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历史人物
Posted 时人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我心中的历史人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心中的历史人物
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
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杰出的军事家。
美姿容,精音律,长壮有姿貌,多谋善断,胸襟广阔。
后与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并称卧龙凤雏幼麟冢虎。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东汉太尉。
其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
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
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
曹操消灭袁绍后,威逼孙权送儿子为人质,周瑜志向高远,劝阻孙权送质。
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己方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
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吞并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体现了一个军事战略家的远见卓识。
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
周瑜去世,孙权痛哭流涕,说:“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后依赖谁呢?”他称帝后,仍念念不忘周瑜,曾对公卿们说:“没有周公瑾,我哪能称尊称帝呢?”“东吴的王图霸业,随周瑜猝死化为泡影,自此从欲染指天下转为偏安一方。
”可见周瑜在东吴所起的作用是无人可替代的。
《三国志》记载,周瑜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
雅量高致,气度恢弘。
孙策初亡,孙权“ 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
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诸将礼简时,周瑜对比自己年幼的孙权极为恭敬,因此有性度恢廓评语,仅与程普不和,但他折节下交,终令程普叹服。
史载,“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
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
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与人相交时如饮醇酒,典故就出自程普与周瑜交往的感受。
而陈寿提到的“曲有误,周郎顾”,则成为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一个常用的典故。
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
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
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相关参考
我心中的三國武將排行榜(一),先來前十名純粹做個調查,無意攻擊各位偶像,如有失言,我道歉1.飛將呂布,三十回合內關羽、張飛都沒能和他平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有詩評價呂布,「夜讀三分傳,堪嗟。背恩誅
人生在世,總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沒有真正完美的人生,便有了許多遺憾。有的人不得志,有的人不得錢,有的人不得官。如此種種,或一生不得,或突然發跡。但若不得有情人,至死前也會念念不忘。余年二十時嘗作菊枕詩
李淑贤在世时,我每次到京,总要去看望她。我写过一些有关李淑贤和溥仪婚后生活的稿件。李淑贤说,她喜欢看。关系处得熟了,她向我讲述了溥仪和淑妃文绣离婚的事。溥仪曾对李淑贤说:我这个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共干过
《三國演義》里有個人狠話不多的角——賈詡。他一出場,就是他勝了:1、勸郭、李反攻長安;2、勸和郭、李、樊,體恤百姓,他們不聽;3、投靠張綉期間,一勸張綉投降曹操,二勸張綉不要追擊,三勸張綉敗後再追曹操
2007宜昌中考满分作文:李清照,心中的美神李清照,心中的美神?宜都考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
1.历史考试总结与反思转眼间,已经1个学期了。回首这学期,心中就产生了许多感触。这学期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现在我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
1.作文:《谈谈你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看法》要求:500字左右写一个李清照,心中的美神إإ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إ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
历史考试反思200字转眼间,已经1个学期了。回首这学期,心中就产生了许多感触。这学期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现在我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
祖国在我心中从小,我就听大人们对我说;"过去,我们的祖国是怎样的落后,是怎样被外国人瞧不起,被欺辱......但是,自从我上小学以后,慢慢的,我心中的祖国是一个千年文明,地大物博,国泰民安,和平而又美
据说金庸在新修版《天龙八部》中让王语嫣拒绝了段誉,回到了慕容复身边,不太喜欢这个情节,所以至今没看新修版的金庸,看惯了修订版的金庸,有了刻板的印象,不太能接管对一小我物新的设定,就像倪匡他们看连载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