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杨幼麟人物传,杨幼麟生平事迹,杨幼麟评价

Posted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杨幼麟人物传,杨幼麟生平事迹,杨幼麟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杨幼麟人物传,杨幼麟生平事迹,杨幼麟评价

杨幼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参加和领导了湖南的农民、工人运动。马日事变后,党派他到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一九二九年回国,任中共湘鄂赣省委常委、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一九三○年红军攻打长沙后,担任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代理主席①,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九三二年调中央苏区工作,一九三四年牺牲于江西瑞金,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一生。

(一)

杨幼麟,名瑶,别名石夫,祖籍湖南省湘乡县湘西乡 (今龙洞乡)。父亲杨祥麟,读过几年私塾,十七岁投入湘军当兵。后随左宗棠出征新疆,屡有战功,不断晋升,被任命为镇守使,率军出屯哈密,并授封为建威将军。其妻马福慧,亦被封为一品夫人①。一八九九年,杨幼麟在新疆哈密出生。

一九一二年,杨幼麟十三岁时,父亲在新疆病逝。临终时,他嘱咐妻子: “望善抚儿女,勿使流落异乡,并应督其各自奋志,俾将来成为国家有用的人。”②不久,母亲便带着儿女,启程回湘,于一九一三年底,抵达原籍湘乡县湘西乡良储湾定居。

马福慧为人忠厚,心地善良。她牢记丈夫临终的嘱咐,尽心抚育子女,鼓励他们求学上进。为送子女上学,她自己节衣缩食,将几十亩田地逐渐典卖,使子女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杨幼麟从新疆回到湘乡以后,在本地塾师贺兰阶先生处就读。贺兰阶是湘乡宿儒,对学生施行封建管教。有一次,他在课堂上骂一个学生是牛马,杨幼麟愤愤不平,起而责问: “学生既是牛马,何以老师与牛马为群?我们是来求学的,非为做牛马而来! ”③贺兰阶无话可答,只好拂袖而去。杨幼麟随即领着同学罢课,并要求退还学俸。塾师自知理屈,只得请人出面调停,此后即改变了管教方法④。

一九二○年,杨幼麟考入长沙岳云中学。他在同乡陈子博、易礼容的影响下,常到毛泽东办的自修大学参加活动,读到了一些进步书刊,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一九二三年六月一日,因为湖南人民坚持对日经济绝交,日本帝国主义的军舰“伏见”号水兵在日清码头登陆,开枪向示威群众射击,造成“长沙惨案”。杨幼麟十分气愤,参加了反日斗争。他和一些青年学生一起,守在码头上,阻止为日本人搬运货物。嗣后,他在给二哥次麟的信中写道: “父亲赶走了俄国侵略者,又来了日本侵略者,此任将责无旁贷地落在我辈身上”①。一九二四年,杨幼麟从岳云中学毕业,返回家乡一面任教,一面宣传革命。

一九二五年春,毛泽东从上海回韶山养病,在农民中组织雪耻会,宣传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道理。杨幼麟便邀集本地一些进步青年,经常去韶山听毛泽东讲课,并加入了雪耻会。和毛泽东的接触,使杨幼麟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是年九月,他在韶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韶山党支部领导下,杨幼麟担任了湘乡湘西乡城前区学务委员会学务主任,其他几个党员担任了这个学区的小学教师,一边教学,一边进行党的秘密工作。学校成了党的秘密据点,他们深入农民中进行革命串连,宣传反帝和反封建的道理,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培养先进分子入党。是年十二月,党员已发展到四十多人,成立了党的城前支部和凤音支部,杨幼麟任城前党支部书记。这时,农民运动广泛发展。韶山党支部根据毛泽东从广州农讲所来信的意见,成立了湘潭西二区农民协会。杨幼麟积极参加了农协的组建工作,被选为区农协青工委员,他还和广州农讲所派到湘乡来的学员一道,秘密筹建湘乡县工会、农会,在筹备委员会工作②。

北伐军入湘后,农会可以公开树旗活动了,湘西乡首先成立了第一区农民协会,杨幼麟任区农协委员长。

一九二六年九月,经过杨幼麟等的积极筹备,湘乡县总工会在县城南门罗忠节祠正式成立,杨幼麟担任总工会主席,下设二十四个基层工会,会员发展到一千二百多人①。

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中共湖南区委派周以粟来湘乡主持成立党和团的地方委员会。一九二七年一月初,在湘乡县城镇湘楼同善社召开了中共湘乡地方委员会成立大会,杨幼麟被选为地委委员②,负责分管工人运动方面的工作。

一九二七年一月,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于一月八日晚专程到城前铺考察农运工作,召开了城前支部的地下党员会议,对杨幼麟领导该地农民运动工作予以赞扬③。

马日事变后,湖南的工农运动遭到血腥镇压。杨幼麟被迫离开湖南,到武汉找党组织,中央组织部通知他去上海,转入地下活动。八月间,杨幼麟到达上海,党中央决定他去苏联学习。九月,杨幼麟一行搭意大利轮船,经日本、朝鲜、海参崴,十一月底到达莫斯科,进入东方大学学习,次年三月,又合并到劳动大学。学校分政治、军事两科,杨幼麟学习军事。学校党的支部局隶属莫斯科市委。王明当时是支部局的委员,深得校长米夫的赏识与支持。他利用权力和这种特殊关系,搞宗派活动,封锁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打击瞿秋白④。杨幼麟和多数同学反对王明的做法,受到王明的打击排斥。

(二)

一九二九年夏,杨幼麟从苏联回国,党派他到湘鄂赣苏区工作。自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平江起义后,红五军坚持在湘鄂赣边开展游击战争,使红军、赤卫队不断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也不断巩固发展,一九二八年九月,就正式恢复了湘鄂赣边特委。杨幼麟来到这里时,特委已根据湖南省委指示,将原湘鄂赣边特委改为湘鄂赣边境特委。杨幼麟向特委传达了“六大”制定的争取群众、准备武装起义的基本策略和方针。但不久,边区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湘鄂赣三省反动派又一次向革命势力发动了猖狂进攻,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环境又趋险恶。

一九二九年九月二日,杨幼麟出席了边境特委在平江东乡四区召开的扩大会议,即芦头会议。他在会上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敌人的疯狂进攻,固然不能消灭革命,但却能打击革命,延长革命高潮到来的时间。因此,他提出: 我们在斗争中不仅要学会直接的或者间接的进攻,而且要学会退却; 不仅要学会打击敌人,而且要学会躲避敌人的打击。那种盲动主义的孤注一掷的军事冒险,脱离群众的乱杀乱烧,企图与实力强大、气焰高涨的敌人作武装对峙,不仅不能打击敌人而且必然招致自己的巨大损失。他主张恢复苏维埃组织,把恢复、健全和发展党组织三者结合起来。到会同志同意了杨幼麟的这些看法①。会议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根据新的形势改变策略;二是选举边境第二届特委执行委员会。经过充分酝酿讨论,选出执委十一人,候补执委三人。随后,召开了第二届特委第一次执行委员会议,推选王首道、杨幼麟、袁国平、刘建中、李宗白五人为常委①。这次会议,为后来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成为湘鄂赣边区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以后,在红五军的配合下,游击战争战果累累;边区党组织迅速发展和恢复,党员达到九千九百余人; 普遍开展了土地革命; 湘鄂赣整个边境地区,开始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为了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十二月十日,王首道、杨幼麟在万载陈坑召开了第二届特委第二次执委会议,提出了运用民主办法改选各级苏维埃组织; 扩大边境赤卫武装; 发展年关斗争,建立中心工作区域; 加强思想教育等一系列措施。会后,特委机关迁至平江长寿街。这时,特委收到了省委十二月三十日来信,信中批评特委“九二”扩大会议在苏维埃、农村斗争、职工运动、党的组织等一系列问题上的正确决议和决策。王首道、杨幼麟立即召集常委会认真进行了讨论,于一九三○年一月二十八日写了答复报告,对省委的意见和指责,作了详细的说明和开诚布公的反驳②。但是杨幼麟和其他特委常委在某些问题上,又赞成省委的“左”的观点。从这时起,边境党组织遇到“左”倾情绪的干扰越来越大,并开始在苏区蔓延。一九三○年六月八日至十七日,在平江东乡四区召开边境党的代表大会,本来应该总结“九二”扩大会议以来革命斗争的经验,制订进一步前进的工作计划,利用当时出现的有利形势,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胜利成果。然而,会议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不适当地提出所谓纠正“九二”会议以来形成的不正确工作路线的口号,以种种借口改选了任期不到十个月的第二届特委。杨幼麟仍被选为第三届特委常委①,没有抗拒当时“左”的干扰。

七月中旬,杨幼麟出席了红三军团前委和湘鄂赣边境特委召开紧急联席会议。这次会议遵照中央命令,同时估量了长沙地区阶级力量的对比,决定进攻长沙。为了配合红三军团攻打长沙,湘鄂赣边境特委成立了一个随军工作团,由王首道、杨幼麟负责②。

红军在苏区人民的支持下,七月二十八日占领了长沙城。二十九日,红三军团前敌委员会发布告群众书,阐明目前革命形势,提出了革命主张和任务。三十日,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李立三任主席,因李立三不在长沙,由王一芬(即王首道) 代理。不久,王一芬离开,便由副主席杨幼麟代理。委员有彭德怀、李宗白等十三人。省苏政府宣布了苏维埃政纲,颁布了苏维埃政府《暂行劳动法》和《暂行土地法》 ,以保证工人八小时工作制和农民获得土地。为制订这些法令,杨幼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③。

八月三日下午一时,在市教育会坪举行十万群众大会,庆祝“八一”起义三周年。大会推选彭德怀、袁国平、杨幼麟、钟次农、刘丙寅为大会主席团主席。杨幼麟首先致词,他说:今天补行八一示威大会,及庆祝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其要义有三: 第一,为纪念八一示威大会,群众应一致团结打倒豪绅地主、资产阶级、国民党、帝国主义等反动派。第二,为纪念八一示威大会,全世界无产阶级群众应大家武装联合起来,毫无疑义地扩大红军,拥护苏联。第三,为庆祝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无产阶级广大劳苦工农群众,应自动武装团结起来,肃清一切反动派,巩固我们自己的政权——苏维埃政权①。

杨幼麟激昂的讲话,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接着彭德怀、袁国平都发表了讲语。

红军攻克长沙,大大震惊了国民党反动派,何键即调集其所有部队进行反攻。为了保卫革命实力,杨幼麟率省苏机关,随军于八月五日离开长沙,向平江、浏阳撤退。

(三)

一九三○年八月中旬,杨幼麟领导的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机关,随三军团撤到长寿街。八月下旬,一、三军团在永合会师后,成立红军第一方面军。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受挫后,国民党反动派向湘鄂赣苏区的平、浏地区疯狂反扑。这时,苏区军事斗争极为艰苦,党内因“左”倾错误影响,斗争也十分复杂。十二月,敌进攻长寿街。杨幼麟和省苏维埃政府迁至江西修水上衫,决定改为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为了筹备召开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筹备委员会,杨幼麟是负责人之一。他和边区党组织非常注意和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到一九三一年上半年,在每一个县、区的苏维埃区域内,都建立了党的县委、区委,有效地领导苏区人民粉粹了敌人的三次“围剿”。在这艰苦的斗争中,杨幼麟和共青团湘鄂赣省委宣传部长李华英,结成革命伴侣①。

七月初,在浏阳东门楚东山召开湘鄂赣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李宗白、赖汝樵、胡梓、杨幼麟、张启龙等十一人为省委委员,正式成立了湘鄂省委,属苏区中央局领导②。

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三日,在平江长寿街召开了湘赣鄂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有二十多个县一百三十多名代表参加。会前开了三天预备会,推选李宗白、刘建中、杨幼麟等十一人为主席团。会议期间,遵照中央训令,撤销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选举赖汝樵、李宗白、杨幼麟等二十三人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大会于十月四日结束。五日,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召开会议,推定赖汝樵、杨幼麟等九人为常务委员,赖汝樵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杨幼麟为军事部长③。在这期间,杨幼麟在军事上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争取白军士兵拖枪投诚,大力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武装; 加强对白军士兵的阶级教育,打入白军组织,破坏敌后交通,发动白区群众斗争等一系列正确措施,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一年底,苏区发展到二十几个县,全省红军主力由二千五百人增加到一万五千人。

一九三二年初,王明“左”倾错误统治的党中央,认为“湘鄂赣省委贯彻四中全会不力,转变不彻底,犯了严重的调和主义、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必须彻底改造,决定派中央代表来改造省委。

三月十七日至二十六日,省委在驻地修水上衫召开第三次执委扩大会议,听取中央代表林瑞笙的政治报告。他认为原省委在第一次执委扩大会议后,虽然开始接受了国际路线,但实际中仍然是违背了共产国际和四中全会路线的,指出这些错误负主要责任的是李宗白、杨幼麟。会议从“左”倾错误观点出发,对李宗白,杨幼麟为首的原省委进行了批判,指责李宗白、杨幼麟是“右倾机会主义”,“妨碍了六届四中全会所规定的 ‘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中心任务的完成”,指挥红军“完全停留在游击时代的游击主义”,等等①。这次扩大会议根据四中全会“反右倾和改造各级领导机关”的错误纲领,撤销了以李宗白、杨幼麟为首的原省委。接着,四月一日,省苏维埃政府召开苏维埃第二次执委扩大会议,根据临时省委的提议,认为在执委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赖汝樵、杨幼麟、李宗白等十三人,因成份不好,犯了错误,不宜留在省苏维埃政府中负责,须公开召回,分配其它工作。至此,杨幼麟在湘鄂赣苏区的党政职务被全部无理解除②。

杨幼麟忍辱负重,不因遭到错误的打击而灰心。他坚信党,坚信真理一定战胜谬误。他同爱人李华英一道由湘鄂赣边来到中央苏区,向中央汇报了湘鄂赣省委的情况。不久,苏区中央局指示,改组省委,撤销林瑞笙等的职务。

杨幼麟由于长期在艰苦环境里进行斗争,历尽艰险,不辞辛苦,以致积劳成疾,患了严重肺病。中央局留他在中央苏区一边养病,一边工作,住在福建汀州福音医院治疗。一九三四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突围长征时,他的病情更加严重。中央决定,让他和李华英仍留中央苏区。在白色恐怖下,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杨幼麟仍然扶病在苏区人民中进行党的地下工作,后来由于敌人疯狂“围剿”和严密搜查,他和李华英不幸同时被捕,光荣牺牲于江西瑞金,时年三十五岁①。

杨幼麟兄弟姐妹六人,除大哥少麟早年病逝外,其余均先后为革命献身。他的二哥次麟毕业于长沙复初中学,一九二五年在韶山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湘乡县农民协会负责人之一,马日事变后,参加红军,曾任红三军团某团副团长,一九三二年在第四次反“围剿”中不幸牺牲。弟弟再麟,毕业于长沙湘雅中学,一九二六年入党,后考入武汉大学,大革命时期回乡从事革命活动,兼任中共湘乡县委宣传委员,马日事变后因歹徒告密被捕,一九三○年一月被反动派枪杀于湘乡县城。妹妹淑梅、淑英,都是湘乡县城女子师范学校学生,大革命时期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淑梅担任县妇女联合会主任,淑英担任文教宣传委员,马日事变后,淑梅在县城遭到反动派枪杀,淑英出走幸免,不久因悲愤含恨而死。连同杨幼麟夫妇,一家七人为革命光荣捐躯,被人们誉为“杨门七雄”。杨幼麟的母亲马福慧,大革命失败后,也同时遭到反动派的残酷迫害,逃至离家数十里的深山密林里,在一座古庵中安身,隐藏了十余年,直至建国后,才由人民政府接回老家居住。

注释

①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时,主席李立三未到职,由王一芬(王首道)代理。不久,王一芬离开,由副主席杨幼麟代理。见195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启龙的信,原件存中共湘乡县委党史办公室; 参见《为前湘鄂赣省苏维埃主席人名正误》,载《湖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

①据《杨祥麟墓志》。

②马福慧忆述,杨应鹏记录。

③④1977年1月20日访问胡桂生、胡中钦的谈话记录。

①湘乡县民政局: 《杨幼麟烈士材料》 (1961年).

②《湘乡县农民运动记略》 (1980年)未刊稿。

①《湘乡县农民运动记略》 (1980年) 未刊稿。

②《湘乡县地下党组织发展概况》 (1980年) ,未刊稿。

③《毛泽东考察湘乡农民运动纪实》,载《湘乡党史资料》第7期(1983年) 。

④陈一诚: 《关于莫斯科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载《党史资料》1980年第1期,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另见1976年8月26日《陈一诚在湘乡谈话纪要》。

①1983年11月18日访问王首道的谈话记录; 王首道: 《中共湘鄂赣边特委工作报告》 (1929年12月2日)。

①《湘鄂赣苏区史稿》第67页。

②《湘鄂赣边特委第二次全体执委会决议》。

①《湘鄂赣边特委报告》 (1929年12月21日) 。

②《平江县革命历史文件集》,湖南省档案馆、平江县委党史办公室1983年编印。

③1959年6月15日张启龙给杨应鹏的信,原件存中共湘乡县党史办公室; 《为前湘鄂赣省苏维埃主席人名正误》,载《湖南师范学院报》 1982年第4期。

①1930年8月3日 《红军日报》。

①杨应鹏: 《杨门七烈》存湘乡县民政局。参见凌辉: 《李华英传》,未刊稿。

②《湘鄂赣苏区史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6页。

③《湘鄂赣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通令(执字第一号) 》。

①《苏区中央局给湘鄂赣省委信》 (1932年3月4日),及《中共湘鄂赣临时省委对省苏第一次执委扩大会议的提议,(3月29日) 。

②《中共湘鄂赣临时省委对省苏第一次执委扩大会议提议》 (1932年3月29日); 《湘鄂赣苏区史稿》第199页。

①陈赓1950年给杨应鹏的信及1959年张启龙给杨应鹏的信,原件均存中共湘乡县委党史办公室。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三国一牛人,比姜维更能胜任“幼麟”的绰号,智谋堪比诸葛亮

三国时代“水镜先生”司马微曾向刘备推荐了著名的卧龙凤雏,后来刘备凭借诸葛亮和庞统两人夺得荆州与益州,建立了蜀国。后来后人选取了两位人物作为幼麟冢虎,其中司马懿作为冢虎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作为幼麟的姜维

幼麟是什么人 姜维是怎么死的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

幼麟是什么人 姜维是怎么死的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

我心中的历史人物

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杰出的军事家。美姿容,精音律,长壮有姿貌,多谋善断,胸襟广阔。后与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并称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周瑜出

中共人物传 胡波人物传,胡波生平事迹,胡波评价

胡波胡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江西永新县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特别重要的干部”①,历任中共永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常委,莲花县委书记,湘东特委副书

中共人物传 郭亮人物传,郭亮生平事迹,郭亮评价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中共人物传 刘英人物传,刘英生平事迹,刘英评价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

中共人物传 罗明人物传,罗明生平事迹,罗明评价

罗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时,罗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在闽西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从而受到打击,被撤销

中共人物传 余泽鸿人物传,余泽鸿生平事迹,余泽鸿评价

余泽鸿,四川人。一九二六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七年五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一九三一年八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建黎泰地区的土地

中共人物传 黄道人物传,黄道生平事迹,黄道评价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陈毅生前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的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