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葛邲生平简介?​葛邲历史评价?

Posted 宋朝

篇首语: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葛邲生平简介?​葛邲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葛邲生平简介?​葛邲历史评价?

葛邲

吴兴(今属浙江)人葛邲,字楚辅,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名家: 从他高祖葛密到葛邲,五代登科; 从他祖父葛胜到葛邲,三代主掌朝廷词翰。葛邲从小聪明伶俐,思维敏捷。名士叶梦得、陈与义一见到他就称之为国家栋梁。

葛邲最初踏上仕途也是沾了祖上的恩荫,授官为建康府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县丞。当时正值金兵进犯南宋,上元县地处前线要冲,军需调度浩繁,葛邲沉着应付,尽量在不扰民的情况下办理得妥妥贴贴,深得留守张浚和王伦的器重。

隆兴元年(1163),葛邲考中进士,受御史萧之敏举荐任国子博士。在轮流接受宋孝宗召对时,葛邲极论州县官吏收受贿赂和卖官鬻爵之弊。宋孝宗拍手夸奖: “闻你奏,知你材。”遂提拔他为著作郎兼权直学士院。不久升任正言。

北宋赋税的繁重,本已超过前代,而南宋与北宋相比,又有过之而无不及。南宋初年,因几度与金发生战争,浩大的军费开支成为增税的借口,人民负担节节上升。南宋政府一方面加重旧税税额,另一方面又新增许多苛捐杂税。赋役和杂税折磨着百姓,阶级矛盾相当尖锐,小规模农民起义时常爆发。葛邲意识到南宋朝廷的危机,担任言官以后,首次上疏就说:“盈虚之理,隐藏在还未发生之时; 治乱之分,发生在所忽略的地方。应该把敬畏老天、爱护百姓作为先务来抓。”他重点论述了当时经济事务———征榷税每年增加之害处。比如,朝廷的都税务,绍兴年间(1131—1162)每年所收茶、盐税以1300万缗为定额; 乾道六年(1170)后,增至2400万缗。仅成都府一个税务,开始定额为4. 8万缗,现在增到40多万缗。全四川酒税定额增到500多万缗,民力非常困顿。至于租税,虽有定数,但可立“暗耗”名目,而且一天天增加,折耗布帛越来越多,老百姓怎能不受穷? “祈望皇上诏谕有关官员,茶、盐、酒税比原来定额已增长一倍的,不要重新确立新的数目,这样或能减少一点已疲劳不堪的百姓的负担。”这道奏疏引起了宋孝宗的重视,特地召见葛邲,让他当面详陈己见。葛邲遂面奏六事,事事切中时弊。此后葛邲拜侍御史,累迁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刑部尚书。

官职在不断地升迁,但葛邲耿直敢言的作风始终没变。有一年发生旱灾,宋孝宗颁诏征求人们对他即位以来施政得失利弊的意见。葛邲应诏上书,极言财政、吏治之失,大意谓: 虞允文管理国家资财,皇宫内帑南库的钱货一天天增多,而户部的收入一天天减少,所以近年以来常有国用不足之忧。隆兴与金议和罢兵以来,诸将都凭着贿赂权臣而获升迁,这势必导致他们变本加厉地敲剥百姓以取补偿。长此以往,必使国家愈穷而百姓愈贫,为政之弊,莫大于此!

宋孝宗见葛邲遇事敢言、忠直不欺,对他更加欣赏,命他担任太子赵惇的僚属达8年之久。宋孝宗专门书写了“安遇”两个大字赐给他,又出《梅花诗》让葛邲属辞唱和,始终对葛邲眷遇甚渥。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孝宗把皇位禅让于光宗赵惇,自己做了太上皇。葛邲升为同知枢密院事,次年(1190)七月又升参知政事。

光宗做太子时还能够多方关心民政,勤勤恳恳料理公务,孝宗曾夸奖他英武仁厚颇像自己。葛邲也对这个自己辅导多年的学生满怀信心,劝他施政应效法孝宗,正风俗、节财用、振士气、执中道、恤民力、选将帅、收人才、择监司、明法令,并把这些意见写成奏疏,条分缕析详加开陈。

对葛邲的这些良言,光宗开始时还能表示嘉纳。但他生性懦弱自私,朝政渐渐落到了皇后李氏手中。这夫妇俩骄奢淫逸,任人唯亲,一反孝宗的抗金主张,重要政事全被抛到了脑后,对孝宗也冷若冰霜视若仇敌。深受孝宗眷遇的葛邲看到这些,不免满怀伤感,忧心忡忡。

绍熙四年(1193)三月,葛邲拜为右丞相。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纠正光宗的过失,弥合孝宗、光宗父子的关系。于是施政专守孝宗制定的各项法度,荐进人才,博采公议,使朝廷风气为之一变。但葛邲的做法马上招致了李皇后的不满,她向光宗一吹枕边风,绍熙五年(1194)正月就把葛邲罢为观文殿学士、出判建康府。

同年七月,宋宁宗即位,葛邲改判绍兴府。他并不因自己仕途失意而怠于政事,举凡府中的简稽案牍、钱谷刑名,他事必躬亲,从不马虎。有人劝他大臣应安然自在、劳逸得体,葛邲说: “光说大话而不屑于庶务,我一辈子都不这样干!”

大约在庆元二年(1196),葛邲改判福州,在赴任途中,葛邲突染重病,上书恳求辞职,以太保致仕。不久葛邲就不治身亡,享年66岁。追赠少师,谥号“文定”。

相关参考

宋朝 王淮生平简介?王淮历史评价?

王淮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的铁蹄正在残暴地蹂躏着黄河两岸的壮丽河山,江浙一带远离战火,还暂时显得比较平静。此时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一户姓王的人家新添了一名男婴,父亲大概对淮河以北的弥天硝烟深

宋朝 晏殊生平简介?晏殊历史评价?

晏殊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春,全国各地的学子齐集京城,参加每三年一次的朝廷大考。江南安抚使张知白向朝廷举荐一名“神童”应考,真宗即命驿送至京,与千余名考生一起在宫廷中参加礼部试(又称省试、春试)。

宋朝 寇准生平简介?寇准历史评价?

寇准提起寇准,人们就会想到长篇评书《杨家将》中那个刚正不阿、机智幽默的寇青天。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寇准的传说,比如智审潘仁美、寇准背靴等,歌颂他的公正执法、为国尽忠的事迹。这些都是经过人们的想象

宋朝 韩绛生平简介?韩绛历史评价?

韩绛宋朝时的相权随着皇权的无限膨胀而大大地削弱了,军事、财政大权亦被分出,宰相成了一个行政首脑。但作为百官之长,它仍然是权力的象征,尊贵的名词,闪烁着诱人的光环,是大大小小官员追逐的目标。韩绛、韩缜兄

宋朝 苏颂生平简介?苏颂历史评价?

苏颂绍圣初年,亲政后的宋哲宗对元祐政事展开了全盘清算,凡元祐年间得势的大臣或遭黜谪,或被治罪,罕有幸免。在这“无边落木萧萧下”的风云骤变之际,有一个人却唯一例外地受到了宋哲宗的礼重保护。这倒不是因为此

宋朝 刘挚生平简介?刘挚历史评价?

刘挚刘挚,北宋东光(今属河北)人,字莘老。嘉祐(1056—1060)进士。元祐元年(1086)任尚书右丞,连进左丞、中书、门下侍郎,六年(1092)任右仆射,为元祐更化的重要人物,是旧党朔党领袖。哲宗

宋朝 梁克家生平简介?梁克家历史评价?

梁克家梁克家(1128—1187),字叔子,南宋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他自幼聪明过人,读书过目成诵。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三月参加“庚辰科”殿试,一举夺魁,成为南宋第十一位状元。时年32岁。被

宋朝 京镗生平简介?京镗历史评价?

京镗京镗,字仲远,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从小聪明好学,绍兴二十七年(1157),不满20岁就考中进士。此后一直在江西任地方官。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名臣

宋朝 王旦生平简介?王旦历史评价?

王旦王旦生于后周显德四年(957),卒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北宋大臣。字子明,大名莘(今山东莘县)人。太平兴国年间中进士。淳化二年(991),任右正言、知制诰。真宗即位,任中书舍人。“澶渊之盟

宋朝 富弼生平简介?富弼历史评价?

富弼按宋朝的宗庙制度,诸朝帝王皆有功臣配享之制。在北宋的皇帝当中,配享宋神宗之位的曾先后有两人,一是哲宗绍圣元年诏以故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守司空、荆国公、赠太傅王安石配享,一是绍圣三年诏罢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