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状元随口对出经典下联

Posted 状元

篇首语: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状元随口对出经典下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状元随口对出经典下联

林大钦,明代潮州府海阳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喜欢苏轼的诗文,几乎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并把苏轼看作偶像。十几岁的时候,由于家里发生变故,加上父亲因病去世,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已考中秀才的林大钦,就在当地做了私塾先生,但他没有荒废自己的学业,于嘉靖十年参加乡试,以第六名的成绩中举,主考官曾称赞道:“是必大魁天下者。”

嘉靖十一年,也就是中举的第二年,林大钦就带着干粮,赶往千里之外的京城,参加当年的会试。经过激烈的角逐,他从众考生中脱颖而出,被礼部的几位大臣评为第十二名,因此得到了参加殿试的资格。史书记载:“咄嗟数千言,风飙电烁,尽治安之猷,极文章之态。”也就是说,林大钦的文采太好了,一下子就征服了嘉靖皇帝,被钦点为当科状元,当时他只有20岁出头,像他这个年纪就中状元者,在历史上都非常罕见。

既然已经有了功名,不久后就被朝廷授予六品官职,尽管与朝廷重臣相比,林大钦的官衔相对较低,但他前途不可限量,毕竟他非常年轻,而且还是状元出身。在京城做官之后,林大钦就把母亲接到身边,但因为母亲身体不好,不能适应北方的气候,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另外,当时的宰相严嵩一直看林大钦不爽,处处排挤他,林大钦就以侍奉母亲的名义辞官,然后回到了家乡,只在京城度过两年时间。

朝廷曾多次下旨让林大钦回京,准备对他提拔重用,但他每次都婉拒了。嘉靖十九年,林母去世,身为远近闻名的大孝子,林大钦伤心欲绝,在安葬好母亲之后,他就离开了家,归隐于附近的山林,三四十岁时病死,结束了传奇而又平淡的一生。林大钦才华过人,对对联更是他的强项,留下不少关于对联的趣事。

在他做私塾先生的时候,当地有位名叫孙有庆的富翁,十分欣赏林大钦的学识。有一年,孙有庆过六十大寿,就让仆人把林大钦请到府上,并给他安排在上座。本来林大钦是拒绝的,毕竟他只是个教书先生,能来赴宴已经受宠若惊,但在孙有庆的坚持下,他最后还是坐在了上座。

孙有庆的女婿翁万达,看到上座的林大钦后甚是惊讶,不理解岳父为何这么安排。于是,心情不爽的翁万达,决定要试探一下林大钦的才华。酒过三巡之后,翁万达对林大钦说:“听闻你是教书先生,应该会对对子,刚好我想到了一个上联,还望你能多多指点。”林大钦微笑着说:“指点不敢当,但可以尝试一下。”

翁万达给出的上联是:“烛火腾腾,如虎弄舌。”然后就目不转睛地看着林大钦,认为他肯定对不上来。让他没想到的是,林大钦胸有成竹地对出下联:“香烟袅袅,似龙翻身。”在场之人无不表示钦佩。尤其是孙有庆,在宴会结束之后,让林大钦留了下来,并把待字闺中的小女儿许配给他,靠着对联娶上娇妻。

有一天,林大钦带着仆人到郊外游玩,必须要渡过一条河,但此时河中间只有一条船。仆人就对船夫喊道:“我们家老爷是当今状元,你把我们送到对岸,绝不会亏待你的。”该船夫任性地说:“我不管他是谁,若是对不出我说的上联的话,你们就甭想过河了。”船夫的上联为:“南船载西瓜,被东风打入北港。”虽然此联很刁钻,包含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但林大钦随口就对出下联:“春箕装冬蝤,令夏莲送往秋溪。”你觉得林大钦的下联能否称得上经典呢?

相关参考

大臣连出两个上联,小乞丐随口就对出下联,大臣吓出一身冷汗

相信很多人都会背《游子吟》这首千古名诗,诗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让人听了想落泪,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此诗出自唐代诗人孟郊之手。孟郊出生于唐代湖州武康,尽管父亲在官府当差,由于官职低微,俸禄也

清朝一奇女子,随口说了一个上联,纪晓岚至死都没能对出下联

世人经常说,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做人都必须要低调,否则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脸。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才子纪晓岚,自幼饱读诗书,二十多岁就考中了举人,可谓是出口成章,尤其擅长对对联,并以此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成为乾

历史秘闻 美女对出的下联非常经典

说起对联,大家都不陌生。无非是一个人出上联,另一个人对出下联,但是这个下联得对仗工整,意境结合,这样才能称为佳对。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钟爱对对子,他们诗词歌赋,样样精通。闲暇之余,还会叫上三五个好友,用

历史秘闻 网友对出的下联堪称经典

千古绝对!上联:“孙悟空,金箍棒,能长能短”,下联太经典了是的,咱们今天来讲一讲对联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啊,对联文化起源于五代十国,兴盛于明清两代,到如今已经发展的十分完善了。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我

历史秘闻 才子对出的下联太经典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也称联语,一般上联叫出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母或对尾,它讲究的是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一副上佳的对联,足可媲美一部鸿篇巨著,在古代,文人相交,以文会友,

历史秘闻 书生当场对出经典下联

清朝嘉庆年间,南京城外住着一个姓沈的书生,他是附近颇为知名的才子,弱冠之年就考中秀才,邻居都非常看好他。原本家庭条件还可以,至少衣食无忧,沈秀才一心用在读书上,准备在学习方面更上一层楼。天有不测风云,

历史秘闻 书生当场对出经典下联

清朝嘉庆年间,南京城外住着一个姓沈的书生,他是附近颇为知名的才子,弱冠之年就考中秀才,邻居都非常看好他。原本家庭条件还可以,至少衣食无忧,沈秀才一心用在读书上,准备在学习方面更上一层楼。天有不测风云,

历史秘闻 秀才对出的下联太经典

文字的出现,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意义非凡,据说汉字由上古时期的仓颉所造,属于古人智慧的结晶。自从有了文字,不仅可以保存记录古代发生的事件,还催生了相关历史文化的产生,包括却不限于诗词歌赋,它们共同构成了传

历史秘闻 书生对出的下联很经典

对对联是古人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文人骚客聚集在一起,喝两壶小酒,出一两个对子,调侃调侃对方,也增进一下感情。不过,对联具有雅俗共赏性,不只有书生会在闲来无事的时候,聚在一起对对联,贩夫走卒,街头巷尾的

历史秘闻 佛印对出的下联很经典

苏轼以极为耀眼的才华,碾压同时代绝大多数文人,写词是他的拿手绝活,散文功底也称得上一骑绝尘。除了诗词和散文,苏轼还有一个强项,即擅长对对子,在这方面颇有自信,一般人绝非其对手。自信源于实力,当年辽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