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陈觉和赵云霄人物传,陈觉和赵云霄生平事迹,陈觉和赵云霄评价

Posted 母亲

篇首语:知识的根是苦的,它的果实是甜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陈觉和赵云霄人物传,陈觉和赵云霄生平事迹,陈觉和赵云霄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陈觉和赵云霄人物传,陈觉和赵云霄生平事迹,陈觉和赵云霄评价

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两封催人泪下的书信: 一封是陈觉烈士就义前给妻子赵云霄的诀别信,一封是赵云霄烈士给襁褓中的女儿的遗书。这是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我们的先烈,表现了最忠贞的气节,最丰富的感情,最高尚的情操。”①陈觉、赵云霄夫妇生命的火花,凝铸于铁窗镣铐之下,迸发于刀光血影之前,流芳百世,永照后人!

(一)

陈觉,原名陈炳祥,后改名陈觉,号秉强,湖南醴陵人,一九○七年二月五日 (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 生②。陈觉的父亲陈景环,是醴陵南乡泗汾镇陈家垅的首户,生有二男一女,陈炳祥居长。陈觉七岁时,父亲送他去泗汾镇崇德宫小学读书,一九一九年初小毕业后,又到东富乡刘遇公祠的私塾补习了半年,一九二○年秋考入南二区西塘寺高小。

一九二二年七月,十五岁的陈觉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醴陵县立中学。这所中学设在原渌江书院,陈觉编在第九班,蔡升熙、左权等人也在这里学习。他们在进步教师的影响下,经常阅读《向导》、《新青年》等刊物。那时,李立三正在安源开展工运工作,多次回醴陵母校(县立中学) 向师生宣传马克思主义。这样,在陈觉幼小的心灵上,便漾起了新思想的浪花。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陈觉,号秉强,表明自己是一个觉醒了的新青年,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富强。

一九二三年春,因抗议日本帝国主义赖在旅顺、大连,湖南成立外交后援会,掀起抵制日货运动。醴陵县立中学的进步师生,走出校门,发传单、写标语。陈觉带着班上的同学,臂戴袖章,手提木棒,上街检查日货。对那些偷换标签的奸商,则在其招牌上大书“亡国奴,卖日货”。每天下午,醴陵县城阳三石火车站的客车进站,他们就去检查。对清查出来的日货,当场焚毁或砸烂,还向旅客们进行爱国宣传。

一九二三年秋,陈觉与蔡升熙、左权、陈恭、李隆光、宋时轮、王亚文、肖石朋等三十余名进步学生,合组“社会问题研究社”,向学校借了一间房子作为社址,开展活动。陈觉还向家里要来一笔钱,买回书刊报纸,供同学们阅读。不久,蔡升熙、左权、陈恭、李隆光等八名同学投笔从戎,去了广州黄埔军校。陈觉与他们保持联系,在醴陵传播广东革命运动的讯息。

“社会问题研究社”每周举行一次讨论。社员们以读书所得,发表见解,抨击时弊。陈觉对俄国十月革命最感兴趣,认为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对于讨论中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社员们整理出来,以研究社的名义,刊印在《前进》油印周刊上。陈觉担任周刊的主编,他除捐助了一部分经费外,还积极供稿、编稿、刻写。据醴陵县档案馆保存的资料记载,他“每晚看书写文章到深夜,有时一直到天明,白天仍照常上课,成绩优异,精力充沛,毫无倦容。每月社内开支的文具油印费用,由社员自动捐助,他又经管了帐目,每月定期公布,开支不够都由他从家里拿钱来补贴。同学们对他的处事有魄力、沉静、有远见、有才干、会写文章和大公无私,都感到敬佩”①。“社会问题研究社”在醴陵的影响日益扩大,进步青年纷纷要求加入,不到一年就发展到六十多人。

一九二四年十月,汪泽楷到醴陵建党,成立了中共醴陵特支,发展了孙小山等为党员。这年冬,陈觉经孙小山介绍,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选为醴陵县学生联合会负责人。

不久,醴陵县的学生运动再起高潮,导火线是挂着慈善机关招牌的育婴堂要盗卖地皮给美帝国主义的遵道会,以扩建遵道中学。消息传开,学生们义愤填膺。陈觉在县学联的会议上说: “我们决不能坐视不理,让育婴堂那班财主盗卖地皮,任凭列强的魔爪伸到我们身边!”会议决定采取三条对付措施:一是发快邮代电,向社会舆论界揭露; 二是举行罢课和游行抗议; 三是邀请省会的醴陵籍学友回乡进行爱国反帝宣传。

陈觉把学联的决定通过组织向中共醴陵特支作了汇报。特支指示他们,要取得斗争的胜利,光靠学生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取得工农群众的支持。陈觉等便到姜湾一带的瓷厂与工人联络。

第二天,醴陵县城的工人、学生和市民,打着旗子,涌向育婴堂,学联散发了反对育婴堂盗卖地皮的宣言。陈觉站在高凳上发表演说,慷慨陈词: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欲壑难填,占了沿海,又把魔爪伸到内地。我们一定要斗争到底! 谁出卖国家的土地,谁就不是炎黄子孙,就是我们不共戴天的仇敌! ”

游行开始了,陈觉走在队伍的前面,领众高呼“打倒帝国主义! ” “惩办卖国贼! ”群众斗争的暴风骤雨,吓坏了育婴堂的财主和遵道会的洋教士,他们只好停止了这桩肮脏交易。

不久,西塘寺高小的学生来县学联反映,他们参加爱国运动,遭到校长易骨嶙的责骂,还要开除几名进步学生。陈觉立即在县立中学邀了几个校友,赶去声援。路过家门时,他父亲和伯父出来阻拦。说: “骨老是我们的好友,又是地方上有名的绅士,你不要去胡闹。他当他的校长,碍你什么事?”陈觉没有理会,傍晚赶到西塘寺,要求与易骨嶙谈判。易骨嶙避而不见,激怒了师生,第二天开始罢课。易骨嶙只好灰溜溜地辞去校长职务。

一九二五年春,中共醴陵特支决定将部分优秀团员转党,陈觉由县中教师孙小山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五月,青岛、上海接连发生惨案。醴陵党组织领导成立“青沪惨案雪耻会”,声讨日本帝国主义,支援工人阶级的正义斗争。六月九日,醴陵全城罢工、罢课、罢市。陈觉率县立中学的学生,高举着“毋忘国耻,誓雪国仇”、“抗御强权,还我山河”的横幅,涌向街头,奔赴农村。县学联的宣传队还演出了化妆剧,教唱《国耻歌》,群众端茶送水,放鞭炮迎送。

这年夏,陈觉在醴陵县立中学毕业。九月,他受党组织选派,去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留学。十八岁的陈觉与同乡学友王希闵一道,离开家乡,踏上了新的征途。

(二)

赵云霄,原名赵凤培,河北阜平人,一九○六年十二月(清光绪三十二年十月) 生。家住阜平县城厢南关,有祖遗坡地五亩,房屋一栋。其父赵吾川为清末秀才,民国初年,先后在河北省的平山、易县、磁县任过职员。其母孟氏是个家庭妇女。因家庭人多田少,生活十分困难①。

赵云霄小时候,很能体贴父母。她一边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照看弟妹,一边由父亲指点,学文习字。在她十一岁时,县城南关开办了一所小学。她每天从这里经过,朗朗的书声激起了她强烈的求知欲。因父亲在外供事,她把读书的愿望向母亲提出来。母亲考虑到家里贫穷,没有应允。赵云霄反复恳求母亲,只要同意她入学,她可以承担家里更多的家务。母亲被她的诚心感动,便典当了两件首饰,送她进了南关小学 。

赵云霄得到读书机会,特别用功。她勤学好问,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

一九二二年,父亲在磁县谋了一个警察所长的差事,赵云霄转到磁县求学。第二年,高小毕业。不久,省会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招收公费生,她便去报考,很快就接到录取通知,于一九二四年九月入学。这时,她父亲因得罪上司,被解职回家,赵云霄得不到家庭的经济支持,处境十分困难。同学中地下党员李培芝(后与王若飞结婚) 同情她,解囊相助。她们之间的友谊也日益加深。在李培芝的影响下,性格开朗的赵云霄很快走上革命的道路,积极参加驱赶反动校长的学潮。这年冬,她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赵云霄找到了真理,就为之奔走呼号。她常写信给原来的女同学唐志俊、刘勇等人,宣传妇女解放的道理,鼓励她们冲破封建意识的网罗,带头剪发、放足。赵云霄在保定读书期间,也常与表兄王斐然通信。王斐然已于一九二二年入党,他给赵云霄很多教益,就连赵云霄这个名字,也是他帮助取的。王斐然在给赵云霄的信中曾经写过: “我希望你早日加入共产党”,鼓励赵云霄朝着远大的目标努力。一九二五年夏,不断追求进步的赵云霄在保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将这个喜讯告诉了王斐然①。这年秋,赵云霄由党选派到苏联留学,王斐然送她至上海,与李培芝等乘船取道日本去莫斯科。此时,她仅十九岁。

(三)

一九二五年冬,陈觉、赵云霄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们俩是这批学生中年龄较小的学生,而且没有外语基础,学习比较费力。在学习中,他们互相帮助,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赵云霄的年龄比陈觉稍大,经常帮助陈觉。特别是有一次陈觉大病一场,高烧几天。赵云霄常到医院看护,并帮他补课。不久,经学友王希闵介绍,陈觉和赵云霄结为夫妻①。他们曾经在波罗的海岸的旅行游览中,度过了愉快的暑假。

一九二七年七月,中国革命转入低潮。工农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反抗国民党屠杀政策的武装斗争。留苏的党员学生纷纷被派遣回国,从事苏维埃运动。九月,陈觉和赵云霄取道东北,回到上海,与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在法租界云南中路党中央的秘密机关,见到瞿秋白、李维汉等,接受了分配去湖南工作的任务。

十一月初,陈觉偕同赵云霄回到家乡醴陵,住在县城阳三石铁路工人宿舍。其时,湘东这块土地刚刚爆发了秋收起义,工农武装的主力部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国民党势力卷土重来,实行残酷的“清剿”。醴陵的地下党发动农民向敌人夺取武器,集中了三十多条枪,在西一区成立了醴陵游击营,由周云甫任营长。陈觉、赵云霄与湘东特委书记滕代远、省委军事特派员陈恭来到醴陵后,立即与县委一道领导武装建设,开展革命斗争。这年冬,南乡、东乡、西乡也相继成立了游击队,并在南乡的丁斗塘、东富、龙塘等地办了小型兵工厂,打造梭镖、大刀、鸟铳、土炮等武器武装农民②。

一九二八年春,中共湘东特委和醴陵县委连续组织了两次农军扑城,这就是著名的醴陵年关暴动。陈觉担任省委特派员,指导了这场斗争。据《湖南省志》记载: “为彻底推翻地主豪绅反动统治,广大农民军在党的领导下,乘着湘桂军阀在湘混战,县城敌兵数量不多的机会,于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由南乡出发直扑县城,血战整天,未能攻下。接着又于二月二十七日,第二次向县城进行总攻击,此次所到工农武装群众在五千以上,但由于动作不一,城内又无内应,农民军虽与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战斗,终因组织不坚强,武器不好及缺乏经验,未能取得胜利,被迫撤退。”①

陈觉、赵云霄居住的阳三石铁路工人宿舍,离县城只有五华里,白色恐怖相当严重。他们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白天在家研究工作,草拟文件;晚上外出活动,发动群众斗争。当时,陈觉与县委书记林蔚负责指导南区的土地革命。他们爬山涉水,先后在沈潭、新田、东富、西林、大樟、船湾、栗山坝、贺家桥等地领导农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建立了以泗汾为中心的,包括南二、南三、南四、西一、北二等五个区的三十五个乡的苏维埃政权。

一天晚上,繁星满天,月色在地,陈觉和赵云霄从阳三石赶了三十里路,到了泗汾的仓前,出席南二区苏维埃成立大会。夜晚,他们没有进近在咫尺的家,而投宿在当地农民的家里。陈觉看到这家农民神龛上的祖宗神位不见了,换上了“共产党万岁”的标语,高兴地问: “你们不怕没有祖先神灵保佑,日子过不了?”农民告诉他,现在这里家家户户都不信神了,命运要靠农民团结起来斗争才会改变。

这户农民还告诉他: 你的家中人埋怨你出外多年不回来,现在回来了又挖家里的墙脚,真是个报应。陈觉听了置之一笑。然后说: “告诉乡亲们,分到我家的田只管种,还可以在土地上筑大路、垒塘坝、开水渠、蓄鱼放鸭,爱怎么搞就怎么搞,有官司打到我这里来! ”

一九二八年四月,湘桂军阀混战结束,湖南全省清乡督办署在长沙设立,以湘鄂临时政务委员会主席程潜兼督办、何键任会办,派鲁涤平率第八军的第十二师、第六军的第十八师共两万多人,配合清乡队、挨户团,重点进攻湘东的平、浏、醴三县,高叫“茅草过火,石头过刀”。醴陵农村苏区,遭受了一场“血洗火烧”的浩劫。在半个月时间内,被杀害的革命干部、党员三千多人,群众一万多人,房屋被烧毁一千二百多栋。工农武装被打散,一部分由刘型率领上了井冈山。全县各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陈觉、赵云霄由党调往长沙省委机关工作,与国民党进行地下斗争。

(四)

一九二八年夏,陈觉在彭公达之后被派往常德,组织湘西特委。赵云霄身怀有孕,且是北方口音,不宜下乡,便留在长沙看守机关,负责各地的联络。

九月中旬的一天,赵云霄出外送通知,回机关的路上,不慎被叛徒发现。她回到住处,听到敲门声,发现暗号不对,立即销毁了文件,悄悄在窗口挂上了报警信号。她情绪镇定地打开了门,进来的两个人告诉她,是陈觉让他们来取文件的。赵云霄要赶他们出去,那两个人露出狰狞面目,冷笑着说: “那就麻烦你走一趟! ”

在长沙清乡督办署,一个瘦猴似的审判官举起一个卷宗,得意地说: “你不是一个寻常的共产党员,在莫斯科喝过洋墨水,你和陈觉的情况,早已由我们立案了,你还是老实说了吧! ”

赵云霄瞟了他一眼,冷冷地回答: “既然已经知道了,你就判吧! 要杀要剐,都随你便! ”说毕,她坐在靠墙的板凳上,闭上了眼睛,任凭审判官发问,一言不答。审判官无奈,只好命令几个士兵把她推上一辆囚车,送往长沙福星街的陆军监狱署。

十月初,又一辆囚车停在长沙陆军监狱署门前,铁门打开,从囚车里跳下几个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警,吆喝着一个戴着脚镣手铐的青年下车,他衣衫褴褛,头发蓬松,满身血污。显然,他是经过了一番审讯拷打后,被押到这里来的。这个青年就是陈觉。

陈觉于一个月前被派到常德县城,以开药铺为掩护,主持湘西特委的工作。可是,他的行踪终于被叛徒嗅到了。国民党士兵包围了药铺,他越窗逃跑未成。常德的初审,剿共军事指挥陈嘉佑被骂得狗血淋头,恼羞成怒,又不敢擅自处决,只好派兵将陈觉速转长沙。

何键知道陈觉是个“大有油水”的人物,对赵云霄也暂时不作处置,目的在于使他们夫妻就范,将湖南地下党一网打尽,便命令手下的一个法官出面劝降。

陈觉到长沙后,被带到清乡督办署的后厅,一个穿长袍的秘书在那里等候,把他让进会客室,满脸堆笑解释说: “今日何法官请你过来谈话,他还有点事,马上就来。”

一会儿,从后花园那边走进一个满脸横肉、颧骨高突、两肩耸起的家伙,奸笑着迎过来,边走边打招呼: “老弟,我来迟了,听说你在常德吃了不少苦,是我从那里把你要过来的。好险呀,差点让他们把你崩了。”说着,他吩咐手下的人给陈觉打开镣铐,又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浓茶,说自己叫何彦湘,家住醴陵泗汾何家垅,与陈觉的父亲陈景环要好。接着又皮笑肉不笑地劝道: “俗话说,美不美,山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我们有话好说,刚才,我从芸樵公(指清乡督办署会办何键)那里来,他说,只要你肯把共产党的组织供出,就可以立即释放你们夫妇,还可以……”

陈觉明白这是敌人劝降的花招,漫不经心地听着,当何彦湘讲到这里,他实在忍不住了,蓦然立起,往桌上猛击一掌,厉声地说:

“住口! 你这个无耻的东西,替何键当说客,想拖着我与你们同流合污,办不到! ”

这突然的一击一喝、何彦湘一愣,呆若木鸡,心想发作,但又不死心,故作矜持道:

“年轻人,不要这样暴躁。要死还不容易,可我是替你着想,你还年轻,人生几何,应享天伦之乐,何必白白送死呢?”

陈觉“呸”了他一口,义正词严地揭露了这群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只图自己升官发财,不惜以屠杀工农为职业,干尽了祸国殃民的坏事。何彦湘听了,脸皮青一阵、白一阵,泛起几丝抽搐,凶相毕露地咆哮起来,连叫: “不识抬举,来人呀,把他拖下去打! ”

监狱的铁门一打开,难友们以关切的眼光注视着这位新来的同志。男女牢房由一条走廊连着,赵云霄看到铁栅栏外被架进一个血肉模糊的人,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丈夫,心如刀绞。她扶着铁栅栏,眼泪刷刷地落下来,高声叫着陈觉的名字。

陈觉听到妻子熟悉的哭唤,甩开狱警,跌跌撞撞地扑上前去,隔着铁栏拉住赵云霄的双手,任凭狱警的撕打,也不放开。难友们发出一片抗议声,谴责狱警的暴行。

在监禁的日子里,由于难友们的帮助,陈觉和赵云霄通过递纸条联系,互相鼓舞,互相激励。

(五)

不久,“惩共法院”的判决书下来了,以“策划暴动,图谋不轨”的罪名,判处陈觉、赵云霄死刑。赵云霄自知必死,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提出因身有孕,待生下小孩再临刑。经过三、四个医生的检查确定属实,敌人被迫同意延期执行。

十月十日,陈觉在就义前给妻子留下一封诀别书,写道:

云霄我的爱妻:

这是我给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处死了,你已有身,不可因我死而过于悲伤。他日无论生男或生女,我的父母会来抚养他的。我的作品以及我的衣物,你可以选择一些给他留作纪念。

你也迟早不免于死,我已请求父亲把我俩合葬。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惟愿有鬼。“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 回忆我俩在苏联求学时,互相切磋,互相勉励,课余时闲谈琐事,共话桑麻,假期中或滑冰或避暑,或旅行或游历,形影相随。及去年返国后,你路过家门而不入,与我一路南下,共同工作。你在事业上、学业上所给我的帮助,是比任何教师任何同志都要大的,尤其是前年我病,本已病入膏育,自度必为异国之鬼,而幸得你的殷勤看护,日夜不离,始得转危为安。那时若死,可说是轻于鸿毛,如今之死,则重于泰山了。

前日,父亲来看我时,还在设法营救我们,其诚是可感的,但我们宁愿玉碎却不愿瓦全。父母为我费了多少苦心,才使我成人,尤其我那慈爱的母亲,我当年是瞒了她出国的。我的妹妹时常写信告诉我,母亲天天为了惦念她的远在异国的爱儿而流泪。我现在也懊悔此次在家乡工作时,竟不曾去见她老人家一面,到如今已是死生永别了。前日父亲来时我还活着,而他日来时只能看到他的爱儿的尸体了。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伤,我也不觉流泪了。云! 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 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此祝

健康! 并问

王同志好!

觉 手书

一九二八年十月十日①

信中最后提到的王同志,就是他们的结婚介绍人王希闵。他从苏联回国后,也被派到湖南工作,此时也关押在长沙陆军监狱署。

十月十四日,刽子手将陈觉、王希闵等一批共产党员五花大绑,推出监狱,押上囚车。他们面对死亡,放声发笑,集体高唱:

我们的革命有钢铁的意志,

英雄的气魄。

我们要斩断道路上的荆棘,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革命的暴风雨海啸般的狂叫,

烈火般的燃烧。

叫一切不合理的制度毁灭,

叫一切反革命势力死亡。

为了后一代的幸福自由,

我们愿——愿把牢底坐穿;

为了庄严的共产主义事业,

我们愿——愿流尽最后一滴血。①

雄壮的《囚歌》飞出车外,在长沙上空回荡,囚车渡过湘江,他们被集体杀害子岳麓山穿石坡。陈觉时年不满二十二岁。

赵云霄得知陈觉壮烈牺牲的消息,悲恸欲绝。四个月后,即一九二九年二月十一日 (农历正月初二) ,她在狱中生下一个女婴。同监的难友怕婴儿受冻,把她母女俩围在中间。云霄征得大家同意,给婴儿取名“启明”,意思是在黑暗中盼望破晓。

牢房里人多,空气混浊,马桶奇臭,婴儿缺乏乳汁,饿得“哇哇”直叫,身体很是孱弱。牢房的铁窗开得很高、很小,太阳照不进来,尿布无法晾干,赵云霄只得将尿布缠在腰上,垫在床上,用体温暖干。云霄日夜抱着刚出生的婴儿,贴在自己的胸口上。可是,婴儿依偎着母亲才一个半月,灭绝人性的反动派就对云霄下毒手了。

三月二十四日,赵云霄从清乡督办署过堂回来,接到“惩共法院”的死刑判决书。她搂着婴儿亲了又亲,吻了又吻,晶莹的泪水一串串地落下来,晚上,就着昏暗的油灯,伏在床板上,给不懂人世奇冤的女儿留下了这封遗书:

启明我的小宝贝:

启明是我们在牢中生了你的时候,为你起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有了你才四个月的时候,你的母亲便被湖南清乡督办署捕于陆军监狱署来了。当时你的母亲本来立时死的罪,可是因为有了你的关系,被督办署检查了四、五次,方检查出来是有了你,所以为你起了个名字叫启明 (与你同样出生一个叫启蒙)。小宝宝: 你是民国十八年正月初二日生的,但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有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 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抚养你了,不能不把你交与你的祖父母来养你。你不必恨我,而恨当时的环境。

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 (所以才处我们的死刑) 。你的父亲是死于民国十七年阳历十月十四日,即古历九月初四日。你的母亲是死于民国十八年阳历三月二十六日,即古历二月十六日。小宝贝,你的父母,你是再不能看到,而也没有相片给你; 你的母亲所给你的记 (纪) 念衣物及一金戒指,你可以作一生的唯一的记 (纪) 念品。

小宝宝,我不能抚育你长大,希望你长大时好好读书,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死的。我的启明,我的宝宝! 当我死的时候,你还在牢中,你是个不幸者,你是个世界上的不幸(者) ,更是无父母的可怜者! 小明明,有你父亲在牢中给我的信及作品,你要好好的保存。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多说了,血泪而成。你的外祖母家在北方,河北省阜平县,你的母亲姓赵。你可记着,你的母亲是二十三岁上死的! 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负你父母的期望。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

你的母亲于长沙陆军监狱署泪涕

三月二十四日①

三月二十六日,刽子手在监外高声点名,叫到“赵云霄”时,生死离别,痛断肝肠,她怎舍得初到人世的婴儿。诀别的时刻到了,赵云霄喂完最后一次奶,强忍悲痛,把启明留给了难友,被刽子手架走了。……

陈觉烈士遇害后,他的父亲陈景环到长沙收殓了儿子的遗体,运回醴陵泗汾安葬,次年,赵云霄烈士牺牲,因无法找到遗体,仅从监狱里接回只有一个半月的启明。小启明经受暗无天日的监狱折磨,体弱多病,四岁便夭折了。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年轻的革命战士——陈觉、赵云霄,为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民将永远铭记烈士的忠贞。

注释

①肖华: 《革命烈士书信》序言,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第3页。

②1982年11月21日对陈觉的弟弟陈林祥和妹妹陈清兰的访问,存醴陵县委党史办公室。

①见醴陵县档案馆: 《党的优秀儿女——陈觉、赵云霄》 (油印本)。

①据阜平县委党史办公室1984年9月13日提供的材料。

①据阜平县党史办公室1984年9月13日提供的材料。

①见醴陵县档案馆《党的优秀儿女——陈觉、赵云霄》 (油印本)。王希闵,醴陵船湾人,1925年留苏,1927年回国,1928年与陈觉一道在长沙被难。

②见醴陵县委党史办公室《党史工作情况》第六期所载 《醴陵年关暴动》。

①《湖南省志》 (第一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99页。

①陈觉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原件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①见醴陵县档案馆《党的优秀儿女——陈觉、赵云霄》 (油印本)。

①赵云霄就义前给女儿的遗书,原件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相关参考

中共人物传 张经武人物传,张经武生平事迹,张经武评价

张经武(一)张经武,又名张仁山,1906年7月15日生于湖南省酃县沔渡乡下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祖父张光凤,一世务农,生活颇为富裕。父亲张千厚是个读书人,由于不事耕耘,不理家务,家庭开始破落,后来在县政

南唐李璟不听劝告误国事 五代十国时期寿州之战

...复。李璟不得不任命弟弟齐王李景达为诸道兵马元帅,以陈觉为监军使,率大军抵御周军。李璟,字伯玉,初名李景通,徐州(今江苏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长子,母元敬皇后宋氏。网络图韩熙载十分了解陈觉这个人:志大才...

中共人物传 胡波人物传,胡波生平事迹,胡波评价

胡波胡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江西永新县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特别重要的干部”①,历任中共永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常委,莲花县委书记,湘东特委副书

中共人物传 刘英人物传,刘英生平事迹,刘英评价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

中共人物传 郭亮人物传,郭亮生平事迹,郭亮评价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中共人物传 罗明人物传,罗明生平事迹,罗明评价

罗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时,罗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在闽西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从而受到打击,被撤销

中共人物传 黄道人物传,黄道生平事迹,黄道评价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陈毅生前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的新四

中共人物传 陈为人人物传,陈为人生平事迹,陈为人评价

陈为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我国早期工人运动,创建中共东北地区的组织,保卫中共早期的珍贵文献资料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值得人民怀念。(一)陈为人,原

中共人物传 余泽鸿人物传,余泽鸿生平事迹,余泽鸿评价

余泽鸿,四川人。一九二六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七年五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一九三一年八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建黎泰地区的土地

中共人物传 王昭人物传,王昭生平事迹,王昭评价

王昭,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天井村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二年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一九三六年后担任中共平山县委副书记、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