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曾鼎乾人物简介

Posted 地质

篇首语:人不能只做正确的选择,偶尔也得做一些喜欢的选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曾鼎乾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曾鼎乾人物简介

·曾鼎乾



曾鼎乾,石油地质及古生物专家。发现并命名了珊瑚化石的三个新属和一个新亚属并应用于地层对比划分。长期从事海洋石油勘探研究,开创我国海洋生物礁油气藏勘探理论。主持 “礁型油气藏研究”、“南海北部大陆架生物礁 (滩) 成因、分布油气集聚条件及评价”重大科技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海洋石油勘探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鼎乾,1912年12月15日生于南京,祖籍四川华阳。母亲陈君起,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是中共南京地委委员,因此,曾家也成了党的地下秘密联络站。曾鼎乾就是在这样一个革命家庭里成长的。

1926年秋,陈君起被军阀孙传芳逮捕,不久被地下党组织营救潜往江西。孙传芳恼羞成怒,遂将年龄不满14岁的曾鼎乾逮捕入狱。敌人百般诱供,他都不吐实情,出狱受到组织赞扬。

1927年春,母亲被灭绝人性的反动派置于麻袋内用刺刀刺死沉于长江,牺牲得极为惨烈。少年曾鼎乾被迫辍学,成了一个流浪的孤儿,先后到过杭州、徐州、江宁等地,后辗转到北京,由二姑妈和堂叔父抚养。曾鼎乾按照烈士母亲的遗言 “珍惜时间”、“用功读书”、“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在艰苦的岁月里锻炼成长。

1930年曾鼎乾在北平上初中时,一次从参观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中引发了对地质学的兴趣。叔父拿回一本翁文灏先生撰写的 《锥指集》,这本书成了他学习地质学的启蒙老师。尤其翁先生两次回信详尽回答了他询问有关煤的问题,更提高了他对地质学的兴趣。1933年曾鼎乾高中毕业,因无力升学,学校介绍他到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沁园研究室当实习生。他立志以地质工作为终身事业,省吃俭用积攒学费,准备报考地质系。曾鼎乾1935年考上唐山工学院采冶系,以后又从唐山回北平复考。1936年如愿以偿考上北京大学地质系。1940年以北大地质系学籍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曾鼎乾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并经考试进入中央地质调查所。由于他的毕业论文指出昆明附近的黄龙石灰岩与较老地层是不整合关系,扩大了原栖霞石灰岩和黄龙石灰岩存在不整合 (即由李四光命名的昆明运动) 的涵义,著名地质家黄汲清对他很赞赏,安排他当助手。他先后随黄汲清教授参加四川威远构造细测及构造外围石油地质路线调查,以及河西走廊窑街湟水一带石油普查,担任四川大渡河下游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和一些煤田调查工作。1944年汇编 《西藏地质调查简史》 与有关文献目录。他一直进行二叠纪和珊瑚化石的研究,为我国首次发现并命名了三个珊瑚化石的新属和一个新亚属,并且进一步肯定四川二叠纪茅口石灰岩产天然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鼎乾先后去山西普查矿产,到川西及川西北做构造细测工作。1953年奉命调任西南石油勘探处总地质师,1955年他指出裂缝性气藏是四川二叠、三叠系主要气藏类型。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调往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任总地质师,其间曾去山东东营分工负责华北石油勘探,一直到胜利油田的发现井东营华八井喷油。1962年他建议在南方古生界找油,得到石油部批准,并由他负责筹建。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奔走于湘西、鄂东诸县山区、丘陵地区指导工作。1966年 “文化大革命” 开始,他被下放到 “五七干校” 劳动。1972年11月调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筹备处,临时负责综合研究队的筹建工作。1973年他参加了西沙群岛地质调查。1974年他对南海地质情况提出了北部大陆架的目的层将是第三系,断块是主要圈闭类型和蕴藏着丰富的礁油气藏等颇有预见性的建议。1979年他恢复了党籍和职务,因年事已高,退居二线任公司顾问,领导为他配备助手开展研究工作。为开创南海北部大陆架勘探礁油气藏新领域,他不顾年近70的高龄,攀越于鄂西、黔南、桂西崇山峻岭之间,亲临现场考察生物礁露头,并数下海南调查现代珊瑚礁生态。综合国内外丰富的资料,建立了生物礁地质理论体系。1988年,他因心率过低曾昏倒在地,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又继续投入工作。1990年1月退休后,返聘继续从事生物礁研究,提出了勘探礁油气藏的建议。1996年至1998年他虽多次胃出血,但病愈后又立即回到岗位上继续默默工作。他以坚强的毅力、高度的事业心和热爱祖国的深情,为开拓生物礁找油气的新领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2000年病逝。



发现珊瑚化石的三个新属和一个新亚属



1948年至1949年,青年时期的曾鼎乾对石炭二叠系地层及其所含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古生物学是根据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研究地史时期中的生物及其进化的科学,对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推断古地理环境、研究地壳演化规律及石油天然气勘探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曾鼎乾对石炭二叠系的珊瑚化石有丰富的知识和详细鉴别的能力,在众多的化石群里鉴别发现了新的属种,首次取名为朱森珊瑚 (ChusenophyllumTseng)、黄氏珊瑚 (Huangophyllum) 新属和梁山珊瑚 (Liang-shanophyllum Tseng) 新亚属①。1959年又鉴别发现了四射珊瑚即华蓥山珊瑚 (Huayunophyllum Tseng) 新属②。这三个属载入古生物学至今都没有更改,而且它们都是早二叠统栖霞阶和茅口阶的标准化石。



科学预测南海石油地质条件



曾鼎乾不仅具有发现和论证地质问题的能力,更以其独特的科学的预测而知名。1955年他在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远景》 一文中指出: 四川二叠系和三叠系的天然气是裂缝性气藏。经过以后的钻探工作被证明是正确的。1962年,他提出在南方古生界找油的建议,获石油部批准。

1974年春,当时我国南海海区还没有打过一口井,海上地震勘探也还没有正式投产,曾鼎乾怀着为祖国找油找气的强烈事业心,风尘仆仆翻越海岛现场勘察和研究分析了大量资料,对我国南海石油地质条件做出了颇有见地的科学预测。他在《对南海地质概貌及其含油远景问题的一些看法》一文中指出: 南海是一个以上第三系为主的沉积盆地,并具有广泛的陆架区。上第三系分布广泛,沉积也比较稳定,因此是主要勘探目的层。南海盆地的地壳活动是以断块为主的活动方式,其结果必然导致形成高低不同的断块,并且由于海水覆盖得以保留原有 “台地”形态,因此,预测断块结构是北部大陆架的主要圈闭类型,并且预测礁油气藏是南海北部大陆架一个新的勘探领域。

据1997年2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资料: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包括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及珠江口等含油气盆地,迄今为止,已发现油气田及含油气构造50个,其中油田13个、气田4个、含油气构造33个。这表明南海北部是一个具有良好勘探前景的含油气区。上述资料充分说明,曾鼎乾20多年前的科学预测,今天都一一得到了证实。



用先进技术勘探南海石油的首创者



1975年在南海提供给解释人员的已是比51型先进得多的数字地震时间剖面。在剖面上虽然各种构造形态清晰明了,但曾鼎乾设想如能进一步把地震剖面转换为岩性剖面,那么就可以掌握更多的地质情况。于是他着手去实践。当时还没有先进的计算工具,他独自用计算尺运算了上万个数据,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终于试验成功用地震剖面找到礁块及分辨岩性。他应用礁的地震层速度大于四周围岩的道理,首先用层速度法解释莺歌海区有生物礁,绘制出南海第一张生物礁分布图,并撰写了 《试用层速度转换地层岩性方法初步小结》 (以下简称《小结》)。当时地震地层学还没有传入国内,1977年初原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领导看到了这份《小结》,把它介绍给任丘油田,作为查明古潜山内幕的参考。这一方法对促进当时条件下的油气勘探是有一定帮助的,今天仍有参考应用的价值。20世纪80年代初,他又利用礁体在正常发育未受外来物质干扰时,它的岩石化学成分即碳酸钙和碳酸镁之和接近100%,一旦有外来物质 (陆源碎屑) 掺入,礁的发育将受到抑制,这时礁岩的化学成分碳酸钙和碳酸镁之和就小得多,一般降到90%以下或更小。据此,他首创用礁岩的碳酸钙和碳酸镁之和及礁岩段井深的关系制成曲线图,从曲线上成功地划分出礁的滋生发育阶段、成长成熟阶段和消亡阶段。这个方法从侧面反映了礁体的发育史,可补偿取心之不足。1986年他吸收 “进化论” 的观点,主张建立多个化石组合来判别地层时代将更全面,且逐渐被生物地层工作者所接受。

曾鼎乾不断把新的知识、先进的方法带到自己的研究领域。1988年他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 期刊中获悉,利用有机碳比二价硫可鉴别海陆相地层,很快就在北部湾、琼东南和珠三拗陷各井进行试验,结果成功地掌握了区分海、陆相地层的新方法。此外,在研究琼海36—2礁油气成藏中,他谨慎地引用了低温早熟油气的观点,在 “生油门限” 外拓宽了找油领域。



中国海洋生物礁油气藏勘探及理论的创始人



在多次野外实地考察和各项研究工作之后,1984年在刘炳温、黄蕴明的合作下,曾鼎乾撰写了 《中国各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礁》,这是一本较全面、系统地描述我国各地质时期有代表性生物礁的专著,总结了礁的分布规律、含油气性以及研究方法,在我国创立了生物礁地质理论体系,对促进我国用生物礁的研究起了很好的作用,引起了地质界的重视。该书已用英文出版。次年,他又完成了 《世界礁油气藏文献汇编》 四卷五册,综合了全世界礁的地震反射特征,概括出在地震剖面上识别礁体的八条特征,用来指导实践。1984年南海东部石油公司据此陆续发现了四个储量可观的礁油气藏。上述两项成果分别获石油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

1990年,78岁高龄的曾鼎乾仍承担 “礁型油气藏研究” 与“南海北部大陆架生物礁 (滩) 成因、分布油气聚集条件及评价”两个科研项目。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总结了礁油气藏地质特征六条,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大量次生孔隙的产生和邻近生油岩是礁油气藏形成的两个决定性因素,由此引导出探寻礁油气藏的主要途径。1991年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该成果进行评审,认为它是 “对我国几十年特别是近10年礁研究领域实际经验的系统总结”,“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具有国际水平”。同年,结合在南海东部发现的四个礁油气藏产生的可观经济效益一并上报后,该成果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鼎乾也因此获得了政府特殊津贴。这一年他恰好80岁,他依然怀着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继续在生物礁油气藏的研究领域里上下求索,为中国海洋生物礁油气藏勘探及理论的创立,殚精竭虑,奋斗无穷期。



严格、求实、奉公的典范



曾鼎乾是在黄汲清教授的严格要求下成长起来的,他明白“严” 字的重要性。跑野外时,他要求队员跑上、跑下,一直到弄清了地层关系并总结了经验他才同意 “打道回营”。回来后,他又叫大家围坐一起,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直到满意了他才休息。

1988年美国埃索石油公司在珠江口一个礁体 (琼海36—2礁) 上钻探,认为无油而弃井。完井后曾鼎乾仔细搜索岩心,在溶穴中发现沥青,部分井段岩心和岩屑有强荧光显示。罐装岩屑顶部气体轻烃分析,说明礁中存在石油烃。为此曾鼎乾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涉及地质、化验、物探、测井等专业,严格求证礁体含油性。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计划2000年在该礁体高部位再钻探一口井,以证实其油气藏存在与否。曾鼎乾长达11年的坚持“有油论”很快就见分晓。曾鼎乾这种不屈不挠、坚定信心、科学求实的毅力和付出,使我们相信琼海36—2礁也会如他所预见的有成藏的油气。

曾鼎乾关心青少年成长,曾兼任小学生辅导员,他常常以自己当年读书的经历教育孩子们,勿忘国家失去主权的耻辱,鼓励他们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他多次自己花钱购买有益书籍捐赠小学,为希望工程多次捐款,尽其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青少年。他把自己收集的化石标本 (很多是自己花钱买的) 无偿赠给单位。他认为“生活向下看,就能够少困扰; 学问向上看,就能多学识,乐在其中。”大家经常看到他把一些废弃的图纸裁成稿纸再度利用,而放着正规的稿纸不用。他的办公桌从70年代一直用到2000年逝世,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勤俭的美德。



简 历



1912年12月15日 出生于江苏南京。

1933—1935年 在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沁园研究室任练习生。

1935—1936年 在唐山工学院学习。

1936—1937年 在北京大学学习。

1937—1940年 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学习,获北京大学地质系学士学位。

1940—1953年 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

1953—1957年 任四川石油勘探处 (后改为四川石油勘探管理局) 总地质师。

1957—1966年 在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先任地质室副主任,后任总地质师 (1965)。

1966—1972年 在 “五七干校” 劳动。

1972—2000年 在南海西部石油公司从事生物礁研究,曾任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综合研究队临时负责人,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总地质师,研究所第一副所长。

2000年 逝世。



主要论著



1 曾鼎乾. 昆明附近之石炭二叠纪石灰岩. 地质论评,1940,5 (5):415—422

2 曾鼎乾. 西藏地质调查简史. 地质论评,1945,9 (5~6): 339—345

3 曾鼎乾. 记四川盆地乐山县月儿崖气泉. 地质论评,1948 (12):449—450

4 曾鼎乾. TWO NEW GENERA OF PERMIAN CORALS. 地质学会《Palaeontological Novitates》,1948 (3)

5 曾鼎乾. Note on the Liangshanophyllum,a New Subgenus of Waageno-phyllum from Permian of China地质论评,1949,29 (1—4): 97—104

6 曾鼎乾. 曾鼎乾地质文选.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远景.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47—158

7 曾鼎乾. 二叠系上统四射珊瑚新属Huayunophyllum,古生物学报,1959,7 (6): 499—501

8 曾鼎乾. 曾鼎乾地质文选. 我国南方二叠系及其沉积类型划分.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74—80

9 曾鼎乾. 曾鼎乾地质文选. 对南海地质概貌及其含油远景问题的一些看法.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 81—91

10 曾鼎乾. 曾鼎乾地质文选. 试用层速度转换地层岩性方法初步小结.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 97—106

11 曾鼎乾. 曾鼎乾地质文选. 介绍一个快速区分海、陆相地层的新方法.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 126—135

12 曾鼎乾. 曾鼎乾地质文选. 应用古生物等资料的体验并兼论南海 (西部) 第三系几个主要生物地层界线.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164—195

13 曾鼎乾. 曾鼎乾地质文选. 琼海36—2 (神狐1201礁) 1井沥青发现烃类性质及意义往高处打一口井把油拿到手.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196—211

14 曾鼎乾. 曾鼎乾地质文选. 中国各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礁.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

15 曾鼎乾. 曾鼎乾地质文选. 礁型油气藏研究及南海北部大陆架生物礁(滩) 成因,分布油气聚集条件及评价.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225—325

注释

① 中国地质学会《Palaeontological Novitates》,1948年第3期。
② 《中国地质学会志》,第29卷,第1—4期,97—104页。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王琼的人物简介 王琼的人物评价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知名人物 姚錱人物简介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

知名人物 丁儆人物简介

丁儆人物简介丁儆,爆炸力学和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

知名人物 余贺人物简介

·余贺人物简介余贺,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毕生致力于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提出风湿热的细菌变态反应假说。创用抗血清治疗伤寒。领导寻找噬菌体控制绿脓杆菌感染。余贺,字幼臣,后改为幼尘。祖籍浙江绍兴

中共人物传 施洋人物简介,施洋人物评价

少年时代施洋,字伯高,一八八九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在湖北竹山县杨家湖桂树村(现太平公社双桂大队施家湾)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施洋的祖父施廷瑾,是清朝的廪生。他很钟爱他的孙儿。当施洋喃喃学语时,就把他抱在

知名人物 田奇镌人物简介

·田奇镌个人人物简介田奇镌,区域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长期进行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领导湖南省地质调查所多年,对该省地质事业贡献卓著。所著《湖南泥盆纪之腕足类》是重要的经典,《中国