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奇女子,随口说了一个上联,纪晓岚至死都没能对出下联

Posted 下联

篇首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一奇女子,随口说了一个上联,纪晓岚至死都没能对出下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一奇女子,随口说了一个上联,纪晓岚至死都没能对出下联

世人经常说,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做人都必须要低调,否则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脸。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才子纪晓岚,自幼饱读诗书,二十多岁就考中了举人,可谓是出口成章,尤其擅长对对联,并以此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成为乾隆身边最得宠的文臣之一,也留下了不少令人津津乐道的事迹。

中举之后的纪晓岚,认为凭借自己的才华,考中进士简直轻而易举,逐渐有了恃才傲物的心态。二十五岁的时候,他到京城参加会试,因太过猖狂被取消了当年考试的资格,这对他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从此开始收敛了一些,并于六年后金榜题名,实现了进士及第的愿望。

此后的六年间,纪晓岚一直在翰林院供职,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乾隆皇帝,前途也十分渺茫,这与他的梦想相去甚远。乾隆二十五年,恰逢乾隆帝的五十大寿,满朝文武都带着奇珍异宝,来到皇宫为皇帝贺寿。纪晓岚则独辟蹊径,亲手给乾隆写了一副对联,乾隆龙颜大悦,记住了纪晓岚这个名字。

自从得到皇帝的赏识,纪晓岚的官运亨通,加上他工作努力,逐渐成为乾隆身边最得宠的文臣之一,官至兵部尚书,并被任命为《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晓岚的对联功底相当了得,就连才华横溢的和珅对他对佩服不已,乾隆经常单独召纪晓岚入宫,和他一起吟诗作对。

有一年,乾隆下旨举办了一场千叟宴,其中有一位老人已经141岁了,乾隆突然想到了一个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两个花甲就是120岁,三七岁月即21年,加在一起刚好是141年。一旁的和珅一脸懵逼,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下联,乾隆就对纪晓岚说:“纪爱卿,大臣们都知道你才华过人,你就为朕想出一个下联吧!”

既然皇帝都开口了,纪晓岚思考了不到一分钟,然后就给出了这样的下联:“古稀双兴,内多一个春秋。”众所众知,古稀则是,70岁,两个70就是140,再加上一个春秋,刚好是141年,堪称绝佳的下联,皇帝和大臣都赞不绝口。即使纪晓岚很有才华,甚至称天下没有他对不出的对联,但他也有失手的时候。

有一位奇女子,她在对联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随口说出了一个上联,纪晓岚至死都没能对出下联。此人名叫郭彩符,是纪晓岚的爱妾之一,有一天晚上,郭彩符和纪晓岚在窗前赏月,一缕月光通过纱窗照进房间,郭彩符顿时来了灵感,立马说出了这样一个上联:“ 月照纱窗,格格孔明诸葛亮。”

纪晓岚听完爱妾郭彩符的这个上联后,就陷入了沉思,想要对出绝佳的下联。由于此联中的的“孔明”是诸葛亮的字,加之当时的特有的意境,不是一般的难对。公元1805年,纪晓岚病入膏肓,他依旧没能想出合适的下联,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一百多年后,有人则根据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梅兰芳字“畹华”),对出了下联:“风送幽香,每每畹华梅兰芳。”针对郭彩符出的那个上联,你能想出一个下联么?

相关参考

青楼女子出一上联,明朝大才子至死都没对出,至今无人能对

导读:明洪武二年(1369年)解缙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

女子出了一个上联,纪晓岚至死都没对出,直到150年后才有人对上

导读: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人都知道,乾隆皇帝身边有两个大红人,一个是和珅,另一个则是纪晓岚。客观来说,虽然正史上的纪晓岚比和珅稍逊一筹,但他却是名副其实的朝廷重臣,官至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还曾被

纪晓岚到酒馆喝酒,卖唱女子出了一个上联,纪晓岚到死都没对出

清朝的乾隆皇帝,自诩为十全老人,文学功底相当了得,经常与大臣们吟诗作对。他身边有两个宠臣,一个是大贪官和珅,另一个则是满腹经纶的纪晓岚。正史上的纪晓岚,长得并不帅,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比和珅年长二十多

落魄秀才出一上联,乾隆自愧不如,纪晓岚至死也没想出下联

世人都羡慕古代的皇帝,但其实他们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乐,毕竟要处理朝政、审阅奏折,若是天下太平还好,否则的话更为烦神,未必有普通人幸福。清朝的乾隆皇帝,绝对是令人羡慕的帝王,老爸雍正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安石出了一个上联,苏轼至死都没想出下联,却被一落魄秀才对出

苏轼,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一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绝对是当时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二十出头的苏轼,轻而易举地考取了进士,其才华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和推崇,很快就名满京城。除了作词之外,苏轼还擅长对

和尚出了一个上联,状元至死都没想出下联,却被9岁书童对出

商辂,明代著名的大才子,官至内阁首辅,一生历经英宗、代宗、宪宗三个皇帝,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满朝文武对他钦佩有加,曾这么称赞道:“我朝贤佐,商公第一。”他是个绝对的奇才,从小就被誉为神童,在乡试、会试

司马懿留下一个残局,困扰隋唐上百年,唐太宗至死都没能解决

说到三国,大家都能说出魏蜀吴三国的名字,但是鲜有人知道,三国时期其实不只有三国,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燕国。只是这国太小,又向吴称臣,所以一般都不把它当成三国之一。237年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击败魏将毌丘俭

才女笑着说了一上联,难倒了明朝大才子,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

自古以来,神童都受到世人的称赞,他们的智商远超同龄人,明朝大才子解缙小时候,就是个名副其实的神童。他具有一目十行的才能,4岁多就背诵了不少古诗词,8岁就能出口成章,十几岁就考中了秀才。公元1387年,

慈禧第一次看见汽车,随口说了12个字,道出了清朝灭亡的征兆

清朝是咱们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封建王朝最后的统治者就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很多读者可能一提起他就上火,因为在晚清的时候,自己的生活奢侈无度,但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还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卖国条约,清朝

南巡时一才女出了一上联,让乾隆与纪晓岚都吃瘪,至今也无人对出

乾隆,清朝最有福气的皇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乾隆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且不说做了63年皇帝(3年太上皇),能活到88岁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乾隆一生自视甚高,晚年更是以“十全武功”自诩。事实上,乾隆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