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郝清玉人物传,郝清玉生平事迹,郝清玉评价

Posted

篇首语: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郝清玉人物传,郝清玉生平事迹,郝清玉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郝清玉人物传,郝清玉生平事迹,郝清玉评价

郝清玉是我党北方农运战线一位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于一九二四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河北正定特支委员、保属特委书记、省委委员兼农运部长、顺直省委(即北方局) 常委兼农委书记,一度主持了顺直省委的工作。一九三一年四月在天津被捕,由于敌人的长期摧残,一九三五年九月病逝于“北平军人反省分院” (即草岚子监狱) 。

(一)

郝清玉、又名庆玉、庆宇,一九○四年旧历五月出生在河北省正定县赵村,兄妹九人,他排行第二。五岁开始启蒙读书,第二年入本村私塾,十岁时因家庭生活困难辍学,参加农业生产,替父母分担忧愁。十四岁那年,为了生活,和大哥捧玉出外谋生,先到平地泉一家鞋店当学徒,后经人介绍又到北京前门外一家鞋店里当制鞋工人。“五四”运动后,各种新思想广泛流传。鞋店掌柜的侄子是北大的学生,思想进步,经常和清玉聊天,并带回些进步报刊给清玉看,使他受到了当时新思潮的影响。

一九二四年春,清玉回到了阔别六年的故乡。这时,他已是个身材高大的青年人了。回乡后,他很快结识了尹玉峰。尹玉峰曾在正定河北省立七中读书,是这个中学马列主义学说研究小组的负责人,正定师范也有一些进步师生参加这个小组。清玉和这些青年知识分子的结合,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通过学习和宣传活动,为正定地区建党工作作了组织和思想上的准备。

一九二四年冬,根据北方区党委的指示,中共正定特别支部成立,郝清玉、尹玉峰等担任领导工作。他们认真地分析了面临的政治局势,积极的承担起领导这一带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重任。在党的工作开展活动初期,首先需要建立党的秘密联络机构,制定一套秘密工作方法。尹玉峰说: “清玉是有名的皮鞋匠,我们就开个鞋店,这样联络机构有了,一部分同志的掩护职业也有了。”大家很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清玉四处筹集资金,聘请人员。一九二五年正月元宵节(按一般习惯在这天新商号开张) ,鞋店设在正定学府西街,正式开张。宽敞的三间铺面上,悬挂着“裕华鞋店”黑漆金字匾额。这天一大早,店“老板”郝清玉站在柜台里边微笑着迎接接踵而来的顾客,热情地与前来送贺礼的人们寒暄,给人留下了个地道的买卖人的深刻印象。

鞋店的事情就绪之后,清玉把店里的日常工作交给他老实忠厚的大哥捧玉管理,自己腾出大部分时间深入农村,发展党的组织。他常说: 最要紧的事,是到基层去,到农民中去,讲清楚他们为什么会受苦,把他们组织起来,在有觉悟的农民中发展党员。当时有一位农村教员对清玉的工作情景曾写过这样的话: “日走阡陌,夜宿草堆,饿食干粮,渴饮冷水。”①

一九二六年初,郝清玉和尹玉峰到北京向北方区党委汇报工作,李大钊接见了他们,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同年一月,根据北方区委的指示,成立了中共正定地方委员会(党团在一起),四月又改组地委,将党团分开,郝清玉、尹玉峰一直是地委的主要负责人。由于他们积极工作,到这一年的年底,仅正定一县 (不包括正定地委所管其他县) 就发展了二十四个党支部,有党员一百四十多名,团员四百多名,还在不少村镇建立了农民协会、平民学校等组织,为进一步扩大党的影响、领导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

一九二七年旧历五月,郝清玉等成功地领导了正定地区有万余群众参加的农民暴动。当时,奉系军阀为了搜刮民脂民膏,除预征钱粮外,又增加了二五附加“讨赤捐”和其他名目繁多的捐税。百姓穷得连锅都揭不开,不少村子的群众吃榆树皮和树叶子,拿什么去缴纳粮税?偏在这时正定地区又下了一场冰雹,把即将黄熟的麦子都砸在地里。官税、天灾,逼得劳动人民实在无路可走了。为了带领农民反抗军阀、官僚、地主、豪绅的压迫和盘剥,郝清玉等及时召开中共正定地方委员会紧急会议,决定利用五月十七日城隍庙会,举行农民暴动。接着,郝清玉和尹玉峰又在“裕华鞋庄”分批召开了地委委员和各支部书记会议,对暴动事宜做了具体布置,要求党、团支部,组织党员、团员、农民协会会员,利用各种方式到各村串通群众,多动员一些人参加这次庙会。郝清玉和尹玉峰等还到一些重点村去做了组织发动工作。

五月十七日是城隍庙会的正日子,赶庙会的人很多。上午十点钟,在城内戏楼广场,突然有人把红布白字的“正定农民反对预征钱粮、反对讨赤捐大请愿”的横幅举起,喊了声“集合了! ”人们便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队伍象滚雪球似的,越走人越多。有组织的农民群众参加了; 没有组织的赶庙会的群众,一听是反对预征钱粮,反对讨赤捐的,也自动参加进来了。人们高举着大刀、长矛、铁锹,呼喊着口号,向县公署冲去。奉军士兵和伪警察荷枪实弹慌忙拦阻。郝清玉挺身而出,带着纠察队员赶到队伍前边,大声喊道: “奉军和巡警弟兄们,你们也是穷人出身,乡亲们叫官府衙门、天灾兵祸逼得走投无路了,够朋友的让开一条路! ”①示威群众接着高呼:“反对预征钱粮! ” “反对讨赤捐! ” “打倒军阀! ” “打倒帝国主义!”口号声震耳欲聋,有的军警把枪缩了回去。郝清玉把手一挥,高喊: “乡亲们,冲啊! ”人们潮水般的涌进了县署衙门。

县衙大堂的屏风挡住了人流。郝清玉想: 大堂,几千年来作为反动官府压榨百姓的象征,这次一定要把它的“威严”打掉。他抡起三节鞭,把大堂屏风砸了个粉碎。这一举动鼓舞了农民的勇气,使原来仗势欺压百姓的“三班六房”吓得面如土色,两腿筛糠。奉军任命的县知事金某在人民的压力下,被迫接受取消预征钱粮和讨赤捐的要求。斗争取得了胜利,大长了老百姓的威风,人们奔走相告: “连衙门大堂都给砸啦,还有什么可怕的! ”

这次斗争的胜利,显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的农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也教育了农民,使大家认识到: 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解救自己。中共正定地委和郝清玉、尹玉峰等没有沉溺在这种欢乐之中。他们清醒地意识到,敌人绝不肯罢休,必须积极采取对策,防止敌人突然袭击。他们利用这次胜利,加快发展农民协会、平民夜校等组织,进一步把农民组织起来,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发展党、团组织; 对城里的党组织也做了调整,有职业掩护的党、团员,没有暴露的尽量不要暴露,继续干下去,已经暴露的要调离原工作。郝清玉也辞去“裕华鞋店”经理的职务,让给大哥捧玉担任,并正式向工商局报了转户签呈。“裕华鞋庄”仍然担负着党的联络点的任务。

郝清玉作为职业革命者,继续深入农村,为更大的革命风暴的到来进行准备。

(二)

一九二八年春节期间,郝清玉接到顺直省委的调令,要他赶赴天津,接受新的工作任务。郝清玉到天津后,很快与组织接上了关系。当时任党中央特派员的蔡和森对他说: “北方广大地区的农运工作还比较薄弱,你是搞农民运动的,有经验,工作有成绩,因此决定调你负责顺直省委的农运工作。”①这一年的下半年,由于工作需要,他的妻子秦兰也来到天津,从此,他的家就成为省委农委机关的所在地。他事后向妻子谈起过与蔡和森第一次交谈的情景,他说: “蔡兄是我们党的一位很有远见的领导干部,我们那次谈了很久,谈了中国的现在和将来,谈了我们党所面临的困难。由于蒋介石背叛革命,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中国革命遇到了空前的劫难。”①他还对妻子说: “我们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随时准备流血牺牲。”②郝清玉很少待在机关里,而是经常到顺直省委负责领导的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察哈尔、热河、内蒙古等地巡视指导工作。

顺直省委由于不团结,严重影响了工作。党中央于一九二八年七月,决定由中央特派员陈潭秋和刘少奇参与省委领导,并主持召开顺直省委扩大会议,改组了顺直省委,郝清玉继续当选为省委常委。他坚持党的原则,极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针对党内团结以及党内有些同志在政治上发生动摇等问题,曾在顺直省委的机关刊物《出路》上发表文章指出: “我们既是共产党的信徒,共产党就是我们的终身出路,我们就应当处处恭敬她、爱护她,使她一时一刻的不要与我们分开”③。针对当时有些人借口省委、市委或某人的错误而闹分裂的情况,他指出: “不要总指责省委错误或市委错误或某个人的错误,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固然谁有错误,谁负责任,但党并不是某几个人的党,我们应当站在共同的立场上,一天一天的在工作中努力改造党、健全党,使党真正走上布尔什维克的道路。”④郝清玉这种顾全大局、维护党的团结,和团结同志、光明磊落的品质,直到现在许多老同志回忆起来都很敬佩。他们说:清玉是我们党的一位很好的同志,他有胆识,有魄力,党性很强,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做出了表率。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部长周恩来在莫斯科出席党的“六大”以后,取道上海来到天津,主持召开北方党代表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六大”精神,整顿北方党组织。北方党代表会议之前,郝清玉、陈潭秋、刘少奇和其他常委率领机关人员分赴各地,深入调查研究,为会议做准备。周恩来在同省委常委们的广泛接触中,对郝清玉全面客观观察问题的能力,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表示赞扬。十二月十七日,他在给中央关于顺直情况的汇报信中,总结了顺直省委工作及错误之后,就提出了改组顺直省委的具体意见,指出: “现时顺直除潭(陈潭秋)、郝(郝清玉)、刘(刘少奇)三同志可留在常委外,馀不够胜任”①。北方党代表会议于十二月底在天津佛照楼饭店开幕,到会代表四十三人。郝清玉在会上有过几次发言,透彻地阐明了自己的一贯观点,深得代表们好评。会议改组了原领导班子,选出了新省委,郝清玉仍当选为省委常委,继续担任农委书记。这次会议纠正了顺直党的错误,总结了经验教训,使顺直党的工作开始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正如一九二九年八月顺直省委扩大会议一致认为的那样: “去年十二月扩大会议将北方党从脱离原则的纠纷停顿状态中挽救出来,因此十二月扩大会议是北方党复兴的纪元。”②

郝清玉坚决贯彻执行十二月扩大会议确定的方针、路线。他在一九二九年一月 《出路》上发表题为《顺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中说: “党已渡过了十二月会议以前的危机,奠定了发展壮大的基础。过去的错误假如不能马上铲除,党的发展前途是绝对困难的。今后我们要根据六次大会的精神,及顺直十二月会议的精神和决议案,有计划、有组织地、一步一步地、刻苦耐劳地走上真正布尔什维克的轨道。”①

十二月扩大会议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顺直和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顺直省委的领导下,出现了一个大好的革命局面。这期间,郝清玉曾一度主持顺直省委的全面工作。他热情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扩大革命的影响,使党的各级组织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中,他十分强调灵活而又秘密的工作方法。他在总结天津、唐山、北平等地党组织遭到破坏的原因时,严厉地批评了那些在白色恐怖的形势下,不注意秘密工作而造成损失的错误。他说: “首先就要说到我们的秘密工作不好,也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秘密技术工作常识,在一切工作上都表现着半公开的工作方式。但在主观上还以为非常的秘密,其实不然; 再说到我们对少数叛徒的处理有姑息,不敏捷,这些叛徒,他们早就下了出卖阶级的决心,平心要做国民党反革命忠实走狗,在言论上、行动上早就表现出反动的真面目,我们应当用积极的方式在群众中宣布这些叛徒死刑,用群众的力量消灭这些叛徒”②。他进一步指出: “我们除了明白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与教训外,并应当认识目前的环境,加重自己的责任去努力工作。目前群众斗争潮流正在高涨,我们旧有的工作方法已不适应当前的环境,我们必须真正钻到群众中去,与群众结成生死关系,继续领导群众工作、群众斗争,学习群众中秘密工作的经验……。”①

长期的地下工作,使他养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他非常讲究工作效率,善于化装,行动快而敏捷。他的家长期作为顺直党重要的秘密机关而安全的保存下来,许多重要会议是在他的家里召开的。他的妻子秦兰机敏地为他们传递消息,站岗放哨,给同志们烧水做饭、缝补衣裳,使这些为革命日夜奔忙劳禄,没有生活保障的革命者,来到这里就象回到了自己的家。

(三)

一九三○年五月,中央派贺昌担任顺直省委书记,传达贯彻李立三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游击战争,争取一省和数省首先胜利的“左”倾指示。贺昌到天津后,对顺直省委的组织机构作了多次调整,成立了京东特委,通过了地方暴动的决议,取消党团组织,成立顺直总行动委员会,成立北方局取消顺直省委,又取消北方局成立河北省委。多则三两个月,少则一个多月,组织机构就要变动一次,搞的人心浮动,不知所措。

这年七、八月,郝清玉以省委常委、巡视员的身份,调任保属特委书记。他的爱人秦兰和省委农委的部分同志,也随他一同来到保定。郝清玉等对保定地区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认为特委所面临的局势是严重的:敌人的疯狂破坏使保定地区党组织受到了严重损失,甚至一开会就被敌人发觉破获,事实上已处于无法工作的状况。郝清玉敏锐地感觉到,贯彻“一省和数省的首先胜利”的指示,在这一地区条件尚不成熟。因此,他坚决制止了那些在白色恐怖下很少实际效果的集会游行、公开散发传单等“左”倾盲动活动。他指出: “要千方百计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他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完全进入秘密工作状态,真正的深入到群众中去开展工作,争取得到人民的保护。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准备更大规模的卓有成效的斗争。”①

郝清玉经过调查研究,很快把党、团特委的领导班子建立起来。他知人善任,在熟悉每个成员的出身、特点、阅历之后,信任他们,放手使用他们,在使用中帮助他们。大家感到在郝清玉领导下工作,心情舒畅,提高快,工作做得有成绩,很快改变了“开个会都很困难”的被动局面。有一次决定召开党、团委联席会议,郝清玉把地点选择在保定市有名的“白云章包子铺”,使参加会议的同志都感到惊讶。“白云章包子铺”地处繁华街道,来往的人很多,为什么要在这里召开这样一个重要会议呢?但这个地点是经过郝清玉慎重考虑的,他认为:(一)越是繁华地方相对来说越是敌人的薄弱环节; (二)经过一段工作,已经打开局面,这个包子铺就是一个可利用的地点; (三) 面对敌人的疯狂破坏,在这里开会本身对党、团特委的同志就是一个鼓舞。那天上午十点,“白云章包子铺”楼上雅坐摆开了“宴席”,人们一边认真地听取特委书记郝清玉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一边警惕地注视着过往人等。当有人靠近他们时,郝清玉随机应变,立即转变了话头; 闲杂人等过去了,会议又照常进行。郝清玉领导的保属特委,就是这样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巧妙地与敌人周旋着。

一九三○年八、九月间,保属特委决定,在完县 “五里岗”和博野、蠡县举行武装暴动,由特委军委书记张兆丰具体指导暴动准备工作。郝清玉向参战的干部、战士做了动员,号召大家: “勇敢杀敌,为建立工农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而战。”①据薄一波等后来回忆: “两次暴动,都狠狠打击了敌人,对党以后的武装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缺乏作战经验,‘五里岗’ 暴动遭到了较严重的损失。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清玉同志感到,在当时的情况下,举行这样的暴动是不适宜的。”②

一九三○年十一月间,郝清玉回天津参加省委扩大会议。省委书记贺昌在这次会议上,仍然传达贯彻“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游击战争,组织扩大红军武装,争取一省和数省的首先胜利”的错误指示。郝清玉从自己的实践中深深感到,这一指示根本行不通。他不仅在会议上坦率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回保定后没有向保属党组织传达会议精神,还坚决顶住了省委关于撤销党、团组织,成立“特别行动委员会”的指示,保持了保属特委的相对稳定。在这段时间里,保属特委所辖的党、团组织,以及农民协会、贫农会、雇农会、青年工会、革命学生会、少年先锋队、反帝大同盟、织布工会、人力车工会、小商人同盟、争自由大同盟等群众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当时虽然还没有达到郝清玉提出的“村村有党员” 的要求,但多数村庄有了党员和党的小组在活动。

由于郝清玉从实际出发加强领导,不仅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同时也打击了敌人。他根据自己长期地下工作的经验,总结了一套工作方法,概括起来是十六个字: “立场坚定,随机应变,视人出言,不离原则。”他很重视对党员、干部进行阶级教育、气节教育和党的纪律教育。在他的领导下,特委制定了一整套秘密工作的方法和制度。为了工作需要,他的家经常搬,在保定几个月,他就住过唐家胡同、秀水胡同、双井胡同等地方。党的接头地点也经常变动,如二师、六中、曹锟公园“别有洞天”、河北大学南门小桥、保阳第一楼的“南纸铺”门前、思罗医院、“白云章饱子铺”、城隍庙、莲花池等等很多地方。由于严格执行了秘密工作的方法和制度,减少了党的损失。郝清玉担任保属特委书记这段时间,使保属特委所属四十个县、一个市的党组织和共青团、各种群众组织,在白色恐怖下,获得了稳步的发展。

(四)

一九三一年三月,郝清玉调回省委。这时,由于省委机关出了叛徒,危险不时地向他袭来。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仍日夜工作着、忙碌着。有一天,他很晚才回家,一进门就对爱人秦兰说: “刚才费了很大劲才甩掉尾巴。我最近感到有些异样,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不回来,你们和农委同志就搬家。”①秦兰深情地望着丈夫,不想多说什么,因为她知道,他是不喜欢悲悲切切的。郝清玉胸怀坦荡地说:“一个共产党员为了他的理想,为了工农民众不再过牛马不如的生活,牺牲自己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握住爱人的手,深情地继续说道: “不过孩子还太小,你又刚怀了孕,今后要你多受苦了。”秦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头扎在丈夫的怀里边哭边说: “你放心,只要我活着,一定教育他们成人。”①

同年四月,由于叛徒的告密,省委机关又一次遭到破坏,郝清玉在天津被捕了。他最初被关押在天津市警察局,受到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但他毫不动摇。在一次审讯中,敌人让叛徒当面指认,郝清玉的共产党员、顺直省委领导成员的身份暴露了。从此,他便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同敌人展开面对面的斗争。

六月间,郝清玉被押解到北平,同在天津、北平先后被捕的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殷鉴、胡锡奎等几百名党的干部关押在宪兵司令部。在这里,敌人继续施用酷刑拷问和威逼利诱等伎俩,但郝清玉和他的战友们大义凛然,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八月,敌人将宪兵司令部和天津监狱来的共约一百余人集中于“陆海军副司令行营军法处”,判刑后,又押送到“北平军人反省分院” (即草岚子监狱) 。这座监狱对政治犯实行法西斯的“反省”政策,在肉体上野蛮摧残,在精神上残酷折磨,并规定“反省”期限,到时不 “反省”的就枪毙; 要“反省”出狱,必须在报上公开发表反共启事。

一九三二年春,国民党中央派中央委员、职业特务刘建群、曾扩情来到草岚子监狱。从此,监狱在对共产党人进行更加残酷的摧残折磨的同时,又施展了一套让封建法官讲佛经、洋神父讲圣经等中西并用的“反省”手段,把那些不肯 “反省”的人带上重镣、关进单身牢房。后来,还宣布对政治犯实行定期“审查”,每六个月 “审查”一次,三次“审查”仍不反省者就枪毙。与这种反革命的“审查”相配合,监狱采取了高压手段,不许三个人在一起说话,厕所也有看守监视,放风时间减少,还经常搞突击搜监。在狱中党支部领导下,郝清玉和他的战友们团结战斗,接连粉碎了敌人的一次、二次和三次“审查”。

敌人三次“审查”失败之后,不再搞什么定期 “审查”了,而把“反省”手续简化到只要在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反共启事” 上按个手印,就可以释放。一天,敌人拿着一份“反共启事”,对身患重病的郝清玉说: “我给你手上擦点墨,只要在这份东西上按个手印,就马上送你到德国医院去看病,放你出去,如果不按手印,就送你到天桥 (刑场)去! ”郝清玉从容自若,斩钉截铁地回答说: “要我叛党办不到! 你们国民党对日妥协投降,对内反人民,应该反省,我是革命到底,无过可悔,别说送我到天桥,到地桥也决不按手印! ”①

狱中党支部为了改善同志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决定从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九日起,开展为时一周的绝食斗争。郝清玉和他的战友们积极投入了这场斗争,他们向敌人提出了六项条件: 政治犯一律下镣; 改善伙食; 打开监门,犯人可以自由在狱内走动;延长放风时间;订阅报纸和购买书籍;增加取暖火炉。头两天狱卒端上好饭好菜,鸡蛋挂面,企图破坏绝食斗争,结果被同志们连筷子带碗一起往外甩。第三天、第四天过去了,生病、体弱的同志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敌人抬来了担架并威胁说: “现在是死一个抬一个,死几个人我们不在乎。”牢房里没有任何回答,同志们都静静地躺在床上,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和饥饿的熬煎。第五天、第六天,同志们的身体状况更加恶化了,死亡时刻在威胁着他们。狱吏和看守走进监房时都戴口罩,说明牢房已呈现一股尸体的气味。到第七天,敌人震动了。国民党当局匆忙派来专人,要求谈判,并表示绝食者的要求可以满足,请大家复食。薄一波等作为狱中代表同敌人谈判。谈判的结果是: 病号一律下镣,其他政治犯换三斤轻镣;监门早开晚闭,可以在监内自由走动; 增加取暖炉; 改善伙食;订阅《华北日报》、《益世报》、《大公报》,还可以买书;每天放风三次,每次一小时。绝食斗争取得了胜利。在以后的时间里,大家利用争得的这些条件,在狱中进行学习和身体锻炼,为出狱后更好地为党工作打基础。

经过绝食斗争,郝清玉的病情更加恶化,住进了单人牢房。他是多么希望和同志们在一起啊! 他的心里想的是每一个同志,总是关照大家要搞好身体、多吃一些,准备出狱后能为党更好的工作,争取为党尽可能多的保存下几个干部。他每时每刻都关心着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就在生命垂危之际,仍向同志们说: “看看今天的报纸,有什么好消息?”当时报纸上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 “朱、毛率领红军向陕甘方向流窜”。郝清玉听到后,非常高兴,连声说: “太好啦,太好啦! 他们过来了就好了! ”①由于敌人摧残,他的病情严重恶化。一九三五年九月,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的好儿子郝清玉,在敌人的监狱里与世长辞了,时年三十二岁。

作者附记 本文参考资料除已注明出处者外,还有:

1.天津历史博物馆: 《关于中共顺直省委的建立、组织建设和几次改组的情况》 (讨论稿) 。

2. 胡锡奎: 《一场长期、持久、紧张的监狱斗争》,载《北京日报》1961年7月24日。

3. 《中共正定党史》 (讨论稿)。

4. 薄一波、刘秀峰、刘澜涛、李运昌、王从吾、徐彬如、周仲英、黎彦昌、王志远、秦兰、郝捧玉等的回忆资料。

注释

①转引自薄一波、刘澜涛、王从吾、李运昌、徐彬如: 《我党北方农运战线一位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回忆战友郝清玉同志》,载1982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①郝捧玉1964年的回忆。

①秦兰1964年——1965年的回忆。

①②秦兰1964年——1965年的回忆。

③④《出路》第4期,1928年12月。

①《冠生来信对顺直省委改组的意见》 (1928年12月17日)。

②《出路》第13期,1929年8月。

①②《出路》第13期,1929年8月。

①《出路》第13期,1929年8月。

①黎彦昌等1981年1月的回忆。

①转引自薄一波等: 《我党北方农运战线一位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回忆战友郝清玉同志》。

②薄一波等: 《我党北方农运战线一位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回忆战友郝清玉同志》。

①秦兰1963年的回忆。

①秦兰1963年的回忆。

①转引自《天地有正气——六十一人案平反昭雪》,人民日报社1978年12月31日编印。

①周仲英1980年8月的回忆。

相关参考

清朝十四阿哥被改名真相

 清朝十四阿哥被改名真相  《清玉牒》中记载清康熙帝十四子曾与雍正帝名字读音相同,雍正即位后为避名讳改为“允?”。  清宫剧的热播,让康熙年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帝位之争

多尔衮曾被开除族籍

清入关前,从无传位遗诏当上皇帝的皇太极开始,这种激烈的斗争直到乾隆以后才逐渐减弱,爱新觉罗亲族之间的恩怨在玉牒中也有所反映,典型表现就是不入玉牒。张虹说:在每次清玉牒编修的序言中,都有关于哪些犯罪族人

中共人物传 胡波人物传,胡波生平事迹,胡波评价

胡波胡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江西永新县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特别重要的干部”①,历任中共永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常委,莲花县委书记,湘东特委副书

中共人物传 郭亮人物传,郭亮生平事迹,郭亮评价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中共人物传 刘英人物传,刘英生平事迹,刘英评价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

中共人物传 罗明人物传,罗明生平事迹,罗明评价

罗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时,罗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在闽西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从而受到打击,被撤销

中共人物传 余泽鸿人物传,余泽鸿生平事迹,余泽鸿评价

余泽鸿,四川人。一九二六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七年五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一九三一年八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建黎泰地区的土地

中共人物传 黄道人物传,黄道生平事迹,黄道评价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陈毅生前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的新四

中共人物传 陈为人人物传,陈为人生平事迹,陈为人评价

陈为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我国早期工人运动,创建中共东北地区的组织,保卫中共早期的珍贵文献资料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值得人民怀念。(一)陈为人,原

中共人物传 竺清旦人物传,竺清旦生平事迹,竺清旦评价

竺清旦竺清旦是浙东地区早期农民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①,曾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上海(江浙)区委农民问题委员会委员、宁绍台农民协会会长、宁波市临时政府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