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胡筠人物传,胡筠生平事迹,胡筠评价
Posted 物
篇首语: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胡筠人物传,胡筠生平事迹,胡筠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胡筠人物传,胡筠生平事迹,胡筠评价
(一)
胡筠,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边区工农革命武装中的一位英勇善战、威震敌胆的女指挥员。她原名胡昀,字容, 化名李芙蓉、 方竹梅, 一八九八年二月十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天岳乡下大坪屋场的一户小康家庭。
胡筠的父亲胡竹安,读过三五年私塾,善书法,能吟诗对句,自耕十多亩田土,农闲时做点小生意。他惨淡经营,善于盘算,终于积累了一笔钱财,中年以后在平江县城一家大商号当总管,渐渐跻于绅士行列。
胡筠的母亲李氏勤劳俭朴,唯望儿女知书识礼,曾聘当地名师设馆教诲。经过几年的刻苦攻读,十三四岁时的胡筠已是下笔流利,颇有一些文才了。当时正是多事之秋,为防身自卫,农民崇尚武术。山乡习俗,每年冬闲,总有几处请师教习拳棍,下大坪屋场是习武场所之一,少年胡筠雄心勃勃,每教必至,潜心力学,经过两三年的操练,练就了一定的手脚工夫。
胡筠自幼性格倔强、泼辣,和男孩子一样开朗、豪放。她的父亲藏书颇多,那些儿女之情的书,她并不爱读,而《水浒》、《三侠五义》、《精忠岳飞传》等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和精忠报国的故事,却深深地吸引、激励着她,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尤使她钦慕不已。她对《木兰辞》不但能熟读成诵,还编成平江花灯小调经常吟唱。她常以花木兰自诩,在她幼小的少女心灵里,孕育着一个女中豪杰的形象。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军队所至之处,均被抢劫一空,平江位于湘北门户,更是首当其冲。一九一八年张敬尧所部十余万人经平江进驻长沙,沿途数百里,十室九空,胡筠亲睹兵灾浩劫,忧心如焚。一次,胡竹安携带一包银洋回乡,遇上溃兵,钱被抢走,人被打伤。胡筠抚摸着父亲身上的伤痕,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恨之入骨,并萌发了改革社会的理想。
胡筠十九岁,由父母作主,嫁给当时还在外地读书的李积琦。胡筠爱读书,把家里的四大杠书作为嫁妆,带到李家去。这在古老、闭塞的山乡,是从来没有过的新鲜事情,至今还传为美谈①。
李家是虹桥新兴的一家大地主,有千亩良田,上百间雕梁青砖瓦屋,但政治上还处于地主阶级中没有当权的地位。“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李家这时正全力以赴地将青年人送出去求学。然而胡筠此时却不能外出求学,她感到精神空虚,思想压抑,渴望冲破家庭的禁锢而有所作为②。
一九二三年冬,当胡筠打听到县城里早已办起了一所女子学校时,便以丈夫在外读书为理由,提出读书要求。家庭应允之后,她考入了平江启明女子学校师范第五班学习①。
启明女校位于平江城北鹤岭山下,校长凌容众、李樵松夫妇都是前清留日学生,曾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是两位爱国知识分子。启明女校设有师范、缝纫、刺绣、染织等十三个班级。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平江县党支部的负责人余贲民,在女校担任园艺主任。
胡筠学习用功,成绩优异,思想活跃。进校不久,她与徐纬文发起过剪发运动。九月的菊花会上,她扮演独幕话剧《一个诚实的孩子》中的华盛顿,表演大方、逼真,博得师生喝彩。校办的《鹤鸣旬刊》上,常见她撰写的文章。这些文章观点鲜明,文笔犀利,富有斗争性。
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反帝怒潮从上海经长沙而波及平江。在中共平江地方委员会的领导下,县城成立了“青沪惨案”雪耻会,会长余贲民。六月九日,平江罢工、罢课、罢市,举行了数千人的群众大会。胡筠和同学们满怀革命激情投入学生运动,走上街头,散传单、演戏、发表演说,慷慨激昂。她们从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讲到段琪瑞执政府的腐败无能,号召民众起来,挽救危亡的中华民族。这些演讲,有如春雷在平江山城炸响,启迪了群众的觉悟。
这年九月初,平江买办商人、商会会长钟坦然、黄栋才购进英国亚细亚煤油七千余箱,运往平江。为了抵制洋货,平江雪耻会及县城学生以“平江非通商口岸”为理由,阻油起岸达三月之久。
十一月二十八日,英商勾结赵恒惕下令放行,钟坦然、黄栋才贿赂县城驻军团长李柱中,决定以武力保护起油上岸。中共平江县负责人陈笰章、余贲民得知这个消息,已是傍晚时分,当即带领工农群众及学生千余人赶到码头。胡筠与县立中学学生周德一、朱璋等冲锋在前,登船演说,历数英帝罪行,讲得声泪俱下①,群情更加激愤,于是将煤油箱纷纷推入汨罗江中。此时,一连驻防鄂军赶来动武,殴打、驱赶学生。胡筠与同学们同反动军队搏斗,她被推坠河中,跌伤了脚。
这次斗争,使胡筠进一步经受了考验。在党组织的培育下,就在这年冬天,胡筠由余贲民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②。
(二)
一九二六年五月,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向湖南进军。七月,北伐军浩浩荡荡地从广州出发,于八月攻取了平江。胡筠按照中共平江县委的指示,和李宗白等回到家乡虹桥,与当地农民协会一起,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侦察敌情、破坏桥梁、电讯,筹集钱粮、担架等,支援北伐战争。在北伐军进军天岳关时,胡筠还亲自给突击队带路,向敌军防守薄弱的地段发起突然冲击,一举攻克天岳关,进入湖北通城。在北伐军向武汉进军的征途上,胡筠一直在叶挺独立团政治处作宣传工作,直至攻克贺胜桥,才奉指示返回平江③。
这年年底,胡筠由中共平江县委推荐,报考武汉国民政府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她与邱继文等同学赴武汉参加了考试,成绩合格,被录取。邱继文去军校时,结婚刚好三天,怕影响夫妻感情。胡筠鼓励她说: 你刚结婚,我还有孩子呢,为了救国救民,为了工农解放,我们应该暂时抛弃家庭和亲人,要建立幸福家庭,首先要有崭新的社会……。她们就这样互相鼓励,坚定走革命道路的决心。邱继文在军校女生队表现很好,后来参加广州起义,不幸光荣牺牲。
女生队是党培养的第一批女兵。胡筠和女生队的同学都感到自豪,怀着极大的兴趣,勤奋学习军事知识。她们身穿军装,打着绑腿,肩背步枪,和男生们一起参加野外打靶、投弹、夜行军等军事操练和演习,这为胡筠尔后指挥作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胡筠还如饥似渴地学习 《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著作,加深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了为之献身的精神。军校的政治教育除为女生队讲述反帝、反军阀、工农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等课程外,并组织女生参加当时的一些革命活动。在一九二七年“一三”事件武汉各界收回英租界的斗争中,胡筠与胡毓秀、陈云裳等女生过江到汉口散发传单,进行街头演讲,同码头工人一起控诉英帝国主义罪行。军校男女生还在汉口 “血花世界” (今民众乐园)联合演剧多次①。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五月,夏斗寅也在宜昌叛变革命,并勾结杨森,兵抵纸坊,直逼武汉,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武汉当时仅有卫戍司令叶挺的一师兵力。为了反击叛军,中央军校及武昌农运讲习所的师生紧急动员,编为中央独立师;军校女生队编为救护队和宣传队,胡筠编在宣传队。出征前夕,胡筠挥笔写下了一首充满战斗激情和必胜信念的诗篇:
绿荫深处无暑炎,
席地看报也谈天;
男女穿上军装服,
革命阵营意志坚。
保卫后方有责任,
支援前线毋迟延,
三镇基地金汤固,
快听奏凯旋①。
打退夏斗寅叛军后,师政治部成立远征队。胡筠参加了远征队,并与远征队的同学到偏远山区去宣传,追捕在逃的土豪劣绅,参加群众公审大会。
“七一五”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女生队一部分派回本地工作,胡筠按照组织决定,回到平江进行革命斗争。
(三)
“八一”南昌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承担起领导革命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历史使命。在“八七”会议后,中共平江县委领导的平江工农义勇队接到湖南省委的紧急通知,进驻江西省修水县城,准备参加暴动。县委召开了秘密会议,贯彻省委指示,确定组织全县工农进行秋收暴动,党的负责干部毛简青(县委书记)及朱璋、张警吾、李宗白、胡筠、邱平川、吴钦明等都深入农村,分配在各乡进行准备工作①。胡筠回到虹桥,任北乡暴动委员会主任,组织武装群众,配合秋收起义部队的军事行动,举行暴动。
八月初,军阀夏斗寅的一个补充团邱国轩部驻平江长寿街,正招兵买马,扩充势力。胡筠与虹桥区委的同志想出了一个打进去、拉出来的办法,用敌人的枪支武装自己。他们秘密选派了共产党员魏敬民、胡瑞芳等十余人打入邱国轩部当兵。不久,在一天深夜,遵照胡筠的指示,魏敬民、胡瑞芳等携带九条步枪,赶往修水,参加了秋收起义部队②。以后,这些同志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
秋收起义以后,国民党进行疯狂反扑。霎时间,天空乌云翻滚,大地血雨纷飞,平江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杀人魔王阎仲儒和反共老手王紫剑,分别任平江“清乡”司令和县长,纠集各乡地主武装共三千多人,四出“清剿”,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这严峻时刻,中共平江县委提出了“以赤色恐怖回答白色恐怖,以革命武装对付反革命武装”的口号。胡筠与李宗白等在虹桥传达了县委指示,决定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胡筠组织了一支十八人的游击队,但仅有一枝破步枪。为了搞到武器,她动员猪鬓岭下一个叫邓如芬的农民,挖出了他埋在地下的一枝步枪。据群众反映,南江有一个叫邹达安的国民党退伍团长,有一枝手枪。一天夜晚,胡筠带领几个游击队战士急行军六十余里,赶到邹达安家,将他的手枪“借”走。接着,胡筠又动员桃花洞的汤继,大坪村的胡鲁安,交出了私藏的两枝步枪。不久,胡筠布置游击队在长庆岭下等处,夺得了散兵游勇的步枪三枝,并打造了一些马刀、梭标。这样,游击队很快扩大到五十多人,胡筠任大队长①。从此,湘鄂赣三省边界的幕阜山下,燃起了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游击队狠狠地打击了反动地主武装的嚣张气焰,逐步开辟了六个小块游击区。
随着土地革命斗争的深入,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胡筠,毅然与剥削家庭彻底决裂。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七日(农历正月初五),她带领游击队开赴虹桥,在村外的大沙洲上,召开了二千多人的群众大会,斗争了李族几家大地主,烧田契,分积谷,毁债券。胡筠打开了自家的粮仓,亲自掌斗把粮食分发给农民,并宣布将自家与李天王等几家大地主的田土山林,分给贫苦农民。同时,她为了表示自己革命到底的决心,将自家上百间房子放火烧掉。胡筠的革命决心得到了贫苦农民的赞许。但这是受当时“左”倾盲动主义思想影响的行动,这些房子本来是可以分给贫苦农民居住,而不应该烧掉的。
这年二月,胡筠出席了中共平江县委在加义镇召开的全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为了加强县委对区、乡革命斗争的领导,中共平江县委成立了上东、下东和南、北、西五乡特别工作委员会,胡筠担任北乡特委书记①。北乡特委下辖虹桥、南江、梅仙、钟洞等五个区委,三十多个乡、村党支部。同时,县委将全县游击武装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平(江)湘 (阴)岳(阳)游击总队,下设五个大队,胡筠任第二大队(又名特务大队)党代表。从此,她骑一白马,同大队长喻庚 (后任红十六军七师师长,牺牲)率领队伍战斗在幕阜山区,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多次打击了前来“清剿”的白军。这支农民武装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群众拥护,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胡筠部队” 。
为了推翻全县反动政权,营救被关押在县城监狱的几百名同志,中共平江县委又在献冲召开了秘密会议,成立了以罗纳川、余本健、胡筠、邱训民等为首的平江县工农暴动委员会,罗纳川任暴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八年三月十六日,暴动委员会组织全县游击武装和四乡农民,攻打平江县城。这次攻城规模浩大,三天以内组织了近十万农民,扑城的农民按区、乡编队,背着梭标、鸟铳、扁担、锄头、扛着松树炮,浩浩荡荡直扑平江县城。胡筠与喻庚指挥的第二大队以及北乡近两万名农民,作为攻城的主力,负责攻打北门。他们打入画桥,进入北街犁头嘴,只差二三百米就接近敌军司令部了。但因东、南、西三面农军受阻,敌人又突然增援,敌众我寡,只得撤出县城。
著名的扑城壮举受挫后,湖南反动当局加紧了对革命的镇压。他们叫嚣“平江无人不共” ,“地要翻边,人要换种,血洗平江”。一时间,百里山乡血雨纷飞,全县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牺牲一万余人,县委负责人罗纳川、周德一、朱璋等壮烈牺牲,党的区、乡组织破坏殆尽,县委书记毛简青、宣传部长张握筹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情况,被留在中央工作,还有一些党的负责干部脱离了革命队伍,有的成为可耻的叛徒。在这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平江革命斗争处于非常危难的时期,胡筠等没有屈服,没有被吓倒。她北到恩溪、南到福寿山,寻找失散了的同志,终于与李宗白、张警吾、毛贲虎等恢复了中共平江县委,胡筠成为县委的主要负责人。此后,又陆续恢复了一些区委,重建了游击队。胡筠率县委机关和部分游击武装在复兴山区的钟洞、恩溪一带活动。敌人对山区的封锁日益严密,常派整连整营的兵力四处搜山,并放火烧山。胡筠腰插一枝手枪,手提一盏马灯,肩背一个背包,在方圆百里的丛山峻岭中和同志们一道与敌人周旋,有时搭草棚,有时住岩洞,为了对付敌军的偷袭,有时一夜要转移几处地方。在通往复兴山腹地的每条山路上,胡筠都布置有三道岗哨,并拟定了口令、暗号。如遇敌人进山,鸣铳一声,各道哨口相继鸣铳,游击队立即隐蔽转移或伺机打击敌人。断了粮食,她与同志们一道挖野菜、摘树叶、寻山果充饥。没有食盐,同志们全身乏力,呕吐得厉害,胡筠发现五倍籽粒有咸味,就采来熬水煮野菜。在她的带动下,大家虽饿得面黄饥瘦,有的患了夜盲症、贫血等疾病,有的身上被毒蚊虫、山蚂蝗咬得红肿化脓流黄水,但人人斗志旺盛,情绪乐观。她还经常给干部和游击队战士做思想政治工作,领唱《国际歌》,讲苏联革命故事,给战士缝补衣衫、给伤病员寻土单方治病。在艰苦的环境中,胡筠和李宗白、张警吾等共同商讨对敌斗争策略,统一指挥全县四个游击大队转战四乡,打击敌人,先后打下了浏阳的社港,平江南乡的思村和西乡的浯口,游击队发展到近四百人枪。胡筠还将北乡、西乡的游击武装编为六个小队,时而集中起来,亲自指挥,寻找战机,打击小股的敌人,先后袭击了虹桥、龙门、浆市、木瓜等地清乡队和挨户团,缴获了一些枪支、弹药和粮食。
一九二八年四月下旬,胡筠调集游击第三大队五十多条枪和北十区敢死队十六条枪的队伍,乘黑夜攻打岑川敞水塘,击毙挨户团长李庆宜等二十余人,缴枪四十六枝。
平江北乡有个叫方国民的大汉,杀猪宰狗出身。一天深夜,他手持杀猪刀,领着几个农民,闯进木瓜挨户团,夺得七枝步枪,拉起一支二十多人的队伍上了幕阜山东麓的黄龙山,并自任队长,杀富济贫。县委和龙门区委多次派人做争取工作,可他却打着哈哈,拍着大枪回绝说: “七党八党,不如枪杆硬邦。”为了改造这支游击武装,除了龙门区委派张平凯去该部发展团组织外,胡筠也数次上黄龙山会见方国民,给他讲述革命道理,还派战士送去几十发当时很是奇缺的子弹; 方国民同挨户团打仗时,胡筠还派游击队增援。通过这些工作,方国民对共产党逐步有了认识。不久,他率队加入了胡筠指挥的游击队,被委为中队长,以后屡立战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地群众至今还说: “方国民天不信,地不信,就是信胡筠。”
一九二八年七月中旬,中央湖南省委派滕代远经浏阳来到平江县城,与驻平江的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长、共产党员彭德怀取得联系,准备发动平江起义。
七月二十日,胡筠在钟洞白鸡坑主持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到会的有县委其他负责人李宗白、张警吾、毛贲虎、李纯卿等,以及各区委负责人共二十余人。胡筠在会上作了形势报告,同大家一起研究了军事、财政、组织等重大问题,决定尽快与第一团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并尽快争取时间,作好迎接起义的一切准备工作。
七月二十二日,震惊全国的平江起义旗开得胜,起义部队胜利攻克平江县城,解除了县保安队、县民团、“剿共”义勇队和五师政训处等反动武装,活捉了县长刘作柱,打开了县监狱,释放了被关押的近千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七月二十三日,胡筠腰插手枪,骑着白马,与李宗白、张警吾等率领县委机关和游击队战士以及四乡的农民数百人,扛枪背刀,挑菜抬猪,进入平江县城,与起义部队会师。胡筠立即会见了彭德怀、滕代远,参加了红五军军党委和平江县委的联席会议,并带领宣传队和慰劳队到起义部队驻地劳军。
七月二十四日,平江县城张灯结彩,红旗如林、锣鼓喧天,平江县委在西街月池塘召开庆祝平江起义胜利的群众大会。会场内外,人山人海,欢呼声、口号声震天撼地。大会由胡筠主持,彭德怀、滕代远和胡筠先后讲话,一致强调新成立的红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为劳苦人民打天下的工农武装,号召全县工、农、兵、学、商团结起来,武装保卫苏维埃,进行革命根据地建设,坚持开展游击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胜利。
会上,宣布成立了平江县第一届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宣布了十五名政府委员名单,胡筠任苏维埃政府主席①。同时,还宣布了苏维埃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地主武装,建立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府,扩大工农武装,支援红军等。
胜利的喜悦,鼓舞着人们,在起义部队占领县城的一个星期中,胡筠夜以继日地工作,有时饭也顾不上吃,和大家一道清查反革命和叛徒,清算、没收地主、资本家的资产,为红五军筹集粮食、食盐、布匹、药品,动员青年参加红军,并协助红红五军党委做起义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还选拔了一千多名党、团员和工农运动骨干分子、优秀工农青年加入红五军,使起义部队的成分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胡筠还兼任县苏维埃政府的审判委员,负责审判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部队起义时,抓获了三百多名反革命和豪绅,交县苏维埃政府处理,胡筠在审判中秉公执法,不循私情。当时,胡筠在启明女校一个情同手足的女同学,找胡筠为其哥哥裴涤泉说情。裴涤泉是县清乡委员,罪恶累累,她求请胡筠免其死刑。胡筠向这位亲密女友摆了她哥哥镇压革命、屠杀工农的罪行,晓以大义,坚持原判。这期间,胡筠根据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和查清的事实,审批处决了罪大恶极的县长刘作柱,大劣绅、清乡委员李铁桓,“剿匪”大队长黄思勤,警察局长黄少度,财政征收主任向玉勤及叛徒高岑南等几十名首恶分子,并召开了公审大会。平江群众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平江起义,使国民党反动派极为惊慌。敌湖南省政府主席鲁涤平调集了八个团的兵力,从长沙分五路向平江扑来。胡筠出席了彭德怀主持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这次会议作了周密的战斗部署,决定利用城郊周围有利地形,给敌人以较大杀伤,然后撤出县城,向江西、鄂南方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以平(江)浏(阳)修(水)为中心的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会后,胡筠率领平江工农游击队和工农群众,将红五军的大批军用物资和枪支弹药转移到连云山区。
(四)
平江起义的胜利,使平江工农革命武装得到了很大发展。全县武装共编为五个大队,一千余人,七百余条枪,并成立了游击司令部,胡筠任总指挥①; 一些区、乡建立了赤卫队,约数千人。整编后的平江红军游击队,担负着钳制敌人、掩护红五军主力突出敌人包围圈的重大任务,五个大队分散在四乡游击,主动寻找战机,打击敌人。为保证起义部队的安全转移,胡筠、陈孟根率游击队和群众武装三千多人,主动向南江、梅仙等处的敌军出击。敌军急调毗邻的通城县驻防部队四十三军教导师第三团之一部赶来增援,胡筠却率部撤退,使敌人扑了个空。当时湖南省的《清乡公报》还报道: “彭德怀、黄公略合女共胡筠党羽,窜赣境,陷修水,改趋铜鼓,二十三日,忽与胡筠拥众五千余人,有枪千余枝,仍窜来长寿。”
胡筠依然骑着她那匹白马,率领一支八百余人、二百余枪的游击大队,转战于湘鄂赣三省边界的幕阜、连云山区,密切配合红五军作战。一九二八年九月的一天,胡筠率部埋伏在塌石壁,全歼从章平庙到长寿街换防的敌军陈光中部的一个排②。不几天后,胡筠又率部消灭了毛滋挨户团,缴枪二十余枝③。不久,修(水)铜(鼓)武(宁)县靖卫团三百余人枪进扰朱溪。胡筠接到情报,决定长途奔袭这股敌人。首先,胡筠派中队长方国民带十多个精干战士先头出发,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悄悄接近朱溪镇,用车轮战术从小镇四面轮流骚扰敌人,放枪、吹号、丢土炸弹,折腾得敌人一夜未能安眠。天渐微明,靖卫兵刚入梦乡,胡筠率大队人马急行军六十余里,赶到朱溪镇,将敌团团围住。顷刻间,枪声大作,杀声如雷,胡筠率队冲进镇内,战斗仅半个小时,将敌大部消灭,缴枪八十余枝,军用品无数①。
胡筠指挥作战大胆沉着,灵活多变,每战之前,摸准敌情,周密部署,作好一切准备; 每战之后,都要总结。战斗间隙,胡筠就向战士教授军事知识,讨论战术问题。她在战斗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游击战术,如拦腰切尾,打敌哨线;敌进山,我下塅; 忽东忽西,时隐时现;积小胜为大胜等。她指挥的部队在湘鄂赣边区勇敢善战,实力颇为雄厚。敌《清乡公报》不是惊呼彭德怀与胡筠的部队“互相呼应,声势浩大”,“赤焰所播如火燎原”; 就是哀叹“调集重兵围剿,仍然束手无策,防军亦疲于奔命” 。何长工后来回忆说:“胡筠很会打游击。她的部队是平江打得最好的,平江的敌人一听胡筠的部队来了就害怕。”②
一九二八年十月,胡筠出席了在修水县台庄召开的平、修、铜、万、浏五县县委联席会议。会上成立了中共湘鄂赣特区委员会,滕代远任特委书记,胡筠被选为特委委员③。台庄会议将平、浏等县的游击队编入红五军。胡筠任一纵队党代表率三、四大队仍然转战于平、修、铜边界的崇山峻岭中。
一九二九年五月十二日,朱永标指挥的平江西乡游击队一百余人、五十多条枪,被陶广部两连敌军和岳阳县挨户团围困在岑川的金鸡山上,无法突围,伤亡甚大。胡筠得到情报,亲率三百余人于当日夜晚急行军七十余里,赶至岑川,从敌侧后发动攻击,救出了朱永标所率游击队。
一九二九年秋,胡筠与侯金武(红五军一纵队副纵队长)、方长发等人率红军游击队在敌人兵力较为薄弱的铜鼓县游击,与铜鼓县的幽居、梓庄等地党组织负责人樊任民、张九伦等取得联系,发动群众,打击当地地主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使铜鼓县的反动势力惊恐不安。据当年八月国民党铜鼓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向江西、湖南两省国民党省党部“据实呈报”载: “胡筠、侯金武等,人约千余、快枪六百,在幽居地方居然设立伪党部,田土山林实行共产,到处暗设机关,信息非常灵通,出没于平江、浏阳、修水、铜鼓、万载之间……,军队进剿时,变整为零,分大股为小股,俟我军换防后,仍集合一处,实行反攻”。“区内十五岁以下者,著编为童子团,二十岁以下者编为青年团,二十岁以上者编为冲锋队”。“瞻念前程,深抱杞忧”①。
胡筠率部在铜鼓游击期间,注意把武装斗争与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政权结合起来。据铜鼓县老赤卫队员回忆,她还兼任了铜鼓县苏妇女指导员,在战斗间隙开展妇女工作。
一九三○年春,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红八军从中央苏区返回湘鄂赣边区,胡筠带领游击队配合红军主力作战。彭德怀对胡筠十分尊重和信赖,每研究作战方案,胡筠发言时,他都认真听取她的意见。何长工的回忆也说:“那次在平江开地方党政军联席会议,胡筠在会上讲话,句句中肯,无一废话,层次清楚,平易通俗,分析形势很准确,她的声音洪亮,很有号召力。”①
这年五月,平江暴动委员会成立,胡筠任暴动委员会党代表。随后,她又调任赣北暴动委员会总指挥。七月,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攻克岳阳后又进入平江,准备攻打省城长沙。
七月二十二日,红三军团与数万赤卫队在平江天岳书院召开攻打长沙的誓师大会。会后,胡筠率平江赤卫军二十余个团约三万人配合红三军团,于七月二十八日胜利打下湖南的反动统治中心——长沙城。八月一日,在长沙教育会坪召开了数万人的群众大会,成立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彭德怀、滕代远、王首道、何长工、胡筠等在会上讲了话,胡筠当选为苏维埃委员②。
一九三○年九月,中共赣北特委成立,胡筠调往赣北特委任常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赣北特委驻修水上、下杉,辖修水、通城、武宁、铜鼓等县。不久,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赣北独立团,共一千多人枪,胡筠兼任团长③,李幼军任团政委。
一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担任红军新八师师长的胡筠率部千余人枪由江西修水直指湖北通城县城④。二十三日上午,汇合通城县黄袍农民赤卫队千余人,从官材冲出发,行军六十里,入夜抵城郊。城内驻有敌军湖北省防军新十师一个团以及反动县长方超的“铲共”总团。胡筠布置部队埋伏于东、南、西三门,成包围之势。晚八时左右,近城的锡山燃起一堆大火,三面伏兵闻见攻城信号,将竹筒装着的棉花、煤油、炸药制成的土炮弹射入城内。顿时,爆炸声震天动地,烈焰熊熊燃烧,东、西两门各三十名红军战士组成的敢死队在机枪、步枪组成的火力掩护下,架起云梯爬城猛攻。突然,北城门大开,红军战士蜂拥而入。原来是守城的一个副官在红军的策动下,弃暗投明,作为内应,开了北城门。红军战士与敌激战一小时,歼敌大半。敌团长和方超率残兵四散逃生。“这一战争,共获敌枪确有一千三百七十四枝,长机关五挺,手枪三十余枝,子弹十余担,军用品无数。”①通城战斗的胜利,充分显示了胡筠的指挥才能,她不但会打游击,而且会指挥攻坚,并歼灭大股敌人。
一九三一年三月,中共湖南省委办事处、中共湘鄂赣特委、鄂东道委、赣北特委、湘北特委的主要负责人李宗白、杨幼林、吴致民、赖汝樵、胡筠、张警吾、刘建中、于兆龙等四十余人在修水县上杉召开会议,研究成立中共湘鄂赣省委。会议选举产生了省委会、李宗白任省委书记,吴致民(又名胡梓)任省委组织部长,杨幼林任省委宣传部长,胡筠任省委妇女部长,李宗白、赖汝樵、吴致民、杨幼林、胡筠、于兆龙等均为省委常委②。
这年七月,中共湘鄂赣省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浏阳东门召开,到会代表一百余人,胡筠出席了这次代表大会。
胡筠担任省委妇女部长后,热情努力地开展妇女工作。平、浏、修、铜、万等十余个县都先后成立了县委妇女部,区、乡村的妇女组织也先后建立。苏区的妇女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劳动妇女中的绝大多数都加入了各种革命组织。十六岁至二十三岁以下的编入少年先锋队,二十三岁以上编入赤卫队,除参加地方作战外,还经常参加放哨、做侦察工作。胡筠领导的省委妇女部,深入各县巡视妇女工作,积极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动员优秀的青年妇女加入红军。当时红军医院药剂员、看护员,红军被服厂的缝工,绝大多数是妇女; 红军军械厂、红军学校、湘鄂赣省苏银行、贸易局等机关亦有不少妇女干部。胡筠亲自选送了大批贫苦妇女参加革命,充分发挥了 “半边天” 的作用。
苏区的劳动妇女开展了反对收纳童养媳的斗争,有的地方实行了婚姻自由,有的地方办起了妇女识字班。平江县徐家洞办了两所夜校,每所都有二十多名妇女参加,一些中、青年妇女踊跃地动员自己的丈夫、兄弟参加红军,老年妇女把儿子送到红军部队。各地的妇女慰劳队、宣传队、支前队也纷纷建立。胡筠全心全意地工作,使苏区姐妹成了革命斗争中一支重要力量。
一九三一年八月二日,湘鄂赣边区二十多个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平江长寿街召开,胡筠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并当选为省苏委员①。
(五)
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王明“左倾” 冒险主义在党中央领导机关中取得统治地位。一九三二年三月,新任湘鄂赣省委书记和中央代表在修水上杉主持召开中共湘鄂赣省委第三次执委会,主要目的是改组原省委,成立新的临时省委。会议撤销了李宗白、赖汝樵、杨幼林、胡筠等原省委常委、省苏负责人的职务,胡筠被调任省互济会副主任。不久,又被派去担任省委党校的教务主任。她亲自在党校制定教案,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还负责讲授政治理论和妇女运动史①。
一九三二年七月,党校第一期学员毕业,胡筠写了 《中共湘鄂赣临时省委第一期党校的总结》 ,发表在临时省委机关刊物《红旗》上。党校第一期学员绝大多数品学兼优,有的被分配到红十六军和临时省委巡视团任职,有的被分配到各地县委、县苏、区委、区苏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胡筠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一心为党。但由于她出身地主家庭,本人又是知识分子,在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下,她在党内逐渐受到一些人的歧视。一九三三年十月,湘鄂赣省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万载小源杨基洞召开。会议期间的一天晚上,胡筠与赖汝樵、张警吾、李幼军等被诬为“AB团”分子和“托陈取消派” ,被省保卫局逮捕,关进监狱。
胡筠在逆境中信念弥坚。她写了长达一万余字的《狱中自叙》,回顾了自己在党的领导下由一个豪门闺秀成长为一个党的干部的战斗经历,其中写道: “牺牲换人间幸福,奋斗是吾辈生涯”。这是她的遗言,也是她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同时,又是对“左”倾错误掷地有声的回答。
一九三四年一月,国民党四个师的兵力向省委、省苏的驻地万载小源进攻,小源失守,胡筠等被保卫局押向平江转移。四月,她在转移途中被害,时年三十六岁。
一九四五年在延安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胡筠等被错杀的同志平反昭雪。
一九五二年,中共平江县委、县人民政府追认胡筠为革命烈士,定为正师级。
一九五八年彭德怀重游战地平江,回忆当年的亲密战友胡筠,给予高度的赞扬。他说: “胡筠革命坚决,打仗勇敢,是个难得的女将”。何长工说胡筠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杰出的领导者和创始人。
胡筠活在湘鄂赣人民的心中。她的功业,永留青史!
注释
①访问魏谦谦、胡仓海、李阜清谈话记录。
②访问李孟葵、李浮青谈话记录。
①《凌容众日记》,原件存湖南省图书馆。
①据平江县委、平江县政府编写的《平江县革命斗争史》 (未刊)。
②访唐献军、魏谦谦、彭志和谈话记录。
③张平凯: 《幕阜山前女司令》。
①《武汉妇女运动史》。
①铜鼓县革命纪念馆陈列资料。
①中共平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平江革命斗争史》 (未刊)。
②访邓小轩、李昌平、余旦福谈话记录。
①访李富岩、李其洲、李荣光谈话记录。
③据《平江革命斗争史》 。
①据《凌容众日记》,原件存湖南省图书馆。另据平江《谌氏族谱》载: 平江县1927年冬即成立了县苏维埃,主席胡筠。
①湖南省《清乡公报》及邓小轩等人回忆。
②余伟回忆资料。
③湖南省师范学院历史系调查资料。
①张怀一、杨玉泉、杨玉楼回忆资料。
②访问何长工谈话记录。
③访问彭泽智、皮简青、皮唐卿等谈话记录。
①据湖南省《清乡公报》。
①②访问何长工谈话记录。
③访问樊美缘、皮唐卿、王仲德谈话记录。
④《通城县志·革命斗争史》。
①《平江革命历史文献资料集》。
②访问方步舟、杨建新、傅秋涛等谈话记录。
①据《浏阳县革命斗争史资料汇编》。
①访问骆奇勋、张怀一、皮唐卿谈话记录。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黄埔四女杰之首 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的著名女将胡筠简介
胡筠(1898—1934),女,湖南省平江县人。胡筠文武双全,是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的著名女将。胡筠出身诗书世家,北伐战争时期随军到了汀泗桥,并且正式加入国民革命军,后进入黄埔军校女生队。虽然自幼时缠脚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家好像觉得女性就应该在家里洗衣服、做饭,但是在近现代后,发生的无数事情证明了女性在事业上也可以有一番成就,一点也不必男人差。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就是红军时期的唯一一位女性师长,她
胡波胡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江西永新县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特别重要的干部”①,历任中共永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常委,莲花县委书记,湘东特委副书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罗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时,罗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在闽西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从而受到打击,被撤销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陈毅生前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的新四
王昭,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天井村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二年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一九三六年后担任中共平山县委副书记、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第
陈为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我国早期工人运动,创建中共东北地区的组织,保卫中共早期的珍贵文献资料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值得人民怀念。(一)陈为人,原
余泽鸿,四川人。一九二六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七年五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一九三一年八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建黎泰地区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