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宋代·朱熹闽学
Posted 朱熹
篇首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宋代·朱熹闽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宋代·朱熹闽学
朱熹闽学
朱熹是徽州婺源人,字元晦,号晦庵或晦翁,别称紫阳。绍兴十八年(1148)举进士,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时浙东大饥,乃巡行境内救荒革弊。光宗时任焕章阁待制、秘书修撰等职。宁宗初以本职提举南京鸿庆宫,后落职罢祠。早期主张抗金,中年后转而主张消极防守。受业于李侗,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学说和佛道思想,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建立起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其学派被称为 “闽学”,或考亭学派、程朱学派。
在本体论上,朱熹认为“理” 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本原,天地、人、物都由理产生,认为 “太极” 既是 “理” 的大全,又是最高的 “理”,而纲常名教则是“太极” 的化身。在“理” 与 “气” 的关系上,朱熹认为 “有是理,后生是气”,谓 “理” 是第一性的,“气”是派生的。在认识论上,朱熹认为 “格物致知”就是穷至事物之理达到极处,为达“天理” 之境,又提出 “内省” 和 “践履”二原则。在人性论上,朱熹把人性论与本体论联系起来,发挥了“天地之性” 与 “气质之性” 两个概念,认为 “天地之性” 是纯粹至善的,“气质之性” 有善恶之分。认为 “人心” 是“气质之性”,“道心” 是“天地人性”,务必使 “人心” 服从“道心”。
总之,朱熹以 “天理”、“人欲” 将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从各个角度为封建统治辨护,成为孔孟以后影响最大的思想家。
相关参考
王霸义利之辩“王霸义利之辩”,是南宋淳熙年间陈亮和朱熹之间关于王霸义利的一场大辩论。陈亮是婺州永康人,字同甫,学者称龙川先生,才气超迈,喜谈兵,多次上书反对和议,力主抗金,遭人嫉恨,三次入狱。绍熙四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二首》这是一首读书后抒发心中感慨的诗句,今天读起,仍可感受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因为在儒学方面的成就很高,所以后世人以“朱子”之称尊称他。 朱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因为在儒学方面的成就很高,所以后世人以“朱子”之称尊称他。 朱熹被后世学者公认为儒学的
理学大师朱熹儒学发展到宋代,出现了理学这种体系,理学家们认为伦理纲常是人的先天之性,而喜怒哀乐是后天的情欲,情欲是阻碍伦理纲常的东西,所以要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提倡忠孝仁义。南宋的朱熹就是宋代理学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
朱熹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哲学家。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
朱熹 中文名称:朱熹 又 名:号晦庵字仲晦字元晦紫阳 性 别:男 所属年代:宋代 民 族:汉族 生卒年:1130~1200 生平简介www.cha138.com 朱熹(1130~
第一节生逢乱世闭门读书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紫阳、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生于建炎四年(1130年),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生于福建尤溪,最后定居建阳考亭。虽曾任官,但平生致
【生卒】:1130~1200【介绍】:南宋著名的儒者,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二程学说最重要的传人。字元晦,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他做官的时间很短,一生大部分在教书和著述中度过。他一生的著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