他封王,逼死韩信。其他功臣也多有以前得罪过刘邦之处,纷纷被刘邦翻旧账。春秋的越王勾践,一旦得势,立马杀掉自己的患难重臣文种,所谓“飞鸟尽良弓藏”就出于此。历朝历代的“有为”君主都是如此在做,其原因就是害怕功高震主。对比秦始皇的作为,秦始皇是暴君吗?这比那些“有为”“仁义”君主好千百倍。

相关参考

李世民从未屠杀功臣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文治武功冠绝千古,历代帝王几乎无人能望其项背。李世民还有一个长处,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众所周知,君臣关系,是皇帝最难以把握的问题。皇帝太强势,容易滥杀功臣,留下兔死狗烹之恶评。皇帝太弱

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吗?那为何他没有杀一个功臣

提起秦始皇,人们想起的除了他统一中国的功绩之外,剩下的再就是残暴了,什么修弛道、建骊山墓、征伐百越、焚书坑儒等等,历史都将秦始皇归于暴君的一类,至于他是不是暴君,我们姑且不论,我们就说说,秦始皇作为秦

历史人物 秦始皇不仅不是暴君,更是中国史上罕见的仁君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功绩最伟大、历史地位最重要的皇帝,没有之一,却绝非仅仅因为他首创皇帝制度,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皇帝。>此外,和通常大众印象的“暴秦”不符,秦始皇更是对功臣最信任、待遇也最优厚的开国皇帝之

历史人物 史上没杀过功臣的皇帝,却背负着暴君的名声

史上没杀过功臣的皇帝,却背负着暴君的名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一成语的出现,和我国历史上君王屠杀功臣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两个成语也显示了功臣的悲哀之处。在我国

历史人物 史上没杀过功臣的皇帝,却背负着暴君的名声

史上没杀过功臣的皇帝,却背负着暴君的名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一成语的出现,和我国历史上君王屠杀功臣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两个成语也显示了功臣的悲哀之处。在我国

历史人物 被称为一代暴君的秦始皇从不诛杀功臣

中国有一句古语,叫“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意思是说,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自汉高祖刘邦以降,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有诛杀功臣的习惯。>>汉高祖刘邦杀掉了韩信、彭越、英布、陈豨等功臣,连忠心

为暴君夏桀喊声冤,夏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根本不是他

初中历史书上大家都学过,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任君主,以荒淫暴虐著称,老百姓们都非常恨他,甚至愿意和他同归于尽。后来汤带领大家推翻了他的统治,建立商朝,夏朝就此灭亡。夏桀也落了个千古暴君的恶名。然而,事实真

历史人物 为什么秦始皇没有斩杀功臣?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吗?

历来古代的皇帝似乎都有些多疑,很多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很担心自己的臣子功高盖主,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要么选择将他们杀了,要么就是收回大权,即便是李世民,也对魏征有所怀疑。而真正做到不怀疑、不斩杀自己

秦始皇礼贤下士,立国近40年未杀一个功臣,为啥却被后人批为暴君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千百年来,即便朝代如何兴替,君主许诺如何,这些曾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功臣,最终结局都不算好,而且是功劳越大,死的越惨。如汉朝刘邦时期及明朝朱元璋时期,作战经验丰富的大将没能死

历史人物 后人谈到秦始皇都说他暴虐,可是秦始皇一生从未杀过一位功臣

在说起秦始皇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把秦朝暴政挂在嘴边。可是翻遍历史,秦始皇除了做了一件焚书坑儒的事情以外,好像还真没有其他比较恶劣的事情。>>比如说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大将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那都是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