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梁克家生平简介?梁克家历史评价?

Posted 枢密院

篇首语:正因为生命有限,时光匆匆,所以才要加倍努力,不然以后拿什么来回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梁克家生平简介?梁克家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梁克家生平简介?梁克家历史评价?

梁克家

梁克家(1128—1187),字叔子,南宋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他自幼聪明过人,读书过目成诵。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三月参加“庚辰科”殿试,一举夺魁,成为南宋第十一位状元。时年32岁。被授予平江(今属湖南)签判,佐理政务。

第二年九月,穷兵黩武的金主完颜亮发动南侵战争,十一月渡江,宋军元帅、文臣虞允文至采石(今安徽当涂北)犒师,召统制时浚、王琪等聚议,激励诸军,凭借水战长技,以车船、霹雳炮等大败金军。不久,金军内部发生内讧,完颜亮被臣下所杀,南宋遂转危为安。

南宋朝廷上下一致认为应乘胜追击,大规模进攻金国。只有为人忠谨,不喜空谈的梁克家认为应从南宋多年战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宜马上北伐。他写信给主张抗战的中书舍人、代理兵部尚书陈俊卿,指出用兵当以财用为先,如今南宋经济萧条,国库空虚,用度不足,不可对金用兵。认为敌虽遁,但吾兵力未振,不量力而动,势必导致失败。陈俊卿读信后,对这位年轻状元的深谋远虑甚为欣赏,便将此信转呈丞相陈康伯。陈康伯一向以举荐贤才为己任,曾在采石之战中举荐虞允文参谋军事。他看到梁克家虽入仕不久,却爱国赤诚极有远虑,便奏准高宗,召梁克家入京,为秘书省正字,主管校正典籍。不久进官著作郎,掌修纂日历。

在朝任职期间,梁克家对国家大事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勤勤恳恳履行自己的职责。一次他借灾异上疏高宗,乞请高宗下诏求直言,诏准。梁克家奏请朝廷只有做到正心术,立纪纲,救风俗,谨威柄,定谋略,结人心,国家才能有正常秩序,政权才能巩固,军力才能加强,也才能北上攻金,恢复中原和淮南。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南宋的军事、财政状况,认为国家已经到了贫弱交加,兵力不足,军费涸竭的地步,皇上必须急求节财之道。有充足的财力,才能有强大的国防力量。高宗对梁克家的远见卓识大加赞赏,升他为中书舍人,给事中,掌管起草诏令,如皇帝定夺有失当之处或除授非人,可奏请皇帝重新考虑。他在职凡三年,每遇不平之事必执奏无隐。他还多次劝高宗应讲求用人之道。

绍兴三十二年(1162),高宗赵构对抗金已失去信心,为了安享荣华,禅位其子,自己做了太上皇,退居德寿宫。孝宗赵昚是南宋较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他即位之初,梁克家就上疏建议: “陛下用人须用真才实学之人,不喜空言,空言当然是没有好处的,但若因害怕虚言罔上而敛口,则谏诤之路势必堵塞,朝廷就必然会腐败”。他还向孝宗力陈风俗之弊,即欺上罔下,苟且偷安,因循守旧,营私舞弊。孝宗赞扬他切中时弊、直言可嘉。根据他的建议,孝宗起用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大臣和将领,如抗金名将张浚,高宗在位时的直言之臣辛次膺等。

孝宗还是皇子时就主张抗金,即位后组成一个抗金的领导班子,他们掌权后积极筹划出师伐金。梁克家上疏认为主战派不从南宋实际情况出发,出师北伐,失之过急。孝宗初登位,没有经过充分的研究和准备,又缺乏全局的周密部署,仓猝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是危险的。他希望孝宗三思而行。

乾道五年(1169)二月,梁克家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仅备顾问,签书枢密院事为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副长官。第二年,进宫参知政事。七年(1170)兼知枢密院事。以陈俊卿、虞允文为尚书左右仆射。虞允文是仁寿(今属四川)人,抗金名将。他本是个文臣,但自指挥采石之战取胜后,先后在川陕、荆襄和枢密院任职,指挥一个地区或全面的防务,威望日益增高,成了孝宗可依靠的少有人才。在虞允文的支持下,孝宗积极备战。乾道八年(1172)升虞允文为左丞相,孝宗表示要和他共雪“丙午(靖康元年)之耻”。

梁克家在当时情况下,是和是战问题上与虞允文意见不和,但在国家大事方面尚能通力合作。虞允文主张对金用兵,恢复中原。梁克家认为国力不足,应以整饬兵备、加强边防为主,他奏准孝宗,修筑楚州(州治山阳,今江苏淮安)州城,派重兵驻防,使金兵不敢轻举妄动。他上疏孝宗,反复陈述: 今日之急务,国家大计在恢复,但用兵以财用为先,南宋大军军资器材因多年战争损失殆尽,用度不足,不可轻易对金用兵,要富国强兵,才能抵御金人入侵。梁克家力主恢复,但反对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这与主和派主张称臣纳贡换取偏安是有本质区别的。

孝宗对虞允文的主张很赞同,朝臣大都支持虞允文遣兵出击,恢复中原。梁克家见力争不得,遂上疏辞官,孝宗问他:“难道真的不能用兵吗?”梁克家道: “用兵以财为先,今国库空虚,怎可用兵?”孝宗改容道: “朕考虑一下”。第二天上朝,孝宗面谕梁克家: “朕彻夜难眠考虑你的主张,所言极是,你还是不要辞官吧”。梁克家遂留京继续任职。

乾道八年,更定官职,定尚书仆射为左右相,孝宗任命虞允文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梁克家为右丞相。虞允文推荐梁克家任左丞相兼枢密使,孝宗未准。数日后,虞允文又借口有病推荐梁克家代替他的职位,孝宗还是不允。梁、虞二人同心协力,辅佐孝宗。

这年九月,虞允文以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出任四川宣抚使。孝宗计划由虞允文出兵攻金,他派兵由江淮北上响应,约期会师河南,以收复失地。不料年底虞允文病死于四川宣抚使任上。本不坚定的宋孝宗从此失去了北伐抗金恢复中原的信心。

虞允文死后,梁克家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从状元登第到为官宰相,只有短短的12年。为相期间,梁克家正直无私,对贵戚权幸从不附会,是非分明,从不含糊。孝宗任用张说为签书枢密院事时,大臣王希吕等纷纷上疏弹劾张说。张说入枢密院后,报复曾反对他的大臣,梁克家则尽力救护王希吕等人。朝野称颂梁克家,号为“贤相”。

梁克家为相不久,因与朝臣张说议使金事不和,请求离开朝廷,以观文殿学士知建宁府(府治建安、瓯宁,今福建建瓯)。临行时还劝孝宗不要贪求奇功,与金维持暂时和平局面,富国强兵,以图大计。

梁克家在建宁府一呆就是七八年。直到淳熙八年(1181)调任福州(今福建福州)知州。在位有治绩。第二年九月,再拜右丞相,封仪国公,十三年(1186)因病以内祠兼侍读,赐他府第,不断遣使存问。

淳熙十四年(1187)元月,梁克家病死,终年60岁。孝宗诏赐少师,谥曰“文靖”。

梁克家能诗善文,自成一家,编有《淳熙三山志》。不仅如此,他还是个能文善射,文武双全的人。乾道初,担任中书舍人时出使金朝,金人因他是大宋的状元而格外敬重。赴馆宴,金人善射,要宋朝使臣伴射,这是件关系国家体面的大事,使臣中只有梁克家会射箭,他连发数十皆中的。金人见他既有学识又善射箭且仪表堂堂,更加敬待之。梁克家出使,能外扬国威; 秉政,能近贤远佞,忠于职守。虽德望不及王曾,爱民不如王十朋,亦不愧“贤相”之称。

相关参考

南宋丞相梁克家简介,梁克家人物结局

  粱克家是南宋时期宰相,宋高宗绍兴三十年高中进士第一名状元,淳熙九年坐到右宰相的位置,封仪国公。  人物档案  姓名:梁克家  字号:叔子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南宋  出生地:泉

历史人物 臧克家生平简介 臧克家的作品

臧克家臧克家出生于山东潍坊一个封建中小地主家庭,父母早年都去世了,他受家庭熏陶从小就爱作诗。臧克家著有诗集《烙印》、《宝贝儿》、《难民》、《老马》等作品,尤其是《有的人》为世人熟知,曾经获得中国作家协

历史人物 有关于臧克家的轶事有哪些 对于他的评价如何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人物轶事>与闻一多>得一知己,可以无憾>臧克家与闻一多的相识是在青岛,那是1930年的夏天。

宋朝 梁适生平简介?梁适历史评价?

梁适一梁适,字仲贤,真宗咸平三年(1000)出生于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梁灏,雍熙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年42岁暴病卒。梁灏死的时候,梁适还小,他的哥哥梁固恩荫获出身。梁

历史人物 中国著名诗人臧克家简介 他早年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国立山东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

历史人物 臧克家的子女后代 臧克家是个怎样的人

臧克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臧克家先生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他被誉为我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臧克家师从闻一多先生,代表作有《难民》、《烙印》、《有的人》等,最

知名人物 梁鸿志生平故事简介,梁鸿志历史评价,梁鸿志怎么死的?

梁鸿志,字众异,1882年(清光绪八年)出生于福建长乐。六岁随其家人旅居日本,两年后回国,循科举之路读经诗书籍。1903年,他赴省城参加乡试,中了举人。1905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兴

历史秘闻 臧克家的资料

臧克家报考青岛大学,国文考试两题选一:1.你为什么要报考青岛大学?2.杂感。臧克家选择第二题,全文是: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无边的苦海……写完,连标点算在内,不过30个字。考

中国历史上有过几位姓梁的皇帝

梁姓没有出过皇帝,但梁姓出过皇后,如梁妠,出过高官,如梁统、梁冀、梁克家、梁兴等。1、梁妠梁妠(106年—150年4月6日),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大将军梁商之女,汉顺帝刘保的皇后。梁妠少时聪

臧克家的资料

臧克家报考青岛大学,国文考试两题选一:1.你为什么要报考青岛大学?2.杂感。臧克家选择第二题,全文是: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无边的苦海……写完,连标点算在内,不过30个字。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