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陆芙塘人物简介

Posted 纺织工业

篇首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陆芙塘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陆芙塘人物简介

·陆芙塘



陆芙塘,电机技术专家,中国现代电机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的开拓者之一,纺织勘察设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曾先后在柳州、南京、南通、郑州、重庆、上海等地为企业筹建和管理发电厂33年。1950年上海杨树浦发电厂在“二六轰炸”中受到破坏,他组织指挥纺织系统发电车间与大电网并网,为迅速恢复供电立了功。20世纪60年代组建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设计室,后更名为上海纺织工业设计院,并任首任院长。

陆芙塘原名陆辅唐,江苏宜兴人,1904年2月出生于江苏宜兴,10岁开始在父亲开办的私塾读书,1920年起先后就读于苏州工业学校、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在校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192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就读于电机系电力专业,1927年毕业。

大学毕业后,陆芙塘投身于电机、电力民族工业的发展,先后受聘于广西柳州电厂、江苏南京电厂、河南郑州豫丰纱厂、江苏南通大生纱厂、四川重庆大渡口钢铁厂等,历任主管电机设备设计、安装及维修工程师,机电科科长、修理所所长。1942年被派往美国实习,学习和考察了十几个钢铁厂和汽车制造厂的先进技术,后应聘任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电机工程师。1945年2月回国。

陆芙塘回国后,任重庆大渡口钢铁厂修配厂厂长、七所所长。期间,他一边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一边开办技术训练班,亲自授课,为工厂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陆芙塘出任上海中纺公司电机总工程师兼工务处副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陆芙塘被任命为华东纺织管理局总工程师兼原动基建处副处长、处长。1958年4月,华东纺织管理局改组为上海市纺织工业局,陆芙塘任上海纺织工业局总工程师兼原动基建处处长。

1960年8月,为适应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局领导委托陆芙塘组建设计室,任设计室主任;不久设计室改为上海纺织工业设计院,陆芙塘任第一任院长。

“文化大革命”初期,陆芙塘遭到打击、迫害;1978年11月经中共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直属党委复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陆芙塘几十年来献身于我国电力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国家给予很大的荣誉,并得到社会的推崇,相继被推选为上海市工商联理事,第三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被评为全国纺织界首批五名一级工程师之一。

1973年10月15日,陆芙塘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70岁。

我国纺织企业电力建设的开拓者之一



陆芙塘大学毕业后,适逢北伐革命节节胜利,北伐军到上海招聘专业技术人才。他到北伐军应征求职,被派往津浦路局工作。不久他因专业不对,要求到发电厂工作,被派去广西柳州电厂安装三台德国制造的柴油发电机。他边钻研、边实践,发电机很快安装成功,投入生产。此后不久,柳州电厂的发电机烧坏,陆芙塘又被派前往修复。许多老同学劝他不要冒此风险;但他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义无反顾,挑起重任,经两个月的埋头苦干,终于将发电机全部修复。为此,他被委任新柳州发电厂筹建处工程师。此时,陆芙塘在我国电力界已小有名气,获得同行的信任和尊重。1928年,他应南京首都电厂聘请,参加了发电机安装工程。

1929年秋,陆芙塘到河南郑州豫丰纱厂发电厂工作,担任总工程师。该厂技术管理薄弱,曾因锅炉水处理不当和管理不严,发生过十几起锅炉爆炸事件,工厂经常停产,死伤累计数十人。陆芙塘到任后,从抓技术管理入手,深入调查,实施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使发电厂技术管理逐步正常。在他任职的四年中,没有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

1933年春,南通大生纱厂要办发电厂,请陆芙塘去负责筹建工作。陆芙塘欣然前往,从设计、安装、调试,直到新设备运转正常,满足了纱厂生产用电的需要。

1937年夏,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逼近汉口,此时国民政府兵工署和资源委员会协议将汉阳钢铁厂和大冶铁厂的设备迁往重庆大渡口。1938年春,资源委员会征调陆芙塘到重庆大渡口钢铁厂筹建发电厂,陆芙塘将从汉口拆迁来的原动力机器进行改进设计和安装,使发电厂如期完工,投入使用。

1942年春,重庆大渡口钢铁厂派陆芙塘到美国实习考察。在三个月中,陆芙塘在美国参观了十几个钢铁厂和汽车制造厂,学习了不少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实习考察结束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聘请陆芙塘为技术工程师,主持设计、安装、调试4.6万千瓦、3.5万千瓦大型汽轮发电机组,使美国同行刮目相看。1945年2月,陆芙塘三年任职期满后,婉言拒绝该公司的继续留聘,毅然回到重庆大渡口钢铁厂,担任该厂修配厂厂长兼七所所长、技术培训班主任。

1945年抗战胜利后,南通大生纱厂经理李升伯出任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副总经理。陆芙塘应李升伯之邀,担任公司电机总工程师,接收和整修日商在上海纱厂的电机设备。当时上海供电紧张,许多纱厂急于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陆芙塘带领电机技术人员为上海各纱厂安装总容量为6000千瓦的汽轮发电设备,对恢复和发展当时上海的纺织工业做出了贡献。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上海市政府接管了中纺公司,改组成立华东纺织管理局,陆芙塘被任命为华东纺织管理局工务处副处长。1950年2月,上海杨树浦发电厂遭蒋介石集团飞机轰炸受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全市供电、生产和人民生活,陆芙塘被派往电厂参加抢修工作。他日夜扑在电厂修复电机设备,并组织指挥纺织系统三个发电车间与大电网并网发电,为上海市恢复供电、恢复生产、安定人民生活立了功。

1952年,陆芙塘升任华东纺织管理局总工程师兼原动基建处处长。他带领技术人员参与并领导了上海第一、第二印染厂锅炉房及设备的技术改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依靠各专业技术力量,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对原有水管老锅炉移地改造,采取提高炉身、增大燃烧室面积、增添二次送风等技术措施,并装置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和炉篦冷却器,使锅炉总容量从30.2吨/时提高到45.2吨/时,锅炉的总效率从60%提高到81%。另外,陆芙塘将锅炉房设计成二层建设,下层设自动出灰装置,煤仓用水平拉煤器分送至各台锅炉,使工人的操作条件大为改善。

20世纪50年代前期,上棉九厂等变配电室连续发生火警,变压器爆炸,殃及人身安全,影响正常生产。陆芙塘抽调技术人员及员工组建电气检修队,配置急修车,承担紧急抢修任务,为各厂日夜服务,以减少由于断电造成的损失。同时,对各厂主要电力设施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测检验,有效保证了各纺织厂正常生产的供电需要。

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过后,上海纺织系统恢复正常生产,供电设备普遍超负荷,事故频繁。陆芙塘提出在纺织系统内实行变压器负荷统一调度,并相应解决设备紧缺和陈旧老化等问题,为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国纺织勘察设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随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老厂技术改造的任务越来越重,急需组建一支队伍从事设计规划工作。1960年8月,陆芙塘受命组建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设计室。他从各厂技术人员中挑选了一批精兵强将,配置了纺织工艺、水、电、汽、建筑结构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70余人,于1960年9月初组建成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设计室。陆芙塘随即被任命为设计室主任。

建室初期,上海纺织系统有五百余家纺织企业,大部分设备是20世纪30年代的老设备,所用纤维原料大部分依赖外地或从国外进口。特别是60年代初期,我国连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农业原料不足严重威胁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此时,纺织工业部和上海市纺织工业局交给设计室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自力更生设计建设化学纤维工厂。陆芙塘接受这项重大任务后,领导设计人员承担了全国第一个年产3400吨粘胶短纤维的工厂即上海安达化纤厂的工程设计。当时我国的化纤工业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力量和设计能力十分薄弱,该工程项目时间要求紧,质量要求高,他经常告诫设计人员“设计图纸一笔值千金,必须认真对待,千万不能马虎”。他要求全体设计人员以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责任心全力以赴精心设计。当时正值市政协会议召开,陆芙塘白天在市政协参加会议,利用中午和晚上时间,抓设计进度和质量,亲自审核图纸;亲临安达化纤厂现场办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通力协作,终于按时按质完成了工程设计,保证工程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并一次投产成功,得到了当时国务院领导的表扬。建立设计室初期的四年中,陆芙塘领导的上海纺织工业局设计室先后完成了174项上海和外地纺织工厂的改、扩建任务,同时逐步锻炼培养了一支既有实践经验又能搞工程设计的技术队伍,逐步从单项工程转向总体工程设计,为发展我国纺织工业做出了贡献。

1964年6月,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设计室改组为上海纺织工业设计院,陆芙塘被任命为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总工程师兼设计院第一任院长。此时,他所领导的设计队伍已壮大到150余人,已经能够承担中型规模的纺织化纤工程的总体设计。建院初期即承担国家下达的两项重点工程设计,一是上海第二人造纤维厂工程设计;二是援外工程加纳棉纺厂工程设计。陆芙塘带领全院技术人员通过精心设计,组织攻关,使上海第二人造纤维厂顺利投产。加纳棉纺厂工程设计是建院以来第一个援外工程设计。陆芙塘亲自点将,配备最好的技术骨干组织工程项目,从原料储运、码头,到生产装置,公用及厂区工程全面配套,出色地完成了该项援外工程设计任务,为国家争了光。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陆芙塘带领全院职工和技术人员,承担国家大型重点工程的设计。如我国第一个自力更生建设的石油化工联合工厂、原中国人民解放军2348工程(现岳阳石化总厂)的锦纶厂、涤纶厂以及上海石化总厂维纶厂、腈纶厂、涤纶厂等的工程设计,这批工程都是当时国内同行中属于技术领先的大型或特大型工程。这批工程的设计在国内勘察设计中处于领先水平,在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在陆芙塘担任院长的八年中,上海纺织工业设计院还为上海和全国纺织工业的改扩建和新建工程承担了310项工程设计,为我国纺织工业走上快速发展道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简 历



1904年2月 出生于江苏宜兴县官林区范道舍。

1920—1923年 苏州工业学校学习。

1923—1924年 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学习。

1924—1927年 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力专业学习。

1927—1928年 广西柳州电厂工程师。

1928—1929年 南京电厂工程师。

1929—1933年 河南豫丰纱厂工程师兼机电科科长。

1933—1938年 南通大生纱厂天生港电厂工程师。

1938—1945年 重庆大渡口钢铁厂修理所长、工程师。

1945—1950年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工程师兼副处长。

1950—1958年 华东纺织管理局总工程师兼原动基建处副处长、处长。

1958—1960年 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总工程师兼原动基建处处长。

1960—1964年 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总工程师兼设计室主任。

1964—1973年 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总工程师兼上海纺织工业设计院院长。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王琼的人物简介 王琼的人物评价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知名人物 姚錱人物简介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

知名人物 丁儆人物简介

丁儆人物简介丁儆,爆炸力学和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

知名人物 余贺人物简介

·余贺人物简介余贺,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毕生致力于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提出风湿热的细菌变态反应假说。创用抗血清治疗伤寒。领导寻找噬菌体控制绿脓杆菌感染。余贺,字幼臣,后改为幼尘。祖籍浙江绍兴

中共人物传 施洋人物简介,施洋人物评价

少年时代施洋,字伯高,一八八九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在湖北竹山县杨家湖桂树村(现太平公社双桂大队施家湾)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施洋的祖父施廷瑾,是清朝的廪生。他很钟爱他的孙儿。当施洋喃喃学语时,就把他抱在

知名人物 田奇镌人物简介

·田奇镌个人人物简介田奇镌,区域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长期进行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领导湖南省地质调查所多年,对该省地质事业贡献卓著。所著《湖南泥盆纪之腕足类》是重要的经典,《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