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书生数年后才对出下联

Posted 书生

篇首语:听闻少年二字,当与平庸相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书生数年后才对出下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书生数年后才对出下联

明代时,在江南的一座小村庄里,有一位书生。书生读书非常勤奋,起早贪黑,不知疲倦。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书生很少出门,只是在每天的黄昏,去村外的小河边散散步,看看风景,吟吟诗词,以缓解一天的疲劳。

几乎每次散步时,书生都会看见一个邻村的小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唱着山歌,而且每天唱的歌都不一样,歌词还十分有趣。

有一天,书生好奇地问小牧童:“你唱的歌真有意思,是谁教你的?”

小牧童说:“这也要人教吗?全都是我自己编的。”

书生吃了一惊,认为这小牧童很不简单,虽然小小年纪,但是所编的歌词却很有水平,便问小牧童:“你会对对联吗?”

小牧童不屑地回答:“对对联有什么难的?我和小伙伴们经常比试对对联,他们都赢不了我。”

书生说:“小牧童,你莫要说大话,我来考考你吧。”

这时,飘来一阵淡淡的花香,书生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片盛开的金银花,便说出了上联: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小牧童听后,托着下巴,想着下联。忽然看见河边有一棵梧桐树,想到母亲常炒梧桐子给他食用,于是对出下联:

梧桐子大,日食五六十丸

书生又惊又喜,没想到小牧童真会对对联,并且对得十分工整,不禁连连夸赞。

小牧童却说:“我也说一句上联让你来对,好吗?”

书生一听,来了兴趣。可也觉得一个小孩能出什么难题,就笑着说:“好啊!”

小牧童四处张望了几眼,指着在河边饮水的牛,说出上联:

牵牛喝水嘴对嘴

上联随口说出,却很有画面感,也非常巧妙。妙就妙在,原本只是一物,却因为水的倒影,成了一实一虚两物。所以,这句上联的难点并不仅仅在于“字”,更重要的是“意”。

此联一出,大大出乎书生的意料,一时之间无法对出下联。书生自认为满腹经纶,却被一个小牧童给难倒了,心中甚是郁闷。从此更加刻苦读书,足不出户。

直到数年之后,书生去山中访友,才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出了下联:

隔山讲话音回音

对出下联之后,书生异常高兴,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同时也明白了,不能只是一味地死读书,应当多出去走走看看,处处皆是学问。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百年后才被一和尚对出下联

现代人会用短信表达思念之情,而古人则会用古诗词来抒发情感;现代人用游戏来消磨时光,而古人只能用舞文弄墨来充实自己;现代人可以通过网上交友软件来寻找心仪的对象,而古人可以通过对对子的方式来寻得如意郎君。

历史秘闻 上联:马皇后露马脚,人头落地!两百年多后才有人对出下联

中国历史上布衣出身的皇帝不多,朱元璋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乞丐之身投奔郭子兴,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平定群雄,最后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汉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朱元璋做了明朝开国皇帝,他的元配夫人马氏,自然就

历史秘闻 书生当场对出经典下联

清朝嘉庆年间,南京城外住着一个姓沈的书生,他是附近颇为知名的才子,弱冠之年就考中秀才,邻居都非常看好他。原本家庭条件还可以,至少衣食无忧,沈秀才一心用在读书上,准备在学习方面更上一层楼。天有不测风云,

历史秘闻 书生当场对出经典下联

清朝嘉庆年间,南京城外住着一个姓沈的书生,他是附近颇为知名的才子,弱冠之年就考中秀才,邻居都非常看好他。原本家庭条件还可以,至少衣食无忧,沈秀才一心用在读书上,准备在学习方面更上一层楼。天有不测风云,

历史秘闻 书生对出的下联很经典

对对联是古人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文人骚客聚集在一起,喝两壶小酒,出一两个对子,调侃调侃对方,也增进一下感情。不过,对联具有雅俗共赏性,不只有书生会在闲来无事的时候,聚在一起对对联,贩夫走卒,街头巷尾的

历史秘闻 穷书生对出的下联太经典

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女子的地位相对低下,跟现代女性没法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常态,科举考试不被允许,仕途自然没有任何机会,甚至连读书都是一种奢侈。从明代开始,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女子无才便是德”

历史秘闻 书生对出下联抱得美人归

说起对联,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之一,起源五代十国,后经过两宋成熟期,到了明清两朝,彻底的爆发了,成为了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日常交流的方式之一,不管是外出踏春,还是朋友聚会,出上几幅上联

历史秘闻 书生对出下联,包拯说:凶手就是你

要是细数历朝历代的著名清官,那自然有明朝时期的海瑞,而海瑞在当时的民间有这么一个称呼,叫做“海青天”,其大名虽然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但是要是说道宋朝这个清官,想必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他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

历史秘闻 书生对出下联抱得美人归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华文化组成一部分,起源于五代十国,至今上千年的历史,上至当朝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对联有着特殊的情感,也成为了人们劳作之余,茶余饭后一道丰盛的佐餐,在笑声中得到知识,开心

历史秘闻 书生对出下联抱得美人归

托物言志是古人惯用的写作手法,借助某种东西表达内心情感,古诗词里经常出现杜鹃,比如李商隐的“望帝春心托杜鹃”,白居易的“杜鹃啼血猿哀鸣”。一般来说,杜鹃指的是一种鸟,又被称为子规,但同时也可以指代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