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书生对出下联抱得美人归
Posted 杜鹃
篇首语:人生要事在于树立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书生对出下联抱得美人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书生对出下联抱得美人归
托物言志是古人惯用的写作手法,借助某种东西表达内心情感,古诗词里经常出现杜鹃,比如李商隐的“望帝春心托杜鹃”,白居易的“杜鹃啼血猿哀鸣”。一般来说,杜鹃指的是一种鸟,又被称为子规,但同时也可以指代杜鹃花,今天介绍关于杜鹃的对联故事。
五代十国时期,金陵城内有一位姓周的富商,并非靠继承祖上家产富有,而是白手起家,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坐拥万贯家财。周财主心地善良,做生意从不缺斤少两,在当地颇有威望,没遇到灾荒之年,会接济穷苦百姓,不图任何回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周财主也不例外,由于深爱着早亡之妻,一直没有再娶妻妾,独自抚养女儿长大成人,为女儿找一位靠谱的丈夫是他最大心愿。咱们都知道,古代女子一般十几岁就出嫁了,若是超过二十岁仍待字闺中,父母肯定会非常着急。
周家大小姐明白父亲这些年不容易,多数情况下都很听话,唯独婚姻大事上非常有主见,二十二岁时还没能嫁出去,难倒是她不够优秀吗?当然不是,她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相貌无可挑剔,且自幼饱读诗书,称得上才貌俱佳,想娶她的公子哥排成队。
每个人的择偶条件不同,周小姐不是不想成家,而是不愿随便找个人嫁了,排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在她看来,未来另一半的人品和才学最重要,必须要门当户对,哪怕对方一无所有,只要两人情投意合,定会奋不顾身地嫁给他。
眼见女儿马上就要过二十三岁生日了,周财主心事重重,平添些许白发,为了不让父亲太操心,她给自己举办一场招亲大赛,规则非常简单,由她亲自出题,答案最符合她心意者胜出。周小姐用飘逸的书法,写下一个上联:杜鹃花里杜鹃啼,有声有色!
参赛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对出自认为工整的下联,然后由周小姐做出选择。最终,一位穷书生脱颖而出,他给的下联为:鸳鸯枕上鸳鸯睡,不离不弃!周小姐说到做到,没有因书生家贫而瞧不起他,直接告诉父亲,书生就是他要找的意中人,周财主挺高兴,不久后为两人至办婚礼,书生凭借经典下联抱得美人归。
如今网友很有才,不输杜甫李太白,针对周小姐的上联,有些网友也尝试着对了下联,小编挑选出其中三个分享。下联一:黄鹤楼上黄鹤去,无影无踪!下联二:彩虹桥上彩虹飞,多姿多彩!下联三:天鹅湖中天鹅舞,如梦如幻!你觉得哪个更完美呢?或者试着给出自己的答案,留言讨论!
相关参考
中华文化流传了五千多年,没有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反而给我们留下来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对联就是其中之一。对联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独特文化形式,从古到今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古代对联更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
明朝嘉靖年间,福州府有一员外,姓孟,人称孟员外,其家境殷实,祖上几代人才辈出,或当官的,或经商的,因此,到了孟员外这一代,算是显赫一方的大家族,走到了顶峰,而孟员外一生娶了3房夫人,可不巧的是,几位夫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一字一音中华独特的语言艺术形成,它起源于五代十国,于两宋渐渐成熟,到了明清两朝尤为兴盛,一直以来,受到了历朝历代才子们的追捧和喜爱,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朋友相聚时,消遣娱乐
明朝万历年间,广州府有一张员外,家境殷实,房屋百间,良田千倾,在当地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难得的是,张员外虽然富裕,但从来不欺压百姓,反之,常常拿出钱粮来救济穷人,在当地有着大善人的美誉,名声甚好,令人
南宋末年,江西吉安有位姓刘的县令,性格随和平易近人,为官非常清廉,深得百姓爱戴,与亲戚邻居的关系都不错。刘县令跟妻子是青梅竹马,两人感情很好,尽管有条件纳妾,刘县令却从没有过该想法,这在三妻四妾的古代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几千年的传承,勤劳又智慧的老祖先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载体,像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还有对联,不仅打发了人们日常的无趣,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能做到全民皆喜的莫过于对联了,它言简意
南宋临安郊外有位姓陈的富商,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哥哥抚养长大,他是个懂得感恩之人,时刻不敢忘记哥哥对自己的恩情。十六岁时,陈氏独自一人到外地闯荡,立志干出一番事业,便可衣锦还乡,否则宁愿客死
对联,作为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至今上千年的历史,因其雅俗共赏的特性,在明清两朝尤为兴盛,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消遣的方式之一,有着“对联天子”美誉的乾隆,便非常的喜爱对联,常常与纪晓岚对对子,像什么——
明代时,在江南的一座小村庄里,有一位书生。书生读书非常勤奋,起早贪黑,不知疲倦。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书生很少出门,只是在每天的黄昏,去村外的小河边散散步,看看风景,吟吟诗词,以缓解一天的疲劳。几乎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