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书生当场对出经典下联
Posted 知府
篇首语: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书生当场对出经典下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书生当场对出经典下联
清朝嘉庆年间,南京城外住着一个姓沈的书生,他是附近颇为知名的才子,弱冠之年就考中秀才,邻居都非常看好他。原本家庭条件还可以,至少衣食无忧,沈秀才一心用在读书上,准备在学习方面更上一层楼。天有不测风云,父母先后身染重病,家里的重担全由他一人扛起,耽误了乡试时间。
沈秀才并没有抱怨,在他心里尽孝最重要,以后有的是机会参加科举。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因为忙于田间农活,沈秀才白天顾不上读书,只能晚上挑灯夜战。两年后,在媒人的牵线下,他与林村的女子成婚,过着平淡却倍感幸福的生活。
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没啥区别,沈秀才从未忘记科举之梦,但又要养家糊口,只好把梦想深埋心底。妻子非常贤惠,尽可能替丈夫分担家务,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安心备考,无论结果怎么样,努力过后才无怨无悔。第一次乡试中,沈秀才发挥失常,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一言不发。
妻子没有责怪他没用,耐心安慰一番,这让沈秀才十分感动,及时调整好心态,坦然地面对失败,但在心里默默许下誓言,一定要出人头地,不能一直让妻子过苦日子。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沈秀才的付出得到回报,三十岁那年考中举人,而且名列前茅。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自从沈秀才中举之后,多年不走动的亲戚纷纷前来道贺,当地知府也专程找沈秀才聊天。知府之所以这么做,并非吃饱没事干,他有自己的打算,假如沈秀才未来在会试中金榜题名,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定能相互照应。
知府为人随和,也有一定的才华,平时最喜欢跟人对对子,家中挂满了他亲手写的对联。刚走进秀才屋里,知府看到一副对仗工整、寓意深刻的对联,于是问道:“此联出自何人之手?”得知是沈秀才所作,知府对他又多了一些好感,并决定切磋一下。
告别之前,知府谦虚地说:“我突然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上联,却因才疏学浅,始终不得下联,沈公子是否愿意一试?”沈秀才本身就是对联高手,几乎没有输过,于是欣然答应。知府的上联是: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虽然只有11个字,却把春夏秋冬完美地镶嵌在里面,难度很高。
沈秀才心想,知府还真不简单,看来遇到对手了。沉思好大一会,沈秀才露出微笑,当场对出下联: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备注:北西厢是西厢记的别称)用“东南西北”对“春夏秋冬”,实在是非常经典,知府被他的才学折服。
各位有才之士,能不能对出知府的上联呢?大胆尝试一下!
相关参考
对对联是古人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文人骚客聚集在一起,喝两壶小酒,出一两个对子,调侃调侃对方,也增进一下感情。不过,对联具有雅俗共赏性,不只有书生会在闲来无事的时候,聚在一起对对联,贩夫走卒,街头巷尾的
对联最早起源于五代时期,距离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元两个朝代也有精通对联之人,著名词人苏东坡、名相王安石,都曾留下许多经典对子。然而,那时的对联只在文人墨客中流行,并未进入寻常百姓家,后来之所以盛行开
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女子的地位相对低下,跟现代女性没法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常态,科举考试不被允许,仕途自然没有任何机会,甚至连读书都是一种奢侈。从明代开始,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女子无才便是德”
明代时,在江南的一座小村庄里,有一位书生。书生读书非常勤奋,起早贪黑,不知疲倦。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书生很少出门,只是在每天的黄昏,去村外的小河边散散步,看看风景,吟吟诗词,以缓解一天的疲劳。几乎每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个草根创业的皇帝。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严格来讲,朱元璋比刘邦还要草根。因为刘邦
说起对联,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之一,起源五代十国,后经过两宋成熟期,到了明清两朝,彻底的爆发了,成为了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日常交流的方式之一,不管是外出踏春,还是朋友聚会,出上几幅上联
要是细数历朝历代的著名清官,那自然有明朝时期的海瑞,而海瑞在当时的民间有这么一个称呼,叫做“海青天”,其大名虽然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但是要是说道宋朝这个清官,想必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他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华文化组成一部分,起源于五代十国,至今上千年的历史,上至当朝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对联有着特殊的情感,也成为了人们劳作之余,茶余饭后一道丰盛的佐餐,在笑声中得到知识,开心
托物言志是古人惯用的写作手法,借助某种东西表达内心情感,古诗词里经常出现杜鹃,比如李商隐的“望帝春心托杜鹃”,白居易的“杜鹃啼血猿哀鸣”。一般来说,杜鹃指的是一种鸟,又被称为子规,但同时也可以指代杜鹃
周渔璜是清朝初年著名的诗人、学者,他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是当时公认的大才子。据说有一年春天,周渔璜外出游玩,来到一座名为十佛寺的寺庙,晚上就留宿在寺中。刚睡下不久,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