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孙铠人物简介
Posted 泡沫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孙铠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孙铠人物简介
·孙铠
孙铠,纺织品后整理技术专家,教育家。长期从事织物树脂整理、羊毛防毡缩等后整理技术的研究及纺织化学的教育工作。曾获国家级及部级科技进步奖。是《染整工艺学》和《染整工艺原理》教材的主要编写人之一。
孙铠,1928年4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1947年考入南通学院纺织科,攻读染化工程。1951年毕业后,分配到华东纺织工学院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并由国家教委审定为博士生导师。1981年任染整教研室主任,后又兼任染整研究室主任。1983年兼任纺织工业部印染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常务理事、副主任。
孙铠是我国第一部染整专业教材《染整工艺学》第一、五篇的主笔。该教材由纺织工业出版社于20世纪60年代初出版,一直沿用到80年代初,对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秩序起了重要作用。他主编的《染整工艺原理》第一、二册至今还在使用,并曾获纺织工业部“纺织高校优秀教材奖”。
孙铠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曾主持过织物树脂整理、泡沫整理及羊毛防毡缩等国家攻关项目、纺织部重点项目和教委项目,取得了优良成绩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曾受到国家四部委(经委、计委、科委和财政部)的奖励,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同时还开展了不少自选项目的研究,其中“羊毛防毡剂的制造和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孙铠自1961年开始指导研究生,先后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现均已成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数十篇。1998年他出席美国纺织染色家和化学家协会(AATCC)举办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宣读了两篇论文,并发表在会议论文集中。
孙铠已于1998年退休,但仍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指导博士生,在教学、科研园地里耕耘不辍。
孙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曾荣登上海市科技先进人物光荣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潜心编著染整学科基础教材
孙铠被分配到华东纺织工学院时,学校刚创办,师资紧缺。他担任过物理学讲课(高职班)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业分析、练漂学、整理学、印染分析等课程的助教,还承担染整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包括实验室设计安排和仪器设备的添置等,工作异常繁忙。
1952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染整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扩大了,后来成立了染整教研室。孙铠担任教研室秘书,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
“文化大革命”前,孙铠已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教师。在主讲纤维化学、织物整理等课程时,为了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扩大学生的新知识,他还从国外期刊上或某些专著中,搜集切合染整工程实用的资料,潜心研究编写了纤维化学和树脂整理的教材和补充教材,这些工作都为后来他参加编写我国第一部《染整工艺学》打下了基础。《染整工艺学》繁简适度,资料新颖翔实,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出版后受到同行们的好评,广泛被各校作为教材,也是工程技术人员良好的参考书。该书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该书编写完毕后,孙铠还在全校的教职工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孙铠对研究生的培养更是十分精心,为他们开设过学位课程和多门选修课。他指导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大多和研究任务结合得较好。
“四人帮”被打倒后,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更新教材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之一。纺织部要求染整专业委员会(孙铠当时是委员兼秘书)对原有教材进行修订,以应急需。由于当时科技进步迅速,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编写工作任务繁重,最后决定改书名为《染整工艺原理》。孙铠任该教材第一、二册主编。该书20世纪80年代初由纺织工业出版社出版后,被评为纺织部优秀教材,使用至今。
在孙铠主持染整教研室和研究室期间,除了教材建设外,他也十分注意师资队伍和实验室的建设,使教研室的队伍扩大到50多人。他还利用科研经费添置了不少仪器,从而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中国纺织大学染整工程专业争取成为纺织部重点学科打下了基础。
研究织物树脂整理、泡沫整理出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发展以及人们对穿着需求的提高,纺织品后整理已从提高手感、外观等暂时性的整理向耐久的功能性整理转变。20世纪50年代初,国际上在这方面已出现了不少研究报告和专利,而国内尚是一片空白。孙铠受国家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的鼓舞,希望我国纺织品后整理科技和工业方面能紧跟国际潮流,赶上世界水平。他首先撰写了一篇综述性论文《合成树脂在织物整理上的应用》,于1957年发表在《染整通报》第7、8期上,以期引起我国染整行业对这方面的关注。接着又于1960年在《纺织通报》上发表论文《活性树脂—环亚乙基脲的合成和应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提供给工厂使用。同时他还从外文期刊中翻译一些有较高水平的论文,发表在《纺织译丛》上。不久,纺织工业部也组织各工厂和研究单位进行树脂整理方面的研究和生产,使我国后整理科技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由于“树脂整理”已经受到比较广泛的注意,孙铠接受纺织工业出版社约请,参加编写《树脂整理原理与实际》专著,在1965年完成了40多万字的专著。后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该书的出版被搁置了起来。
“文化大革命”后期,除了教学外,孙铠还经常关注树脂整理的发展和研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受上海市纺织学会邀请,在科学会堂做了6次关于树脂整理新进展的系列讲座,参加的人很多,反应良好。后来纺织工业部在山东泰安召开了“全国后整理学术会议”,孙铠在会上宣读了两篇论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并被推荐给《纺织学报》和《印染》杂志发表。接着,他接受了济南市第一印染厂委托的粘/锦凡立丁树脂整理任务,任务完成后获得济南市科技成果奖。他还承担过纺织工业部“热定型工艺和设备”项目研究,圆满完成了任务。
节约能源的泡沫整理出现后,他虽然未见过具体实物,文献资料也只有简略的介绍,但经过在实验室中认真地探索,摸索到路子后,他向纺织工业部提出泡沫整理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建议,经过论证,“静态泡沫整理工艺与设备”终于被列为部重点项目。在他接受了纺织工业部的任务后,上海印染机械厂印染机械研究所表示愿意配合研究,双方共同选择了上海第一印染厂作为合作单位。该项目在孙铠牵头主持下,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无论在节能、节约染化料、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上都有显著改进。经过改造后的泡沫整理机,由于节能,车速可开快,成为该厂的一台关键设备。后来纺织工业部又下达了“六五”攻关任务,要求在原来基础上,解决生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扩大应用范围,建立4条生产线。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又在上海、常州、无锡、熊岳、济南、青岛等地建立了8条生产线,经济效益较好,也为学校带来一定的收益。孙铠利用这些收益为教研室添置了大量仪器和设备,如流变仪、表面张力仪、阻燃测试仪、弹性仪、耐水压仪、显微镜及显微摄影仪等,对实验室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使研究生论文质量提高了一大步。在此基础上,孙铠指导的硕士生分别写出了泡沫的流变性和流变方程、泡沫的稳定性及其流变数学模型、发泡倍率电导率测定法及理论依据等论文,显示了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作用。他撰写的《纺织加工中泡沫稳定性》(Foam stability in textile processing)一文被美国纺织染色家和化学家协会(AATCC)主办的1983年国际学术会议录用,发表在该会的论文集中。此后纺织工业部组织代表团赴联邦德国考察泡沫整理技术,指定孙铠任团长。考察回国后,他编写了考察报告,发表在《印染》杂志上。
攻关任务完成后,该项目得到了国家四部委颁发的“六五攻关先进项目奖”,接着被评为纺织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后,孙铠荣登“上海市科技先进人物光荣榜”。
紧接着,孙铠又接受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毛毯背面泡沫层整理”的研究,该项目也按期按质完成,并通过国家级鉴定,取得了科技成果。
孙铠还开展了“泡沫印花”和“羊毛防毡剂的制造和应用”课题研究。前者是利用空气增厚,因此可以少用糊料和不用火油糊,具有节约染化料,节约烘干时能源,后处理要求较低,并能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后者则是根据国际上流行的氧化/树脂法和我国资源情况研制的一项新技术,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987年在进行技术鉴定时,就被一家化工厂以25万元人民币一次性独家买断,此后又对该厂在生产和产品销售上做了一定的协助。该整理剂曾大量用于生产防缩羊毛衫,占有一定的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世纪90年代以后,孙铠又争取到两项国家教委项目和一项纺织总会项目。其中除“丝绸洗又新”已取得成果外,“生物酶羊毛防毡缩整理”是一项超前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另一项“超柔性粘合剂的合成及应用”,在取得实验室成果的基础上,已进入中试研究。孙铠在1998年美国纺织染色家和化学家协会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上,宣读两篇论文介绍这一成果;此外,还在美国染料报告(A.D.R.)和英国染色家和化学家学会杂志(英文版)上发表了论文。
简 历
1928年4月22日 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市。
1947年9月—1951年7月 南通学院染化工程学习。
1951年8月—1998年4月 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后改名为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8年4月 退休。
主 要 论 著
1 孙铠.合成树脂在织物整理中的应用.染整通报,1957(8,9)
2 孙铠等.棉布次氯酸钠漂白损伤的测定.上海纺织工学院学报,1979(2)
3 孙铠等.含涤纶织物热定型工艺及机理探索.上海纺织工程学会优秀论文,1980
4 孙铠等.环亚乙基脲与纤维素反应的研究.纺织学报,1980(3)
5 孙铠等.混合催化剂协同效应机理的探讨.印染,1981(3)
6 孙铠等.泡沫整理原液的组成及其稳定性的探讨.华东纺织工学院学报,1982(3)
7 孙铠等.泡沫整理中泡沫电导率的研究.华东纺织工学院学报,1983(4)
8 孙铠等.Foam stability in textile processing.美国AATCC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3
9 孙铠等.泡沫印花浆的流变本构方程.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87(1)
10 孙铠等.泡沫印花原糊的触变现象及其定量表征的研究.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87(5)
11 孙铠等.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antifelting resin for wool fabrics.中国纺织大学学报(英文版),1991(3).
12 孙铠等.桑蚕丝织物高吸湿性新整理工艺研究.纺织学报,1992(9)
13 孙铠等.Improvement of wet-crease recovery of Silk fabrics finished with eporides.中国纺织大学学报(英文版),1995(2)
14 孙铠.Investigation of crease resistant finish of silk fabrics.J.of Asian pro-fessional Textile Association,1996(3)
15 蔡再生,孙铠等.First try of application of the water soluble polymethane in protein fabrics. J. of Asian Professional Textile.Association,1996(3)
16 蔡再生,孙铠等.Primary application of the water soluble polymethane to protein fabrics.中国纺织大学学报(英文版),1997(1)
17 胡诚,孙铠等.Easy care finishing of silk fabrics with epoxy resin EPTA,1998(3)
18 孙铠.Super flexible binder used for pigment dyeing and printing.1998年美国AATCC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 孙铠.Antifelting of wool by protease with hydrogen peroxide pretreat-ment.1998年美国AATCC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 胡诚,孙铠等.Easy-care finshing of silk fabrics with a novel multifunc-tional epoxide. partl.J.S.D.C,1998(12)
21 沈勇,孙铠等.纤维素减量率与酶解液中还原糖的相关性研究.印染,1999(7)
22 胡诚,孙铠等.Easy-care finishing of silk fabrics with a novel multifunc-tional epoxide.part2.J.S.D.C,2000(7,8)
23 沈勇,孙铠等.生化处理中纤维素酶对纤维素吸附等温式研究.纺织学报,2000(4)
24 沈勇,孙铠等.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纤维吸附参数的研究.纺织学报,2000(5)
25 周文龙,孙铠等.用Willelmy原理测定羊毛表面亲水性研究.纺织学报,2001(3)
26 周文龙,孙铠等.比色法测定羊毛蛋白酶减量的研究.纺织学报,2001(4)
27 沈勇,孙铠等.Adsorption equation and adsorption parameter of cellulose to fibers in biofinishing.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2001(1)
28 沈勇,孙铠等.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纤维酶鲜动力学研究.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相关参考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
丁儆人物简介丁儆,爆炸力学和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
·余贺人物简介余贺,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毕生致力于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提出风湿热的细菌变态反应假说。创用抗血清治疗伤寒。领导寻找噬菌体控制绿脓杆菌感染。余贺,字幼臣,后改为幼尘。祖籍浙江绍兴
少年时代施洋,字伯高,一八八九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在湖北竹山县杨家湖桂树村(现太平公社双桂大队施家湾)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施洋的祖父施廷瑾,是清朝的廪生。他很钟爱他的孙儿。当施洋喃喃学语时,就把他抱在
·田奇镌个人人物简介田奇镌,区域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长期进行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领导湖南省地质调查所多年,对该省地质事业贡献卓著。所著《湖南泥盆纪之腕足类》是重要的经典,《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